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要去沙漠玩了,我妈妈让我来学几首关于沙漠的诗。”Mondo一见到我就说。
“要去哪个沙漠?”
“可能是这里吧。”他的手指在一面墙那么大的巨幅地图上,从巴丹吉林一直划到塔克拉玛干。“问我问问。”确认是要去银川后,我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对,就是这首。”
“那你先找找银川在哪里。”Mondo在地图上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后,“我们今天就只讲三首关于沙漠的诗吧。”我说:“除了这首,另外两首是李贺的《马诗》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先从比较容易的《马诗》开始。Mondo先说了自己对“大漠沙如雪”的理解,我也说了我的理解后,我说:“《夜上受降城闻笛》第一句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如果这次你去沙漠,真的看到‘沙如雪’的景色,一定拍下来,回来我也看看这样的景色。”
“燕山月似钩”句,在地图上指给Mondo燕山所在,并在白板上画出了“钩”这种兵器的大概形状。
“《使至塞上》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所见的塞外风光,是王维作品中不多的边塞诗。‘单车’不是骑的自行车,也不一定就是指一辆车,可以理解为轻车简从。并且这个‘车’不读[chē]读[jū]。如果在学校,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读,但你要知道这个字还有不同的读音。
““属国”可能指附属于唐朝廷而存其国号者,也有可能指秦汉时的“典属国”的官职,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时也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今天只讲了第一种解释。
然后翻开地图,“居延,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曾经的居延就在现在的甘肃省张掖市以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河”即黄河,但“大漠孤烟直”有几种解释,一指边防报警时燃狼粪的狼烟;一指塞外旋风如“孤烟直上”;还有炊烟说,烟因无风而直上;另外还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就是瞭望警戒的土堡,堡上士兵每天日暮初夜时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这首诗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篇目,对Mondo来说,略有点难了,所以只给他说了最容易理解和记住的炊烟说,因为我认为这与“单车”暗合,轻车简从问边,在大漠中,单车与孤烟更显苍凉。
“‘候骑’读作[hòu][jì]是侦察兵。”翻开宁夏地图,“萧关是古关名,故址在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市附近。‘都护’是都护府的最高军事长官,这里指前线统帅。”在地图上指着蒙古国,说:“‘燕然’即燕然山,就是今蒙古国杭爱山。”
两首诗讲完,背诵接龙,今天结束的时间就到了。三首的计划,完成两首,但相当愉快。
卡尔维诺说:“背诵诗歌,很多的诗歌,不论你是儿童、青少年,还是老人。其次,专注于困难的、需要发挥到极致、需要努力的事情;警惕简单的肤浅的、为了做而做的事情。反对现在各方面强加于语言的抽象性。再次,要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可能消失,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享受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