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421】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的书,在2016年读过两本,《生命这出戏》和《寂静之道》。七年后读了第三本,海南出版社2011年3月1版,2016年2月15印的《次第花开》。这本书是从多抓鱼购得的六折二手书,总阅读量第1421本。书里夹着一张用来作书签的名片。名片是繁体中文幼圆字体和日文的,主人名为吴振通,英文名David,主营业务为“台湾自由行旅游规划”,不知道这本书这8年里经历了怎样的轮转来到我这里,这也是一份很好的法缘。或许有一天我能去台湾自由行时,还能够联系上吴振通,请他为我规划包括佛光山在内的行程。

“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P.4)因为能够感知到痛苦,是因为“我”的存在,感到痛苦的是“我”,所以如果认为“我”是真实存在的,痛苦就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并不是真实的,只是缘聚而生的,那痛苦也就不再是真实的,没有“我”就没有痛苦。痛苦越深,我执越甚。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用。”(P.10)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担心也没有用。如果忍不住要担心,就把担心的心花在对事情的规划、准备上。尽到全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剩下的就随缘吧,因为担心也没有用。

“静坐的一个入门方法便是观察自己的呼吸。心静下来,就会体验到,每一次气息的吐纳都充盈着喜悦的能量。”(P.38)每次当我感到自己被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所羁绊,放不下又解不开,让自己的心难以平静甚至生气时,我就会静坐,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等心静下来,就问自己,生气的是谁?放不下的心在哪里?每次静坐后,生活中困扰我的情绪都会散去,重新让我恢复平静。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己,生活在平静之中而不只是在遇到问题,受到困扰之时才想起审视自己。

“我所理解的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为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 ,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所以,修行有两个,一是替其他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的实际行动。”(P.61)

“忍辱指不畏艰难,能够忍耐并有勇气克服困难,同时对一切,即使对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人,也不失去慈悲心。”(P.70)

“修行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P.142)

“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放松下来,让心与外界连接,不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这实在是最为重要的修行。”(P.147)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P.161)

“世间万物相互联系”,这让我想起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和刚刚上映每天一集正在追的奈飞版《三体》。“我们如果能对一个人完全敞开心扉,就能对整个生活开放;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一个人沟通,就能和整个世界沟通。我们要用开阔而谦卑的心,欣赏和尊敬周围的每一个人。”(P.207)所以作为一名佛教徒,我首先要学习和学会的,就是持续不断地修行,不自欺,安住于当下,柔和地对待自己,因为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