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自愚乐

愈来愈愚昧而快乐的生活

没有审美,只有疲劳

国庆中秋长假,热门旅游景点人山人海。我们在家睡到自然醒,吃了早餐,找了个可能人比较少的古镇去逛逛。离家20公里,开车20分钟,到“龙门古镇”,免费开放,进出一个小时。新修的“古镇”路上长了草,两旁的店铺没有一家开门,有的连门头都掉落了。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动辄投资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打造了近三千个“古镇”,审美疲劳还得有“美”可“审”,如今在全国遍地都是一样的“古镇”面前,无美可审,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和疲劳。不知道多少人被割了“韭菜”,奋斗十年累积起来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朋友圈里有个段子,说我们这样长假不出门、不消费的人,简直是太不负责了,简直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为什么呢?国家放这么长的假,不是给韭菜们休息、躺平的,而是要去拉动消费,拉动内需的。如果人人都像我们这样,谁去消费?谁去提振经济?就算花呗没还,房贷、车贷还不上,也不能长假不消费啊。

现在走到哪里,钱包是不用带了,但包里不能没有书。“读库”系列最为适合。大陆没有像日本那样的100日元(约合人民币五元)一本的文库本,但几年甚至十年前的二手“读库”可以在10元左右。作为日常填补碎片时间,开阔视野的读物,“读库”最佳。

想起一句话:只有读了书你才知道自己是社会的底层,不读书你会以为自己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幸与丛桂花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第三天。小区里一树一树的桂花按时盛开,四季桂、丹桂、金桂、银桂,四大品种都有,我浸泡在这深浅不一、浓淡相间的桂花香里,于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按时发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读完了人生中第一遍《妙法莲华经》,用时半个月。想起有人说读经增长智慧,于是不管认不认识字读不读得懂,就一遍一遍读,感觉生活竟然真的慢慢变得越来越好。密法是我所还不能理解的,不过这个因为读经而变得越来越好,根据我的经验,想来一是确实于经中一句一偈有所得,再就是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所训练出来的坚韧和自律,让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改变。既然认知和习惯都在不觉中发生了改变,看世界的眼光自然也会变化,看待问题或困难的角度也就开始多元起来,至少是从一直以来的自利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利他。人类能够存活至今,有一个说法就是人类有“利他”的心和行为。也许吧。

学生兼老友Z和两个娃送来“省医月饼”和茶叶。15年前,她刚大学毕业进入NGO时的导师是我,现在她的两个小孩,一个五年级,一个四年级,每周在也闲书局和我一起“讲谈”。太座觉得现在经济不好,她做园林艺术赚钱辛苦,心意领了,以后就不用如此破费。我深以为然。

枕边闲书《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之一种,感觉哪里差了点。问了AI,说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和《王维诗选》为现代简体当代权威整理本,一查,价不菲。先不管了,一天一首,慢慢读。王维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没有之一。

不惋惜不感慨

早上吸尘时,想到最近十几年里,不止一次有过“当时我要是如何如何现在就应该怎样怎样”的感慨。突然想明白,学英语这件事,本身于我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起要学了,就全力以赴去学就好了。不用管等级,不用管进度,不管学成什么样,有一天想起这事也不会再有惋惜和感慨,因为就算再来一次,我也不可能做得比现在还要好了。

吸完尘,打开电脑,发现博客无法访问。重启服务器没能解决问题,就提交了故障工单,和阿里云售后工程师在线沟通,花了一个小时解决了这一个小问题。工业化、标准化通常能提高效率,然而在这里却没有。

《妙法莲华经》一天一品,读到第九品。

想读梅尔维尔的《白鲸》

今天星期三,多邻国英语连胜第15天,从A1的0级提高到A1的11级。今天破了前天单日最高获得经验1607的记录,上午一个半小时加上晚上半小时,得到2100点经验。但我仍然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学英语。女儿前天也再次装上了多邻国,和我结为好友,继续学她的法语。

中午去菜鸟驿站取快递,看到驿站旁边两周前才开业的一家生鲜蔬菜店就倒闭了。两周里,我去买了两次葱,一次五毛,一次一块两毛七。看店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

想读梅尔维尔的《白鲸》。架上的是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张子宏的全译本。《白鲸》和福克纳的《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三大动物史诗”;《剑桥文学史》称之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海洋传奇小说之一”。读过《熊》和《老人与海》,没读出史诗的感觉。

《妙法莲华经》一天一品,读到第八品。

【明亮的对话】与物业经理谈2026年物业费

上周六,物业在电梯里张贴了醒目的2026年物业费预付优惠广告。昨天我在物业组建的工作群中说:“什么时候‘’遛狗不栓绳是违法’,‘高空抛物是违法’等提醒和警示的张贴像这个收费宣传一样醒目且及时,这个物业服务就算又前进一步了。

“作为乙方的物业,对2026年的物业费标准,有没有什么符合当下客观事实的方案提交给我们甲方业主审核的呢?

“要捋清的是:

1、业主不是“交”物业费,而是付费购买物业的服务。这个主次不能弄错了。

2、物业费按什么标准,报价多少,不是物业公司说了算。提出方案来,大家商量。

否则发展到后期,大家扯皮,甚至物业把业主告上法庭,那是双输的局面。

“PS.作为乙方的物业告甲方业主的官司,90%物业都要败诉的。不信去查资料。

“有事好商量,但要有诚意。时代不同了,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所以,开诚布公,坦坦荡荡,物业赚能赚的钱,业主付该付的钱。

“我知道,这事不是管家和经理能决定的,所以还请向上级提出,积极和业主沟通。业主和物业不是敌人,是朋友。

“我准备这两天约物业管家和经理聊一聊物业费的标准,看看2026年我家能出多少钱一平方的价格来购买这个物业公司的服务。如果谈不拢,就看看有没有可能大家约起换一家收费更合理的物业公司来服务。”

没几分钟,物业经理就与我联系面谈,约了今天下午。于是我继续在群里面发出:“物业经理不愧是专业人士,对业主的疑问和诉求能够及时和积极作出回应。经理已和我约好,明天下午四点碰头,聊一聊我家2026年物业费标准以及物业服务的相关问题。因为没有获得各位家人的授权,所以这个碰头我只是我家的代表哈。如果大家对物业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建议也可以与经理当面友善、平和沟通,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为业主和物业不是敌人,是甲方和乙方,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

今天与物业经理面谈,这是今年的第二次,上一次是聊的是需要改善的服务内容。这次她无法回应我的提问,最后试图“收买”我,说小区里面有的人家情况特殊,所以物业给予了特别的优惠。看来这一招是“杀手锏”并常常有效。我说在我看来这个做法有道德瑕疵。我来聊的是“普世标准”,我不认为自己家有什么特殊、需要特殊照顾的。她说也有业主说自己是为所有业主争取权益。我说我没那么高尚,我也没有道德优越感。我是业主一员,大家怎样,我就怎样就好了。我们都清楚,如果明确不了物业费的降价幅度,2026年元旦节开始物业就收不到费用了。我也明确说了为什么在群里面发,因为我在留证据。有这些证据,到时候上法庭,我都不需要请律师,证据一列出来,物业必败诉。

到家后,将今天面谈的大部分内容发到了业主群里:

按照约定,今天16:00-16:25,我与为洛飞城提供物业服务的和泓物业代表——蔡长霞经理,在物业客户服务中心门前树荫下,聊了我们家2026年购买物业服务的价格调整及明确服务内容等要求。

提出这些要求,是基于以下三点:

1、洛飞城2017年交房,多年来不变的物业服务费价格,已不符合当下实际情况,应当做出调整;

2、调整后的物业服务费用,应有明确的价格构成说明和清晰的服务内容细则;

3、如何调整,何时调整,须有明确的时间表。

蔡经理将公司对调整物业费的态度和计划给我做了说明,明确和泓物业将不对2025年的物业费标准进行调整,2026年费用标准将视市场和公司经营情况调整。但我觉得没有明确的调整时间和具体调整后的金额,无法回应我的要求。于是沟通下来,由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向上级汇报均需要时间,与蔡经理达成新的约定:

2025年10月31日前,蔡经理会对我提出的,明确2026年物业服务费的标准和具体服务内容的要求给出答复。

这一番操作,业主群里面@我一串点赞。我这是在尝试“明亮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