月度归档:2014年09月

【读书笔记】《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1、以前,田野调查包括搭乘一艘驶往远方的慢船,到达异域之地,然后用上一年左右的时间与蛇搏斗,对抗孤独,直至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患上严重的疟疾,最后重返家园。人类学家想要研究的民族并无书面记录,因此田野调查是了解他们的唯一方式。田野调查最初是一种必需品,而到了现在,它已经成为人类学了解文化不可或缺的方式。而且,现在每个人的文化都可以成为人类学研究的课题,因此田野调查无处不在,其历时或长或短。

2、民族志田野调查的目标在于“理解土著的观点以及他们与生活的关系,并认识他们对世界的愿景”(马林诺夫斯基①)

3、尽管工作方式可能差异很大,民族志田野调查却有一系列相同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根据时间要求缩短或延长。首先,你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并获得入场许可,也就是说,从官方或具有影响力的当地村民那里获得进入调查地点的许可。入场许可通常以找到居住地为标志。在获得入场许可后,你将开始探险、被他人所见,进行少量没有障碍的观察、绘制邻里地图并被引荐给合适的人。在这个阶段,你的主要任务是设定你在该社区的角色或身份,相对无害但能经常出现在社区,并为当地居民所理解和接受。然后,你将开始挑选报道人,参加重要事件,记录并组织调查结果,提高沟通技巧。久而久之,你将赢得亲和力,即你和当地居民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亲和力能够加快你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文化学习。同时,你需要处理文化震撼问题,这是与另一种文化不断交互产生的社会心理应激症状。你需要中途休息,保持身心健康。随着田野调查进入后半阶段,你需要重点寻找支持性的证据,证明你对人们共有认识的直觉正在不断增强。最后,你将采用当地人接受的方式优雅、满怀感激之情并且通常是含泪离开田野调查地点。你会满载田野笔记、照片和赠别时的礼物,回到家中的办公桌前。你将和以前有所不同,并需要作出一番努力才能回归原来的生活。此外,你得开始撰写民族志!

【民族志田野调查与生生乡土贵州乡村电商工作的开展】

在民族志田野调查这一系列的工作步骤中,生生乡土正在开展的“贵州农村青年网商培训”除了培训,还是在进行一个贵州农村电子商务情况的调查(1.0版本),同时也希望能为后续的乡村工作获得入场许可——“从官方或具有影响力的当地村民那里获得进入调查地点的许可”。虽然一定范围内,并没有谁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我们可以去乡村旅行、暂住、体验,但是要在乡村开展工作,取得村民的信任,与村民和乡村达成合作,却是一件非常繁复的工作。并不是你想去哪里调查就可以去调查的,就如同你很难接受任何人从你家门前路过时都进来调查调查你家花园的生物多样性一样。

在完成“获得入场许可”(培训)后,我们也将开始乡村工作——“开始探险、被他人所见,进行少量没有障碍的观察、绘制邻里地图并被引荐给合适的人”并寻找到适合的农产品,然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开始挑选报道人”——寻找可实现村庄网上销售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个人或合作社)。

随着田野调查进入后半阶段,我们同样需要重点寻找支持性的证据,证明基于乡村的电商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模式,并最终展现生生乡土与非营利性机构和商业机构的不同。

①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波兰语:Bronislaw Malinowski,1884年4月7日-1942年5月16日)是位发迹于英国的波兰人类学家,其建构以客观民族志记载田野调查研究成果的方式,并开创最早的社会人类学课程,故有人称他为民族志之父。马林诺夫斯基对近代人类学影响深远。他不但是第一位亲自在当地长期研究,并以客观的民族志材料取代过往充满研究者主观论述的人类学家,也是首先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论以取代以往演化论与传播论观点,进而开启新研究方向的理论大师。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林诺夫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
————–
《人类学入门》
作者: 约翰•奥莫亨德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译者: 张经纬 / 任珏 / 贺敬
出版年: 2013-4
页数: 469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书系•社会科学译丛
ISBN: 9787301220443

【读书笔记】《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中国的人口压力是如此沉重,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革命,而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

这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其主要动力来自农业外,即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转型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以及连带的农业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向。这意味着全人口在食物消费上的结构性转化,即从以粮食为主的消费型转到粮—肉、鱼并重(相似西方式)的消费型。而种植业内部,更有另一个结构性的转化,即从“以粮为纲”到粮—菜、果兼重型。

但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结构性转化,持续上升的大规模非农就业、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持续转型的食物消费和农业结构,也导致了务农人数的显著下降,而这样的下降又正好与农业向相对高价值和高劳动需求产品转型同步,其结果将是农业劳动人员人均劳动以及收入的提高。

农业向高值农产品的转向赋予农业人员较高的人均GDP,主要不是体现于绝对产量的上升,而是体现于产值的上升。

在向高值农产品转化的趋势下,部分农民获益于相对高值的“新农业”,诸如新型种养结合或拱棚蔬菜的农户。在中国,从事新农业的农户也许已经占到1/3的比例。他们得益于单位土地的进一步劳动密集化和资本密集化,可以凭借更小面积的农场达到全就业的状态,并且获得成比例或更高的劳动报酬,由此提高收入。

当前中国农业的劳动力,即使减掉一半,中国的农业仍将以小规模、相对密集的经营为主,并且未来也仍将依赖小农场。

中国农业的出路不在大农场而在于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在于使用市场机制和激发农民通过市场牟利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成立独立的合作组织或其他类型的利益团体,疏导市场信息,组织、指导生产和销售,并从有谈判权力的位置来利用市场,而不是单独且脆弱的受人摆布,从而农民(包括“农村经纪人”)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团体,在与商人和公司交易时,才有可能达成平等交易的关系。

————–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作者: 黄宗智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10-9-1
页数: 268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809940

不要对乡村旅行抱有幻想

还有一星期就满三周岁的花卷推开门,说:“豆哥爸爸,我和你来看书吧?!”

我说:“好吖。”

“那我坐窗边凳凳。”梳着羊角辫的她走进来,抱着两本图文故事书爬上窗前的硬木椅子。

书房窗外菜地里,放养有一只土鸡,是这个中秋假期第一天回黔南乡下,老家亲戚送的礼物之一。本来这只鸡在中秋节这天就会被杀掉,但来的当晚它下了一枚蛋,一枚对它来说暂时改变了命运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蛋。后来的三天它又下了三个蛋。于是除了和一些食材一起变成一锅美味汤这个终极价值,这只体型清瘦的小土鸡用每天一蛋的附加价值为自己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是一只用生命在战斗的战斗鸡。

敲这些的时候,这只战斗鸡正在吃我爸撒给它的苦荞米。那些装在特制的牛皮纸袋子里,袋子上的标签注明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方法等简单信息的苦荞米,原本要拿来熬粥,我们家几乎不喝粥,但我们吃鸡蛋。我爸不会想到,他的农二代儿子我又将开始的乡村旅行,就是接受了“定制”,要去尽力弄明白他用来喂鸡的这些贵州苦荞米的栽种、历史和它与当地人的关系——这些苦荞米不仅可以用来喂鸡,实际上是可以成为,并且一直是更健康和更安全的食材。

自上次从黔东南回来,一起工作的以及工作关联的小伙伴们就表示,希望能接到乡村旅行的工作任务,去到那美腻乡村,去看那闲适生活,去访那山水人生。我说最终这些都将会由你们来完成,同时你们会变得黒又瘦。菇凉们纷纷表示会做好严密的防晒工作,同时“瘦”正是她们在办公室里另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目标。

其实我想对小伙伴们说,不要对乡村有太多的想象,更不要对乡村旅行有太多的幻想。有趣的旅行总是难得一见,多数的乡村旅行,其实枯燥无比。你不认识谁,谁也不认识你;你连说带比划口鼻生烟才能让村子里的老人好像明白你是来做什么的,甚至说了半天老人们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只好给你摆摆手(其实更多时候是不晓得你在讲哪样,懒逑得张你),并且她(他)说的你可能一句也听不懂;没有咖啡馆、没有奶茶店、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超级市场、没有电影院、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空调……你所熟悉的,那里都没有,没有地方洗澡,没有干净的厕所,更没有WiFi。

枯燥漫长的旅途,会让你看到那个陌生人,那个离你很远的自己,那个怯懦、孤独、愤怒、自大、无助、敏感、卑微的你,以及偶尔还会遇到一个和你一样无聊和莫名其妙的人。于是你开始和自己说话,开始明白不论是在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里还是在这个未知的旅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都与别人没有关系;其实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如此需要和眷念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远没有你所以为或期望的那样需要你。最后你不得不承认,这枯燥和未知,正是旅行的最基本事实和旅途最迷人的部分。在时间面前,谁不是无法停步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