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尺宅叟

关于尺宅叟

唾沫星子如月季花般四溅反刍流逝青春

【读书记1588】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这个译本时代感非常强。梁宗岱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译成,当时不论是汉语的使用习惯还是语法,都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并且在诗的翻译上又带有很强的个人理解,所以,现在读来,诸多隔阂,算不得当下的好译本,甚至是我读过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译本中,最为佶屈聱牙的版本。即便如此,也是偶有佳句:

没有什么抵挡得住时光的毒手(十二)

有人说你的缺点在年少放荡;
有人说你的魅力在年少风流;
魅力和缺点都多少受人赞赏;缺点变成添在魅力上的锦绣。(九六)

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巴别塔诗典”系列之一种,2020年1月1版,2023年1月6印。总阅读量第1588本

【读书记1587】陈重远《老古玩铺》

古玩谈旧闻》之后,第二本陈重远的古玩故事书。掉书袋较上一本更甚。在上世纪初,古玩行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除了有限的书本,仍旧主要靠日常的见闻和实物的经手,所以听前辈谈古是就是增见闻的重要路径。然而,AI时代了,知识的获得已是唾手可得,鉴定技术也一日千里,能过眼的真东西也越来越少,这书于我也是无用的知识,就是略助饭后谈资,为生活添点有趣的佐料。

陈重远《老古玩铺》,北京出版社2006年1月1版,2008年1月2印,定价30元可算是昂贵,8.4元从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淘得。总阅读量第1587本

【读书记1586】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列出了十四条什么是经典的定义。第一条就是: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时隔四十年二刷,120万字用时八天。还是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经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读的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经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视角的转换而改变),我们也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这次接触也会是全新的。

重读《战争与和平》,是想在九月开始的第三期也闲谈,和诸位初中的学者共读。这对他们来说或许有点难,但如果人生中要读一部世界名著的话,那就选一部值得的——哪怕是装,也装一个大的。所以也让我借此重新发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

昨天,即将上八年级的女儿和她妈妈讨论以后要不要结婚,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竟然是安德烈公爵对好朋友皮埃尔说的这段话:“永远,永远不要结婚,我的朋友。这是我对你的忠告……到老得不中用的时候再结婚吧……不然你身上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都会毁灭掉的。一切都在琐碎小事上消磨掉了。真的,真的!别这么吃惊的望着我。”或许这就是卡尔维诺所说的,“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

刘辽逸译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7月1版,2022年9月26印。总阅读量第1586本

【读书记1585】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早餐后,刚陪二娃去对面喊出小伙伴来玩,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大家只好又分头回家。“推云童子今天可又有得忙了。”我说。

女儿的语文暑假作业,要完成一封给自己的信。写了两句,觉得实在是不知道还能写些什么。我从她身后的书架上抽出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递过去说,这是一本书店和读者之间的往来书信集,你可以看看,也没有什么多不得了的信念和多美丽深邃的文字,就是絮絮叨叨的生活,但是真实,所以吸引人。

为开学做准备,把我和女儿的书包洗了。写了8日就读完的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读书记,拖了半个月,是因为一直没理顺这次二刷的收获,但总这么卡着也不是办法,就随手记一笔,算是有个交代。

四十年来,第二次读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一次读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凡尔纳选集”之一种,范希衡译,一套三册七百多页。这一套“凡尔纳选集”都是木版画封面,现在看来也是极为精美。我外国文学一架底层还有《海底两万里》和《气球上的五星期》两套,只是半个世纪了,纸张发黄变脆,只能留个念想,不堪翻阅。

这次读,是为九月“也闲谈”小学班与诸君共读做准备。四十年前读的是故事,觉得好看。这次读,手边放着一本世界地图册,先从地理到历史,再到文学与写作,尝试去解释和说明哪里好看,为什么好看。47万字,647页一巨厚册读下来,又有新收获。

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林出版社2020年10月1版,2022年9月3印。总阅读量第1585本。

【居家随记】七:一切正常

一早冒雨带着两个娃进城,去市妇幼保健院给大娃复查眼睛。上个月例行年度检查时,眼底似乎有出血点,医生让一个月后复查。今天散瞳检查下来,一切正常。为了庆祝这个好消息,让太座购买了优惠券,中午全家到奥特莱斯吃肯德基。二娃说真是太幸福了。乡下一家人进城。

给小糜老师发去了“也闲谈”新学期必读书,请他联系也闲书局帮忙采购。上午班(高小版)的是译林出版社刘方、陆秉慧译本,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世界知识地图册》;下午班(初中班)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刘辽逸译本,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在淘宝买的文件夹、作业本陆续到了;请曙光老师题写的扇面开学礼,上周二也取了回来;《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战争与和平》正在三刷,以每一次讲谈的节奏来设计内容;自编教材也在新一轮调整中。还有一周半,讲谈的第二年、第三个学期就开讲了。

【读书记1584】冯丽丽《下乡养儿》

“天呐!拿破仑竟然成为了独裁者!”在读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的女儿喊了一嗓子,然后像是自言自语,“要开学了。”我边从盆里把衣服拿起来抖开,用衣架撑开挂起来边想,还没开学啊。

中午,女儿问我:“暑假作业有一篇作文,让写自己在生活中有成就感的三件事。收拾房间、炸土豆这样的事可以吗?”我说:“我们家的家训是‘健康’、‘常识’和‘成就’这六个字。成就感首先是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什么让你有成就感,那就是什么。话说,你这个暑假里读完了第一千本书,这个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太座带着二娃睡午觉,女儿看书写作业,我翻7月31日从“多抓鱼”9元淘来的二手书《下乡养儿》。

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北漂夫妻带着一个不能融入社会的女儿的生活记录。絮絮叨叨,琐琐碎碎。这样的记录就像我敲日志,要觉得有用,它就有用;要觉得没用,也就没用。不过有没有用,还是记录者自己的事。看豆瓣上有人评论,说这样的内容有什么必要出书。这书2014年出过1版,2016年出过增订版,这就是答案——存在即是合理——“它呈现了文字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从小所受的写作训练,莫不以记流水账为末流,觉得好文章应该详略得当,纵横捭阖,偏偏这文章是那种事无巨细的细密文风。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流,因因相袭,环环相扣,自有它的内在逻辑和情节驱动力”(老六《附录:生活还在继续,问题层出不穷》)。

冯丽丽《下乡养儿》,新星出版社2014年5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583本。我们也是在“下乡养儿”。

【与Isaac同行】23:生活之必要

虽然我们都是“宅男”,但我还是不希望Isaac每天都宅在家里阅读、写作,学习第二和第三语言——虽然这看起来很“励志”,并且进步也很快——但总要出来走走,与外界保持必要的联系。至少,每周要与Isaac见一面,就是我必须从乡下进城的理由。

上周与Isaac讨论确定,每月至少有一次Citywalk。25℃,阵雨,今天的天气正适合到处走走逛逛——去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的,与直接的生活必需品也最无关系的一处所在——花鸟文玩市场。昨天就让Isaac“准备好五元钱,我们明天去‘血拼’。”

约定碰头的时间快到时,Isaac发来信息说实在不好意思,要迟到了。我回说慢慢来。虽然迟到是不礼貌且缺乏自律的表现,但如果迟到已然是事实,那就都放松心情,来的人慢慢来,等的人慢慢等。

等得Isaac来到,逛到水族和宠物区,他说家里养得有两条鱼,被妈妈称作“鱼坚强”,尾巴没了一半都活了下来;还有一条狗,自己偶尔会去遛遛。日常的生活和人与人的联系,并不是在空洞的宏大叙事中,而是在这种琐琐碎碎中建立起的纽带和桥梁。有机会我会将王迪的书和微观史观推荐给正在向历史专业努力的Isaac——新文化史和微观史使我们从宏大叙事转到日常取向。我们事无巨细地了解帝王将相、风云人物的一举一动,他们当然比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对历史更有影响。但问题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和我们自己是占总人口99%以上的小人物,我们每天也在创造历史,只不过创造的方式不同罢了。

原本想逛乏了就一起去喝茶,看“神仙”过路,聊聊一周学业进展和足球,但很显然他排斥这种老年休息方式,于是古玩字画、文玩草药、瓶瓶罐罐、珠珠串串这么一路逛,“我就是来放松的,曼联与阿森纳这一场踢得实在是让我难受。并且阿森纳的‘美丽足球’也不复存在。”他说。

中午十二点,到四楼美食区坐定,我从背包里掏出一对麒麟纹管帽小核桃放在Isaac面前,“生日快乐。”

“可是我都不玩这些。”

“就当个解压的小玩意,心情不好或者舒畅时就使劲揉揉捏捏搓搓。”

“捏碎了怎么办?”

“那我就再送你一对更皮实的。”接着边吃午饭鲜肉饼边聊足球这个保留节目:新赛季曼联与阿森纳之战,雷克瑟姆花大价钱引援,被球迷誉为“巴勒斯坦贝利”的苏莱曼·奥贝德在为家人领取援助物资时遭遇以军袭击死亡,以及足球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足球文化。

这些花鸟虫鱼核桃足球,就是周作人在自编集《雨天的书》里所说的: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之必要——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昨夜枕上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隔四十年二刷,用时八天。所谓经典,就是一辈子不同的时期读都会有不同收获的必需品。接下来想二刷《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还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复仇爽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因为觉得上一次读时,我太年少了,似乎并没有读懂。可是,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今天开始三刷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计划在一周内细刷一遍,并针对将于两周后开始的也闲谈新学期进行小学共读课程设计。然后,是三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用一周时间细刷一遍,并针对将开启的也闲谈新学期进行中学共读课程设计。

【读书记1583】谭木声《巫蛊乱长安》

“兴儒本只是刘彻和王太后向窦太后夺权的幌子,终其一生刘彻对儒学并无特殊的兴趣,但借着这次失败的变革,后世不断渲染汉武帝对儒学的推崇,最后发展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光甚至不惜模糊时间,把董仲舒上《天人三策》的时间定位在建元元年,将武帝接见董仲舒的情形含混地写成即位之初‘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似乎他一登基就收到董仲舒的感召,可是董仲舒一生并未受到他的大用,只不过官至诸侯国的国相。”我在讲到这段历史时,选了《史记》和《汉书》相关章节来作比较,以证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这一段,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角度。初高中历史为什么“学不好”或“不好学”,最终以至于不得不靠死记硬背才能应付考试?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科书里从来都是只告诉结论,不去做分析,更不接受讨论和不同观点。

“‘李广难封’是有原因的。李广长期为边郡太守,匈奴‘避之,数岁不入界’,这其实是说明他长于防守作战。司马迁描写过他与匈奴射雕者的遭遇战,这只能说明他个人骑射技艺出众。但率领骑兵大部队,在草原荒漠中远距离奔袭,指挥数万人快速机动、运动作战,则不能单靠主将武艺高超,而是另有一套办法。李广这次脱离城塞进攻匈奴本土,作为主将竟然被俘。在此后卫青围捕单于的漠北之战中,李广又迷路失期。另外一位宿将李息,景帝时已为将,武帝时的马邑之战中为材官将军,无功;以后两次出征匈奴,皆无功。这些事例都说明,以李广、李息为代表的,成长于文景之时的老一代汉军将领,在同匈奴作战时,他们的军事知识结构已不适应从阵地战、防守战转向进攻战、运动战的这一时代变动。”关于“李广难封”的新解读,我认为极有道理。

“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农令颜异因白鹿皮币一事被诛,罪名是‘腹诽’。此法一出,从此恶政无人敢谏。”这让我想到《1984》里的“思想罪”。

“虽然中国人可能是全世界最热爱记录历史的民族,但古代历史的记载仍然不足以让后人弄清楚许多事情的细节,许多真相也就因此湮灭……古代史研究比的是谁能在现有材料中看出新意,以及在材料缺失的空白处提出有创见的、逻辑自洽的和当下可见材料难以推翻的推理和猜想……已经发生的历史具有唯一性,但如果只能依靠破碎的残片去还原它,它就具有了丰富的可能性……我希望本书能激起读者对历史想象的热情,焕发读者推理历史可能的冲动。在符合以上限定条件下,读者自己做出的推理与猜想的价值不必任何学术权威差。”因为历史学能够被证明是实证的、客观的科学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谭木声《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583本。

赴局

一页书也没看着,但仍是开心的一天。

截至昨晚,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个星期二刷1137页,还余212页19万字,争取下周一读完。时隔三十几四十年重读,收获极多,感受至深的还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首先体现在阅读是有门槛的这一点。120万字的经典与6本20万字的畅销小说相比,前者是宝石,后者是装饰庭院的雨花石,鉴别和欣赏宝石是有难度的,是需要一定能力的。

全家去了熊猫老师在青云市集的,省工艺美术馆举办的“熊猫和她的朋友们”音乐会。见到一些老朋友,Isaac竟然也去了,难得。熊猫老师说今天算是一个“熟人局”。全家都是第一次去外地人到贵阳必至的目的地青云市集,感觉就是给外地人看,赚外地人钱的地方。

晚餐在龙洞堡机场的贵厨酸汤牛肉,竟然要排队,听口音多是外地人,至少在吃饭那一个小时里,没感觉到经济的极度不景气。

回家路上,太阳沉下去后,天空呈现出静谧深邃的宝蓝色。大家都很开心。这就好了。只要一家人好好说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能把外部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