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随记三:月之瞳与向子期入洛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第二则,记徐稺事: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张㧑之将“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译为“不是这样,譬如人眼睛中有瞳人,如果没有瞳人一定不明亮了。”将“瞳子”译作“瞳人”,我认为这又是一处错译。如果“瞳人”是指《聊斋志异》中《瞳人语》长安书生方栋所遇瞳中人奇事,徐稺是东汉末年名士,《聊斋志异》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流传,中间距离近1500年,译者的“时差”还没倒过来。如果不是倒时差,那就是错将“仁”作“人”,应为“瞳仁”而不是“瞳人”。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第十七则,记向秀事: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张㧑之将“向子期举郡计入洛”译为“向秀应郡的荐举,偕同上计吏到了洛阳。”这是目前我在张㧑之译注版《世说新语》里读到的第三处错译。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不是“应郡的荐举,偕同上计吏到了洛阳”,而应是接受了郡里的荐举,担任当年郡中的上计吏去到洛阳。汉时,地方官在年终将户口、垦田、钱谷出入数字,编成计簿呈交国家称为上计。入京递交计簿这份地方年终报告的官员称“上计吏”。这一年,向秀不是偕同上计吏到了洛阳,而是向秀自己就是上计吏。

读《世说新语》随记二:关于罗企生的错译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第四十三则,记罗企生事: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我读的是张㧑之译注本。张㧑之将“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句译为“桓玄一向厚待罗企生,当他要杀一些人的时候,先派人去对罗说:‘你如果向我认错道歉,我一定开脱你的罪责。’”这是个明显的错译,这样译不但这句读不通,上下文也不通。要杀一些人,为什么要罗企生谢罪?所以这句我认为应该说的是:桓玄对罗企生一向不错。罗企生是振威将军、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咨议。殷仲堪兵败于桓玄,罗企生亦被擒。桓玄将杀掉包括罗企生在内不愿投降的俘虏,于是先派人劝降罗企生说:“你只要向我谢罪,服个软,我就不计较,放过你。” 所以,“将有所戮”是桓玄将杀掉包括罗企生在内不愿投降的俘虏,而不是张㧑之译的“当他要杀一些人的时候”。

张㧑之(1925-2004),历任上海私立南洋模范中学、上海教师进修学院教师、上海教育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古籍整理及研究、辞书编纂工作。一直担任《辞海》编委兼分科主编、《辞海》语词分册主编和《汉语大词典》编委兼《汉语大词典》第九卷副主编。我相信张㧑之的学术功底和治学态度,也相信对这一句的错译只是一个疏漏。但连我这样没好好读书的都看得出来有问题,错得也实在太明显。

发现这处比较离谱的错译,就问也闲书局库存的《世说新语》有几种,想换一种继续读。书局回复有两种,一种就是我现在读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张㧑之译注本,一种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版。书局拍了一页后者的内文发来,我看了看,似乎更加不靠谱。只好继续读手上的上古本。

读《世说新语》随记一:衣冠禽兽邓伯道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共36门1130则。所记上起于秦末的陈婴和他的母亲,下至南朝宋文帝时的谢灵运和孔淳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到刘宋初近三百年间的人和事。这些人物故事,过去零零碎碎读过一点,最多也就百余则,上课也用到一点。上周开始,决心用碎片时间一则一则读,希望今年之内能够读完。

发心读这本书也没有什么目的,就只是想专注做一件事,读一本书,写写字,听听音乐唱唱歌。反正人都是要死的,在去死的路上,还能看到一些别人、别样的活法和死法,这一辈子也还算是有趣。最近常常在思考,我竟还留在这世间,是为了什么。或许是因为我还欠了一些书没有读罢?!

读的这个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清光绪年间王先谦思贤讲舍本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趣堂本和日本影印宋绍兴刻本,由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古籍整理及研究、辞书编纂工作的张㧑之译注本。2012年8月1版,2016年10月10印。53.2万字。从7月1日算起,今年还有6个月,至少180天。只按100天算,一天也只需要读5000字就行了。

“德行第一”中第二十八则,记邓攸事“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邓攸(? — 326年),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为河东太守时逢西晋永嘉之乱,被石勒俘虏。逃离后渡江南下,官至东晋尚书左仆射。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说的是邓攸从石勒处逃离后《晋书·邓攸传》中所记:“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邓攸的这番言行根本不配作为一个人。兵荒马乱中以牛马驮着妻儿子侄南逃,途中又遇到强盗,将牛马抢走,只好担子里挑着自己的儿子和弟弟的遗孤邓绥步行继续南逃。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忖不能同时带着两个孩子成功逃命,便对妻子说:“我弟弟早死,只有这一个儿子,按理不能使他家绝嗣,只能舍弃我们自己的儿子。如果我们能够幸存,将来一定能再生儿子的。”妻子哭着答应了。但邓攸的儿子在早上被遗弃后,却总是拼命在日暮时分追上父母。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拼命想活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在父母身边,并努力证明自己不是累赘,可最终邓攸还是将他遗弃。但凡还有一点点恻隐之心,放他一条生路,让他自生自灭,老天怜悯,或许还能活下来。可邓攸为了不让他再追上来,竟然将这个幼子绑在树上,带着妻子与侄子离去。这就是直接杀死了这个孩子。何其残忍!简直禽兽不如。

“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抛弃儿子成功逃到长江以南后,邓攸又做了官,生活好起来就想生儿子了,于是娶一妾,甚宠爱。多年以后询问她的身世,小妾详细说了自己的家世,说自己原是长江以北人士,因遭遇战乱南下过江避祸。说到父母的姓名,这小妾竟然是邓攸的外甥女。纳妾就算是买来的,也会问问姓甚名谁何来何往,怎么会宠爱多年才想起问身世?如果连宠爱之人的身世都不知道,这就非关情感,只是肉体关系了。如此一来,邓攸不但虚伪不伦,还见色忘义。

“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邓攸一向很有德行,一言一行都没有污点,听到小妾竟然是自己的外甥女,十分哀伤悔恨,从此至死都没有再纳妾。这简直是瞎扯淡。比真坏人还可怕的,就是邓攸这样的衣冠禽兽。还真就应了那句话——道貌岸然的往往衣冠禽兽。不过好在天道轮回,因果循环,邓攸抛弃幼子后,就再没有儿子,绝嗣了。时人云:“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人还用“伯道无儿”、“邓攸无子”、“邓家无子”、“伯道之忧”等成语表示对他人无子的叹息。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在我看来,这才是天道有知。给你儿子,你不要,还遗弃、杀死他。等你想起来要了,没了,不给了。邓攸这样虚伪、不伦、见色忘义、残忍、道德沦丧、禽兽不如的人,竟然收录在以道德和品行为人之榜样的“德行”门中。我看应该把他移入虚伪欺诈的“假谲”门中才对。

【读书记1342】赵崇祚编选《花间集》

课余翻完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选晚唐至五代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共五百首词集《花间集》。总阅读量第1342本。因其中普遍风格偏于浓艳华丽绮罗香泽,给花卷的暑假课程只选得十首。计温庭筠一、韦庄一、牛峤二、张泌二、毛文锡一、顾夐一、孙光宪一、李珣一,列于下:

蕃女怨
唐·温庭筠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上行杯
唐·韦庄
芳草灞陵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一曲离声肠寸断。
今日送君千万,红镂玉盘金镂盏。须劝,珍重意,莫辞满。

梦江南
唐·牛峤
含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江城子
唐·牛峤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南歌子
唐·张泌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河渎神
唐·张泌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甘州遍
五代·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荷叶杯
五代·顾夐
记得那时相见,胆战,鬓乱四肢柔。泥人无语不抬头,羞摩羞,羞摩羞。

定西番
五代·孙光宪
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
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髇云外,晓鸿惊。

渔歌子
五代·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1版1印《花间集》,错误多,注释几近于无且不准确,插图是莫名其妙的乡村油画,文字忽简忽繁,版本极差。

【读书记1341】索达吉堪布《你在忙什么》

上周六,陪花卷进城去亨特广场逛无印良品,顺道去开业几年一直没去过的千翻与作书店看看书。怀着期待去,结果肯定是失望。卖书变成了副业,图书区摆放杂乱,书也不多。逛了一圈,花卷倒是买了两套青春小说,我只有一点印象的是,书架上的一本索达吉堪布的《你在忙什么》。塑封,没看到内容,书名是个好问题。我在忙什么?

大前天,21日,淘的二手索达吉堪布《你在忙什么》送到。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1月1版1印,定价39.9元,九成新,2.6折入手。22日,端午节,一天读完。总阅读量第1341本

《你在忙什么》是索达吉堪布在各大学的演讲集。“堪布博学,但口头表达时有不够严谨处。即便如此,对佛教的推广也是大有益处。”我在书名页上作阅读时间标记顺手写。堪布口头表达时有不够严谨处,试举一例:据保守估计,二十多年来,成功企业家中有1200多人自杀。这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们的心比较脆弱,不懂福祸相依的无常之理(《禅与财富:2012年7月14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据保守估计”,就不是堪布自己的估计,而是引用他处,但未说明何处,也未说明这个“保守估计”的依据。

“二十多年”是二十一还是二十九?

“成功企业家”的“成功”标准是什么?“1200多人”数据来自何处?

“就是他们的心比较脆弱”,这个绝对结论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所以,如果在演讲时不能做到严谨,难免会给人信口开河的感觉。

晚饭后,陪二娃玩乐高积木。我突然心念一动,“好想读《法华经》啊。”

“爸爸,你说什么?”二娃问。

“我说好想读《妙法莲华经》。”

“哦,我可以和你一起读吗?”

善哉,善哉。

【读书记1340】《十字军东征:旷日持久的圣地之战》

今晚值守中学部晚自习,把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3月1版1印,“DK儿童探索百科丛书”之一种,梅兰妮·赖斯和克里斯托弗·赖斯等四位英国人编写和绘制的《十字军东征:旷日持久的圣地之战》,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和每一幅插图都仔细读和看了一遍。总阅读量第1340本

这本4.8万字的《十字军东征:旷日持久的圣地之战》虽然是写给儿童的,但没有一定的识字量、地理、历史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儿童,也读不懂这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如果这本书是立足英国,全向全球儿童的普及性读物,那英国儿童在阅读理解上的程度至少是我身边中学生的母语程度。

我2015年10月读过豆瓣评分6.5的法国人米肖《十字军东征简史》插图本,可能是译文和校对均不佳的关系,当时没能把十字军东征这事捋清楚,只感觉是以信仰的名义,鲍德温打、路易打,路易打完康拉德打;萨拉丁打、理查打,理查打完路易打。

今晚读完这个儿童版“十字军东征极简史”,时隔近八年,终于算是把十字军东征这事的起因弄出个大概来——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共同的圣地。当塞尔柱人禁止朝圣者朝拜耶路撒冷的谣言传到欧洲时,天主教会决定发动十字军东征,进行一场“圣战”。——不过,如果要真的弄清楚十字军东征史,恐怕还是要去把豆瓣评分9.4,的托马斯·阿斯布里奇《战争的试炼:十字军东征史》读完才行。

最近有点读书焦虑。想读的书太多,能用来读书的时间太少,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不足,只想一年就好好慢慢读一本书;又觉得一年才读一本书,会不会太少了?!

端午运动会入场词

昨晚21:43,雷电交加雨如注,太座和两个娃都已睡下,我一个人在客厅台灯下翻中国书店四库全书系列之一繁体大字本葛洪《神仙传》。正翻得欢喜,收到幼儿园小亢园长发来微信,说:“能不能请豆哥帮幼儿园写个端午运动会入场词呢?幼儿园的小老师们就服豆哥的写作。拜托,拜托。”

我把翻到的那页书拍照发过去,说:“我酝酿试试看哈,兹哈气场不对找不到路子。正在翻这个书,照这个路数写出来,怕是第二天我自己都不晓得咋个读哈哈哈哈”。

今早我只12:00最后一节课,算起来正好有半天时间。用两节课时间备课,用两节课时间“挥发”了一份入场词,赶紧给小亢园长发过去。因为昨晚和今早,运动会负责人,体育老师宋兴和主持人、音乐老师黄娅丽已经在群里催了两次“请各位主班老师及负责人尽快将端午运动会的班级入场词发给我,谢谢!”在群里又是抱拳又是送花。大家都不容易。

这入场词我帮忙写了,能不能用,主持人读不读得出来,那可就不是我的事了哈哈哈……

贵州话版幸福幼儿园入场词——

各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伯、伯妈、叔叔、嬢嬢、爸爸、妈妈、雷帝森按得尖特闷:

来!大家跟倒我一起,往啊边——看!正手牵倒手,跌跟打斗,瞌睡迷兮、眼屎粑沙、晃打糊稀朝我们走过来勒,豆是位于幸福宇宙核心,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维护整个宇宙和平和带给大家欢乐,还时不时把老爹老妈搞到情绪崩溃勒各位——超级英雄!对勒!豆是拉闷,让我们兹个宇宙充满奥特别晃眼睛勒光芒,让我们经常睁不开眼睛;豆是拉闷,让我们兹个宇宙充满奥特别柔和勒温情,让我们经常内牛满面;拉闷豆是,经常不是把我们捂得大汗淋漓就是跑风漏气勒快乐星球小小野孩子舒克贝塔皮卡丘小棉袄和皮夹克!四勒,豆是拉闷;四勒,都是拉闷!

普通话版幸福幼儿园入场词——

各位家长,现正迈着凌乱的步伐,怀着必胜的信心向我们昂首大步、神气走来的,就是集可爱与帅气、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来自幸福幼儿园快乐星球、小小野孩子、舒克贝塔和皮卡丘四个班级的小朋友们!他们,将夺得这次比赛的桂冠;他们,将主宰我们的命运;他们,将决定世界的未来。因为,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最终,还是他们的!

刚把幼儿园的入场词发给小亢园长,收到中学部负责人帅老师微信消息,问“端午运动会,能不能帮忙写一个中学部的入场词,就是中学部一整个方队进场的时候介绍我们的。”我说刚帮幼儿园写完。

“我还说幼儿园的写得挺好,发你看看呢。”

“等我酝酿哈,不一定酝酿得出来哈。”

酝酿了几分钟,把这个中学部的入场词发过去,然后说:“先声明,我不对这个入场词的结果负责哈哈哈哈。”

端午运动会中学部入场词——

正向我们走来的这群性格各异,但各有各美丽;参差不齐,但为了金粽子和银粽子,连刚做的头发乱了也在所不惜的年轻人,就是幸福学堂中学部的各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亭亭玉立的小哥哥和小姐姐们。

当年屈原过端午节时,如果他知到后人会说过端午节和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他,以他在《离骚》里把八辈祖宗都炫耀一番的性格,一定会大声喊出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世间草木易凋零,如我这般俊美的容颜也易逝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年轻人你们人生的路还长啊,所以,奔跑吧,骚年!爱咋地咋地!

暑假班课程替代方案

两周前,校长找我,让在为期两周的暑假班里任一门课,把之前开展的“文明”项目再延续下去。

思来想去,前天回复校长:“思考了这几天,在之前的‘文明’项目中,仍有几个关键问题没有找到替代方案(如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青龙币、石头木料的建设资源等),所以课程没能设计出来。作为替代方案,我把给花卷准备的暑假学习内容调整了一下,作为暑假班的课程计划。”并附上了调整后的课程说明。

之所以在回复中强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青龙币、石头木料的建设资源等”,是因为去年的这个时间,“文明”项目已进行了一年,超过70%的小学部师生和部分中学生都已深入这个跨学科综合项目时,因校长觉得“项目中青龙币使用不妥当,应更换为非物质的东西”的要求,“文明”进程戛然而止。如果重启项目,以我目前的程度,一时又找不到在项目中用于“缴纳税款”、“赎金”、“购买资源”、“部落和国家建设启动资金”、“国家货币发行本位”等用途,起到经济支撑作用的“青龙币”的替代方案。说不定再等等,多读几本书就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调整后的课程说明为——

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而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对于经典,出于职责和敬意的阅读是没有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阅读。只有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才会碰到将成为“我的”书的书。(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而这些书,也许就可能存在于这门课程中,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还有一部分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裨益的书。我们还把一部分时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每一本书,都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和记忆。

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来说,只有当记忆凝聚了过去的印痕和对未来的期望,只有当记忆允许人们做事时不要忘记他们想做什么,允许人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而又不停止他们所是的,允许人们是他们所是的而又不停止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记忆才真正重要。正是我们过去的记忆使我们确信,未来是值得的。因此我相信幸福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能力。一种至少包含但不限于阅读、思考、反思、书写和表达的,“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曾国藩)活在当下的能力。因为“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乔治·奥威尔《1984》

伴读记圩二 | 行人稀少的那条路

这个学期,开学时间比往年早,放假时间比往年晚,距离暑假还有一个月。花卷的旅行还在计划,除了学堂各科可能会布置的作业,昨天开始准备她在暑假一个月里的人文综合休闲课程。这个课程不怎么追求数量,只是想让她保持一个日常人文的浸润,至于能不能有滋养,那就全靠造化了。

课程安排是一周上课五天,每天半小时,课后作业量控制在十五分钟内。

周一识字,选的课本是《千字文》,每周读十六句共六十四字。花卷马上七年级了,认字在其次,主要是了解字词源流和历史典故,一个暑假读完千字,能背得多少随缘。

周二小雅,《诗经》篇幅短小的诗一首,逐字逐句详解、书写背诵,每天复习。

周三风度,《世说新语》文言志人小说一至二则。

周四词曲,宋词元曲选一逐字逐句详解、书写背诵,每天复习。

周五大俗,选读古人文言文笑话集《笑林广记》两则,并复习一周所学。

每天半小时,计一周认字六十四,诗一、文言志人小说一、词曲一、文言笑话二。

昨晚扒书架,找出了《千字文》、《世说新语》、《笑林广记》、《诗经》、《宋词三百首》来翻。从九点半大娃二娃睡下到十点半,一个小时重读了一遍《千字文》,诗选了《鹊巢》、《小星》、《二子乘舟》、《卢令》“风”四首和《鹿鸣》“小雅”一首共五首。宋词翻完一本清人朱祖谋编选,施适辑评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宋词三百首》(总阅读量第1339本),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词不好,而是想避开语文教材中已有的,又要难度、长度适中的,就比较难。枕边书开始重读《世说新语》。

今早起床后在书房翻了《小山词》,没有眼缘,换了《花间集》带到学堂,今天要完成选词三五首。

自编教材,一字一句,一诗一词,甄选不易,尤其是对我这样读书起点低、起步晚、数量少且阅读面不宽的业余者来说,就更加难。勉力为之,老父拳拳之心,唯求儿女能长于其中得其涵濡,内心稍见丰盈以承载和抵御未来生活中之种种不堪,并最终成长为独特之自我

在想要不要让太座问问小区里有没有花卷的同龄人一起共学。好处一是多个人使用,这课程也多一点文缘;二来多个伙伴,多一点交流,或可互相促进。不可控因素是学力不同,基础不一,花卷的语文学的是我的自编教材《三近斋摭录》,极大可能与学伴其实无法交流互动。或许多年以后,花卷会知道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林子里有两条路,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许多许多年以后,我将轻轻叹息,叙述这一切: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读书记1338】夏德元《寓言里的中国》

夏德元《寓言里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九说中国”系列之一种,2019年7月1版1印,11.6万字,定价27元,会员六折购于也闲书局。总阅读量第1338本,略增新知,以助谈资。

“中国古代寓言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寓言已成为一种人生教科书,一种世界观的揭示和展开。从寓言里,我们可以体味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理解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懂得历史发展的趋时,领悟到宇宙的奥秘……”

列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够循环往复,独立永存。所谓‘不生不化者’是世界产生与变化的本源,它最初无形无象,历经大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行程‘浑沦’再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的‘易’衍变为有形的‘一’,最终生成天地万物。一切缘自‘道’,然而并非‘道’有意为之,天地万物只是自然而然地变化运转,生息盈亏。”

“为什么忧天的是杞人,而不是宋人、楚人呢?因为历史上杞人真的遭受过‘天崩地坠’的灾难……《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场流星雨落到杞国,导致半国被毁,房屋焚毁,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给杞国人带来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