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途人文】15:一阵子与一辈子

字帖时间,再次强调不求多也不求快,要慢慢来写好每一个字,凝神静气。在家家都在追求又多又快、既要还要的当下,我反而要求诸君要慢下来,我知道这对他们来说很难。但很多事,它就是急不来的。

飞花令,有君仍然屡战屡败、屡战屡败,有君依然逢战必胜、所向披靡。胜者自然得意,败者自然气馁,都是人之常情。我告诉诸君,胜不必骄,败不必怨,因为胜败不过是一时之常事,而学习这件事是一辈子的事。

《八十天环游地球》,今天选读的章节,角色尤其多,我也加入其中,负责旁白。一句一句,人物的语气和情感都要得以呈现。而在学校的语文课上齐读或朗读,学生们不是毫无情感就是情感过于饱满,这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是不理解文字中的情感,就是少年老成的作秀,这两者,均不可取。

环游地球,今天诸君和菲利斯·福格从孟买出发,抵达了加尔各答。从西向东横穿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那这个学期比上学期多读了一本半”有君说,“今天最后一次课,可我们这本书还没有读完,环球旅行也没有完成,怎么办?”我说没关系,大家可以自行去完成后续的旅行,不管你什么时候出发,世界都在那里。

最后的写作环节,要求诸君完成《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的阅读简报,即通过写作回答:这是什么书,我是否喜欢以及为什么。这样的写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不是语文考试时面对命题作文固定套路的编造“作文”,这时面对的是自己,要回答的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一开始诸君都无从下手。在讨论中,有君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也是最佳问题:菲利斯·福格紧赶慢赶用了八十天完成了环球一圈而不是旅行,他得到了什么?

午饭时与刘老师闲聊,说到人文(语文)与数学的不同。数学是所有理科和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数学可以通过短短两三个月的学习,就能够在考试中得到分数的提升;而阅读写作就算多读了两本书,能在考试里遇到书里文章片段的概率也无限接近于零。所以语文学科成绩的提高不是速成的,而是需要平时一点一点的积累体验得来。练字、阅读、朗读、写作和积累这几个学好语文的关键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积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希望第一堂课考语文,不合格者,以下的其他科目就不需要再考了。”

苏步青的这句话在我理解,就是:刷题管一阵子,阅读和写作管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