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射雕英雄传

局域网时代的封锁

要入冬了,吃完晚饭七点不到天就黑尽,小孩不能出去玩,我们也不能出门散步。昨晚练了瑜伽,虽然一年没练动作不熟悉,二娃也全程参与,动作不到位,但肩背也得到舒缓放松,晚上睡眠更好,早上竟然没有听到闹钟响,晚起了十五分钟。

早上在学习完英语和王维诗,十点打八段锦时,大娃的班主任打来微信语音,说教育局在进行特异体质学生登记,问娃的眼睛是否恢复,是否要登记体育免考。我说先天高度近视是无法恢复的,体育不申请免考,她尽力就好,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和对抗项目;还烦请转告体育老师,娃会尽力的,她不做要么是不能做,要么是做不到,不是偷懒。

一位家长发来微信,问现在哪里还可以买到《圣经》。我在当当网上搜索竟然没有结果,这是怎么了?《圣经》不只是一本宗教的经书,更是整个欧美国家的文化、文学和社会伦理基础,这是要否定世界上另一半(多半)人吗?这样的价值观会不会太狭隘、极端和封闭了?AI时代了,还能进行这样局域网时代的封锁?问也闲书局等回复时,给她说我有侗语版、中文简、繁体版和英文版的,还有只在石门坎流传的老苗文版的《颂主圣歌》,是十几年前去石门坎得的。从四年级开始,《圣经》读了几遍,就都是当故事书来看的。心想如果书局也没有就送她一本。一会儿书局回话说有货。

和另一位家长在微信讨论“也闲谈”后续阅读的内容和方向,她问下一本共读书,能否考虑金庸小说或西方某些政治人物自传。我说太巧了,武侠正是我在纠结考虑的,人物自传我准备选的是《富兰克林自传》,还考虑《麦克白》。如果一生要读一部武侠小说,我选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莎士比亚选《麦克白》是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大家都太熟悉了,没有神秘感和新鲜度。“不知道您认为,如果要读一部人物传记,应该读谁的?”我问。她说《富兰克林自传》没读过,希望倾向于选二战时期的人物,这个离我们更近,和我们的时代如今的政治格局也息息相关,更能带出各种好看的故事。我说好,人物传记那我再去选。晚上爬了会儿书架,人物传记暂定马昕译马丁·吉尔伯特的《丘吉尔传》,读了再决定;《麦克白》是译林出版社的朱生豪译本;金庸的作品,有全套。边敲日志,边听罗文和甄妮合唱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