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来自民权,所以民权高于君权,这就是孟子的思想,也是他与诸子的区别;老子和庄子不要君权,也就无所畏民权;墨子和韩非主张集权,则君权高于民权。庄子喜欢讲故事,墨子喜欢讲逻辑,韩非则既讲故事又讲逻辑。
有一年齐国伐鲁,鲁国派孔子的学生子贡去进行外交斡旋。子贡滔滔不绝说了半天,齐人一句话就打发了他。齐人说先生你的话说得确实漂亮,但我们就是来抢地盘的,漂亮话管什么用?结果,齐把国境线划到了鲁国都城门前十里。于是韩非说,不要再扯什么仁义道德,扯什么兼爱天下,扯什么温良恭俭让,谁讲这些谁倒霉,因为时代变了。这个变化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所处的战国晚期,历史已从贵族和君子的时代,变成了平民和小人的时代。理想主义成为绝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才是主旋律。所以人君最大的利益,是称王称霸;人臣最大的利益,是荣华富贵。只要协调好,让双方都实现利益最大化,爱不爱什么的,就都没关系了。
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的学生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然而法家的独占鳌头只是昙花一现。汉初贵黄老,武帝尊儒学。此后历朝历代的治术,其实都是兼取儒法,杂用王霸。
韩非是被同学害死的。他的同学叫李斯,两人都是荀子的学生。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系列第六本《百家争鸣》,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1版,2016年6月4印。读过的“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十三本,总阅读量第160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