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611】李辛《儿童健康讲记》

李辛《儿童健康讲记》,忘了是谁送我的,只记得那时大娃刚上小学一年级。一直没读。也忘了上周是因为什么爬书架找了出来读,获益良多。读过的第一本关于中医的书。可见,书是不嫌多的,什么时候会读到什么书,也都是注定了的。兹录几条以记之:

传统文化里把人的心神分为元神和识神。识神就是我们的自我,社会心和自我心,元神是我们的本心。我们做自己想做的那个人或者是社会希望你成为的那个人,但真正的你是谁,真正需要去做什么,却不大容易体会得到。心和神的分离,就会“惑”。(P.084)

我们目前的文化、教育,只是停留在世界的物质层面和社会的现实层面,试图训练我们称为一个始终“有用”的人。但是,一年有四季更替,土地也需要休养生息,我们这些人呢,却把自己当成机器,不停地在创造更多的、外在的价值。在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关注点是人。它不要求你成为一个多么有用的人,而是启发你成为一个自知的、快乐的、相对自主自由的人。这就需要你先花点时间了解自己。真正的中医不会因为能够治愈疑难杂症而觉得中医博大精深,它其实能够让我们了解疾病“生住坏灭”的整个过程和规律,好让我们有可能在疾病萌芽之前去化解它。(P.98)

上焦帮助我们从空气中获得能量,中焦帮助我们从食物中获得能量,下焦是先天的能量,我们的原装电池板,也是我们平时储存能量的地方,这三个能量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生命运转的能量中心。现代人用仪器来测量人体能量的多少和分布情况,而古代有一部分中医通过打坐获得内观的能力,直接去感受它。这种内观的能力现代中医很少见了,在修行人中稍稍多一些,其实这种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是我们的“神”都被消耗掉了,失去了本有的能力。(P.113)曾经,我就是通过每天打坐来消解一天工作中接收和集聚起来的各种怨气、浊气。也算是盲人骑瞎马,没有夜半临深池,倒是误打误撞的护持了自己的身心。现在也渐渐接近了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的“三想”状态。

用心是最重要的部分。学传统文化如果能学到用心,就学到了精髓,至于其它的东西,自然就会了。(P.153)然也,然也。学什么只要是自己想学的,自然就能用心。如果不用用心,要么是能力问题,要么就是这个东西不是自己想学、要学的。强扭的瓜不甜。

不是所有存在的问题都需要马上解决的。有时候没有答案,其实是这个问题你还不需要或者没有能力去解决它,那就等一等,观察它。但是如果你紧紧抓住这个问题,它就会被放大,会掩盖你真正需要去解决的问题。(P.186)

作为爸爸妈妈,重要的是创造条件,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给予孩子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由的环境,让孩子渐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样的孩子就能够解决他遇到的所有问题。人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任何人内心产生任何问题,或者有任何需要,有任何不足,生命自己会去寻找到它所需要的东西,而且能找到答案。我们医生都是在寻找东西,找可以圆满我们的东西,所以不用太担心。(P.204)

家长的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基础稳定扎实了,孩子就不会有大问题。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精神饱满度,这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能量。面对现实问题,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有没有能力、心力和精神来统合运用知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派,不是学得越多越好,而是如何让这些知识和学派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安心地面对一切。《黄帝内经》把健康人叫做“常人”,把正常的脉叫“平脉”。好的家庭和教育,是让我们先做个正常人、平常人,慢慢去学会编写自己的人生。

李辛《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1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61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