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尺宅叟

关于尺宅叟

唾沫星子如月季花般四溅反刍流逝青春

【读书记1607】叶嘉莹《顾随讲<诗经>》

读金性尧和顾随讲的《诗经》,觉得两个人的学问相比,真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金性尧在《闲坐说诗经》中说的是知识,现在AI可以整理得比他好,因为大多是罗列,少有生发;而顾随讲《诗经》,“儒释道兼融,每每一己之体悟于诗生发精妙见解”,读来不但有考据,更见人情味,不愧是“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周汝昌语)。兹录数段,以为记——

吾辈格物致知所为何来?原是为的求做人的学问。学问虽可由知识中得到,却万万并非学问就是知识。学问是自己真正的受用,无论举止进退、一言一笑,都是见真正学问的地方。做人处世的学问也就是感情与理智的调和。“诗三百篇”含义所在,也不外呼“情操”二字。情操虽然说不得“发乎情止乎礼义”,也要“发而皆中节”。情操完全不是纵情,“纵”是任马由缰,“操”是六辔在手。

吾人读诗只解字面固然不可,而要千载之下的人能体会千载而上之人的诗心。然而这也还不够,必须要从此中有生发。天下万事如果没有生发早已经灭亡。吾人读了古人的诗,仅能了解古人的诗心又管什么事?必须有生发,才得发挥而光大之。

不了解古人诗辜负古人,只了解古人诗辜负自己,必要在了解之后还有一番生发。

花月山水,人见之而有感,此花月山水之伟大也。各人所得非本来之花月山水,而各自为各自胸中之花月山水,皆非亦皆是。禅家譬喻谓“盲人摸象”,触象脚耳者说象似蒲扇,触象腿者说象似圆柱,触象尾者说象是扫帚。如说彼俱不是,不如说彼皆是,盖各得其一体,并未离去也。是故,见其一体即为得矣,不必说一定是什么。

诗人作诗皆要知其有不得已者也。“不得已”,不为威胁利诱;“不得已”,是内心的需要,如饥思食,如渴思饮。必须内心有所需求,才能写出真的诗来,不论其形式是诗与否。

《顾随讲<诗经>》,叶嘉莹、刘在昭笔记,高献红、顾之京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之一种,2018年9月1版,2019年12月4印。总阅读量第1607本。

再次与物业的沟通

按照约定,今天下午约15:00-15:15,在物业服务中心,和泓兴隆物业的蔡经理口头向我转达了公司的决定——除非政府有相关政策或指导意见,否则2026年洛飞城物业费不做调整。

对和泓兴隆物业的这个决定,我也向蔡经理反馈了三点感受:

1、在全国物业服务费普降,一街之隔的社区也将物业服务费及时下调的当下,服务质量没有明显提升的和泓兴隆物业,是哪里来的自信坚持房地产高位时期的高收费?这没有道理。

2、这个持续多年的高收费,已不符合当下市场行情,但和泓兴隆物业仍拒绝主动积极做出调整,这没有诚意。

3、物业与业主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但和泓兴隆物业认为要调价就需要有政府政策的态度,实在是傲慢。

于是,我也当面告知蔡经理,和谐社区是物业和业主共建的。过去30年,整个物业行业都被惯坏了。现在业主开始思考自己得到的服务与支付的价格是否匹配了。如果和泓兴隆物业2026年洛飞城的物业服务内容不能明确,服务价格不做调整,不拿出服务方应有的诚意和姿态与业主沟通,从2026年1月1日起,我将暂缓支付物业费,直至物业与业主共同友好讨论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可执行的价格方案。届时我将按照新的方案,支付期间费用并继续购买物业服务。

【读书记1606】金性尧《闲坐说诗经》

不晓得为什么,金性尧的《闲坐说诗经》家里有两个版本,都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之一种。2019年读过的是2012年1月1版1印的平装本,早上在书架上看到2016年7月1版1印的硬面精装本,正好周六“也闲谈”要开始讲《诗经》的主题,重温一遍。

《诗经》“风雅颂”,金性尧认为“风”的解释,较为统一的说法是乐调,区分的特点在国别,即一国有一国的方言和腔调,所以《秦风》就是陕西腔,《郑风》就是河南腔,《唐风》就是山西腔。我觉得是说法之一种,因为觉得“风”不只是腔调,还应有内容的含义,如风俗、风物之不同。

“雅”,书中列出的解释有两种。一是“雅通夏,夏为西周王畿旧称,标明作品产生地在今陕西境。”二是引顾颉刚认为“雅”是一种乐器,“以节乐之器为乐调名的例子,后世尚有以梆子名秦腔,以坠子名豫曲,以及京韵大鼓。”此二说我都不赞同,因为如果是表地名,就可归为“风”,而不必单列为“雅”,而且还有大小之别。

“颂”,“一般解释为歌功颂德,但这是余义,本义为仪容。”“颂诗都是舞蹈时的容状,《商颂》意为‘商的样子’,《周颂》意为‘周的样子’。”下段又说“但并非所有《颂》诗都是舞曲,有的也是祭歌。”这个解释我也不太敢赞同。因为如果“风”的主角和对象是平民,“颂”的主角和对象应该就大致不会是面对民众的。如果是对上天和先祖,那要强调的就不应该是外在的“样子”,而是内容,内容就应该是赞颂,否则与“风”又有什么不同?

所以,金性尧所选取的,对“风雅颂”的各家解释,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金性尧的解释,我认为都多流于对外在形式的解读。其余诸篇,于我都是“说法之一种”,认同度不高。

2019年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是我的文史地跨学科自编教材1.0版本初编成日,将这本书列为推荐书籍,当时对书中的种种说法不曾存疑。为什么隔了几年再读,就有这么些疑问呢?所谓“温故而知新”、“学不可以已”,“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或许大抵如此?

金性尧《闲坐说诗经》,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之一种,2016年7月1版1印,硬面精装。总阅读量第1606本

【与Mondo同行·第三季】6:凡事都有自然后果

Mondo迟到10分钟,于是会面临相应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念头和言行都会有的“自然后果”,不是处罚。

“两天后就是对中国古人来说很重要的重阳节。”

“要放假吗?”Mondo问。

“不是才放了中秋和国庆的长假吗?”

“对我来说,放假的节日才是重要的节日。”Mondo说。我觉得这个标准似乎有一些道理。

借重阳,温了这一季已讲过的十五首古诗,尤其是三年级语文课本里,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十七岁的王维身在“山西”长安思念“山东”兄弟的山是华山;六年级语文课本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孟浩然《过故人庄》。

新讲两首,明人于谦的《石灰吟》和清人郑燮的《竹石》。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为赞扬、赞叹。《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表明自己的志向,我只略说,因为这是学校语文老师擅长的部分。我的重点放在了人物、历史和化学方面——

郑燮号板桥,就是常说的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擅画兰、竹;

于谦作为文人,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抵御了瓦剌也先的进攻;

人类使用石灰的历史超过2000年,至今仍然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

石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石灰的来源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经过900-1100℃煅烧,排除分解出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尤其强调了CaCO₃、CO₂、CaO三个化学式。

“那么多钙,可以直接吃石头或者石灰不就可以补钙了吗?”Mondo说。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有想象力,可惜我的生物和化学储备不足,没接住,可惜了。

“这种钙是人体无法吸收的,所以才没有人通过吃石头的方式来补钙,不过石灰倒是可以少量药用。”

认字、读诗、讲解、扩展、背诵、默写,一次到位,不完成就不下课,这就是迟到的自然后果。而这个自然后果的自然后果就是,虽没办法展开更多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化学Mondo要到三年后的九年级才会初步接触到,但埋一粒种子,当再次遇到,雨露阳光恰到好处,就会发芽。

“你数学好吗?”Mondo问我。

“怎样算好?”

“分数会吗?”

“会。”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会吗?”

“会。”

“那你也可以教我数学了。”原来在Mondo的眼里,数学如此“简单”。

“可是我更喜欢语文、历史和地理。”

【2025也闲谈·卅七】地理学家与池塘里的鱼,普通人孔子和种子教

霜降过后就是重阳,阳爻为九,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秦汉时期农历十月为岁首开始,扯到武侠《射雕英雄传》中《九阴真经》再到《倚天屠龙记》里的“九阳神功”,发了一通“没有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生是不完美”的谬论后讲其实冬天才能看到“秋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的《野望》是第一首唐诗,为什么呢?等到我们讲到唐朝再细细道来,尤其是他那个被称作初唐四大杰出文艺男青年之一的侄孙更是要好好说道说道。每年的重阳,王维都要被我们忆山东兄弟,复习了“山东”非太行山以东,而是华山以东,这时十七岁的王维在华山以西的“山西”长安以及太原王氏为唐朝五姓七望之一,和皇族李家同样显贵,为什么呢?等到我们讲到唐朝再细细道来。王维二十一岁中进士,黄巢却总是不第,于是《不第后赋菊》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历史书上说黄巢是农民起义,可黄巢本人不是农民,“起义”又起的是什么“义”呢?等到我们讲到唐朝再细细道来。“毛豆,你埋的种子实在是太多了。”上午的学者说。

居学评:孔子原创作品对中国文化的构建和影响,学者读了与AI合作的成果,大抵影响深远并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谓不深刻。只有一位学者坦然说没写,“因为孔子没有原创作品。”大悦!“各位,这个题是个伪命题,如果有答案,那就是‘无构建,没影响’六个字,因为孔子没有原创作品,而《论语》完全可以视作孔子弟子发的微博或朋友圈,都是些碎片信息,所以儒家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哲学。你们现在还会完全不假思索就相信老师或所谓的权威吗?”我问。

“哦~原来你使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我们,我以后不会那么相信你了,毛豆。”

“那就对了。当我们拿到一个‘问题’,不是立即去寻找解答或解决方案,而是要先判断这个‘问题’它到底是不是、算不算个问题。如果是个问题,除了惯性思维的解决方法,还能不能像上周讲的亚历山大大帝那样跳出问题看问题。”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阅读分享讨论,各学者的角色扮演渐入佳境。书中提到了丹尼尔·笛福和鲁滨逊,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硬广植入的机会,昨天就请书局的老师帮我准备了《鲁宾逊漂流记》。在航海家们经过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时,特别提到了圣赫勒拿岛,我也不会放过这个岛和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流放了拿破仑,结果拿破仑逃出距离欧洲大陆只有10公里的那座小岛回到法国并重掌大权,于是各国不得不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取得胜利后,拿破仑被再次流放。这一次他的对手们把他流放到了距离巴黎8000公里外的,大西洋中距离不论非洲还是美洲大陆都超过1000公里的小岛——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最终在岛上离世。“所以,各位,再次,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有名字的地方,后面都有人和故事。”我一再强调这个,是希望学者们对“地理是历史之母”这个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提问环节,学者们提出的带有思考性的,开放性的好问题越来越多,甚悦!由于对地理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并且能够通过思考和分析尝试回答其他学者的问题,一位四年级的学者获得了大家赠送的“帕噶乃尔”的赞誉。帕噶乃尔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在多个国家的地理协会中担任要职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是营救格兰特船长的救援团队中的重要学者。“我不是帕噶乃尔好吧”,在“帕噶乃尔”的“抗议”下,他欣然接受了“地理学家”的新荣誉称号。

甜点时间,旁听的家长说学者们都沉浸其中的状态非常好。我说这不像是放风筝,看起来似乎线头都纂在自己手里,但其实都是各飞各的;这就像是个池塘,看起来大家都在各游各的,其实都在这个池塘里,各得其所。我之所以举以池塘为例,是因梅贻琦谈及何为大学时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只是这个“学校”是也闲书局和书局里的那几万册书,是大家在一起自由探讨的学习,我不过是这个池塘里那条大一点的鱼,书局的秋蚂蚱是那条更大的鱼,“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慢慢来会比较快

下半段开讲“大成至圣先师”,先问学者们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认为,孔子是一个普通人。我开心。因为大家没有上“价值观”,没有被社会对孔子的评价所影响。于是我开始讲一个普通人滥杀、挑起内战,掌权后以先杀后公布莫名其妙“我觉得你有罪”的罪状的方式杀了学者少正卯,于是被“放逐”离开鲁国,不得不周游列国的孔子的故事。“人就和月亮一样,亮的一面有多耀眼,背的一面就有多黑暗,而在明与暗之间还有大片的灰色地带。这是个常识。

“毛豆,你可以成立一个教派了。”上午的讲谈结束时,有学者说。

吓得我连忙说:“我不敢,我不敢!”

“你撒那么多种子,可以成立一个种子教。”

“哈!这个可以有”

下午,初中学者的重阳热身,比上午还多了一阕词,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关于李清照,关于赵明诚,更多的细节,我们讲到宋朝的时候再细细道来哈。”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讲到唐朝啊?”下午的学者问,我说我们可以快一点,下个星期就把《诗经》讲完。“你可以吗?”“试试看嘛,主要还是取决于大家的状态和我们之间的配合。”

《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博尔孔斯基从在乡下的隐居厌世生活,转变为“我不应当只为我个人而活着,不要把我的生活弄得和大家的生活毫无关系,而是要我的生活影响所有人,所有的人都和我一起生活”,从而就任军事条例委员会委员,并成为法典编纂委员会成员,开始着手编纂民法第一部分。这是安德烈的新战场。尼古拉·罗斯托夫不断从战场逃跑,从家里逃跑,最终回到给他感觉像家一样的军中团队,开始试图不再逃避,并对自己之前对家庭的亏欠做出补偿;鲍里斯的神秘升迁让他成为法、俄两国皇帝会见的少数目击者之一。上周要求阅读的这部分,涉及的远不止这三人。我希望的不是带着诸君做这样简单的阅读体验,而是大家一起来讨论各个人物的各种际遇、思想的变化和命运的转变。或许下一部作品可以。

在一人一句后我补充的方式,讲完九年级语文课本中“亚圣”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篇、高中语文必修的“后圣”荀子《劝学(节选)》一篇后,结束了这个主题。下一个主题是“风雅颂”。

结束一天的讲谈,离开也闲书局时购书一本,罗翔《刑罚的历史》。

明天去碰碰运气

收到书三本。一是发愿流通30万部正版佛学经典的师兄赠送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善哉,善哉。一是弘化社赠送的古吴轩出版社《古文观止》和《黄泽绘古佛画谱》。《古文观止》是无注释全本,读的话要费些气力。画谱是硬面精装,一百六十一图,寥寥几笔,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

看到何兆武《上学记》和《上班记》出了合集,但是港版,明天去也闲书局碰碰运气,看书局有没有路子能代购一套。

没能读完《上学记》,不过仍然读到一些正史和教科书里没有的内容——

沈先生(沈从文)是非常用功的,可是没有任何学历,连中学都没念过,并且当过兵。后来他到大学里教书,还成了教授,所以往往受学院派的白眼。

日本人刚到岳阳,中国人一把火先把长沙给烧了——那是学莫斯科。拿破仑军队打来的时候,莫斯科一把大火把自己给烧了,结果拿破仑进来后是一座空城,吃的、喝的全没有,待不下去又撤退了。

我们对宋哲元的痛恨不亚于对日本人的痛恨。如果以大刀、水龙镇压“一二·九”运动的宋哲元是爱国的,难道“一二·九”运动是买国吗?尽管宋哲元最后并未做汉奸,但他的所作所为与“爱国”相去甚远。如果不是他一味地妥协求全,北京、天津和河北不至于那么轻易地沦陷,等于拱手送人。

恋恋风尘

早上太座带着两个娃匆匆忙忙临出门边换鞋边说:“《太平轮一九四九》看完了,你帮我拿一本。”我慌忙从书架上抽了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学泰的《监狱琐记》递过去,忘了她在读完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后说的,太惨了,一段时间都不想再看这样的书。

气温一天天降下来,上周还27℃,今天就7℃了,很快云贵准静止锋就会带来专属贵阳的,雨雾濛濛的冬天。每到这样的天气,我就会想起侯孝贤的《恋恋风尘》。何兆武在《上学记》里对贵州的天气有很深的印象——

过去有句俗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说的就是贵州。我在贵阳住了一年,真的只碰上三个晴天。除此以外天天都下雨,细细的毛毛雨不断地下,所以我对那三个晴天印象非常深,日子我还记得。1939年2月4日,万里晴空,真是没有想到。那天日本飞机来轰炸,炸得非常厉害,几乎炸了贵阳半个城。接着连续三个晴天,结果天天拉警报,我们就跑到山洞里躲着,印象非常深。(《上学记·乙:西洋教科书》)

在贵州,整天下雨没个完,几乎看不到晴天。云南虽然也下雨,可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非常漂亮,带着心情也美好极了。而且云南不像贵州穷山恶水,除了山就是山,云南有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平原,看着就让人高兴。(《上学记·丙:迁徙的城堡》)

周六的课,准备得就这么多了,明天把PPT做出来看看还有没有点时间把何兆武的《上学记》读完。《上班记》一直买不到,也淘不到,看来又是一本讲了实话的好书。

局域网时代的封锁

要入冬了,吃完晚饭七点不到天就黑尽,小孩不能出去玩,我们也不能出门散步。昨晚练了瑜伽,虽然一年没练动作不熟悉,二娃也全程参与,动作不到位,但肩背也得到舒缓放松,晚上睡眠更好,早上竟然没有听到闹钟响,晚起了十五分钟。

早上在学习完英语和王维诗,十点打八段锦时,大娃的班主任打来微信语音,说教育局在进行特异体质学生登记,问娃的眼睛是否恢复,是否要登记体育免考。我说先天高度近视是无法恢复的,体育不申请免考,她尽力就好,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和对抗项目;还烦请转告体育老师,娃会尽力的,她不做要么是不能做,要么是做不到,不是偷懒。

一位家长发来微信,问现在哪里还可以买到《圣经》。我在当当网上搜索竟然没有结果,这是怎么了?《圣经》不只是一本宗教的经书,更是整个欧美国家的文化、文学和社会伦理基础,这是要否定世界上另一半(多半)人吗?这样的价值观会不会太狭隘、极端和封闭了?AI时代了,还能进行这样局域网时代的封锁?问也闲书局等回复时,给她说我有侗语版、中文简、繁体版和英文版的,还有只在石门坎流传的老苗文版的《颂主圣歌》,是十几年前去石门坎得的。从四年级开始,《圣经》读了几遍,就都是当故事书来看的。心想如果书局也没有就送她一本。一会儿书局回话说有货。

和另一位家长在微信讨论“也闲谈”后续阅读的内容和方向,她问下一本共读书,能否考虑金庸小说或西方某些政治人物自传。我说太巧了,武侠正是我在纠结考虑的,人物自传我准备选的是《富兰克林自传》,还考虑《麦克白》。如果一生要读一部武侠小说,我选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莎士比亚选《麦克白》是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大家都太熟悉了,没有神秘感和新鲜度。“不知道您认为,如果要读一部人物传记,应该读谁的?”我问。她说《富兰克林自传》没读过,希望倾向于选二战时期的人物,这个离我们更近,和我们的时代如今的政治格局也息息相关,更能带出各种好看的故事。我说好,人物传记那我再去选。晚上爬了会儿书架,人物传记暂定马昕译马丁·吉尔伯特的《丘吉尔传》,读了再决定;《麦克白》是译林出版社的朱生豪译本;金庸的作品,有全套。边敲日志,边听罗文和甄妮合唱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好》。

一雨入冬

贵州的秋天只有一个国庆假期那么长,假期结束,秋天也就结束了。一雨入冬。今天穿上了厚毛衣。

也闲书局的秋蚂蚱,在朋友圈转发我《“砍手党”的城乡之路》和《2025也闲谈·卅六》两篇,转发前者说——

毛豆是书店“阅读与写作”课的主讲老师。之前,我只知道他做过专栏作者,曾是贵阳著名的网络写手,仅此而已。读了他的这篇文章,才知道他也有过挣扎的经历。生活的挣扎引发心灵的扭曲,是大概率。从扭曲到净化是修为在不紧不慢地发力。毛豆大约做到了。他把自身净化归功于书籍。其实,书籍不必然指向正途,它只是一个路牌——一块容易随风胡乱改变箭头的路牌。人的方向感决定征途。毛豆们在途中,不为征服世界,只为征服自己。书店有这样的老师,就可能把课堂变成“大唐西域记”。

转发后者说——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何日本女孩子冬天仍旧穿裙子,要知道,日本可是一个高纬度的国家,它的北海道等北方地区就是中国的东北。问了在日本生活的朋友得知,他们自古以来就有耐寒训练。每年孩子们至少有两次远足,扎帐篷在自然中渡过几天。我问:如果出现意外,会不会有家长找学校闹事?朋友说,闻所未闻。完善的保险制度之外,家长都有共识,那就是贴近自然的探险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没有意外的“探险”是虚假,是欺骗。意外是必须承受的代价。没有从小的自然教育,我们很难培养美学、人格、修养、伦理。自然,是沉默、严厉、公平的老师,或者说是上帝。上帝让人谦恭。我们太无法无天了。

老愤青秋蚂蚱虽然六十好几了,但看来生命不息“愤怒”不止。

【与Mondo同行·第三季】5:从《出埃及记》到极简犹太复国史和昨天吃的红蔊菜

“老师,你听过《出埃及记》没?”Mondo摘下耳机问我。

“《出埃及记》?是音乐吗?我没有听过。”

“你搜来听听。”

我搜到Maksim Mrvica的《Exodus》,手机外放,问是这个吗?Mondo说对,就是这个,特别好听。一起听完这一曲,“你知道《出埃及记》的故事吗?”我问。Mondo说这还有故事?那说来听听吧。于是,今天我们就从这首曲子开始——以色列被灭国后,犹太人被迫流落四方。在埃及,摩西在神的指引下想要带领族人回到“流着奶与蜜之地”的应许之地迦南,然而遭到了法老的阻拦,于是在《圣经》里记载了神向埃及降下了冰雹灾、蝗灾、黑暗之灾和长子灾等十大灾难,最终让法老不得不放以色列人离开。在摩西带领族人离开后,法老又后悔了,并派兵追击,这时神再一次施展大能,分开海水使以色列人得以顺利通过,埃及人追赶至海中央就被海水淹没。《出埃及记》就是犹太人艰辛复国过程中的这一段故事。犹太人回到迦南,也就是现在巴勒斯坦地区后,经过三千年的不断抗争和努力,终于在二战后成功复国,以色列再次成为一个国家。同时在巴勒斯坦其它地区成立了一个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耶路撒冷这个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就成为两国的首都,从而继续纷争不断,并由于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占领加沙地带,加剧了巴以冲突。上周,迫于美国特朗普的军事威慑,哈马斯放弃加沙地带,为和平解决巴以冲突带来了新的转机。说完一看,墙上的白板被我写满了这一部“极简犹太复国史”。

“那泰坦尼克号是怎么回事呢?”Mondo问。

“这个你可以问AI,它能给你更加准确的答案。”

“可是我妈让我来问你。”

好吧!关于泰坦尼克号,大致是这样的……如此这般,终于席琳·迪翁演唱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后半段时间,我们讲诗两首。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和乐府《长歌行》。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句,月光落于地,因而“地白”,就像李白《静夜思》“疑是地上霜”;而“鸦”到底是鹊鸦还是乌鸦,不重要了。

《长歌行》,我问Mondo“青青园中葵”的“葵”是什么。“向日葵?秋葵?”我说都不是,是冬葵,通常有绿色和紫色,紫色的就是我们称作的“红蔊菜”。“哦~我昨天才吃过。”“焜黄华叶衰”的“华”读作“花”,“衰”音同“崔”,与《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读音相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以来解释这句。

讲完,读熟,背得,一气呵成,舒畅。

回家地铁上读何兆武《上学记》,写到朱光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的最后谈到人生就像游览阿尔卑斯山,要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我们应该慢慢走,好好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