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教育

【读书记】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1: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

希阿荣博堪布:“父母们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和对教育的态度。你自己把人生看作一场竞争,时常处于紧张、对抗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当中,这种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到底给你带来了多少快乐?又让你真正有多成功呢?如果自己并没有因汲汲于得失胜负而获得更多快乐,凭什么相信孩子这样做就能幸福?

“讲到教育,其实现在部分孩子缺少的是最基本的教养,像诚实、关爱、有礼貌、举止得体等等。没有这些做基石,仅仅强调技能、知识、功利心,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成为一个只知道生存而无力感受幸福的人,既没有多少能力让自己快乐,也没有什么意识让别人快乐,就算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不知道怎样过上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说到底,父母不都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安稳、快乐的人生么?而安稳、快乐更主要是来自一颗坚韧、乐观、包容的心。你们有没有教过孩子要坚强、包容,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心怀希望和友善呢?

“家教和父母的身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有多少父母想要为孩子做榜样,并为此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有的父母自己没什么自制力,简单粗暴、懦弱懒惰,也不爱学习,却要求孩子成为与他们完全相反的人,这也太难为孩子了。

“你也许会说不是父母要去比去争,是社会环境所迫。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苦乐去经历,一段人生去感悟,是好是坏、是悲伤是幸福,都是自己的,没有必要跟别人去比较,根本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一个人要在世间立足,靠的是学识、修养、才干;要得人敬服,靠的是道德、人品。这些不是耍小聪明或一味争强好胜就能有的,也不会因为待人宽容、处事低调就减少。

“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快乐的能力,这样他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遇到什么,都知道怎样自得其乐。要快乐,就得学会宽容,会说没什么大不了。能容纳别人的不好,也能容纳自己的失败,容纳生活的挫折和苦涩,这样的一个人是懂得与己、与人、与世界愉快相处的。”

【观自在·圩六】中二病与强者

【语文】

语文要合班至讲完这个杜甫的主题。

花卷和大魔王每周这节语文课是去上Pamela的英文,另有几名学生病假,一名学生事假,缺勤近一半。我的态度是有一人算一人,做好自己,哪怕上课时间到了没有学生在教室里,我也会尽全力认真备好课在教室里好好坐一节课。

今天讲了《登岳阳楼》和《蜀相》。

《登岳阳楼》从“昔闻洞庭湖”句,先复习了世界湖泊和中国湖泊的前五及其地理位置,并与李白还是小白时,想与崔颢一较高下的《岳阳楼》和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张哥带我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比较,再与“今上岳阳楼”作第一联讲解,叙述起联,稀疏平常。这时已是老杜人生中最悲苦凄凉之时,距离他离世也仅只一年多时间,举家住在孤舟上四处漂泊,因为生活困难不但北归不得,还被迫继续南行,自己又身患肺病,风痹导致左臂偏枯,我觉得几近半身不遂,再加上右耳已聋,真真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然而就算是这样,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泪流”心怀悲悯,感慨时局家国之愁。“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杜甫,但不要陷入家国时局的宏大叙事中。杜甫选择怎样的人生,那是他的自由和价值取向,但我们要回到一个‘人’去看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作为父亲和丈夫,心怀天下却无家庭,悲悯苍生却照顾不了家人,这样的男人,尤其是在座的女生,你们要想清楚,这样的男人就算他再‘伟大’,对他的家人来说,他是一个值得依靠和托付一生的人吗?”

《蜀相》从“映阶碧草自春色”引出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句;“隔叶黄鹂空好音”,常被解读为“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但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说:“我的个人看法是,低头看见脚下台阶小径草绿春色透,抬头听见黄鹂在空中的鸣叫透过树叶,好一派有视觉有听觉的立体的春的感知。不要把什么内容都往国仇家恨上去靠去解读,诗人也是人,分分钟都忧国忧民觉得天下离不开自己是一种病态。这是病。是中二病。”如果只是按照标准解读去讲诗去理解,那还要我来做什么?即便我是错的,那也是一种解读的可能性,并且对错也未可知。

【中国历史2班】

提问上周作业“二氧化硅是什么”,从化学式SiO₂联系到水的分子式,诸君不知H₂O,于是今天中国历史课三项作业第一项是:水是什么?水作为新能源燃料可能性的依据是什么?“所以,化学来自生活,而人类对自己和世界的发现过程就是历史。”我说。顺便提前一个月公布了期末语文和历史的笔试题。语文题是:AI时代的教育;历史题是:我的2024

“《我的2024》怎么写?”诸君问。

“这就是你要去思考的。”

“我可以XXXX这样写吗?”

“那是你的2024,不是我的,所以你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但一定要有读者意识,也就是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给这个小小星球上的每一个人看的。不是为了考试,不要揣测评估标准,更不要试图为了等级而取悦我,否则你会发现得不偿失。”

“那《AI时代的教育》到底要写什么啊?”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认为与解决问题比起来,提出问题更重要。请问如果你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从何而来,你怎么去解决呢?我有一个建议,你们可以从神的视角,而不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来看这件事。”

【中国历史1班】

在公布了期末语文和历史的笔试题后,从六年级的江上节课的历史问题:“咸阳在哪里”开始,“山南水北皆阳的咸阳”作为强大但短命的秦朝都城开始讨论什么才是强者。诸君一一说出自己的看法,但都不离通过击败对手这一途径。我说:“各位有这样的想法,不怪你们。因为在你们之前的学校里,这是对的,老师是这么教的,家里家长也是这么想的、说的。最简单直接的表述就是考试多考一分就压倒多少人,尤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一说法,让各位将身边伙伴、亲密朋友视为竞争对手和敌人,这样的教育只会传递暴力和仇恨,这是不人性的。强者,不一定非要靠打败别人来证明。在座的各位,请认真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一来,各种想法和说法开始放飞,当然大多数算是未经思考的玩笑。几轮下来,最终学生高和曾的想法让我深感欣慰。“如果你们两人能将自己的看法清楚写下来,将得到这门课程的最高等级‘S’。‘写清楚’的要求不是你觉得清楚,而是别人读得清楚,能够明白理解你的想法,这才是沟通和交流,而不是自说自话。这其实也是你们历史和语文期末笔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位对强者的看法是:真正的强者,不是通过打败他人证明自己的强大,而是去让他人变得更强。善哉!善哉!“什么是强者”就是其他人今天的历史作业。

遇见民国老教育

把床头柜上的书捆了七八十本带去乡下,留了大概二十几本看。

家里的识字卡片上的字二娃已经全部认得了,太座让我找新的识字课本,我说可以开始用民国老课本了,但都捆去了乡下。今天太座挑了“民国教育书系”的《民国老课本·启蒙》带回来,晚上启用。《小狗》一篇,和我边读边学大小狗,字也认了,句子也读了,笑个不停。

这套《民国老课本》有初年级的《识字》、《启蒙》、《知礼》、《故事》四本;中年级的《生活》、《益智》、《修身》、《求知》四本;高年级的《寓言》、《立德》、《观史》、《国文》四本和单行本《童谣》共十三本。内容为从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开明书店、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等经典版本的国文教科书、修身教科书以及音乐教科书中选取篇章,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排。

选这套书作为二娃的启蒙,原因全在“与今天的教育相比,那时的教育格局阔大,既仰仗了传统文明之气脉,又兼受‘五四’启蒙之风气,同时还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心血,兼容并蓄的大胸襟与大气度造就了今天,我们一度仰望却难以复制的精神家园。当年编辑课本的,很多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叶圣陶、丰子恺、张元济……他们以极大的诚意与才力,编撰关于教育的梦想。它既保留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新时代的优美。这些充满童心,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没有面目可憎的说教,没有指定与强迫,更没有宏大叙事的虚构与空洞,有的是母语环境中的沉静与大气,透着自然与纯净,也透着平等和温润。这种教育是浸润,是人性,是自然,是常识。一个人,一生之中,总会有几个最重要的遇见。少年遇书,青年遇人,中年遇事。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他初看世界的眼睛,初听世界的耳朵,初次启蒙的读本,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情感,他的胸襟,可能就已定论。”(文心《遇见民国老教育》)

【观自在·圩五】教育常识

五月最后一天,也是诸君提交月度阅读简报的截止时间。由于这个月中旬游学季,回来的这最后一周是六周展,若稍有懈怠,就只有两个结果:临期前三天突击泛泛而读或是随便写写就提交。果然,有生提前,有生达标,有生赶工,有生未能完成。完成的诸君中,有的所选书籍内容太过教化,与这门课程对阅读要求的初衷不符,于是六月不再提供推荐阅读书单,直接列出必读书,根据诸君的不同程度,指定了其中必读四至六本:

小川糸《山茶文具店
新井一二三《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
周胜《旮旮角角贵州史》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
刘瑜《观念的水位
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安东·契诃夫《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集

这是我作为图书管理员近三年来,青少年进阶阅读计划的部分工作内容。上学期开设有阅读写作课,所以进展顺利。本学期未开设阅读写作课,所以调整为此方法(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如果下学期阅读写作课能得以恢复,我将列出一份包含不低于200种书的书单。每学期平均18个教学周。除掉开学的欢乐周、每六周一次的测评和期末的统考周,尚有15周,一周泛读一本书的同时四周精读一本,每学期的阅读量应在10—20本间,100万字以上。从六到九年级共四年八个学期,总阅读量应不低于100本,1500万字。

引导诸君读书,在我看来是我的职责。曾参加过几个公益组织进到校园里开展的中学生读书活动,活动的一个固定环节是大家轮流作阅读分享。这些组织里的志愿者不乏语文老师,但她们(对,多数是女老师)不是躲开分享就是分享某相关部门指定推荐的应试书籍,也有坦然承认自己已经好多年没读书了的。我开始还被惊掉了下巴,后来发现这是常态,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这样——最可怕的事,是不读书的人在教书,不写作的人在教写作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应试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钱理群《大家都不读书,是教育最大的问题》)

【观自在·圩】态度比知识更重要

完成了中国历史两个班学生的六周评语。我在评语中没有提及任何“知识点”的学习,只是从课堂跟随和互动的程度,阅读、写作的能力方面做了字面的“陈述事实”,但其实想传递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 (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知识点”其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因为不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类考试就没有所谓的知识点,而现实生活中知识则无处不在,尤其是现在已进入AI时代,如果还在比拼对所谓知识点的记忆和考试套路性的把握,那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还没开始就可以说已经结束了

将本学期最后一个六周的自编唐人五十家教材打印装订完毕,共七个主题加一个番外篇。七个主题是“岑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韓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劉白:四海聲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温李: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和“皮陆:晚唐诗人之相得者,以陆鲁望龟蒙,皮袭美日休为最”;一个番外篇是“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初中而已,古诗词不作强行解读,不贴思愁标签,重在广泛涉猎,而至于是否“深刻透彻”则是随缘,因为一首诗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人生境遇读来感触也不同,大可不必整齐划一标准一致,重要的是从中读出自己,映照生活,滋养人生。因为就像《名侦探柯南》里服部平次说的:“我们会死很久,所以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开心”。

【尺宅讲谈】关于尺宅·关于未来

一整天在家,编成将为几个孩子开课“尺宅讲谈”用的试行语文教材《尺宅摭录》两卷。

我对这几年突然出现的“大语文”概念并不赞同。因为学问有高低,“语文”无大小,并且我一直坚信,作为母语的语文,是所有学科和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基础,是第二、第三语言的天花板。如果现在是“大语文”时代,是“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时代,那等于承认之前学校教授的语文是“小语文”,是狭隘的“语文”,是功利的“语文”。

我“尺宅讲谈”自编的《尺宅摭录》语文教材,明确不以提高任何考试分数为目的,但对薄薄的语文教材,也应有包含但不限于之意。因为,一是撇开刻意教化部分,经典的存在是中性的,以“人”为核心的,不同的读法只是各有各解读而已;二是如果不做过度解读、重复训练和过度精细化纠错,教材区区内容对整个中小学九年来说,阅读量几乎可忽略不计。

虽不以提高任何考试分数为目的,但应试(应对考试)也是其中之意,不必对其妖魔化。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学业都有考试。检验一个人会不会游泳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扔进水里去扑腾。所以有问题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唯考试论,是将一次考试成绩作为终身且唯一的评判标准,而不是去接受人的成长和变化的多元、多重评估制度和价值观。

基于以上,我在教材开篇有一段【关于尺宅·关于未来】的说明:

“尺宅”在《黄庭经·内景·脾部》指眉、眼、口、鼻所在处,即人之颜面;在苏轼《赠王仲素寺丞》诗中,指并不宽敞但怡然自得之居所——尺宅足自庇,寸田有余畦;在马一浮的《树影诗自序》里“尺宅即江湖”,也指人情世故。但这里,“尺宅”只是一所小小书房的斋号。我们在这个书房里要做的,就是阅读经典,找到“我的”书的书。

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而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所到达的位置。对于经典,出于职责和敬意的阅读是没有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阅读。只有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也才会碰到将成为“我的”书的书。*而这些书,也许就可能存在于“尺宅”这个小小书房中,其中有一部分是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还有一部分是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裨益的书。我们还把一部分时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每一本书,都凝聚了前人的记忆和智慧。

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来说,只有当记忆凝聚了过去的印痕和未来的期望,只有当记忆允许人们做事时不要忘记他们想做什么,允许人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而又不停止他们所是的,允许人们是他们所是的而又不停止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记忆才真正重要。正是我们过去的记忆使我们确信,未来是值得的。因此我相信幸福不是一个结果,也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一种至少包含但不限于阅读、思考、反思、书写和表达的,“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活在当下的能力。因为“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而活在当下即是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并热爱生活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曾国藩语
*乔治·奥威尔《1984

活法、沙雕的管教,以及生活

老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而不是电话接到通知,一位几十年前的同事半年前查出前列腺癌,再查发现已经是肺癌转移,才半年人就没了。于是感慨说这人的人品不好,老婆得了癌症还在外面有个私生女,得这病也是该。我说人都是会死的,不同的只是寿命长短和死法。现在的人,得癌症的好像多了,除了环境和食品受到污染这个事实,还有一个事实就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大家的寿命的延长了,以前治不好的病现在也不会要命,以前没有的病现在也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谁都是死过好几回的人。与其去计较死法,不如每天认真想好自己的活法

突然,这个招生季从民办幼儿园到高中,都招不满甚至是招不到学生了。以前高高在上,没有分数就认钞票的WM国际学校中学部,这个假期也放低身段办起实为招生体验班的小升初夏令营来。一周在校食宿上课,费用竟然只是500元,而就是去年,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的家长交了100元的费用后,得到的也只是一个一次性杯子里的半杯饮用水而已。

除了在幸福学堂,花卷没有在其他学校上过学,她曾提出想体验一下不同学校的不同教育。我们认为这也是好事一件,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不曾想,给她报了这个夏令营后,才上了一天课,她就对老师的上课风格大为吐槽;对校长“双减只是淘汰掉那些沙雕学生”的言论大为反感,并觉得说这话的校长才是真沙雕(回家来说到这事,我当面表示支持花卷的看法);对体育课竟然是坐在教室里,而不是去外面偌大的八百米足球场上课大为不爽,并身心倍感摧残。去接花卷时,班主任一见到我就说:“你家孩子比较有个性。”我说是的,我们家尊重每一个个体。晚上,想:如果教育还是由这样沙雕的人们把持,我们宁可不上学,在家自学。因为这不是教育,是管教。不过还好有个幸福学堂。

生活就是一道深水。有人顺风顺水万事顺遂顺流而下击浪飞湍快意人生,有人沉于水底默默忍受逆来顺受,向上看,天花板上都是别人的生活。有不安于现状、不认命的,要么逆水行舟,要么拼了命向上终于抵达水面,探出头看了一眼才发现,原来以为的天花板上还有更辽远的,自己怎么努力也不可抵达的天空。才发现,原来出生胜过努力,选择胜过拼命,我和太座这样的农二代,就是水底泥沙里的生灵,只有尽量不折腾、少折腾,“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苏轼《东坡志林》),才有可能换来一点点肯定小也许美的生存空间,不过结果都是被收割。

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

从六年级到高一的师生十二人,成都、重庆游学,八号开始,十九号结束,共十二天。不能说这次游学没有欢乐的成分,但因为是带队老师,一路瞻前顾后重点在关注学生的安全和公共场合的言行,所以身心俱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一组的男生,有十二天不洗脸刷牙的,有十二天不洗澡换衣服的,有吃火锅筷子上都是饭粒菜叶就伸进锅里搅拌捞菜的,还有尿床的。从这些细节猜想他们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可能并不注重个人卫生。如果离开父母外出求学,他们会不会一个学期都不洗澡、换衣、洗脸和刷牙?这样的男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女孩子喜欢啊!

游学十二天,看书四本。

冯纪伟《佛珠》,中国现代美术出版社(香港)2011年1月2版2印。成都几天晚饭后,在青旅楼顶花园休息时闲翻一过。总阅读量第1326本。

万志英《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甲骨文”系列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1版1印,实在是一本闷书,几次差点睡着,强打精神翻完,只依稀记得一点五通神的内容。总阅读量第1327本。

王兴《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9月1版1印,在方所买的。如果和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一起服用,效果更佳。总阅读量第1328本。

重读完陈寿《三国志·魏书》第一本。只读了正史部分,裴注部分没读,还要再刷一遍。

今天学堂的开放日,给来探校的中学生和家长上了一节展示课。课后沟通环节,有家长仍然强调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全班考多少名,但不明白我这节课的“知识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有家长问这样上课能不能承诺并保证孩子离开这里(学堂)以后能够顺利融入公立学校并取得好成绩,我说我不做这样的承诺和保证。

我看着他们的焦虑和执着,甚至是走投无路的固执,替他们的孩子捏了一把汗。但闻来学,未闻往教,上学这种事和看病一样,看的都是缘分。阿图医生写过一句话:“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够活得更长。”我觉得教育亦然。因为我认为教育和医学都有一个共通性——都是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和什么都有可能的艺术——接受个体的独特性、清楚了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只有不去努力活成更好的自己,才能够找到自我并活成真正的自己。

【读书记1321】张大春《战夏阳》

不论用什么方式拣选甄别出“够资格进一步受教育的人才”或者是“够资格在国家机器中任官的人才”,都是巧立名目而已。其本质就是“在剥夺了一部分人某一机会的同时,将这机会授予另一部分人”,没什么更了不起的道理。这种剥夺和授予既属本质,就不会因为人处身封建王朝八股取士的时代,还是民主和自由竞争的时代而有所差别。考试之所以成立,本来就是为了让有限的人成为这个社会里的塔顶、塔尖,——一个不断将过剩的人口从得以分配较多社会资源的场域驱逐、淘汰的游戏。除非我们彻底不要建构一个成天到晚讲究发展、进步、竞争力、追求卓越等夸夸其谈之目标的社会,否则根本抛不开也舍不得抛开那种透过考试而建立的种种生命价值。

身陷八股制艺之学的老古人对此并非没有自觉,也正因为觉得人生不应该只有赢得考试的价值,或者不应该将赢得某次、某种考试的价值放得特别重、特别大,才会不断地在原先的考试基础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微调”,广征辟、召鸿博、开恩科,到最后还是不免于考出不适任的官,或者是不通书的人。另一方面,仿佛“检验学习成果”这件事是自证自明就可以成立的——考,并不是一个手段,而是一个目标。已经通过了考试的既得利益者也会很无奈,一定是他们发明出这样两句话的:“先考功名,再做学问。”

“先考功名,再做学问”使举办考试和参加考试的人的本来面目都露出来了,原来动机是动机,实践是实践,考试和求取知识(不论那是有用或有趣,还是无用或无趣的知识)根本可以解离。

这个解离会不会危及一个社会累积客观知识的文明进程呢?这得分两面来说:社会究竟是把“功名”当做整体文明进程的指标,还是把“学问”当做文明进程的指标?国家机器如果不断地向它的人民召唤、诱使、呼吁,不断地强调:这个社会必须透过公平的考试来评定人民的就学和就业机会,那么,不管考试的门槛降得多么低,也遑论这考试的面向变得多么多元,客观知识都只会是猎取“功名”的敲门砖。因为那个“将过剩的人口从得以分配较多社会资源的场域驱逐、淘汰”的游戏本质并没有改变。

倘若一个社会是愿意将“学问”当做整体文明进程的指标呢?对不起!截至目前为止,尚未真正出现过这样的社会。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条路没有办法“将过剩的人口从得以分配较多社会资源的场域驱逐、淘汰”。(《科名还是要的好·迎合考场价值的传奇故事》)

所以,今人风靡,古人趋鹜,看起来揭橥着新式教育,分别出许多科目,扩充起知识的领域,也推动了社会向多元竞争价值抢步而前。然而,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往往和现实如此神似,而令今者诧异不已:原来历史并未成为陈迹,它只是我们深刻的投影罢了。近一千五百年来根本没有改变或革除者,就是这从科场到官场的一端。(《从科场到官场的众生相》)

从科场到官场,汲汲的不过是权力。权力的内在有两个动力:一个是支配欲,一个是被需求欲。几千年来,中国的帝王对前者丝毫不加以掩饰,对后者却往往讳莫如深。所谓治术也者,往往就是替统治者掩饰他“被需求的渴望”而已。《书经·仲虺之诰》里所谓的:“傒于后,后来其苏。”《孟子·梁惠王下》里所谓的:“傒我后,后来其苏。”其实已经把统治者的主观渴望扭转为老百姓的主观渴望。这个转化让统治者最心动的部分是:“统治”这件事不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出于他者的意志。这个“他者”,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民,只要不显然是统治者,政治正确性就卓然成立了。(《寒食与热中·中国式治术的深层化妆》)

《战夏阳》,张大春笔记体小说“春夏秋冬”系列之二。以作者与夜访书斋的司马子长对谈(更像是代序之文)开篇,收故事十一篇。九州出版社2018年4月1版1印,15万字,定价48元。二手,三折,九成新。枕边书,两夜翻完。总阅读量第1321本

关于教育的七个问题及回答

补记:上周五(3月31日)下午,是每月一次的全体会议和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列出了几个问题让大家回答,可以现场纸笔,也可以电子文本发往校长邮箱。我在键盘上敲了18年博客,已经不太习惯用纸笔长篇答题。

第一个问题:我究竟在做什么?

我答:我正行走在“学者之路”上。这个“学者”不是通常意义上掌握有大量或专门知识的人,也不是所谓的“终身学习者”的泛学习,而是学习如何成为和成就者;学习如何成为“老师”而不是老师;学习如何成为自己,成就他人。“老师”不是老师。前者是一种状态,而后者是一个职业。“老师”的状态,是《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是《普门品》中随其意而示现的状态,而不是一个固定的个体。

第二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做?

我答:在我看来,教育和医学很像,都是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什么都有可能的艺术。这个“什么都不确定”的是其结果,我们大概知道只要这棵果树的根部还在土里,还活着,对其进行必要和必须的管理、帮助,就会挂果,但挂多少、多大、多甜,都是不确定,这是有基础和根本原则可循,即是教育的大纲,也是边界和底线;什么都有可能,这个是教育的艺术,如同春风吹过,催开各种花,如因缘际会发生某种变化,产生预料之外、甚至无法预料的结果,这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欣然。

第三个问题: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怎么做,你现在的工作中哪些是、那些不是、怎么评估?

我答:“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这个命题超过了我的认知,我先需要界定什么是“人”,然后探索和分析什么样的目的才是“以人为目的”的目的,最后,“教育”是什么?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对“教育”的认知和重新分类,分类什么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什么不是,我目前没有能力简单用几句话作出这样的判断。但我认为,世界每秒都在变化,人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不只是要向外寻找,也要向内探索。寻找世界变化的规律,探索内在的成长,最终要学习的不是变化的东西,而是要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阿基米德来到现在,如果他不上补习班补上大量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知识,他完全不能与一个高中生就理科问题展开对话,因为认知不对等。而如果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来到现在,我们讨论的,仍旧是那些话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认知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我们会失败吗,如何防止或避免失败?

我答: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不论是是成吉思汗还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失败是必然,就如同“成功”是偶然。失败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一种“错误”的存在,这即是它的“成功”。

第五个问题:学校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我答:制定并严格执行,基于普世道德水平的边界。如果一位学生来到这里,不论有没有学到“知识”,最终她或他没有成为一位具有普世道德、具备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行为个体,我认为这就是这所“学校”这个机构的失败。

第六个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天赋是什么,你擅长什么,你觉得自己适合做教师/适合现在的岗位吗?

我答: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认清自己。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第七个问题:你如何描述一名称职的教师?

我答:在这条路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师或学生。因为教师并不是一个人或某一人类群体,并不是全知全能者,有时老师是学生,有时学生也是老师,而“教师”这一状态要做的底线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者。

第八个问题:你认为作为教师该如何成长,你的建议。

我答:保持阅读、思考和写作,就如同呼吸、消化和排泄,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