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的奇迹

肺炎在门诊治疗五天,今早决定住院。

预交了1000元费用后,一到护士站办理完入院手续,就被抽了一管动脉血、五管静脉血和两针皮试。第一次被抽动脉血,麻、痛、胀,感觉非常不好。

晚上在医生办公室看了血液检查结果中的尿酸一项,竟然从500+降到了380,对我来说不啻一个奇迹。去年1月出院后,用尽各种方法,其间还发作过两次痛风都没能把尿酸从5字头降到4字头。上个月还去复查了,医生说如果再不能降到四百以下安全值就只能终身吃药控制了,否则肾脏会受到损伤。现在终于降到了安全值,当浮一大白。仔细回想下来,可能是因为封控这一个月,每天吃的蔬菜量比以往更多外,还因为憋闷得厉害就每天暴走两万步罢?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极其简单的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顾远、周贤合著的《教育3.0》还没看完,但读得很有收获。只是病房里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共产党打得国民党抱头鼠窜的,而且耳朵都不太好,于是一个挂在墙上的小电视硬是被看出了杜比全景声的影院效果。于是,《教育3.0》书页似乎也沾上了硝烟味。

13+2/12

9月27日夜,花卷体温39度入院治疗到昨夜出院,12天,她的大叶性肺炎基本痊愈,而我在陪护期间感染了肺炎,今天已是治疗的第五天。

这十几天,我和花卷全靠读书度过。每天她坐在病床上一只手输着液,一只手翻着书,看书累了就做手账,和我闲聊。我这12天在病房里读完了13本书和两个半本。

13本书里,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红色“文艺拾遗”系列的熊式一《八十回忆》、周炼霞《遗珠》、宋春舫《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橙色“文学原创”系列的叶兆言《玫瑰的岁月》、林白《长江为何如此远》、格非《蒙娜丽莎的微笑》、小白《特工徐向璧》;绿色“学术钩沉”系列的翁同文《中国坐椅习俗》共八本。新星出版社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小津安二郎随笔集《小津安二郎》,商务印书馆“小书虫系列”A.S.W.罗森巴哈《猎书人的假日》和立山“走读历史”系列的《九刺客》;孔学堂书局“贵州杂谈”第一辑中周胜《旮旮角角贵州史》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胡金铨《老舍和他的作品》。两个半本,一是线装繁体竖排一函两册苏轼《东坡志林》上册,一是顾远、周贤合著的《教育3.0》。

晚饭前收到也闲书局发来我前日购买的《日知录校注》,繁体竖排煌煌1896页、113万字、上中下三册巨著。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被后人称为清初三先生。《日知录》为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校注者陈垣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陈垣校注《日知录》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历时二十余年方才完成。

掌抚摩挲,亦喜亦忧。喜得读好书,忧天资驽钝,时不我待。

让思想变得更有力量

“我常常不赞同同学的一些看法,他们就觉得我有点难相处,背着我,甚至当着我的面说我不好的话。爸爸,我好烦啊。”

在等待的空闲里,花卷挽着我的手,我们散步闲聊聊到了在看待一个事物时,自己与他人的看法都不同时怎么办。

“哈!这种事在爸爸身上也常有发生。但爸爸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这样的事烦恼,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不止是外貌,还是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不同。一个观点能否得到他人的赞同与观点本身正确与否没有直接关系,与你得到的支持有关系,即有多少人和你站在一起。但更重要的是,人多不一定就有道理,正确与否从来都跟人数的多少没有关系。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敌人,不同是世界的基础,大同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力量从理解中来。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只讲立场不讲事实,这和他们接受到的教育有关。因为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都是这样告诉他们的。所以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在学习和成长,在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有力量。”

“爸爸,你说的这些我大部分都听不懂。”

“没关系。只要保持学习、思考,保有自己的不同,即自己的独特性,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们不着急。就像那句印第安箴言说的——学习无处不在,在风中,在河流间,在食物里,在传统仪式上,在家庭和朋友的爱之中。

“好吧,虽然我听不懂,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闲聊。”

免费的代价

“爸爸,这些都好贵。我们这么穷,肯定买不起吧?!”花卷指着手机里一些知名日本手帐文具品牌的产品说。

“剔除了智商税的成分后,通常情况下,好东西都不便宜。”

“那爸爸你见过最贵的东西是什么?”

“所谓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

“为什么?这说不通啊。”

“举个例子——封控时那些送上门的,让很多人感恩戴德的,里面装着两根萝卜两棵白菜和几个土豆洋葱的蔬菜包都是免费的,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嗯……自由!那些蔬菜其实是用我们的自由换来的。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青龙入宅

没有桂花香了。解封了,但小区的公共区域仍然看不到几个人,疫情之前开得好好的商铺,这封闭差不多一个月大多数的都开不起来了,门上的锁一直挂着。各行业和各行业的人都凋敝得不行。

在微信里给出国留学预备班的学生说,网课期间的作业安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书面作业,但各位要比以往更加仔细和努力去观察、感知当下,对看似合理的一切多提出几个为什么。正常上课后,也不会有什么像初中生那样的固定书面作业(除了每日字帖一页,没有的可以提前准备了)。在讲完已准备的《六祖坛经》后,我们开始读书会。每次课就是每人来分享自己正在读的一本书,并讨论。所以你们现在可以想想这个学期,你要选哪一本细细从头读到尾。这本书,最好是跟你们所选的专业相关的。

我决定就陪读了。网课把课程计划弄得稀碎。

女儿前脚迈进家门,看见一条小蛇钻进弟弟脱在地上的鞋子里,吓得不敢进家。我用火钳把鞋子夹到花园,抖出一条通体脆绿筷子长的小蛇,倏忽消失在草丛里。太座和老爸说应该打死而不是放它走。我搜了两条发给太座,大概就是蛇为地龙,“青龙入宅”是兴旺之兆。

花卷肺炎住院,我陪护,靠门的床位。每天她抱一摞书,我抱一摞书,一人一天看完一本。不看书时闲聊,她说身边的朋友和每天发生的事总在变化,无法预测,也没有办法提前准备,更是不长久,感觉好无助。我说这就是无常。“无”就是没有,“常”就是不变,“无常”就是这世间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除了无常;当无常为常时,也就无所谓常与无常了,就像没有黑就不会有白一样,或者黑就是白,白就是黑;就像你终究要独自面对生活,因为我们一家人也不可能一直在一起,爸爸妈妈迟早都会离你而去。

住院部的上行电梯里只有四人,我身后一对看上去大概三十四五岁的夫妻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

“你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小孩子的父亲说。

“你说我?”沉默了两三秒,没听见有人给他回应,我回头问。都戴着口罩,看不出来谁是谁。

“是的。”

“有哪里不一样?”我笑。

“你看起来很淡定。”

“这个,我倒是没太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比较不担心会错过什么。”

“是因为这个吗?”他看着我手腕上的珠子。

“哦,或许和我是佛教徒有关吧,我不太确定。”我们在同一层出电梯,前后走进同一间病房,他把抱着的小孩放到了和花卷隔了两个床位的靠窗那个床上。

晚上翻的是MUJI BOOKS“人与物”系列文库本《小津安二郎》。这个系列的文库本装帧设计都很MUJI,深得我心,内容嘛,非常适合我这种不能坚持连续思考60秒但又不想不追随文艺者;美中不足,排版都自右至左竖排了,却不是繁体。

“相比故事本身,我觉得自己更想刻画的是,更为深奥的‘轮回’或‘无常’,诸如此类。”

“如今这世道人皆飘零,很多人也只剩下一颗坚韧的心了吧。”

连神也没有办法

上午听说东凤镇有两个阳性,恐慌比病毒传播的速度更快,不到中午,各大大小小的超市又被抢购一空。

晚上九点,大喇叭又在小区里喊去做核酸。太座已经带二娃睡了,我和花卷去到最近的核酸采集点,在露天地里两队乌泱泱从婴儿车里的婴儿到满头白发的老人排了几百人。我们从九点半等到十点二十,志愿者的回答还是条码“在路上”。这三个字让我就想到了“垮掉的一代”经典之作,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On the Road)。队伍越来越长,气温越来越低,回家睡觉。

回家路上,花卷问就这么回家,没做核酸怎么办。我说我们到了指定地点,等了近一个小时,做到了我们能做的就行了。

可能明天开始又要被“静默居家”不知道多少天了。这实在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祸——开始确实是“灾”。

灾,《说文》:天火也。指自然发生的灾难、疾病等不幸。所以说“天灾”而没有说“天祸”的;

祸,《说文》:害也。神不福也。人要是坏起来,连神也没有办法啊。

每天都去读点什么

世事不堪,懒得写日志。一度开始动手删除数据库,关闭博客。但又想,如此不堪,怎么能不敲下来?多年后肯定会忘记诸多细节或记忆被人篡改装扮,留一个文本给自己,或许儿女也能看到。

开始时,我只是在五年级微信群里告诉学生和家长,可以把我的作业放到当天的最后一项来做。如果做完其它作业已经是晚上九点以后了,就可以第二天再做,只要在下一次课开始前完成就行。因为网课期间我一周只有两次五年级的阅读写作课,一次在周二,一次在周五。

后来我对六年级至高中的学生也作了同样的作业要求,不过与五年级不同的是,如果做完其它作业已经是晚上九点以后,就可以不用写我的作业,同时发一封邮件给我说一声就行。

我所在的乌当区算是部分解封了,但已封控21天的云岩区还在天天核酸中。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经历过非典封控,还算有一些社会阅历和磨难的社会底层人而言,十几二十天的封闭时间和空间,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更何况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再给他们施加任何压力。

今天,我在网课里和高中学生说,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好的心态,至于学习,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耗尽生命,你也学不完人类诞生迄今积累的知识,所以既然如此,有什么好着急的?每年世界上有近百万种图书出版,一个人终其一生也读不完这一年里出版的书,所以读过哪一本,没读过哪一本,从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不要停的是阅读,要一直读,每天都去读点什么,读后要思考和提问,这和呼吸、进食一样重要

今夜,再读《六祖坛经》。

普通读者

心中郁结烦闷,足又不能出门半步,只好枯坐读书。

傅月庵散文集《我书》,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系列第五册,2010年10月一版一印。

“小说,一如所有的书写,原始最终的目的,总期望能增益、丰饶读者的人生。”这个说法有点像我敲日志。不过我不是为了“增益、丰饶读者的人生”,我的日志读者就是我自己,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不把当天的事敲下来,很快就会忘记。这就像我常常回忆不起来我是怎样活到这把年纪的,如果人生是一次旅行,虽然没想明白这次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但至少还可以记录下旅行途中所见所闻的碎片。

“人与书的相遇,皆属缘分。偶然读到某一作者某一本书,因着他的思想,有所感应,一读再读,不知不觉便可能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我没有过哪一位作者的某一本书打救了我,我是不停乱翻的书和作者们改变了我。也许是命运的改变,也许也还是宿命。

“文字像武器,练家子都知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文章写长易,写短难。此所以古人谈到文事,总以‘能删敢删’为高。”这一点和张大春在《文章自在》中“相对看去,短小之文,不好写,因为能调度的字句不多,唯求笔触精准而已。”看法一致。

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系列104种,至今已淘到71种。就算一天读一本,至少也还可以读两个月。我就是伍尔夫随笔集《普通读者》中的那种普通读者——没有那么高的教养,造物主也没有赏给他那么大的才能。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

下午看新闻二则:

18日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刚为三荔高速重大交通事故向全社会诚恳道歉;

贵阳市三名干部因三荔高速客车侧翻事故被组织处理。贵阳市云岩区委书记朱刚,云岩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区隔离转运工作专班组长宋成强,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肖凌云被停职检查。

“停职检查”就像孩子闯了祸,拎回家拍了屁股两巴掌,然后道个歉,一副“都道歉了,孩子也教训了,你还想怎样?”的态度,难道关起门来教训一番,内部停个职休息一段时间,写篇检讨就可以不负法律责任了么?想起《流星花园》剧中“F4”之一的道明寺那句台词:“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

封控18天,终于在晚饭后解封。

经历历史

怎么写今天的日志?一个人的表达,可以分为: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4种。观点、立场和信仰各异,就会有各种解读。就记录好了。

一、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天眼新闻”:9月3日,记者获悉,贵阳辖区高速收费站开始进行疫情防控管制,车辆不进不出,出站车辆劝返。解封时间待定。

二、、新华网贵阳9月17日电(记者向定杰、吴思)“我们将根据专家组综合研判,进一步优化后续防控措施,集中优势兵力,加快锁定传染源,迅速围住、捞干、扑灭疫情,决战决胜社会面清零。”在17日举行的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成江表示。

三、中国日报网9 月 17 日下午,记者从贵阳贵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第十七场 ) 获悉,9月16日0-24时,全市新增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8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5例、无症状感染者833例。

疫情期间,阳性感染者和密接人员的转运和隔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隔离转运组副组长、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汪杰就目前全市转运和隔离酒店安排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表示将全力提供好保障服务、规范管理,把社区传播的风险阻断。

对阳性病例的转运,贵阳市级统筹调配全市34个负压车予以支持保障;对密接人员的转运,市交委常态准备20个旅游大巴车40名驾驶员,并储备200辆旅游大巴车可随时调度使用,确保运力支撑。

其中,对市外转运工作,贵阳市专项制定了《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人员大规模异地转运工作方案》,明确了“一案一专班”和“点对点全程闭环”组织转运原则。对转运条件、转运准备、转运途中、转运流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市外大规模异地转运精准、有序、高效、安全。目前,已市外转运7396人,正在转运2900人。

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道路旅客运输公司安全管理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0]210号)限定:夜间在道路途(高速公路、混合道路)行驶的客运车辆凌晨2点至5点必须就近停靠在安全地带,落地休息,行驶员要及时提醒车上旅客不要随意走动,照看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有需求及时联系行驶员等。

五、人民网:9月18日2时40分许,黔南州三都至荔波高速三都段发生一起客车侧翻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相关部门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救援。截至18日17时,事故造成27人不幸遇难,20人受伤正在救治。据悉,事故车辆为贵阳市涉疫人员隔离转运车辆。

今天(9月18日)凌晨5点不到,防护服就又开始用大喇叭喊去做核酸。这是封控17天的第九次核酸。

太座陪二娃午睡时,花卷听见无人机再次飞过的声音,问我无人机会不会听见她和我的对话,我说如果有人想听的话,不一定是通过无人机,但这没有必要,因为我们都是无足轻重的无名之辈。想起看过的电影《窃听风暴》。她和我讨论客车侧翻事故(老小六口人封闭在家,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刚满两岁,没有办法不去谈论这件事)。我说我知道的信息和你听到的一样,没有多一个字。书本上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和书本上的历史的不同的是,我们活在的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历史。除了谈论它,我们还应该去思考的是: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么做……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黑格尔《历史哲学》)

听蛩断续吟

封控居家第十六天。昨天和今天,凌晨五点就被防护服的大喇叭喊起来去做核酸,今天还来按了门铃。已经第八次核酸了。昨天又送了一包蔬菜来,五六天是不缺菜了,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意味着短时间不会解除封控。

五十年,一百年,五百甚至一千年后的历史书上会怎么记载这段历史?我很好奇。因为那时候很多秘密都已不是秘密,很多信息都已公开,就像我们现在研究宋元明和晚清、研究犹太史、一战史、二战史(我书架上是不是还缺一套《清史稿》?)。

困顿在家,还好有看不完的书。翻完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书名与当下现实完美契合。但我还是不喜欢毛姆。应该余生都不会再碰毛姆。

网课第二周结束,效果不佳。老师当不好直播间的主播的原因大概是不知道怎样将知识物品化和商品化;而主播不会想当老师的原因大概正好相反?

自从大前天出了一个继续加强管控的通知,明明住满了人的小区里却一个人也看不见。刚封控的两天,隔壁单元五楼的“K歌之王”一家的歌声还时不时在楼栋间飘荡;现在只要防护服的大喇叭不响,不论白天晚上,小区里都能“听蛩断续吟”,还好,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