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六十二】老刘家的元素周期表

为了两个班能进度一致同时开启下一个主题“刘白”,今明两天语文课合班。

韩愈的三首3班已讲完,2班还余两首,所以与熊猫老师商量下来,她上前半节课讲韩愈,我上后半节课讲《悯农》二首的李绅。

不同的人讲解同一位诗人的作品,自会有不同,这是在其它学校很难有的体验。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例如:六水大人对每日一记里的A和A+早已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来源就来自李绅和刘二十八。唐宋时人好友之间常常以排行互称。例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张十八’是张籍,白居易《问刘十九》的‘刘十九’是‘刘二十八’的堂哥刘禹铜,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禹锡和白居易就是我们下一个主题‘刘白’的主要人物了。话说老刘家给孩子起名是不是按元素周期表来啊?”

李绅6岁丧父,家贫只好在佛寺读书蹭吃蹭住。后得僧人资助进京赶考,中进士后渐渐升迁,官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不成样子,讲求浮华奢靡,与写《悯农》时判若两人。官做到淮南节度使时,一日宴请时任苏州刺史的刘禹锡,不但钟鼓馔玉,还请了歌伎,刘禹锡即席写了一首《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官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提到‘司空’”我问“黄金水稻兄弟”之一号称“历史天才”的沈:“三国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三公’是什么?”

沈:“是……”下课铃声不合时宜响起。下课。明天继续。

【读书记1446】福冈伸一《为何生命如此可贵》

“何为生命”这个问题是生物学上最大的未解之谜,同时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艺术问题,自人类创造了文明以来,一直在被研究。所有的学问、所有人类活动的终点都是在探讨这个问题。

科学家鲁道夫·舍恩海默认为“生命并非机器,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流体。”生物不断面临熵增这个法则的威胁。面对“有序只能向着无秩序发展”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生命必须要一直拼死抵抗。事实上,这也是生命存续的理由,同时也是方法。为什么生命要一边与熵增法则相抗衡一边生存下去?这是因为生命在最初就放弃了让自己像建筑物那般“生而结实”的方式,转为让自己先以柔软脆弱的肉身出生,然后采取不断分解、丢弃、替换的战略来对抗熵的增大。在熵增法则袭来之前,生命“先下手为强”——主动地先进性破坏和替换来维持动态平衡。通过这样的不断重复,“秩序”也会不断重塑,所以生命才得以存续。每一个生命体本身都存在寿命极限,因此在生命消耗殆尽之前,会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让生命延续下去。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共生关系。如果我们不包容多样性的存在,就无法理解生命的动态平衡这个理念。

现如今AI发展得如火如荼。科学界预计在2045年前后,将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统治世界或者几乎能够代替人类完成所有工作的特殊技术性时刻——奇点。但在生物学家看来,奇点绝对不会到来,人工智能也绝对不会超越人类的智慧,因为人工智能无法考虑动态平衡的问题。动态平衡意味着首先要自我破坏,然后再进行更替。并且,破坏与更替同时发生,但人工智能无法自我破坏,也无法将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

等我们到了30岁、40岁、50岁,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遗憾的是,我们大脑中新形成的回路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下一代会通过自身的经验、学习和训练重新建立自己的动态平衡,而我们可以告诉下一代如何攀登学问的高山或人生的高峰;虽然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能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但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何学习才能看到更自由、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这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你会讲述什么?日本NHK电视台大受好评的纪录片《最后的讲义》完全版四种之一,福冈伸一《最后的讲义:为何生命如此可贵》,海峡书局2022年6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446本

【观自在·六十一】韩愈说话好难听

今天讲完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晚春》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三首。

韩愈三岁成为孤儿,由长兄长嫂抚养长大。长兄无子,从二弟过继一子名韩老成,韩老成子即韩愈的侄孙韩湘。韩湘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

韩愈因《谏迎佛骨表》被贬潮州。依唐律,贬诏一下立即离京,不得耽搁。韩愈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就是在交代后事了。

《谏迎佛骨表》里到底写了什么导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拟从凤翔法门寺迎佛指骨舍利进宫供奉为国祈福为己祈寿,韩愈上表劝阻“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说历史上凡是亲近佛教的帝王都不长命不得好死,就像那个谁谁汉明帝一样。南朝梁武帝萧衍倒是个例外,三次舍身同泰寺,在位四十八年,但却是被活活饿死的,国也灭了(饿死台城,国亦寻灭)。宪宗你可千万千万不要啊!否则下一个就是你啊!!!作为儒家正宗的代表,韩愈说这番话是认真的,但是话说得也确实是很难听。和我好像,永远年轻,永远说话难听。别人那边求长寿,你这边人身攻击诅咒别人不得好死,不要说是皇帝,就是同一个小区的陈四毛蔡幺妹也不依不饶,遇到性子烈的打上门来也不过分。所以宪宗就把他远远打发到边远莽荒的潮州,哪凉快哪呆着去,莫挨老子。

韩愈在潮州的八个月里,交了一个特别的好朋友——六祖慧能的四传弟子大颠禅师。“所以人是复杂的,多元的,我们看人看事不要陷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极管思维。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好好说话。”

明天讲李绅的《悯农》,诗通俗、朴素,但人却“短小精悍”,连好朋友白居易都忍不住给他起了个“短李”的绰号。

大魔王的簪花小楷硬笔字帖,昨天的尤其好,喜提一枚“A”,希望天天拿“A”。

白在“每日一记”里对冒雨参加端午运动会结果生病发烧一事很是生气,因为一天“昏昏沉沉睡睡醒醒五六次,太痛苦了。”我在后留言:“你是独立的,你是自由的。当你觉得不合理,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和建议,并作出选择。不论怎样都不应该抱怨。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认为,‘自由’就是有得选;‘独立’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当你再次面临问题时,请提出建议,作出选择,为结果负责。”

花卷在“每日一记”写:“写了三天的课题作业批下来得了个‘F’,别管,先哭一会儿。”我在后留言:“这是第一次,也相信是最后一次,一生都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也是一大收获。”

我任教的课,重点在“每日一记”的笔谈,自编教材的内容,只不过是通过基础知识的铺垫、积累建立知识体系从而通过讨论、思考拥有常识

【乡下父母的人生课】2:阅读人生

上学路上,车行至机场附近,放眼皆是烂尾楼盘。我说,曾经这些地块都是多少个亿拍来,现在钢筋水泥一堆堆在这里,任谁谁不要,一文不值,多少社会财富就沉没在这里面了。

现在谁都不会来接手,就只这样一直烂着。太座说。

“那为什么没有人来接手呢?修好后还可以再卖出去啊。”花卷问。

太座:“谁来接手,谁就要承担之前欠下的巨额债务,最终这些都要转嫁到买房的人身上,就导致这个楼盘的房价更高,就更不会有人来买,那所有的投资就又沉没进去了。”

“现在卖房就像卖古玩,不取决于你认为这东西价值多少,而取决于下家愿意出多少。就像一位活佛圆寂以后他的佛珠,对活佛弟子来说是无价之宝,但从材质来说可能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里10元3串的品质。等你上帅老师的经济学课就会懂了。”我对花卷说。

“我现在就大概知道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格”,花卷说:“价值是本身的,价格是外在标示的。”

“差不多是这样。”我说:“正常情况下,价格应该接近或等于价值。当价格高于价值时,就是经济泡沫,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会造成经济低迷,但最终价格会基本达到与价值相等的水平。一个产品,要评估它的价值和价格是相对容易的,要衡量一个人就没那么容易。但一个人,要活出广度和深度,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不是身居什么职位、赚取多少金钱。怎样活出有价值的人生?阅读是最容易的一条路,是捷径。‘阅读就像呼吸,不能停止’这句话出自哪里?”我问花卷。

“是刚读过的《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话,她爸爸对她说的。”

“那你知道为什么要活出有广度、有深度的有价值的人生就要阅读呢?”

“嗯……不清楚。”

“因为阅读是从故事和小说为基础而展开的。每阅读一本书,尤其是小说,你就能知晓另一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有一种人生;读过99本小说,你就同时拥有了99种人生,就经历过了99种活法;你读过999本小说,就拥有999种不同的人生和活法。你的人生就由此开阔而深远,变得更有价值。

【观自在·六十】通天魔豆

抽查诸君之前讲过的诗词,大多忘了,这端午假期还真是“放空”了。再次强调,讲过的诗词不要求死记硬背,只需每天早晚各一次温水或牛奶送服即可。问下来,谁也没有照方服用。

唐人五十家的第九个主题“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计划两天讲完。因为韩愈的重点放在下学期的“唐宋八大家”部分。

先讲韩愈的好友孟郊《登科后》和《游子吟》二首。

孟郊于四十六岁时,第三次科举考试得中进士,所以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过去的那些不堪往事都不值得再提起了,今天终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信马由缰。唐时秋天科考,春天放榜,所以“春风得意马蹄疾”。放榜后,皇帝会赏赐杏园宴。宴会前,新科进士中挑选两名俊朗少年作为“探花使”到长安城中各处采花庆祝和妆点,这时全长安的各花园,不论是公共的还是私家的,都要向“探花使”开放,或许这就是宋以后进士第三名又称“探花”的来源。孟郊以四十六岁“高龄”中进士,虽然做不了“探花使”但也不妨碍他“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五十岁时得一县尉的小官,于是将母亲接来照料,并写下了《游子吟》。所以这首诗不是在将远行时而作。然而,命运多舛,先后妻亡子夭,母亲也驾鹤西去。孟郊辞官为母守孝,不久郁郁而终。生前穷困,死后蒙韩愈出钱安葬。回头看孟郊,登科时也就是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了。

上周课题作业“高岑《燕歌行并序》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试比较”,诸君颇多“惊喜”:

大魔王:“上述就是我对两首诗的全部个人理解!有主观也有客观,当然会有一些错误的地方,望理解。”我留言:“有看法最重要,至于是否有错误,那属于‘知识’层面,反而是最容易做到的。不过,错字有点多,不能‘A’,最多‘B’。”才六年级,短短两个六周,还不到一个学期,当一个人去掉了“中考体”、“高考体”的套路作文,回归自由思考和表达,成长的速度就像《杰克与魔豆》中那魔豆一样不可遏止,豆茎直通到天上的巨人城堡。

六水大人的课题作业进步明显,期待下一个课题能拿到“A”。

语文第一人的吴,发挥稳定并吸取了上次拿“F”的教训,这次再没有地名、人名或时间有误的“低级错误”,二千余言挥洒而就,几处小错误在情理之中。喜提“B+”。

花卷用了两天时间完成的洋洋洒洒三千余字,构思、结构、行文俱佳,有分析,有比较,真正做到了全力以赴,是能拿到“A+”的好文章。但可惜,将“岑”字多了一点误作“岺”,这样“岑参”就成了“岺参”,只得了“F”。“低级错误”导致的功败垂成。

下午代了两节生物课。因为消息来得突然,没有时间准备,还好生物老师准备有会考模拟题。

【读书记1445】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3:烦恼成瘾

连日阴雨,正好家中静坐读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根据书中堪布所述内容,结合自身烦恼与经历而得一点心得与指引: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人、与周遭环境相处,并为此而持续地感受着焦虑和痛苦。佛法不仅意味着一种精神寄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宽广而有深度的视角,让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而这份了解将最终带来平静、喜乐、理解、宽容和慈悲。

慈悲并不是单纯的忍让,在佛法中,善巧地帮助别人即是慈悲。这首先需要有一颗柔和、开放、勇敢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能够做到的。慈悲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只有对自我的执着、人我的界分不是那么强的时候,才会有慈悲。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现象背后的成因极其复杂,所以不可武断、简单化、孤立地看问题。尊重多样性,接受别人选择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毕竟人生各有因缘,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喜好,都走同样的路。事物普遍联系,相互依存。我与外界的关系便是这样。而出世间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关键是从内心放下对得苦乐、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厌离这生死疲劳、缺憾、烦恼的无尽循环轮回,为此而勤修,息灭贪嗔痴,希求解脱。烦恼是生生世世熏习成瘾的,没有决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是难以得到解脱的。世间有几人能意识到自己烦恼成瘾?烦恼不在别处,在心里,除了通过实修转变自心外,实在没有其他的法子可以从烦恼中解脱。沉静下来,耐住寂寞,这是修行人要过的第一关。若降服了自己的烦恼,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他随顺众生,不是迎合,也不刻意,是长期专注的修行养成的无诤。修行足够好,别人自然心悦诚服。

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中信出版社2014年8月1版,2014年11月5印。三折淘来八成新二手书。总阅读量第1445本

【读书记】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2:无常就是生活

希阿荣博堪布:“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伤害这条底线,那么很多问题就变得好把握和取舍了。或许我们没有堂皇的说辞,但我们在尽力避免制造混乱和伤害。

“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开放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培养善良品质、完善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在佛教中,我们常说众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们有幸值遇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帮助我们培植福德,收获安乐,籍由他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

“在见解方面,如果能对无常和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像焦虑、愤怒、嫉恨等等。之所以说不健康,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在损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时,也常常伤及他人。

“人们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对无常的态度,是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

“果报不是惩罚,它只是事态发展的结果。”我也常常对同事和学生说,我这里没有嫌恶或处罚,有的只是根据学堂的规定和《学生手册》的要求产生的自然后果。

“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佛陀初转法论首先宣讲苦谛、集谛,正是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上周,学生琨正好找我聊过关于苦难的问题。后来他遇到学部负责人帅老师,说越来越喜欢豆哥的课,因为不但知识面广博,而且还哲学。随喜赞叹。

“看见别人造恶,如果有能力劝阻就应该劝阻,态度要坚决,语气、方式要柔和;若无力阻止,最好发愿把自己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他。不惹众生起烦恼,不是要无原则地迁就,其实就算你百般迎合,众生也还是可能起烦恼。很多时候,若柔和而坚定,对方反而会有忌惮。在好的修行人身上,柔和是一种力量。”有学生说:“黎明老师是幸福学堂最有权威的男人。”这个“权威”不是说我担任了什么行政职务、任职于某管理岗位或握有什么权柄,恰恰相反,我对管理毫无兴趣;而是所有学堂的规定、师生间的约定,我都会遵照执行,且态度坚定。彩云易散琉璃脆,正是因为性格过于刚强,柔和不足,虽然我也在尽力避免制造混乱和伤害,但却不断给自己带来烦恼,心不安宁,身不自在。

【读书记】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1: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

希阿荣博堪布:“父母们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和对教育的态度。你自己把人生看作一场竞争,时常处于紧张、对抗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当中,这种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到底给你带来了多少快乐?又让你真正有多成功呢?如果自己并没有因汲汲于得失胜负而获得更多快乐,凭什么相信孩子这样做就能幸福?

“讲到教育,其实现在部分孩子缺少的是最基本的教养,像诚实、关爱、有礼貌、举止得体等等。没有这些做基石,仅仅强调技能、知识、功利心,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成为一个只知道生存而无力感受幸福的人,既没有多少能力让自己快乐,也没有什么意识让别人快乐,就算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不知道怎样过上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说到底,父母不都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安稳、快乐的人生么?而安稳、快乐更主要是来自一颗坚韧、乐观、包容的心。你们有没有教过孩子要坚强、包容,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心怀希望和友善呢?

“家教和父母的身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有多少父母想要为孩子做榜样,并为此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有的父母自己没什么自制力,简单粗暴、懦弱懒惰,也不爱学习,却要求孩子成为与他们完全相反的人,这也太难为孩子了。

“你也许会说不是父母要去比去争,是社会环境所迫。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苦乐去经历,一段人生去感悟,是好是坏、是悲伤是幸福,都是自己的,没有必要跟别人去比较,根本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一个人要在世间立足,靠的是学识、修养、才干;要得人敬服,靠的是道德、人品。这些不是耍小聪明或一味争强好胜就能有的,也不会因为待人宽容、处事低调就减少。

“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快乐的能力,这样他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遇到什么,都知道怎样自得其乐。要快乐,就得学会宽容,会说没什么大不了。能容纳别人的不好,也能容纳自己的失败,容纳生活的挫折和苦涩,这样的一个人是懂得与己、与人、与世界愉快相处的。”

【乡下父母的人生课】1:关于独立

每天从家到学堂两地往返共需一小时,在车里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一家人会闲聊一些关于生活、人生的话题。有时是当下的时事,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有时是两个娃在学校的事,如大娃语文拿了“A”、二娃咬了同学之类。多数话题两个娃不一定能听懂,尤其是二娃太小,但他们能从来自父母的言谈里学到对未来人生的态度。

今天聊了近期的两件事:

一男子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应聘进入某大学任教,但因工作考核不过关被降职降薪后,选择了自杀;一位斯坦福大学博士回国考乡镇公务员。

“对第一件事,我是这样看的”,我说:“出国读书并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回国任教这是一个成年人独立自主的选择。每一个选择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如果不能接受失败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就不应该心存侥幸;如果想全力以赴搏一搏,那就要享受得起成功带来的荣耀,也要承担得住失败带来的打击。所以一个人的内心一定要尽可能坚定、柔和,这样就会变得强大。内心坚定就是清楚,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论褒贬,都只是别人的看法,与自己无关;柔和就是可以参加游戏、遵守规则并坦然接受一切后果。

“第二件事,斯坦福大学是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学,能够读到博士,说明具备了相当的学习能力,也应该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了。一个全球顶尖大学的顶尖人物,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领域为后来者放下一粒小小石头,让整个人类的发展能够向前迈出小小一步?但却回国考乡镇公务员,去做一位高中毕业生也能胜任的工作,一位学者接受了什么样的人文教育才会这出这样的选择?”

太座大人说:“虽然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但从家庭成员的角度来看,第一件事完全有另一种处理方式。例如退出游戏,不要被别人的看法所裹挟;也可以不加入游戏,不被评估。人生要保持弹性。这种弹性是柔和的,不是对抗,这样才能变得强大。第二件事,读了这么多书,却去考乡镇公务员,如果是为了一个‘铁饭碗’,那些书算是白读了。”

我说:“如果是为了饭碗,出国花的那么些钱,至少得有500万吧,如果存下来在银行里吃利息,按照现在极低的利率,一个月也有八千,一年至少有十万的收入,什么工作都不用做也能活得不一定滋润,但肯定自得。所以卷卷,一定要独立,人身的独立、经济的独立、思想的独立。人身的独立,你在18岁时就自然获得了。但这只是独立的基础。”

太座说:“经济一定要独立。经济要独立就要学会管理金钱。不要把钱全部花掉,一定要定期把一部分钱存起来,有了储蓄才会有收益,才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对,所谓理财,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储蓄。”我说:“所谓财务自由,不一定是要有一千万还是五百万的存款,而是账户里时刻都有一笔钱,这笔钱的额度足以支撑你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保持当下状态生活一年时间。经济独立是人身独立的基础,建立在经济独立之上的思想独立才真正算是独立。如果经济独立了,思想不独立,就算是活到80岁也还是一个巨婴。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才是人生第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财富。

【观自在·圩九】把水搅浑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张志和《渔歌子》、韦应物《滁州西涧》、卢纶《塞下曲》、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和韩翃《寒食》,今天结束了这个主题。主要讲了《寒食》一首,因为每六周一次的飞花令PK就来自这首诗,还“八卦”了一下韩翃与柳氏的故事。诸君最喜欢这种才子佳人分分合合的八卦了。

三周后的本学期第三次飞花令PK,花卷誓要夺回状元,吴要坚守擂主宝座,而我觉得六水大人完全有实力冲击学期总冠军。在课堂上,“六水大人,请看倒我勒眼睛,听我讲哈,第三个六周飞花令PK,你,拿下状元,冲击学期总冠军,务必一举夺得学年总冠军哈!”

“豆哥,我觉得我可能不行。”

“不,你行。你只是自己都不晓得你行。放轻松,释放自家。”

“好嘛,那我试试嘛。”

“妈呀,豆总,留条活路好不好啊!”吴说。

“黎明老师老爸,你不要把水搅浑哈。”花卷说。

不晓得这个鲶鱼效应会不会奏效,但我相信六水大人的实力和绵厚的努力。这个剧情越来越峰回路转了。开心。

大魔王的每日一记,回忆起“小时候爸爸问我:‘你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狗看到的世界是灰白的,你要怎么证明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狗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因为这个问题我和爸爸吵了一晚上,最后我还吵哭了。

“现在想想,我的答案是:不冲突,我看到的世界是我看到的,狗看到的是够看到的,我们本来就是不同的物种,没必要去争谁对谁错!我们看到的会对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不管是感想、认知、文化……都有不同!

“看来小时的我,脑壳没现在灵光呀!”

我留言:“太棒了,不由自主送上一枚‘A’呀!”

把作业放到三近斋作业区后就后悔了,觉得不应该给大魔王这个“A”。她已经开始成为独立思考者,这不正是我期待的吗?!应该、必须给个“S”才行。跑去三近斋,涂掉她本子上的“A”,奉上“S”一枚。舒坦。

课间,沈笑嘻嘻来办公室告诉我他所了解的“蔷薇战争”、兰开斯家族和爱德华。他站着,我坐着,办公室里其他老师说看起来他才是导师,我才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多好。我在他作业后留言:“‘蔷薇战争’就是‘玫瑰战争’。”姜,还是要老的要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