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次期末考你们不要有太高的期待,我觉得没考好。”晚饭时女儿说。
“你知道的,我们家从来都是只问是否尽力,不问分数成绩。”我说。
饭后,给女儿选暑假阅读书籍。我觉得这个暑假起码读十本书才合适,女儿觉得三本足矣,讨论下来定了五本之数。为了保证趣味性和多元化,太座选一本,女儿自己选两本,我选两本。
太座选的是齐邦媛《巨流河》;女儿选的是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和岩井俊二《情书》;我选的是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和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其实,大概率这只是大娃一个星期的阅读量。因为在晚上睡觉前,她就已经读完了岩井俊二的《情书》。
今早,女儿提出暑假想用手机玩游戏。之前因为没有管住自己,手机时间超时而被停用。散步时我要求她提出补充方案来换取游戏时间,在讨论中几番谈判,最终以暑假阅读增加十本书作为交换条件。书由我选,学术性书籍不得超过三本,且难度以“甲骨文书系”为上限。今天新选出的书是:
西尔薇娅·毕奇《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安东尼·伯吉斯曾说过,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林耀华《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
白先勇《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小说集。
何兆武《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引发争议。
林语堂《苏东坡传》,一位粉丝向英文世界介绍自己偶像的作品。
《先生》,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等十位民国先生的小传,展现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风骨。
戴明贤《一个人的安顺》,关于贵州的散文集,乡土读物中我认为的最佳者。
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天庭神仙皆社畜,西游路上打工人,对《西游记》的幽默的时代解读,放松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