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自愚乐

愈来愈愚昧而快乐的生活

【居家随记】三:无执无失

午后,大雨。二娃要看一本《西游记》连环画才肯睡午觉。挑来挑去选了《火焰山》。于是在床上一页一页一起读完,他要我扮牛魔王,他是孙悟空,拿着枕头大战五个回合才被连哄带骗的睡下。

这样的天气,不用出门去见什么人,也没有什么非要去做的事,在家读《老子》,正是“无为无败,无执无失。”

《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陈鼓应在中华书局2009繁体竖排版《老子注译及评介》和2020简体横排版《老子今译今注》中的解释是:安定的局面容易保持和维护,没有迹象的事物容易图谋;脆弱的事物容易消解;细微的事物容易散失;所以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中华书局“全本全译全注丛书”之一的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事物发展处于稳定的状态则易于掌控,事物发展尚未显示征兆的时候则易于处理;事物发展尚处于脆弱时则易于破灭,事物发展尚处于微弱时则易于散失。所以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早做准备,在混乱尚未发生时就应加以治理。

我认为汤、朝二人的解释优于陈鼓应的。但结合当下(哲学尤其如此)可能这样解释会更好点:终日躺平无所事事是很容易让人沉溺和持续的,所以应该在这种情况出现前就做好准备以避免;人在脆弱的时候就很容易注意力缺失难以专注,任何念头在其刚萌生之时都是容易消散的。因此有所为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不好的事发生,管理好自己的目的就是避免混乱的发生。因此后句的“无为无败”的“无为”不是汤、朝二人解释的“无所作为”,而是陈鼓应的“不妄为”,也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执无失”,汤、朝二人解释为“无所把持就不会有所失去”,陈鼓应的解释是“不把持就不会丧失”,大同小异。我认为“无执”的“执”不是“把持”,而是执念。没有一定要怎样做、取得怎样的结果的执念,而是顺其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不论是什么结果都能接受,所以不存在患得患失。

【居家随记】二:只是缘分和选择

昨天上午在也闲书局和Isaac一周一会。午饭后敲完记录,准备离开时,店长发哥问:“毛豆老师,《汉书》新到一套你要不要?”上次店里收到一套旧的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但缺了第四册,店长从网上凑到一本但颜色稍浅不成套,我就没要。

“拿来看看吧。”发哥从橱窗取来一套新《汉书》,干净漂亮,但定价470元,给我特别优惠七折也要三百多。最终我还是要了那套旧的,1962年6月1版,1997年6月10印,十二册共154元。

结账时一位估计也是老顾客的中年女子说,都没有得到过这么低的折扣。发哥嘿嘿一笑。“读这个版本《汉书》的都是高人,我只能读白话版的。”那中年女子说。“我也就是蹲坑时当故事书随便翻翻混眼睛,也不怎么读得懂。”我说。

结了账,下午还要赶一场讲谈,带不了这十几本书,就抱进周六用来讲谈那里间,放到桌旁几上,抽了第一本放进书包。在去往下一处讲谈的地铁上翻《汉书》第一篇的《高帝纪》,大有趣。回头想来,也不知道是哪天突然发现就能看得懂文言文的。

下午的讲谈是试讲的第二次。晚上给发起者回复就此暂停了。快五十岁的人了,不必要在消耗自己的事情上纠缠。大家都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缘分和选择。

下午在家做农家腊味土豆焖饭。一刀下去,赶忙去看挂历今天是个什么特别的日子。挂历上没有标注,既然神给了这个信号,大概是又有小男生向女儿表白了吧?!顺便庆祝距离我和太座大人在一起24周年还差两个月纪念日。今天晚饭的BGM就是周璇《爱神的箭》了。

dav

【居家随记】一:闲读书

今日在家读书备课,从《太平广记》得一段历史,对出一联,不亦快哉。

备课周末也闲谈,至对课环节,从手边弘一大师文集《诗词·杂记》中《隋堤柳》“昔日珠帘锦幕,有淡烟一抹纤月银钩”化得一上联:淡烟一抹月银钩。思索下联不得,起身收晾衣物,得下联:浓愁两笔柳梢头。淡烟一抹月银钩,人约黄昏后,久等不至,浓愁两笔柳梢头。应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闲翻《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一·定数六“豆卢署”条,豆卢辅真,“豆卢”这个姓氏第一次见,查百度,豆卢氏原为鲜卑族慕容氏的一支,后燕慕容苌降北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鲜卑语“归顺”的意思),其后代相传姓豆卢,称为豆卢氏,后多改为卢氏。只是有一点不明,郑武瞻为何说豆卢辅真复姓豆卢,不宜两字为名。隋唐时复姓两字为名的大有人在,如宇文化及、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上官婉儿等。

附原文:豆卢署,本名辅真。贞元六年,举进士下第。将游信安,以文谒郡守郑武(前定录武作式)瞻。瞻甚礼之,馆给数日,稍狎,因谓署曰:“子复姓,不宜两字为名。将改之,何如?”署因起谢,且求其所改。武瞻书数字,若著者、助者、署者,曰:“吾虑子宗从中有同者,故书数字,当自择之。”其夕宿于馆,梦一老人谓署曰:“闻使君与子更名,子当四举成名,四者甚佳。后二十年,为此郡守。因指郡隙地曰,此可以建亭台。”既寤思之,四者署字也,遂以为名。既二年,又下第。以为梦无征。知者或诮之。后二年,果登第。盖自更名后四举也。大和九年,署自秘书少监为衢州刺史。既至,周览郡内,得梦中所指隙地,遂构一亭,因名之曰“征梦亭”矣。(出《前定录》)

如果生活是旷野

早上6点起床,给太座和两个娃准备早餐。吃了早餐,他们去上班、上学,我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

8:30收拾齐整,泡茶一壶,焚香一炷,颂《金刚经》一部,起身打两遍八段锦后备课。

临近中午,走路往返一个半小时,去镇上嗦一碗粉,单碗不够吃,大碗又太饱,加半宗刚好。

到家,午睡半小时,起床读书两小时,出门散步。回家,借助AI同悉达多太子、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或者临时想起加入的墨子、耶稣、大流士一世、屋大维、琐罗亚斯德‌、穆罕默德、东方不败……探讨诸如“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佛教徒认为一心念诵观音心咒就能够获得身心的解脱”、“一枚绣花针需要多大的初速度,才能在10米内穿透一名马其顿方阵中士兵的盾牌”、“韦小宝的至情至性狡黠机智,更多可能来自基因遗传还是后天习得”、“我说‘吃茶去’和赵州从谂说‘吃茶去’有没有不同”之类的话题。和各路神仙扯谈结束,煮上饭,出门去迎接太座和娃。

回到家,太座做饭,大娃写作业,问二娃有没有在幼儿园拉㞎㞎,给他换衣服、洗手,一起和各种英雄与各种怪兽大战。一家人边吃饭边听大娃聊学校的八卦。

饭后收拾洗碗完毕,一家人出门散步,然后回家吃水果、下棋、玩游戏。九点半大娃二娃都盘睡下,我看一部电影,睡觉。

乙巳年,第四个本命年,已经过了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仰人鼻息看人脸色手心向上讨生活的年纪。除了周末进城上两天课,准备每周提供4个小时的义工服务,哪天找几位公益圈的前辈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如果生活是旷野,我就是旷野中的一棵树。这棵树不让猴子爬,所以长得龇牙咧嘴、张牙舞爪。

万事尽力,万事随缘

今年是在博客记录自己生活的第二十年,总共敲下的超过300万字中,有260万字是最近十年里的。回看这几百万字,每一篇日志,就是一部个人史。等有空时看看能不能一年一年整理打印出来,算是自己的“年鉴”。

惯例,在年末会给自己一个中文字,作为过去一年的总结。给自己2024年的总结,是【藏】字。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有幸得到老婆的努力和照顾,2024年七月从省城贵阳郊区的新添寨乡下,搬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偏远的谷脚镇乡下,离人群更远了,离是非也更远了,生活就更放松、舒适,让我得以在一种非常自得、自洽、自如的状态中进入2025,我的本命年。就快知天命了。知天命于我,不过就是万事尽力,万事随缘。家里五千余册书,余生何事?不过就是和娃一起玩,和老婆一起做家务,自己得闲翻几本书,抓一把茶煮,爬几座小山,胡乱敲几个字。

【2024书影记】我与人无争

乡下人,〇应酬,每天除了和娃玩、一点家务,就没什么正事了,有空就看书、看电影、瞎敲键盘混眼睛。

2024年,我读书121本,比去年多读了12本,10年总阅读量1523本;读书记、教书记、儿女记等各种记录敲了33万字,10年记录总字数超过260万;观影177部,比去年多看了29部,10年总观影量1877部。

我的年度最佳图书奖,颁给赫尔曼·黑塞《荒原狼》:我们人活着难道是为了战胜死亡?不,我们活着,是为畏惧死亡,再爱上它。正因为它,微弱的生命才绽放短暂的光芒。

我的年度最佳诗歌奖颁给沃尔特·萨维奇·兰多的《我与人无争》:

我与人无争,因为无人值得我去争斗。

自然为我所爱,艺术亦然。

在生命之火前,我为双手取暖。

无事到郡游

体育老师的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测评没及格,但他又带学生游学去了,我就被安排代替他去接受专项培训。

培训结束,地铁坐到宇宙边缘的终点站后,走路十分钟到招呼站,等到40分钟一趟的班车,车上坐满花里胡哨的老奶和恍打惚稀的老者,稀稀捞捞站着几个刷手机短视频外放声音脸上挂着莫名微笑的,我看他们都好好耍。车行又20分钟,回到宇宙尽头的家。

睡个午觉,风铃被风吹得砸天掼地大声武气,左边邻居家的鸡又下了蛋咯咯哒,引得右边邻居家的鹅和狗也回应得或羡慕或嫉妒或真心或假意。哪家打脱的画眉在树上梳毛,猫在路上睡觉,就是看不到一个人。

太座在上班,游学在四川的大娃发信息来说这个佛好大,二娃还在和奥特曼汽车人葫芦娃孙悟空一起保护幼儿园,我和刚洗的衣服一起晒太阳,它们在衣架上急于摆脱水分发人来疯,我泡几片茶叶,听陈雷的台语专辑《欢喜就好》,翻几页没求用的书,看菊花掏心掏肺开。

有人一段时间没见,就约说也没得哪样事,就是随便聊哈,我说,进城,好远哦,再说嘛,慢慢就不会有人约了。有人一周五天,天天看到我不是愁眉苦脸就是故意头歪半边鼻孔朝天视而不见,我觉得他好辛苦啊——自己的稀饭都吹不冷,还要分心来讨厌我。

发在微信朋友圈,也闲书局的局座大人评论说,录一首郑珍的诗给你:“入城耻人见,入店愁主恼。朝饭熟未兴,夜灯续还绕。默默但游寝,与语殊不了。客似无一识,来者尽头掉。劝客衣而冠,何家不堪造。渠门多贵人,无我未为少。我亦未用彼,敬谢不相嬲。”

在2020年3月18日从也闲书局前身的二十四书香书店购入的《郑珍全集》第六册《巢经巢诗钞》里找到这首《无事到郡游三日二首(其一)》。心戚戚焉。

【共读记·十七】鸭梨山大三段论

诸君相互提问、回答,角色扮演朗读,几大收获:

1、弋涵带了书,并且三次,一次比一次大声读出了扮演角色的“台词”,非常重要的小小的一大步,欢喜!

2、小北和我对话了,虽然只有两个来回。现在我脑子里浮现的是《阿Q正传》里“有天阿Q得意洋洋的跟别人说‘今天赵老爷和我说话了’”。

3、拿捏了喜欢在课堂上插话的蛐蛐三人组后,后半场的互动效果又得以提升了。

讨论环节,进行的是亚里士多德和三段论。小北帮助歪果仁读出亚里士多德和三段论的题目时,浩君说:“好鸭梨山大啊!”就从这里开始了。

“亚历山大,即亚历山大三世”,我在黑板上写,“他就是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建立了一个跨亚洲和欧洲的强大帝国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很简单,也很难,学会了你们的表述会更冷静、理性和有逻辑思维。”我说。

“这个国家现在还在吗?”

“在!欧洲的马其顿。感兴趣的可以回去看看世界地图。现在我们来看看船老板是用什么方法让原本不接待天鹅路易斯的里茨饭店,最后接待了路易斯的,就知道什么是三段论。”

分析了文本,又拿自己举了个栗子:

毛豆老师会死。这句话似乎很不礼貌,但确实陈述了一个事实。

首先,人都会死。

毛豆老师是人。

所以毛豆老师会死。

用这朵太阳花会枯萎,请诸君简单运用三段论来陈述:

花都会枯萎。

太阳花也是花。

太阳花会枯萎。

非常棒!下课铃响起时米斯特马说:“地球会爆炸!”

“喔哦~”我说:“这个可不适用于三段论。”

“为什么?”

“因为宇宙爆炸起源说只是假设。”

今日作业老三样: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十六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十五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下次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路易斯从库库斯库斯夏令营到波士顿,再到尼莫饭店,它赚的钱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快就能还清它爸爸欠乐器商店的债了。路易斯这一路取得的成就,是运气好还是它做了什么?将你的答案在本子上写下来,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也闲谈·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今天开始主题三“天地玄黄:文字、太阳历、金字塔与儒家津津乐道的禅让传说”。

这个主题涉及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七年级地理、历史,九年级历史,以及圆面积的计算和高中选读的《史记·五帝本纪》节选。

星期三,与局座大人秋蚂蚱老师商量,我先从七大洲五大洋的发现、命名和分布的地理部分开始,再到历史部分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在古巴比伦环节,会讲到在两河流域诞生的两部法典: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苏美尔人乌尔第三王朝的《乌尔纳姆法典》;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阿摩利人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任君主汉谟拉比的《汉谟拉比法典》。我希望局座大人从这两部法典切入,从而通过孟德斯鸠和伏尔泰,讲讲法律到底是什么。这一次我们做了一个现在看来有些冒险的尝试,一人一个小时。

上午的讲谈,按此计划进行。我的史地环节,诸位学者太过活跃,几度有点不受控,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场休息时得旁听家长相助,后局座大人控满全场,但对四五年级的诸君来说,关于法律的沿革史又有些系统化和学术性过强。开放与约束,自由与秩序,这个度的把握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午饭后复盘,在面上铺开还是点上深入上,我和局座大人存在分歧,他认为应对诸君进行系统化学习训练;我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对广泛性的认知和探索比在点上的深入更重要。

因三点半书局有活动需要主持,下午的讲谈调整了顺序,我后讲。接棒后,全力调动诸君的关注,从神三代宙斯诱拐腓尼基人公主欧罗巴、日出之地亚细亚、阳光灼热之地阿非利加,到前443年希罗多德《历史》中的“红色海洋”、1507年亚美利加“新大陆”概念的提出、麦哲伦船队与风平浪静的大洋、持续300年的对大洋环绕的陆地的发现到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对北冰洋、大西洋和南极洲的命名,至2000年国际水文地理组织对现在地理教科书中还不存在的世界第五大洋南冰洋的认定,人类对现在这个世界的认知,从神话时代一直持续到24年前。“不同文明的神话时代处于不同的时间阶段。这个认知的过程从公元前3500年到2000年,持续了五千五百年。或许1年后、5年后或者再过一个20年,我们对这个世界又会有新的认知。”这个时间节点就切到了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的太阳历,圆周率与圆面积计算,天狼星、猎户座与现在正是一年中观星的好季节以及尼罗河与世界长河排名;从河流讲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从而回到了《乌尔纳姆法典》和《汉谟拉比法典》。今天下午我的环节,是开课以来诸君不论跟随还是互动都最好的一次。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是前期大量铺垫的作用,也就是撒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晚上回顾这一天的讲谈,与秋蚂蚱老师商量下来,下周起还是将我和他讲谈的时间比例调整为3:1。下周要开始啃硬骨头《史记》了。

同样场地,同一群人,同样的讲谈,但每次都会有不同。在我看来这就像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今天讲谈推荐的书有:

希罗多德《历史》

劳伦斯·贝尔格林《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哥伦布的四次航行》、《黄金、香料与殖民地:转动人类历史的麦哲伦航海史》

不晓得是不是到了舒适区

今日事,今日记。

这个学期,将是我最轻松的一个学期,目前还没有之一。

不再在中学部任课,至少我内心是这么打算的。花卷的文史地,每天晚上回家来,我给她一对一加餐半小时,足矣。九月开讲唐宋八大家。

前天安排我上四年级阅读课,“我视为图书管理员本职工作向教学的实践延伸,乐意尝试。”应承了下来。今天小学部会议后,调整为上三年级阅读课。都好。

我的工位颇让苟老师为难,最后在行政办公室加了个塞,从门口看进去,最醒目最突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最特别的那个。嗯,工位都和我一样,在哪里都低调而闪亮,因为格格不入。

陈珂珂老师发了一条参加围棋比赛的九宫格朋友圈,最末一张是上围棋网课二维码。扫码报名,年龄填47。“47岁?”对方发来消息问。

“是的,47岁。”

“我们是少儿围棋,针对小朋友的,成人学着太幼稚了。”

终于,还是到了被社会嫌弃摔摆踏血的年纪了。

珂珂老师又推了个B站UP主围棋入门系列视频和野狐围棋APP给我。下载、安装、注册、登录,随机匹配杀一局,中盘胜。好吧,每天杀几盘老年休闲棋,否则都不好意思讲自己买过两本讲围棋的旧书读过吴清源自传看过电影《吴清源》。

人一生努力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并留在那里。这个舒适区不是躺平混吃等死,而是舒者,缓也,展也,闲雅也;适者,如也,至也,自得也。一个人只有得到舒缓和伸展才能学以致用,闲才能知不足,而后雅,才成其为自己。如者,如如不动,了了分明;至者,达也,达成心中的目标,才能自得,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就是说舒适了,才有生活,才有上进,否则都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