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读库

杈杈态度

“钱穆十岁在无锡一个叫做荡口镇的小镇上新式小学——果育学校,教唱歌的老师华倩朔曾留学日本,是全校师生共仰的中心,不仅擅书法,也能画画,而且能诗词,音乐更是他的专长,自编的教科书由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出版,风行全国一二十年,里面的歌词都是他自己写的,尤其“西湖十景歌”,全国传诵。他在小学高年级时,国文老师精通历史地理,经常有精辟之论,他说自己中年后喜欢史地,即源于这位老师的影响。还有一个终生不忘的老师,是小学时,暑期讲习班教过他古文,他说自己做学问喜欢从历史演变着眼,寻究渊源宗旨所在,就是从这个班上得来。他在这里读了四年小学,七十年后追已,他感慨在离县城四十里外一个小镇上的小学,竟能网罗这么多的良师,既有深厚的旧学基础,又能接受融会新学。以后的岁月要在乡村再求这样一个学校,恐渺茫不可复得。那时,科举初废,老师在镇上受到普遍尊敬。他举了一个例子,华倩朔曾在苏州一个学校兼课,每周往返,每当他乘船穿镇而过,当地人沿岸注视如同神仙自天而降。这样的故事此后哪里去找?”

“小学关乎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小学提供的是文明的底线教育,它绝不是今天升学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一个环节,而是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是人格的熏陶与训练,是全方位的人的教育,是精神成人的起点,和大学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许多人所受的学校教育可能就是小学,不一定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但他在一所健全的小学所获得的滋养,足以在精神上支撑他的一生。”

昨夜本打算看电影,最后还是翻了书。在《读库1105》,也就是11年前的2011年11月的一期《读库》里,读到傅国涌《过去的小学》一篇,以上两段即摘录于该文,越读越是感慨当下教育的不堪,更惭愧自己忝列教职,在追随前辈的路上也给学堂校歌填词,也在语文基础上努力兼顾历史地理,但还是难望前辈项背。截至目前,对我而言最好的睡前读物还是《读库》。一晚上一个“有趣、有料、有种”的中篇,一本正好可以打发一两个星期。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只晓得看书的速度比不上买书的速度,所以床上书每个星期都在增加,只是不晓得到底有好多。今天晴换床单被套,搬上搬下就清楚了,截止今天的数量是不多不少80本。争取年底时读得只有40本。

新学期花卷上六年级,我就是她在学堂和在家的语文教师了。新购小楷毛笔数支,想试试语文作业能不能从这个学期开始用毛笔批改。上个学期跟曙光老师学了两天小楷,虽然是杈杈字,但传递的是一种语文该有的样子和学无止境的态度。

晚上,花卷和闺蜜的语文课,讲的是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吉井忍《东京书房》

说到读书,很多人认为看的书越多越好,比如,我今年读了两百本书等等。看书越多越厉害这种想法,我觉得是错的;是否看完一整本也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一本书里面的某一部分的文字一直留在你心中,和你一体化那种感觉。说白了,我们看完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多多少少都会忘记的,不然也没办法看下一本。据说格伦·古尔德去世时,他枕边有两本书,《圣经》和夏目漱石的《草枕》。据说他看《草枕》二十多年,看一次,又看一次。《草枕》是一篇小说,也是一篇艺术论,他那么喜欢看《草枕》,也是这样的原因吧。我觉得他和《草枕》这种关系,是很幸福的读书状态。

——吉井忍《东京书房》(《读库》1603)

枕边书翻《读库》,1603册只喜吉井忍《东京书房》一篇。

夏目漱石的《草枕》,两年前读过。忘了说的什么。想找出来再看一遍。

读《郑珍全集》的铺垫

翻完《读库(1601)》,在豆瓣做标记时一度不太确定要不要点“读过”,因为这一本本《读库》虽然是书,但其实是双月刊杂志,没人会标注看过的每一期杂志嘛——这有什么好标注的。

这一期有文章八篇,只读了两遍美国汉学家施吉瑞的《晚清诗人郑珍》,因为正好一年前的二〇二〇年三月十八日,我在也闲书局前身的二十四书香书店攒了一套七册《郑珍全集》,但一直没开始读。这篇文章,梳理了郑珍求学又贫困的一生,算是为读《郑珍全集》做了个铺垫。也只是做了个铺垫。每天神志不清,记忆减退,读不了这种大部头的学术典籍,只是把这套全集第一册从书房又请到床头,读个序以助眠。

手上这套《郑珍全集》,为“遵义沙滩文化典籍丛书”之一种,蓝色布面精装,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版一印,黄万机点校,印数一千三百套。繁体竖排,四百二十余万字,超过四千六百页,包括《巢经巢经说》、《仪礼私笺》、《轮舆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遵义府志》、《荔波县志稿》、《巢经巢诗钞》、《巢经巢文集》等十六种,定价七百八十元。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从今年一月初开始服药以来,晚上很好睡,不管是八点半、九点半还是十点半,任何时候上床都能一觉到次日早晨六点。但以前会在六点前自然醒,现在需要闹钟响两遍。

晚上睡得好,白天完全清醒的时间却不多。没有睡着也不能睡觉的时间里,头好像被一个透明塑料袋包着,看东西不真切,和人聊天什么的,接收信息要慢半拍。短期记忆力也严重减退,常常起身去做点什么事或拿个什么东西,往往走了几步就忘了要做什么;提前一周备好的课,上课头天又温习一遍,结果上课时,还是得按照自己提前写在便利贴上的课堂安排进行,否则上到一半就会忘了下面要讲什么。开学前大家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趣事,我说我正在逐步清醒地感受自己是如何成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的。

周二(?),我觉得校长看似无意的特意对我说,听了现在中学部中文老师的课,上得很好。之前三个学期,我是中学的中文老师,上个学期的课,跨度从三年级到高二,虽然各年级的课时多寡不一,但这个年级跨度实在是太过“疯狂”。“课上得比我好是应该的,而且应该要比我好很多才行。”我心里想,“如果一个二十一世纪毕业的港大硕士,和我这二十世纪九〇年代落榜高中生的课上得差不多,那才是大不对。”

精神不好,记忆变差,又还是喜欢没事时翻翻书,所以就只好看一些不需要动脑子的。

看完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就翻《读库》。随机从书架上抽一本,每本几篇文章,多的几万字,少的万把字,各自成篇,读完一本,再换一本,不求增广新知旧闻,但求不至于肉身还未老死,金身已先枯萎。

《读库(1904)》,六篇文章看完,喜欢苏·哈尔彭的《公共图书馆那些事》、谭夏阳《临城劫车案与‘土匪邮票’》和赵瑜的《冷眼看水浒》三篇。《公共图书馆那些事》,大致说了图书馆与社区构建的关系;《临城劫车案与“土匪邮票”,》是“民国第一案”临城劫车案的始末;《冷眼看水浒》,“一个合格的读者,要有基本的常识,要有批判意识。”

一月两箱半

每个月固定要加三箱油才能维持。一箱400元左右,三箱在1200元上下。两箱汽油饮车,半箱饮我——每个月买书的钱大概也是半箱油钱。

受疫情影响,年前买的书,今天还没发出来。还好家里有“存货”,否则就要等米来下锅。手边三本“古诗十九首”的书,都是这几年东一本西一本不知道怎么就闲散来的,还派上了正经用场。看完“古诗十九首”,就要到唐诗,书架上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和《诗词格律十讲》,不晓得能不能读懂,之前随便翻了翻,困难。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和杜诗,还有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是必须要读的;还有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伦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也有必要读。读不完!怎么办?

最好先读点其他的缓解一下紧张和焦虑。

法里德·扎卡里亚《为人文教育辩护》,新星出版社2015年11月1版,2018年6月2印。我把读库出品的这种10万字以内,小巧轻便一册,半天就可以翻两遍的“通勤口袋书”叫做“读库本”。前段时间还看过另一本“读库本”——莉迪亚·派恩《书架》。读库出品的“读库本”,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兼顾,而且比“企鹅小黑书”还要更“冷”,我会留意旧书市场。话说,淘到的三辑“企鹅小黑书”通勤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货。

之前看过一本书,好像是《大书特书》,乔·昆南说有的出版商和作者反感旧书市场,因为旧书的买卖让出版商和作者无利可图,甚至利益受到损害——这笔钱本来会用去买新书。现在我很难去分析清楚到底是先有读者再有的作者和出版商,还是反之,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但我知道的是,旧书交易让更多的人读到了更多的书,也让更多的书被更多的人读到,这好事一件。当然,在这一点上,电子书也做得很好。

现在读电子书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抵制电子书常被视为守旧、不合时宜。不过还是有两点让人欣慰:也是在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里写的,虽然看电子书的人越来越多,但总体的比例并不大,没有超过20%,纸质书仍然大有市场;老的死掉了,年轻的加入了,看书的人数大概还是维持在一个数字上下,但因为人口总量变大了,所以显得好像这个群体的人数变少了。以前一条巷子里住了10家人,怎么样都会碰面点个头打个招呼,见面次数多了偶尔也会聊一聊。现在还是那一条巷子,但层层叠叠住了200家人,就谁也不认识谁了。

法里德·扎卡里亚《为人文教育辩护》,大概五万字,我翻了两遍,并且以后可能还会再读,并推荐给其他人(除非有人要求,否则我通常不会这么干)。这本小书读完,大体留下如下几句脚印:

1、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追寻真理。

2、耶鲁大学于1828年发表了一篇报告,为经典科目辩护。报告指出,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

3、查尔斯·艾略特认为人文教育应该允许你选择自己的道路,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由此实现独特的自我。但很多人认为(学校里)有些科目不值得教授。艾略特的办法是,让教师提供学生所需,而学生则选取他们所爱。

4、要想了解一个问题,可以看书,或是直接用网络搜索。真正难以做到的,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阅读、分析、陈述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享受知性冒险,把思考作为家常便饭。

5、大部分事实,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没有必要占用脑资源来记忆。最好的思考往往在不同的理念、领域和专业发生碰撞时出现。

这两周在拟新学期图书馆增补书单。现在疫情依旧紧张,百业凋敝,要不要把“企鹅经典小黑书”列入学堂新学期图书增补申请单里?什么时候能开学还是未知。

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最近一周,晚上入睡时担心——我被潜伏了吗?早上醒来无症状,深深享受数次呼吸——我又多活过一天。

除夕了,发“新年快乐”祝福的人比往年少。下了几颗雨,响了两声雷。每天关注疫情,所有公共活动取消,人人自危“自我隔离”在家,怎么快乐得起来?偶有几位发来新年问候,我也只是回复“闭门读书,阖家健康,新年快乐。”这个时候,阖家健康才是真快乐。

想起六年前,刚搬到这个“荒凉”的小区过的第一个除夕,全家聊到“什么是幸福”,总结下来三条:监狱里没有关着自家人,医院里没有躺着自家人,能吃好睡大便畅通。越是简单实在的,往往越是难得,就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说来往往都无奇。

疫情继续发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昨天全国确诊632例(其中贵州确诊3例),死亡17例;今天确诊883例(其中贵州确诊3例),疑似1073例,死亡26例。目前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只有青海和西藏1省1自治区还没有“沦陷”。过完年,全国三亿学生就要陆续迎来开学季。我昨天在担心不知道新学期能不能按时正常开始,今天就看到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延迟开学。

这场疫病,我想起三本听说过但没看过的书——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和让·吉奥诺的《屋顶上的轻骑兵》。这三本书都列入了我这个假期的书单——谁知道这个假期会延续到什么时候——29日二十四书香书店营业就去买。加缪的书,只看过《局外人》。

今天看完奚椿年的《书趣》和莉迪亚·派恩的《书架》两本,一天(24小时)的阅读量为20万字,因为都是不需要怎么动脑子的闲书。

奚椿年的《书趣》是淘来的旧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1版、6月2印,定价15元,书页老旧发黄,9.2元购入。《书趣》是一本谈书的专门之书,12万字的篇幅,记述了与书有关的诸多史实与逸闻掌故,是一本不错的趣味性读物——正如书名。

莉迪亚·派恩的《书架》是淘来的全新二手书,一本8万字的手掌大小“读库”本,新星出版社2017年7月1版1印,定价18元,14.4元购入。曾经断断续续看过一年《读库》,以书代刊双月出版的节奏也符合日常阅读速度,当然现在也喜欢,只是几乎不看了。翁贝托·埃科在《玫瑰的名字》后记中写道:“每本书都涉及其他的书。”这其实就是我看书的路径,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蔓延。不再看《读库》不是因为不好看,是不想自己的阅读视野被某一家出版机构、某一个编辑所控制、局限和左右,即便他是无意识的。2020年,《读库》就会出版到历史性的100期,估计会出一套100本的百期纪念套装。如果那时我(多半)没有足够的钱买纪念套装,就买一本第100期。

莉迪亚·派恩在《书架》里说:“书架是人类历史中最具适应性、最持久的物质文化之一。” “没有书的屋子,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这是一句疑似假托古罗马诗人西塞罗的名言。此刻,外面响起零星的鞭炮声,我和女儿坐在书房的书架下,阅读,敲字,太座和爷爷、奶奶在准备将于1个小时后(18:00)开始的年夜饭。晚上一家人再看一场乏味但仪式感十足的春晚,这个简单的日常在这个非常时期,尤其珍贵,这就是生活。

读书跨年

《读库》前几年断断续续看过几本,这两年补偿心理作祟,忙着翻各种多年以前听说过或想看看不到、想买又买不起的乱七八糟的书,对《读库》的兴趣就淡了。

2020年《读库》就要出到100期,一定会推出全套纪念版,要买。《单向街》杂志书“单读”系列似乎应该不错,许知远这个名字常常在哪里看到,好像狠厉害。“2020年,省吃俭用也要买齐这两套书。”2019年11月的某天我这样想。后来觉得“单读”系列一本都没有看过就想收齐全套,太冒失了(主要是财力不济),于是原价六折淘来一本“单读”07《旁观者之痛》旧书。开本比一般书要小一点,内页不知道用的叫什么纸张,淡淡泛黄,轻而不薄,拿在手里,大小合适,轻重合适,舒服。两天读下来,觉得我这有限又宝贵的一点书资,还是买一点自己看得懂的书罢。

上周翻完胡洪侠/杨照/马家辉的《三生三世@1963》,本周一、二两个白天,顺藤摸瓜把胡洪侠的《非日记:2002年前后的书情书色》翻完。这也是最近一年看得比较多的“书之书”的一种。算了一下,2019年看过的“书之书”(关于书的书)有海豚出版社2011年10月1版1印挹彭的《东西两场访书记》、东方出版社2018年5月1版1印周振鹤的《藏书不乐》、中信出版社2012年11月1版1印王强的《读书毁了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版、2011年5月6印刘易斯·布兹比的《书店的灯光》、光明出版社2013年1月1版1印西尔薇娅·毕奇的《莎士比亚书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6月1版1印佩特拉·哈特利布的《我的奇妙书店》,而这个领域的阅读,始于三联书店2005年5月1版1印范用的《买书琐记》。以上“书之书”都是淘来的旧书。

手上这本《非日记:2002年前后的书情书色》是海豚出版社2015年6月1版1印,上下两册,新书,上个月在二十四书香书店入手。上册比下册有趣,跌跌不休的买书清单部分比中国足球的部分有趣。还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我也有经历,并且奇奇怪怪红不红粉不粉的布面硬装封面,几乎就是我当年对深圳这座海风咸湿的城市的感觉。那段时间我也在深圳,只是写书人在关内,我在关外,同一件事感受不同,例如“9·11”那天,街头报摊、报刊亭里,一报难求;非典(SARS)时期,大街上白大褂扑人像屠宰场里扑鸡……并且关内人当时也并不认为关外也是深圳——就像现在,我住在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乡下,从行政区域来说这里是贵阳市,但市区的人们不觉得这里属于贵阳,就连这里的村民也不认为自己就住在“贵阳”,以至于周末进城而说“上贵阳”。这个小城尚且如此,深圳就更不用说了。关于深圳那几年,我在2010年9月的日志《落荒而逃的青春》和2017年的日志《【回忆录】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里说到一点,可见不论好记性还是坏记性也都不如写博客15年的烂笔头。

《非日记》下册里有一篇买书清单里提到高阳,颇为推崇。我知道“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这句话。金庸、古龙、梁羽生,小学时就开始看,2019年陆陆续续九成新半价竟然淘齐了广州出版社“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套36册,也算淘旧书一大收获。但这套书有个瑕疵,毕竟是凑的,所以从2011年11月的1版1印到2013年4月2版、2015年11月4印的都有。如果不在乎版本,也是整整齐齐一套。但从来没看过高阳的书。以前想这么厉害的人和书,有机会(有钱时遇到合适的版本)也要凑齐一套高阳(90余部105册)才行。昨晚从书架上抽出华夏出版社2004年3月1版1印高阳的《风尘三侠》,睡前从9点到12点跨年看完。正好两年前看过后浪出版公司2016年8月1版1印汪辟疆校的繁体《唐人小说》,里面就有《虬髯客传》,是唐末杜光庭撰,据颜氏文房小说校录,广记校补,远比高阳的《风尘三侠》精彩传神得多得多。现在看来不但可以用这笔高阳预算买到其他喜欢的书,这本《风尘三侠》也可以捐给幸福学堂图书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