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生死

如果心灵不在身体里

“由于医学的进步,对生命末期的侵入性干预导致临终病人放弃了尊严,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美国医学协会也认为,临终病人承受的羞辱且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病人在死亡过程中的尊严荡然无存。”

“生命就像服刑一样。在此状态下,我们自己的身体其实是个监狱,死亡才正是解脱,就像越狱一样。那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比喻了。”

读完雷蒙德·穆迪的《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这本书和布鲁斯·格雷森的《看见生命:一个医生的濒死体验报告》,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还有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四连起来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认知组合——如果心灵不在身体里,又会在什么地方。

晚上开始读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这本书目前在女儿喜欢的书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她读了十几遍后决定推荐给我“有时间一定要读一读”,“读完我们聊一聊以后我们家的书店,除了卖书,爸爸的销魂炒饭妈妈的手工皂,是不是也可以卖一些文具”她说。

死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早上散步,花卷将一朵花放到佛像脚前,合什三拜后对我说:“昨晚梦到爸爸死了,从梦里哭醒来。我不要爸爸死。”

我们一起坐在草地上,“可是,人生就是死路一条,每个人都会死的。”我说。

“如果爸爸死了我就再也看不到爸爸了”,她抱着我的脖子撒娇。

“你看,两个星期前,桃花灿烂,现在桃花不见了,小桃子出现了。等桃子成熟掉到土里腐烂,被桃树吸收,明年春天桃花又会再开。那你说今年的桃花死了吗?每个人就像这朵花,花谢了,只是花的样子变成了桃子,等桃子腐烂了,就又成为另外的样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但死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成为另外的样子。这就是轮回。”我说。

创业就是面死而生

“记录”这个行为,是一件有趣的事。

随着自己这个博客的复更,过往的一些碎片也在慢慢浮出水面。

这是2013年11月,我在一本杂志任主编时的……某期类似“卷首语”的东西?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他创办的全球领先战略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已宣告破产。而之前由罗伯特·C·莫顿(Robert Carhart Merton)与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amuel Scholes)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主持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简称LTCM),在原本忽略不计的小概率事件中错误地不断放大金融衍生产品的运作规模,导致短短的150天公司资产净值下降90%,巨亏43亿美元。

与默多克第二位前妻安娜得到的分手费相比,现已是默多克第三位前妻的邓文迪所得分手费仅为其前任的零头。

书架上满满都是管理书籍,写字楼里到处都是破产企业;满世界都是爱情教程,满大街都是不幸婚史。作为本土财经杂志《创想家》的主编,我并不懂多少商业,只是怀着敬畏之心提醒自己,凡事没有那么容易。如果天道真的酬勤,如果勤劳真的能够致富,这个城市里最富有的人一定是建筑工人、清洁工、背篼,但现实中他们却是城市里几乎最为贫穷的人。是什么决定了谁拥有财富?

我常对同事们说,不要轻易去聆听“成功者”的教诲,更没有必要为此花钱。那些所谓的智慧,并没有什么深奥可解释,甚至有的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存在并为人所熟知。如果你不投入到工作中,那些智慧和鼓动性讲话又有什么用?这些都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同时不要只看到幸存下来的所谓“成功者”,成功只是不可复制的“黑天鹅事件”。应该去墓地看看,那里埋着更多和幸存下来的“成功者”一样努力一样勤奋一样期待成功的不成功者。失败本就是必然,创业就是面死而生。

在上下班的公交上听收音机,在办公室电脑打开音乐播放器,都是没听过的歌、没见过的生面孔,排行榜上都是可能都已经是旧人的新人和新人,感觉自己真的是快老了。余生,我得为自己的人生补补课——作为一个又在创业的中年男人,应该拥有一个基本健康的身体;写一手还看得过去的字;看一些关于历史的书;要谦恭;少发脾气多倾听;适当独处并习禅;认真拍一些照片;告诫年轻人要自律并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在每年的结婚纪念日给妻子一份礼物;教两岁的女儿要学会说请、谢谢和进门问候出门道别,然后,为自己写一段墓志铭——墓志铭是目标和结果,是我希望百年以后别人怎样纪念我。而所谓的常识,不过是18岁以前学得的一大堆错误看法。

【读书笔记】《西藏生死书》

1、佛教中的一派,称心性为“平常的智慧”。但在日常中,我们庸人自扰地把很多事情搞得很复杂,以至于有时候当上师传示心性法门时,我们都嫌它简单到不足采信。我们的凡夫心告诉我们,这不可能是心性,心性应该不止于此。它应该更“荣耀”,灿烂的光芒在我们四周的虚空闪烁着,金发飘逸的天使翩然而下迎接我们,然后是巫师低沉的声音:“现在你已经听到了心性法门。”事实上,这种剧情实在是子虚乌有。

2、佛教相信普遍性的因缘法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会改变,都有其因缘,因此不相信有一个神圣的造物主,也不相信生命可以自我创造;相反,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心或意识也是由于先前事物的结果而产生。

当我们谈到因缘时,有两种主要的类型:主因和助缘。主因是产生某种事物的材料,助缘是促成因缘作用的因素。就心和身来说,虽然可以彼此影响,却无法变成对方的内涵——心和物虽然彼此依赖,却无法当做对方的主因。这是佛教接受轮回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人认为“轮回”这个词隐含某种“东西”在轮回,它从一生旅行到另一生。但在佛教里,我们不相信有一个独立和不变的实体,譬如说灵魂或自我在肉体死后还存在。我们相信,让生命和生命之间相联系的,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终极最细微层面的意识。

3、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延后呈现果报。我们无法指出是哪一个因造成哪一个果,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许多业成熟之后集合在一起的复杂结合体。我们行为的结果完全是由行为背后的动机而定,绝非取决于行为的轻重。所以佛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

4、目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反映了过去的业。如果能认知这一点,那么我们在遭遇痛苦、困难或好运时,就不会把它们看成是失败、巨祸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处罚和奖励,也不会自怨自艾或沾沾自喜,而是把正在经历的一切,看成是过去业报的完成。藏族人说:“痛苦是扫除一切恶业的扫把”,甚至还要感谢一个业正要结束。我们知道,“好运”是善业的果报,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很快就会过去;“坏运”是恶业的果报,事实上它正在给予我们净化的绝佳机会。

5、急事缓做,不要急着想短时间内迅速解决你所有的怀疑和问题,因为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精神的旅程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净化的过程,当你知道这一点,就会变得谦虚。越希望取得越大的成就,就越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长久的时间。

6、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自己的信仰强加在他人身上。

7、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也不要期望你的帮助会在临终者身上产生神奇的效果或“拯救”他,否则你必然会失望。人们是以自己的方式过活,怎么活就怎么死。

8、没有哪一种布施意义大过帮助一个人好好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