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8月17日)就是七夕,太座将皂办处的檀香手工皂、天然润唇膏和新品檀橙香水三个产品组合为礼盒推出,在微店和卖场的专柜同步上架。
同以往一样,因为微店可使用积分冲抵现金,并且不同等级的老客户也享有不同的购物折扣,所以同款产品微店仍然比专柜优惠一些;不过专柜可以有不同产品组合可选,所以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
除了正式活动宣传,惯例我会再来个小小彩蛋——多做一个名人小趣味版海报。这次的“小趣味”对象是威廉·莎士比亚。 继续阅读
时隔两年,再翻希阿荣博堪布的《寂静之道》,依然有新收获。一段一段微博式的文字,也是这本书比较好翻的原因之一。
书中说,法王如意宝曾劝导弟子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一百万遍(藏文)或六百万遍(汉文),就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现在我只完成276万遍阿弥陀佛圣号和47万遍六字真言。完成50万遍六字真言后,就要继续念诵阿弥陀佛圣号,至六百万遍完满,才能不慌不忙面对每一天。因为明天和死亡,不知道哪个会更先到来,而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
你一直都在努力工作,并使别人变得更富有吗?
大多数人年轻时都会到别人的企业工作,并尽可能使他人变得富有或更富有(这个世界竟然有如此多的超级英雄)。老板的工作目标不是使员工变得富裕,而只是确保你得到工资。
致富是你自己的事。
在我40岁前,我发现随着薪水的增加我也没有变得更富有,而有钱人似乎却总有花不完的钱;有的人努力工作却总是负债累累,有的人不怎么工作,也不用为钱发愁。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我的身边没有人能告诉我答案——这就像美女的朋友都是美女、有钱人的朋友都是有钱人,穷人的朋友也一定都不怎么富有——我去看财经、经济学和财商类书籍,开始按照所学的慢慢改变思维模式,并一小步一小步去行动。
几年下来,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到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和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系列,我读过超过20本这类书籍。
在8小时的工作之外,和太座一起在三年前创办了一家名为“皂办处”的手工皂工作坊,两年来这个手工作坊每个月都在为我们贡献正向现金流。现在,我们在准备帮助太座的姐姐成立一个家政工作室,以帮助她也能建立自己的持续正向现金流。
虽然目前的收益距离实现财务自由还非常遥远,我的劳动性收入也没有多少增长,但在行动和错误中,我积累了很多学校没有教的知识,非劳动性收入也在逐渐增加。也因为如此,我才敢于在上个学期接下幸福学堂初、高中的基础经济学课程。
日常生活中,我也在一边继续学习,一边将所学到的知识一点点传输给我的孩子,开启他们的财商教育。我可不想他们和我一样前半生去做“超级英雄”,在人生过了一半才来拯救自己的生活。
“财商不是指你挣了多少钱,而是指你有多少钱,这些钱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这些钱能维持多久。”
很多工薪族认为,仅靠挣更多的钱就能解决财务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只能引起更大的财务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多数人在学校都没有接受过管理现金流的教育。
如果你不控制现金流,工薪族挣再多的钱也不会变得更富有。事实上,更多的钱使更多的人变得更穷,因为每当他们涨了工资后,都会去购物和消费平时不会去买和不会去消费的东西,例如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这就使自己陷入更深的债务中。
如果你理财有方,你就有可能获得财富;如果你的理财技术狠糟糕,那全世界的钱也救不了你。穷人和富人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在闲暇时间所做的事情。我要成为富人,我就要一直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富有,而不是使别人更富有,这样我才能不必为了钱去工作。
说到刚刚看完的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完全可以砍掉四分之三的冗余,也就是说我购买这本书多支付了四分之三的钱,作者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睡后收入(被动收入),即在睡觉时也会有的收入。
2018年7月30日,在准备和等待了25年后,在我41岁时终于皈依成为佛教徒。于是这个博客,也成为了一个佛教徒的博客。
这个准备和等待,起于我16岁偶然得到的一些成都文殊院印刷的佛教书籍。大概在18岁时,曾尝试过出家,但没有成功,然后开始佛经的诵读、学习和日常修行。得到的第一本佛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福建莆田广化寺印刷的折页版,至今仍保存完好。
这里记录的是从2015年5月1日 — 2025年10月9日,学习过的经书和诵读佛号、真言数量。更早以前的,因为没有特别记录,所以无法统计。下一步,我将要去完成我的心愿——读佛学院。
阿弥陀佛:423万遍
六字真言:554万遍
南无地藏王菩萨:1万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6遍
《地藏菩萨本愿经》:6遍
《妙法莲华经》:1遍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4遍
憨山大师《感应篇》:1遍
《八大人觉经》:1遍
《佛遗教经》:1遍
《四十二章经》:1遍
《佛说大乘戒经》:1遍
《百喻经》1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000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2遍(抄写1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1遍
《六祖坛经》:1遍
《佛说无量寿经》:1遍
《观无量寿佛经》:1遍
《佛说阿弥陀经》:45遍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7遍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3遍
《华严金狮子章》:1遍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遍
在我看过的关于西藏的书里,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格萨尔王传》、河口慧海《100年前西藏独行记》、邢肃芝(洛桑珍珠)《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以及艺人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从信徒的视角看到一个虔诚、祥和,充满信仰力量,满天神佛的西藏;
透过陈庆英/陈立健《活佛转世:缘起•发展•历史定制》、班钦索南查巴《新红史》、根敦群培《白史》、第二世敦珠法王《藏密佛教史》和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看到一个手术灯下历史线索如血管、肌肉一样条条理理的西藏;
蔡志纯/黄颢的《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能看到这是一本极尽意识形态之能的党员干部学习材料,书里那些人名、地名、事件和时间确实都是西藏,但是你看不出这些信息和西藏、藏传佛教、活佛、藏民到底有什么关系,充斥的都是“作者从事实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根据我国有关宗教政策,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叙述活佛转世”的一幅批判的傲慢嘴脸;
朗顿·班觉《绿松石》、陈渠珍《艽野尘梦》、次仁罗布《放生羊》和《祭语风中》写出西藏近百年间历史变迁中的个人的视角,时光滚滚洪流中,一己实为草芥,让我们活着的时候去珍惜这肉体,心灵满怀慈悲的去爱众生。
热振活佛对权力、财富的强烈欲望和一夫多妻的不伦、噶多活佛的刺杀行为、堪布们的权力之争、喇嘛僧众“战争领袖”赞年活佛领导的暴乱,以及不仅好色、抽鸦片、嗜酒,还才华卓著的“西藏革命党”人喇嘛更敦群培……金钱、政治、权力、暗杀、性、武装冲突……僧俗不能免深陷其中。今天翻完的780页厚厚一本美国人类学博士梅·戈尔斯坦(Melvyn C.Goldstein)的《喇嘛王国的覆灭(1913-1951)》,展现了一个没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眼中的西藏。
或许,在汉传佛教,我们也需要一些多样的视角。例如似乎已快被遗忘的北京龙泉寺释贤启、释贤佳两位僧人,向佛教界举报龙泉寺一存在违章建设;二是巨额资金去向不明;三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龙泉寺住持释学诚涉嫌性侵女弟子的“重大情况汇报”,会就此不了了之吗?还是会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举报不实?我想,最终调查结果应该会是避重就轻的部分基本属实——巨额资金用于修建了违章建筑,考虑到已是既成事实且未造成重大危害,责令补办手续且下不为例;性侵一说,是由于师徒不同的修为程度和对修行方法的种种不同理解而导致的误会,所以举报不存在实与不实之说吧?!然而这并不能给出任何真相。真相,往往是没有真相。
作为一名皈依了佛、法、僧三宝的佛教徒,我想在找到我真正可依止的“僧宝”之前,还是先依止自性三宝,静待缘分。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李察·贡布里(Richard Gombrich)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不是说我比别人更纯洁善良
而是我有太多无明烦恼需要去除
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不是说我比别人更具足智慧
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
我需要用谦卑来体味更浩瀚的世界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比别人好或坏
而是我了解到众生的平等无二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因为我只能爱自己所爱的人
而佛陀却能爱自己所恨的人
并使他们具足智慧与慈悲
所以我选择学佛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不是为了从此求财得财
而是为了了断自己对一切欲望的执着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不是为了人生一帆风顺
而是为了坦然接受无常
在任何残酷的境遇下
从容如君王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不是说以爱的发心
绑架他人
而是为了用周到的智慧
在随顺众生中自利利他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虚无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处处是道场
活在当下就是在修行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的生命并非从此不再遭遇挫折
但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会转化成助我成长的因缘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心中充满无尽的感恩
单单想到今生有缘生而为人
且具备修行的能力
又有机会遇善知识、得以听闻佛法
就深心感动因缘不可思议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因为外在有一个神
而是我发现了我本具的自心本性
所谓茶道,即“茶汤之道”。茶汤的原型,是中国宋代兴盛的一种饮食游艺,在镰仓初期传到日本,并逐渐本土化,形成了名为“茶汤”的日式风雅游艺。
宋代,成都临济宗禅僧圆悟克勤(1063-1135),耗时二十年编成古今公认的“禅门第一书” ——《碧岩录》。后来,圆悟克勤给继承其法的弟子虎丘绍隆手书的“印可状”流传至日本,并为日本大德寺一休宗纯珍藏。
村田珠光(1423-1502)曾跟随能阿弥学习立花及唐物鉴定法,之后又跟随大德寺著名的一休宗纯和尚参禅,由此大彻大悟,并从一休宗纯和尚处得到了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圆悟克勤印可之证墨迹。他将这幅圆悟克勤禅师的墨迹挂在茶室的壁龛上,在那里点茶。以此为转折,人们开始在茶室壁龛上悬挂著名禅师的墨迹。在此之前,茶室里主要悬挂佛画及唐绘,都是些山水、花鸟或人物画。
村田珠光原本是为了改革茶汤才去参禅,并从中悟出“茶禅一味”境地,茶道与禅宗之间成立了正式的法嗣关系。村田珠光开创的”草庵茶”是后世日本茶道的起点,由此他也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
珠光的弟子中,有许多如村田宗珠、藤田宗理、栗田口善法等优秀的茶人。藤田宗理是武野绍鸥的老师。武野绍鸥在三十九岁时,收了鱼店老板的儿子鱼屋与四郎为弟子,鱼屋与四郎姓田中,后来改名“千与四郎”,正是后来的千利休。
在茶道的历史中,人们一般将村田珠光看做是茶道鼻祖,将武野绍鸥定位为中兴名人,将千利休作为集茶道文化之大成者。千利休茶道精髓的继承者,即是利休子孙中的三千家: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
昨日和今日,翻完两本书:桑田忠亲的《茶道六百年》和山本兼一的《寻访千利休》。
至此,从司马辽太郎《功名十字路》、《风神之门》、《幕末》、《新选组血风录》,隆庆一郎《花之庆次》,柴田炼三郎《真田幸村》,井上靖《天平之甍》、《风林火山》,浅田次郎《壬生义士传》到山本兼一《寻访千利休》,真正结束了我的日本时代小说阅读季。后续若再有涉及,应该是与工作内容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我想换换阅读“口味”。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贫穷、财务困难或者只能挣到低于他们应得的薪水,不是因为他们已知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未知的东西。”
《富爸爸穷爸爸》20周年修订版,对内容与当下经济形势结合做了大幅更新。十几年前,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时,正在盲目创业。很多时候,年轻并缺乏有效的引导,实在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现在回想,很显然那时没有看懂这本书里的任何概念,否则我的财务现状也不会仅只如此,虽然与十几年比好了很多,但应该要更好才对。不过,现在重新学习也还不算太晚。
每个人都有两样珍贵的宝物:时间和思想。相对公平的是,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多,因此每个人财富的多寡,就取决于思想和由思想所主导的行动。在赚钱这件事上,我相信,如果没有行动,再好的精神财富(思想)也不能转换为物质上的财富。精神财富虽然非常重要,但我们确实倚靠物质财富才能存活。
我和我的家庭、孩子的未来将会变得怎样,完全取决于我拥有怎样的思想,并采取怎样的行动。之所以觉得自己还有救,是因为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并在适当的时候,与我的家人和孩子分享这些知识,开启他们的FQ(财商)学习和我的“再教育”。
1、劳动性收入是你工作得来的钱,而被动收入和投资组合收入则是为你工作的钱。变富有的关键是拥有尽快将劳动性收入转换成被动收入或投资组合收入的能力。
2、很多人说“我对钱没兴趣”,可他们却也在每天工作。这只能说明他们并没有说出真相,如果他们对钱没兴趣,又何必工作呢?这种人比一味只知道敛财的人病得更重。
3、一个人一旦停止了解有关自己的知识和信息,就会变得无知。你时时刻刻都要做的决定是通过不断学习打开心扉,还是封闭自己的头脑。但不幸的是,对许多人来说,离开学校是学习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4、如果学校教学生关于钱的知识,社会就有可能更富足。但学校只关注教学生如何为钱工作,而不是掌握金钱。
5、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不盲目从众。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群体往往会反应迟钝,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6、在投资活动中,我从文遇见喜欢亏钱的人,但我却从未遇见一位没亏过钱的富人,却遇见许多从未亏掉一毛钱的穷人。
前院的黄瓜天天熟,两三天不摘下来吃掉就变黄老,只能摘去堆肥。
夏天,坐在后院咬着新鲜摘下嘣脆的黄瓜晒太阳看云,美事一件。贵州的云,也只有在夏天才会这么好看和立体,积雨云就是雕塑者的作品,在天蓝桌面上变幻让我想起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e 1832—1883)在但丁《神曲》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里,那些雄奇壮观的版画插图。
贵州的夏天,阳光灿烂,雨水充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鼻炎、咽炎没好,又咳嗽了。吃了两天家里各种剩下的咳嗽药,无一有效。早上去观复堂找吴书锐医生看病,在一段1公里的路上,太阳像一条洋辣子虫爬过后脖子,却有稀稀落落的雨落在头上,不多的路人都打着伞。周围没有树叶和楼房,我抬头看,没云的天空下着雨。
和吴书锐医生约了周五上午到医缓堂复诊。回到家告诉太座说,医生也再次说了我的体质不能吃鸡蛋、牛奶,会导致肠胃不适或拉肚子。“那你就要吃肉了,我会让你吃肉的,你要在冬季到来前,让你的身体做好准备”,太座大人说。
贵州的其他季节,尤其是冬季,云和雾常常是弥漫而来,潜潜浸入,不知不觉间已被包裹其中,呼吸间吸入雾气和呼出自己的气息,人和雾融为一体,或者说被吞噬。从“雾隐”这个词,所以才让我感觉神秘而奇幻。如果没有浓雾,整日的毛毛细雨根根如针,带着寒气刺穿厚厚的衣裤从毛孔钻入肌肤,深入骨髓,冷得骨头也僵硬。所以曾有从东北来的也说贵阳的冬天,比东北还冷。
前天,微信朋友圈流传一份北京龙泉寺的释贤启、释贤佳两位僧人,向佛教界举报龙泉寺一存在违章建设,10年间违规建1.37万平米建筑;二是巨额资金去向不明;三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龙泉寺住持涉嫌性侵女弟子的“重大情况汇报”。今天全网就只剩下一篇学诚法师新浪博客上的声明,该篇博客还关闭了评论功能。
声明称该举报“收集、伪造素材,歪曲事实并散布不实举报材料,构陷佛教大德,误导大众……已涉嫌构成犯罪……此事背景复杂、组织运作、用心险恶,北京龙泉寺将提请上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此事给予调查,以正视听。”
这份“严正声明”,漏洞有点多,而且关闭评论功能这个举动,就算蒙住自己的耳朵,这个世界也不会就此会安静——
1、如果举报者如声明所说是“收集、伪造素材”,那说明部分素材是真实的,不是伪造的;
2、单方面的声明并不代表事件的结论。如果举报材料真的是伪造,那就用证据证其“伪”;
3、如果举报者确实是在“歪曲事实并散布不实举报材料,构陷佛教大德,误导大众”,那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仅仅“背景复杂、组织运作、用心险恶”的“阴谋论”可能无法转移信徒视听;
4、如果举报者“已涉嫌构成犯罪”,直接报警、调查、取证就好,为什么是“提请上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
我不轻信任何人,也不轻易怀疑任何人,我尊重专业和证据,而不是权威。
任何单方面的发声,或任何一边倒的言论,都是可疑的。尤其是像这样,举报信息一夜之间销声匿迹,更加可疑。
学诚法师说:“你说的话,其实就是别人眼中的你。大家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好说话,就是改变命运。” 我作为一名新晋佛教徒,期待龙泉寺和学诚法师能够与大众加强沟通、积极证伪,好好说话,让“歪曲事实并散布不实举报材料,构陷佛教大德,误导大众”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得到应有的下场,还佛教界和信徒一片清净。



今天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昨天早上8:10左右,抵达离家30公里的西普陀寺时,寺院上方阳光穿透云层照射下来,我相信这是一个好兆头,而心里也同时在说“wo~好美的丁达尔现象”。
原本9点的皈依法会,延迟到9:15开始。此次法会不到一个小时结束,有70余人皈依。至此,从第一次接触佛法的25年后,我终于皈依佛、法、僧三宝,成为一名佛教徒。然而皈依后,我并没有什么欢喜。可能是我对法会的期待高了点,而现实一向总是不尽如人意:
有不止一名未按要求着装的穿着热裤的年轻女子在大雄宝殿上,参加皈依法会;法师(我不想敲出法号)迟到并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和走神;各位僧人的言行举止……很难让人升起恭敬心。为了皈依,我准备了25年。而这次皈依法会的感觉就是——为了这次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之旅,我准备了25年,终于满心欢喜登上指定的航班,结果发现我可能登上的是游乐场里的旋转飞机,原地转了一圈就放我下来了。
这些年我看到的一些汉地佛教寺院越来越像是宗教旅游地产项目,僧人也越来越像项目经理,也就难怪藏传佛教在汉地越来越受欢迎了。
早知如此,我就在小区旁村民集资修建的,所有佛菩萨和各路神仙都挤在一间“大殿”里的小寺庙——古佛寺参加法会了——如果不是寺内有恶犬,每次都让我不敢入内的话。
今天,突然想起《维摩诘所说经》里“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句,敲下这篇博客后,我就舒服了,抄经、读经、六字真言,该干嘛干嘛去。
心不净,则眼不净。所见并不一定就是所见,很多时候所见只是投影仪,将心中影像投射到世间,而自以为所见即所见,其实所见并非所见。修行只关乎自己,而修行和道德一样,也只是用来律己的。
★遇到什么样的人,是业力的感召;如何去面对,是当下的心态。前者我们改变不了,主要是把握后者。内心如果是烦恼,别人的烦恼就会把它点燃;内心如果是智慧,别人的问题就引发不了自己的心头火——这个火发出来,首先烧到的是自己。要修炼“不为别人的烦恼买单”的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