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2年08月

伴读记圩一 | 苏格拉底“助产术”

在读了汪曾祺《昆明的雨》和周作人的《苦雨》、《雨天的书序一》这三篇文章后,花卷再回头评价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爸爸,这篇课文还是差劲了,现在我只能给它4分。我发现年级越高,课本里的知识点越无聊。”

“所以,对习以为常的,看起来无比正确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多提出一个例如‘真的是这样吗’的问题来进行探究性质疑,这就是我认为的学习的本质了。”

“学习不是学知识吗?”

“不!知识不是学习,学习也不只是为了知识。知识只是‘学习’发生的基石。”

“不是太明白。”花卷说。

“我们家里有地板、墙和屋顶,但我们能说‘家’就是地板、墙和屋顶吗?”

“不能。地板、墙和屋顶只是组成‘家’的重要部分。”

“对。如果‘家’是‘学习’,那地板、墙和屋顶就是知识。占有知识不等于学习,因为知识是无尽的,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知道和掌握人类所有知识。但他可以通过获得愈多知识,愈多质疑,愈多探求,最终领会、分析、评估,形成自己的认知并加以应用,这就是‘学习’了。所以,学习的本质不是知识,而知识是开始学习的基础和钥匙。

这也是我的“学习”,对苏格拉底“助产术”式批判性思维模型的学习和应用。在苏格拉底“助产术”式批判性思维模型的探究性质疑中,通过提问,揭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信念背后的假设所包含的不一致性,以探求新的可能答案。

晚上的自学内容,原计划是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但昨天花卷指定要先学七年级语文课本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顺带,把课本这个古诗词单元里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三首也一并复习了。

今天终于完成了十六个主题单元,包含但不限于六、七、八、九年级语文、地理和中国、世界历史课本内容共7.6万字的自编教材《三近斋摭录甲编卷一》,心神俱疲,几近“焦脆”。明天把这十六个主题单元再仔细过一遍,查缺补漏争取再删减1万字,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就算初步完成了。下周要开始编的教材是,每一个教学日根据节气和时令匹配一首古诗词的《三近斋摭录乙编卷一》。还有一周就要返校,我的暑假也就要结束了,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备课而已。

伴读记圩 | 空洞

早上六点过,早餐前,花卷在房间里关着门读书。听到她读的是七年级语文课本上朱自清的《春》。我不讨厌朱自清,他有学问,只是选作语文课文的这几篇散文,我觉得写得真的不行。就以这篇《春》为例,不干不脆、缠缠绕绕、淅淅沥沥、空洞空泛、华而不实,从时代和其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文本来看,特别是作为教材篇目,实在不是一篇好的范文。难怪作协的一些作家们写起散文来,都是这股子捏鼻子撅腚的扭捏作态;小孩子们一写起散文来都是一股子挺胸收腹翘臀扣手细着嗓子的拿腔拿调小主持人,起势的根子上就做作了。这更让我在编完文言诗词教材之后,要给花卷编一本现代文教材来替代语文课本了。

昨晚花卷睡后,我选了汪曾祺《昆明的雨》和知堂老人的《苦雨》、《雨天的书序一》这三篇文章来,替代七年级语文课本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对我来说,有真情实意,不矫揉造作,好好说话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小孩子学写文章,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真实,不写假话。

早餐后散步归来,花卷开始在“洋葱学院”上自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学完后给我看她的笔记,条理清晰,比我强太多了。“如果字写得再好看一点点就完美了。”我说。

“我知道啊,所以我的课程计划里面也包含了练字。我可以拿一本你的佛经字帖吗?”

“当然。”

我们的大课间,在花园里散步放松时,花卷问:“我早上学了英语,还可以在洋葱学院里学生物和地理吗?”

“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语文安排在什么时间呢?”

“还是晚上。”

“好。你的学习,你可以自己安排,我来配合。你知道吗?你现在已经开始触摸到更高阶的学习方式了,那就是自主学习,按照自己发展的需求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为学习而学习或是被别人安排着学习。我可以问问你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是什么吗?”

“我要去体验小升初,体验中考,体验高考,顺便用成绩辗轧我不喜欢的人。”

“体验也是一种学习,但我认为学习更重要的关乎自己,而不是去辗轧他人。人与人的天资与后天环境都是没办法去比较的,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就出生在罗马;更何况学无止境,一山还比一山高,跑得再快也会有人在你前面,而第一只有一个。那么,你体验了这些考试,然后呢?”

“我要上厦门大学。”

“然后呢?”

“找好工作,这样就可以赚多一些钱。”

“再然后呢?”

“去手账的发源地日本学习,成为手账达人,画自己的胶带,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手账而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我松一口气,“这可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既然你有这个目标和动力,那爸爸妈妈就一定会支持你。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成为一个研究手账的学者,开创自己的手账品牌和博物馆。”

“嗯,那也不是不可以。那我们现在回家学习去吧,你‘希腊十二神谱系’的自选题我还没有最后完成。”

晚上,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讲了整整一节课,我觉得好浪费时间,但不讲又不行。我不能直接强势告诉花卷这篇课文不好,我要借课文边栏的提示、引导和提出的问题和她一起分析文章、讨论问题和问题中存在的问题,让她自己作出判断。在这节课开始,满分10分,她给这片文章打了7分。“最后,你把文章里的形容词和语气助词圈出来,圈起来的地方不要读,看看这篇文章还能不能读得通,还能不能读得出要表达什么。”结果,几乎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更没有内容可言。“所以,这些圈起来的地方就是一个个的洞,这样的空洞太多了,文章就空洞了。”一个小时分析、讨论下来,花卷给这篇文章的分数降到了5分,不到及格的分数。这也就导致我选出来与这篇课文比较的三篇文章没时间讲,只好推到明天继续。还好是自己的娃娃自己的课,快点慢点没什么大关系。

矫情、滥情,终至无情

昨天建议花卷把她长期闲置的上床改造一下,简单铺一张竹席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活动空间。她欣然接纳。

今早从贵阳的东郊经城中心再到城南的贵钢花鸟市场,去买一张竹席。席子哪里都有卖,只是借个由头带花卷了解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小城。

花鸟市场要搬迁,店家都在大甩卖。我和花卷白菜价各买了一条手串,又10元买了一个马克杯、一个陶的直筒杯和一个陶碗。我的这串岫玉,1cm的16粒珠子没有一粒是正圆的,这样的残次品还做旧沁色,也是可爱。

逛了花鸟市场,买了竹席,在网红街吃了冰粉,“扫荡”了手账文具店,回到家下午三点半。很快上床的手账空间就布置出来。

晚饭后,花卷自己从书架底层抽出六、七年级的语文课本来自学。在回答七年级课本中《雨的四季》一文的课后问题时遇到困难,来找我。我当然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我觉得刘湛秋的这篇散文写得很矫情,甚至滥情,带着浓浓上个世纪文学爱好者的那种矫揉造作,在我读过的散文中,根本排不上号。学习这种课文会让学生以为这就是好文章的标准,于是文章就不好好说话了,就写得无病呻吟、没有情感强抒情、假抒情,最后无情可抒惨不忍睹。于是我想今晚找两篇读过的关于雨的文章出来,至少要比课本上这篇好一点点嘛,就是要好好说话。“明天,我们来讨论这篇课文和课后的问题,如何?”

智商税

“爸爸,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刷抖音?”晚上撸串时,花卷问。

“因为思考是一件很难也很累的事,放弃思考是很轻松的。抖音小视频简单直接传递给你啊这个人好惨!这个人好漂亮!这个人好坏!这件事好有趣!哈哈哈……呜呜呜……这种不需要思考的粗糙情绪化表演具有的感染力,会让人的情绪随之起伏,感慨,就觉得好像也是经历了丰富人生。”

回家,路过一便利店,门口醒目位置放了一个“钟薛高”冰柜。

“爸爸,XXX(花卷的一位同学)在朋友圈发照片,说她家冰箱里满满都是钟薛高。”

“你觉得她发这条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

“炫耀。炫富。爸爸,什么是‘智商税’?”

正好这时路过另一家连锁便利店,门口靠墙两个“元气森林”大冰柜。

“‘智商税’就例如,有人在白开水里加点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后分装在瓶子里就卖几块钱一瓶。为了让更多人来买,就在宣传文案里老实说产品里不含热量不含糖不含脂肪,放心喝吧不会胖,再请一个明星来代言,这本身不值钱的白开水1年就可以卖出五六个亿了。”

“我们班除了我,其他同学都买过‘元气森林’来喝嘞。”

“当一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但当个体想融入到群体中,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所以对我们来说,与群体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保持一种适当的孤立是保持自己独特性的重要方式;同时为了不被群体代替自己思考,读书和独立思考,就像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

花卷微游学 | 人生的第一杯咖啡

“你要喝什么?”

“我先看看吧。”第一次在星巴克点单的花卷有点羞涩和胆怯,躲在我身后说。

“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点过、喝过,看单子是无法判断的。爸爸很少喝咖啡,两三年也不喝一次,所以我也不知道拿铁和卡布奇诺有什么不同,什么适合我们。不如我们问问姐姐?”

我转过去问店员:“你好。今天我带女儿来喝她人生的第一杯咖啡。但我不喝咖啡,所以不知道这些咖啡都有什么不同。能不能请你介绍一下?这样我们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种可能比较适合我们。”

最终,在店员的推荐下,我和花卷各点了一款。我也纠结过10岁的女孩子是否可以喝咖啡,然后又觉得一杯咖啡而已。小孩子背着、当着大人喝的那些饮料里,香精、色素、防腐剂还少?

落座,我打开电脑继续备课;花卷拿着手机东拍拍西拍拍,为做手账收集店里各种带LOGO的资料素材,然后坐下开始画她的手账咖啡馆胶带。

“爸爸,为什么星巴克的标志是一个长头发女人?”

“啊……这个……我不知道,但我也想知道。你查到了告诉,如何?”

在星巴克三个小时,成功躲过了两场雨,最后因为冷气实在是太足,不得不离开。

回到家后,花卷告诉我她查到的结果是:“星巴克商标上的长头发女人是海妖塞壬,她的歌声对航海者来说是致命的诱惑。《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并用蜂蜡堵住耳朵才没有被塞壬诱惑,从而渡过了危险海域。”

晚上九点半,花卷毫无睡意,往天这个时候的她已睡着。我问她对今天这人生中第一杯咖啡的感觉,她说:“又苦又甜又新奇,舍不得浪费,恨不得每一滴都喝完。”

“人生中还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喝啤酒、红酒、白酒,第一次被男生牵手,第一次来大姨妈……”

“爸爸,来大姨妈是什么感觉?”花卷打断我,问。

“据好多人说会肚子痛。”

“有多痛?是像要拉㞎㞎那种痛吗?”

“啊……我没有痛过,不知道耶。”

“好吧,要是你痛过,你记得告诉是怎么个痛法。为什么我总是想睡也睡不着?”

“这就是喝了咖啡的‘后遗症’。你脖子上有串珠子,慢慢数珠子试试看会不会慢慢睡着。”

我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带我一起或者鼓励我去探索新的东西。在我的人生中,这一块拼图是缺失的。我现在仍清晰记得22年前我23岁时,在深圳鼓起勇气第一次走进麦当劳,胡乱点了一个套餐后找个角落坐下,衬衣的前襟后背都完全湿透的那种怯懦甚至是卑微的紧张忐忑。

教育是什么?当我们在谈论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知与识

在家备课一天。

初中的课,把历史、地理、语文三科教材重组,以历史为脉络,中外同步,一周一个主题。工作量巨大,信息量也巨大。于是先做加法,课程内容尽可能丰富、完整;再做减法,砍掉枝枝蔓蔓,只保留主干。毕竟这一个班里的学生虽然都是语文程度最好的,但是六、七、八三个年级跨度,基础不一、认知不一,只能先在“面”上尽可能宽而广的“知”,才有可能在“点”和“线”上建立“识”。

晚上,花卷问我:“爸爸,明天我们能不能去咖啡馆?”

“本土咖啡馆的话,也闲书局和达德书店都有自己的咖啡馆。你昨天还在也闲完成了一幅小画。”

“可是我要设计自己的胶带,想去其他咖啡馆看看是什么样的。”

“这样啊……可是我明天还要备课嘞……要不……明天早上你把我的和学堂每天的暑假作业完成,午饭后我带你去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你带上你的本子,我带上电脑,在那里你做你的设计我备我的课。如何?”

“是去星巴克吗?好耶!”

忘了是谁,前几年出差去成都,给我带了一个玻璃瓶的星巴克咖啡。那时候贵阳还没有星巴克。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亲戚来访,手指头上勾了一瓶色素糖精汽水上门。那时候我们也都还没有听说过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既无知,也无识。

花卷微游学 | 恋恋不舍也包子

今天花卷的微游学,从“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甲秀楼开始。早上甲秀楼前南明河边,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在写生。花卷站在旁边默默学习了半小时。离开后对我说:“真好啊,在哪里都可以学到新东西。”

沿着南明河步行几百米,内里空气污浊,大多数店家关门闭户,寥寥几家开门的也门庭冷落的阳明古玩城让花卷想象不出这条河边小道改造前人头攒动的盛况。

古玩城旁的黔明寺里,各盂兰盆法会登记处都有老年妇女在填写简单的表格。寺外池塘,荷花茂盛。我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花卷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只是此歌声非彼歌声,池旁有好几个老年妇女卡拉OK天团,正自我感觉良好的在大音量荒腔走板引吭高歌。我常常佩服她们无所畏惧的勇气。

离开黔明寺,步行几百米去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银行”创办者之一戴蕴珊建于1925年的别墅。别墅一、二两层看起来是高级服装定制商店,三楼藏有一个很小的只一面墙有书架的“达德书店”和咖啡馆。受书店布局的启发,花卷在速写本上创作了一条手账贴纸画。

中午到也闲书局。花卷对书局的灌汤“也包子”赞不绝口,我们一气口服了十余枚后,进店我选书,花卷喝着书局赠送的冰爽百香果红茶,在店里书桌上继续她的创作。我们在书店四个小时,花卷完成了她的画,我购书十余种:

(明)文震亨《长物志》、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立山《九刺客》、钱钟书《谈艺录》、张宏杰《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张中行《文言常识》、“贵州杂谈”系列之周胜《旮旮角角贵州史》,“现代世界佛学文库”之《胡适禅宗研究文集》和平野显照《唐代文学与佛教》,以及今天唯一的外国文学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之一硬面精装网格本纪伯伦《泪与笑/先知》。我读不太懂国外的诗和现代诗,但买这本纪伯伦诗集,是因为一翻就翻到了冰心译的《沙与沫》中“忧愁是两座花园之间的一堵墙壁”、“当你的欢乐和悲哀变大的时候,世界就变小了”、“春天的花朵是天使们在早餐桌上所谈论的冬天的梦想”这样的诗句时,我就决定要再粉纪伯伦了。上一次粉他,是十年前第一次读到《先知》时。

离店时,花卷对“也包子”恋恋不舍,我们讲好下周再到也闲吃包子。

这么多书,读完差不多要一年。管他的,今晚先读纪伯伦。

人与人的差距,我想最大就在于,别人十几岁时就读到了纪伯伦,而我四十几岁了才开始慢慢读出纪伯伦的好。“聪明把聪明归功于我,愚钝把愚钝归罪于我。我想,他俩都是对的。”

高中部中文选修课开课说明

校长要我下个学期给出国预备班的高中生每周至少开一次选修课,每次课时长一个半小时,课程内容不用应对任何考试,但必须是中文经典,课程的最终产出为每位学生一篇论文。

放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学部开会讨论新学年课程安排时,我已明确不上高中的课。因为花了几年时间了解和实践摸索的是IB中文课的要求,但新学年开始高中是剑桥中文,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体系;并且不知道高中部有没有这个计划,也不知道有没有学生会选这个课。如果讲新课,备课量巨大,因为我要先完成中学六、七、八年级的自编教材和备课,新学期小学的阅读写作课是否继续还不得而知。于是从我给上一届高中生讲过的系列课程里,选了比较有趣的《六祖坛经》来开这门选修课,并附了一个关于这门选修课的课程说明发给高中部负责人,征询意见。

很快收到回复:“内容完全没有问题,孩子们能有机缘接触这部经文非常有幸。”

明天起,我的晨读要换成《六祖坛经》了。

高中部中文选修课开课说明

课程:《六祖坛经》——曹溪的佛唱

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无非是欲望、情绪、习性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儒、释、道三家分工合作、分头应对、互相成就:儒家解决习性问题,道家解决欲望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

所以中国文化到最后它是全息对应,是一个系统论,所以中国文化一定要通识。只有多领域了解,才能回到通识的点上。

禅宗是佛教这个外来宗教中国化中一个重要、有特色的宗派,它如一股源头活水,曾一度为中国文化带来过活泼生机,对中国文人画、山水诗、性灵文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把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带入了一个注重自然、和谐、灵性、气韵的生动意境。

禅宗代表性经典《六祖坛经》,不仅是佛教禅宗思想的载体,也是一部充满生活智慧的故事集,更是中国佛教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著作。

不好看的和要慢慢读的

咽炎发作,花卷的自学课就让她自学了。

谈茶的书没读过几本。龚雪《贵州茶谈》签名本,购于也闲书局。

孔学堂书局“贵州杂谈”之一,龚雪《贵州茶谈》,于我可归为“不好看”一类,文艺不足,科普不够,故事不强,整体感觉是一些关于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项目申报资料汇编,所以随便翻翻就放下了。时间那么宝贵,感觉不对果断放弃就是了。

随手翻顾静的《古画藏美:中国画中的博观雅赏》、《闲庭静语》,文娴静,画雅致,真真让人羡慕的修为境地,是在也闲书局近期举办签售活动购得签名本中最佳者。不慢慢读,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