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尺宅叟

关于尺宅叟

唾沫星子如月季花般四溅反刍流逝青春

万能的居委会给我开了一个房产证明

前天在“贵州公安”APP上提交了户口迁移办理。昨天被所属派出所退单,说是表格不符合格式。打电话问在哪里下载,答复不知道,让在APP里面找。我说如果能找到就不会被退单了。结果对方说到派出所领一张就好了。“都互联网时代了,我花一天时间往返几十公里,就为了填一张表?”对方表示只能如此,没有办法。

今天去到辖区派出所,片警Z警官认为房产证不能证明我的户主身份,一边吸烟一边要求我去居委会去开证明。居委会问了我要开的证明也很懵,如果连房产证都不能证明我的户主身份,她们又怎么能证明呢?最后照着房产证上的内容给我开了一个《证明》,证明我于房产证上的时间购买了房产证上地址的房产。

回到派出所,在户籍室又被要求提供《结婚证》和两个娃的《出生证》。我问:“这两个证是‘贵州公安’APP上没有要求提交的。我是户主,这一户三个人,我和两个小孩。难道没结婚有两个小孩就不能迁户口了?结婚了又离婚了也不能迁户口了?”户籍室女警官义正言辞,一切都是为了核实信息,为大家负责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终于办结,窝一肚子火。实在是想不明白,一个手机上就能办的事,为什么要故意如此折腾人。于是打了市政府12345电话立案,又在手机上向“贵阳公安警务督察系统”提交两条了执法投诉:

办理户口迁移,警官认为本人房产证不能证明本人户主身份,要求去社区开具买房证明,否则不予办理。去社区开具了这个荒谬的证明后,办理过程中户籍室层层加码要求在“贵州公安”APP上要求的证明文件之外,再额外提供结婚证、出生证等证件以证明我与子女的关系。我是户主,这一户三个人,我和两个小孩在户口本上的白纸黑字都证明不了我与子女的关系。这简直是无理折腾、为难人,毫无“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

XX区XXX派出所警号为XXXXXX的Z警官,在其三人共同办公的办公室内,解答我相关事宜时吸烟并接听电话,桌上的烟灰缸内满是烟灰和烟蒂。我拍了拍警官吸烟的手,指了办公室内墙上张贴的“室内禁止吸烟”的警语和标志,Z警官并未将烟熄灭。后我按照警官要求开具证明回到办公室,该警官仍然在办公室内吸烟。现在冬季,室内通风不畅,当时的办公室内可说是“乌烟瘴气”。该警官的行为,或已违反了《国务院关于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贵阳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的相关条款,并对不得不在该办公室停留的我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是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所以才养了这么些人呢,还是正因为这么些人,所以这个世界才成为了一个草台班子?

【读书记1610】《关汉卿杂剧选》

初中历史书里面关于元曲,有一句话提到《窦娥冤》是悲剧。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有《窦娥冤》全剧高潮的第三折。时间久远,不记得我那时高中语文课本里面有没有。书没读好,估计就算是有也没认真念过,所以没印象了。

两周前在也闲书局上下午讲谈的休息间隙,在3元旧书区淘得一册只比我小两岁的《关汉卿杂剧选》。四十多年前出版的书,毫无翻读过的痕迹,纸张自然旧,有点变脆了,但不影响阅读。喜提。九万八千字,两周来作为枕边书读完,诗和唱词都好。这种好不是文人气文绉绉,而是像白居易的诗那种通而不俗。三十多年过去了,《窦娥冤》于我,终于从历史书上那一句话变得具体而丰满起来。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正里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不告官司只告天,心中怨气口难言;防他老母遭刑宪,情愿无辞认罪愆。三尺琼花骸骨掩,一腔鲜血练旗悬;岂独霜飞邹衍屈,今朝方表窦娥冤。”

这本《关汉卿杂剧选》,除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还收《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望江亭中秋切鲙》、《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和《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共五个剧本。故事性和文字,后三个均不及《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只觉得《望江亭中秋切鲙》中“雨里孤村雪里山,看时容易画时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四句好。而后四个剧本又均不及《感天动地窦娥冤》。又想去重读《牡丹亭》了。

《关汉卿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小丛书”之一种,1963年7月1版,1979年3月2印。印数是现在图书印量望尘莫及的52000册。我总阅读量的第1610本

【儿女记】关于女儿的学业规划

星期天下午是一周里最为放松的时间段。因为一周的课已经全部结束,而新的一周还没有开始。周一开始就是五天的忙碌,虽然不用上班打卡看老板脸色,但自己的时间表要按时按计划推动,要做好自己。

晚上给二娃读书讲故事,过去一周粗粗讲过了《神奇校车》六本和《阿狸·永远站》。《阿狸·永远站》原价35.8元,从也闲书局淘来这本旧书只花了3元,绘本风格正适合五岁的小孩,但内容对大人来说太浅,对小孩来说又太深,这就是所谓的“浅阅读”?

北京的创新学校一土“暴雷”,让关心创新教育的人们又重新开始审视这件事。昨天一位家长在微信问我对女儿的学业是如何规划的。她儿子和我女儿曾在同一所贵阳的“创新学校”上学。她家在那学校从三年级到四年级上了两年,我家从学前班到七年级上了八年。今年很多老师和学生都离开了那所学校,估计“暴雷”也是迟早的事。

我说:“在她还没找到兴趣前,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家务第一,学业第二,慢慢寻找。找到了,就兴趣第一,家务第二,学业第三。对她在学校的学习,我们只提供建议,不催不逼。

“未来上什么高中和大学,都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内。因为教育政策已经不是年年调整,而是个个学期都有变化。现在城里面只要想上高中,基本都能上,已经不存在分流。并且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大学未来也会是交钱就可以去,拿到学分就能毕业,所以为上大学而上大学就完全不必要。要上大学,就读一个喜欢的专业。专业第一,大学第二。

“所以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具体下来就是阅读写作能力、自律自控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这是我们家经常晚饭时讨论和强调的内容和共识。”

她又问我女儿以后想不想出国读书。

我说:“晚饭闲聊时也讨论过,我们家没有这个财力。如果她要出国,去哪里、做什么,自己决定,自己去拿奖学金。”

未来不可知,测不准,我们能够为未来做的准备就是活在当下,尽量快乐每一天,并让每一天都有所得、有所成长、有所成就。成就就是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哪怕是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炒一道家人喜欢吃的菜、读到一本让自己有所收获的书,不被裹挟,也不轻易妥协。

【与Mondo同行·第三季】9:要人间清醒啊

在复习背诵了前面讲过的二十五首古诗词后,捋了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和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两阕词,逐字逐句讲了《伯牙鼓琴》和苏轼《书戴嵩画牛》两则古文。下周讲这两阕词和《孟子·告子上》里的《学弈》、《列子》里的《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六年级语文课本里三十一篇的文言诗词就全部讲完了。

Mondo说自己的认字和阅读理解比较弱,我说每次这些诗词文言你先读一遍,我再读一遍,让你将读错或不认识的字注上音义后写三遍,你再讲自己的理解,我来补充和修正。这就是在补不足了。这个不比数学,得靠积累,急不来。

今天没要求背诵,但Mondo还是主动要求挑战一下,五分钟就达成了目标。诸事顺遂。

讲《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和戴嵩是知识权威,戴嵩的画也肯定是画得好的,但两者都没有发现的画中问题,牧童拊掌大笑“谬矣”并指出画中错误,“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是各自的生活技能和常识,就是术业有专攻,因此不可盲目跟随和迷信权威。

“那老师你觉得世界应该淘汰弱者吗?”Mondo问:“这是我和妈妈在家辩论的题目”。

“什么是强者?什么又是弱者?”

“对社会贡献大的是强者,不愿意贡献和没有能力贡献的就是弱者。”

“一个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一说的成就,更是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可他临死前决定捐赠器官。死后,他的心肝肾肺和眼角膜让四个人重获新生,让两个人重见光明,你说他是强者还是弱者?如果世界淘汰所谓的弱者,那这个人真正的强者在还没有成为强者之前就被淘汰了,因为他到死都是弱者;但他死后成为了强者。他到底是强者还是弱者?谁强谁弱这个标准又由谁来判定?”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环节了。

“那你觉得一个故意杀人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应该被原谅吗?”他问。

“这也是你和妈妈的辩论题?”

“是的。我妈妈觉得应该原谅他,因为杀人犯已经知道自己的错了。”

“我认为,只有受害者家属才能决定是否原谅这个杀人者。”

“那发展和环保,这两个选项你选哪一个?”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是全都要。为什么不能环保的发展呢?”

“哦——对哈!”

要跳出别人给你设定的思维陷阱,就要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就要人间清醒。现在,我说‘Mondo你好帅’,这是事实还是观点?”我问。

“观点。”

“那这个世界上99%的人说你很帅,这是事实还是观点?”我好害怕他说是“事实”,哈哈哈。

“还是观点。”

我继续说:“我现在是个肠旺面馆收银的,你来吃面。我问你‘Mondo,你不加面的话那是要加蛋还是加豆腐?’”

“呃……我加蛋好了。”

“煎蛋和煎蛋都要还是只要一种?”

“一个煎蛋就好了。”

“你看,上套了。其它面馆是怎么问的?是问你‘加不加面’、“加不加豆腐”、‘加不加鸡蛋’,在我的面馆,我是直接给你选择加面加蛋还是加豆腐,但你不要忘了,要逆向思维,要人间清醒啊,你原本只是要吃一碗面,什么都不加的。”

“哦——学到了,学到了!”

结束今天的“同行”,在下楼的电梯里,Mondo问我:“在一个学优班,只有我一个人考了99分,其他人都是100分,我就是这个班里的学渣;但在一个普通班,只有我考了99分,其他人分数都没我高,我就是个学霸。我的学习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好与不好,看你和谁比,怎么比。但通常我不会去和别人比,我只和自己比,看自己今年和去年比有没有进步,看自己今天有没有又添新知。

【2025也闲谈·卌二】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的诗

下午的讲谈,请各位学者朗读自己的诗。这是上次讲谈的“居学”。

一位八年级学者读了她的诗。第一遍我没听清,请她再读一遍;第二遍我觉得好,又请她读了第三遍并把文本发给大家。我说,这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的诗,没有之一。她的这首名为《考场》的诗只有四句:

秒针嚼碎寂静
墨水在方格内涨潮
忽然有鸟掠过窗角
答案纷纷长出羽毛

对这首诗,学者们和我说了各自的理解,诗人秋蚂蚱也说了他的理解。我和局座的理解自然、必然又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之处,但相同的是,我们都认为这是一首好诗。我说:“如果这是一首由AI创作的诗,那这是一个里程碑,因为我再次亲见AI的文学创作很快将无人能及;如果这是你创作的诗,你的中文——请注意,我说的是‘中文’而不是‘语文’,因为人们对‘语文’的理解太过狭隘——你的中文水平已远超同龄人,这对你来说,同样是一个里程碑。”

接着我也展示了我以诗人“流浪勒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比什科夫普·稀金”为名创作的诗《或许你家屋头漂过拖孩》。为什么是“普·稀金”?因为不论是人还是诗,含金量都不高嘛。做人要耍宝,也要能自嘲。这么些年,至今我最喜欢的诗人和诗,还是伊朗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在他的诗集《一只狼在放哨》里的——

至今多年
我都似
稻叶的刃
悬在四季间

说了诗,来说文。本周开始沈从文的《边城》。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

学者们(竟然)不知道沈从文其人,这就是时代的隔阂?于是我和局座秋蚂蚱轮番给大家说了“我知道的沈从文”,当然也对其中关于沈的一些逸事有不同看法,并各自提出来源和依据,秋蚂蚱的依据尤其可靠,他说他是当面问了沈红的。但结果是,我们仍然各自选择自己相信的部分,因为我是从书里那些年那些人的口述记录和日记里读来的。

沈从文没有学历,连中学都没念过,还当过兵,在西南联大的大师们和出过国留过洋的教授们眼里就是个土鳖。刘文典在课堂上就公开说,沈从文居然也评上教授了……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值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包括钱锺书也骂过沈从文,就因为沈的经历丰富且无学历。西南联大的教师,是一时之才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讲好课。卞之琳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有的学生上了一年他的英文课,说:“卞先生的课啊,英文我听不懂,中文我也听不懂。”因为卞是江苏人,口音很重,英文发音自然也不好。

《边城》完成于1934年,当时全面抗战还未爆发。从这里开始,我和局座给学者们讲的故事就发散开来了,大清帝国“开眼看世界”的禁书《海国图志》,大清帝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福泽谕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庚子赔款与中国近代教育……一直持续到甜点时间。

后半段,讲诗五首。《氓》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静女》、《无衣》、《君子偕老》和《淇奥》四首是我自选的。结束了主题十二“诗以言志”,下周开始主题十三“兼爱非攻:被流放的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与出身农民的东方巨子墨子”。

结束一天的讲谈,离开也闲书局时,我购书一本,米歇尔·泰勒《发现西藏》;女儿购书一套,《龙族》五册,300多万字,大概是她在假期里一周的阅读量,现在学期中,可以填充一个月的碎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