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廿二】循指见月

语文课,本周第三节合班大课。昨晚学部负责人帅老师值守晚自习时看到学生吴记在教材上的语文笔记,觉得今天的课一定会有趣,于是来听课。

开始我先请学生用不超过三句话表达自己对“毕达哥拉斯树”的理解。多数学生说不清楚,“我大概知道,但就是讲不清楚”他们说。

我说:“你们知不知道毕达哥拉斯,不重要;你们知不知道毕达哥拉斯树,也不重要;你们知不知道a²+b²=c²更是一点都不重要。不重要不是因为这是语文课而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家和哲学家,也不是因为这个作业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我认为作为一门语言文字综合课程的课程目标不在于你记住多少知识点,而在于你如何掌握一种语言和文字,并运用它表达和向别人传递出你的思想和感受,实现沟通和交流。这种训练的目的不是训练本身,就像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知识本身,并且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多寡与是否拥有智慧并无直接的联系,因为知识只是指向智慧的那根手指而不是智慧,这就是禅宗的公案‘循指见月’。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靠启发。”于是,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围绕“指”与“月”展开。三分之一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三分之一的学生云里雾里,三分之一的学生昏昏欲睡。“豆哥,这节课他们好像都听不太懂。”课后帅老师对我说。“没关系,就是埋下一粒种子。发不发芽,什么时候发芽,就看机缘了。”

课后学生沈拉着我在地图前继续讨论匈奴的分裂和北匈奴西迁直接导致欧洲史的转向,上课铃声响起还不愿意离开。我给他建议,这个六周的主题是“世界如何运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一个事件是如何在整个人类世界引起一连串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如何互相影响发生新的变化的。“我个人认为,对你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六周展示了。”我说。“嗯,我考虑一下。”他说。

午饭后,花卷在乒乓球桌旁找到我,说黄老师找她聊了上周旷课的事。花卷翻开《学生手册》找到相关条款,证明自己并没有旷课。于是黄老师承诺将考勤的两节旷课改为请假。

下午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体育课前15分钟里,学生沈拿着他每天的欧洲史读书笔记来找我,“豆总,有几个问题要问你。”“好啊,来!”“是哪里的人最早使用战车?”“骑兵和战车最终走向了怎样相似又不同的发展方向?”“波斯又被称作什么?”一连串问题抛过来,“哟呵,原来是来考我的哟!哈哈哈……”
“我的读书笔记你天天催更,我也要来考考你看你有没有认真读。”

“好!好!!好!!!放马过来!”每个学生每天的作业,我都是认真阅读并留言,所以只有最后一个关于安息,即帕提亚帝国的问题没有答上来,“对不起,这个我了解不多,确实不知道”。学生沈对我的表现基本满意,笑嘻嘻去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