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卅九】没有阅读和写作就没有生活

今天语文3班的内容是番外篇之二,张继《枫桥夜泊》与张祜《题金陵渡》之试比较。

“我们中国人,小时候大概没有不背唐诗的。

“传统语文课里,古文的大部分比重也落在古诗鉴赏上。本来背诵、默写、理解都是学习古诗的必经之路,无可厚非,只是很多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老师会为学生预备很多答题的套路。如果是写晚春的诗或者写秋天的诗,那必定是惜春或者悲秋;如果是离别诗,一定是惜别。还有很多可以翻来覆去用的借景抒情、借古喻今之类。如果学生的脑海之中只装了这些,那着实可惜,他和唐诗的真意注定将貌合神离。

“先把一句句唐诗背得滚瓜烂熟,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实在是好极了。把诗记在心里,而后有一天,抵达人生的某个阶段,你眼前的景致或者情感自然会引发和诗人心有灵犀的瞬间,这个时候你就会忽然明白那首诗的深意,而你明白的那层深意也会反过来丰润了你眼前的景致和人生。”

用钱佳楠《文学经典怎么读:从IB中文到批判性阅读》中关于古诗词学习的一篇节选作为引子,从天台山国清寺的寒山、拾得讲到寒山寺和张继的《枫桥夜泊》。在昨天讲了王孟诗比较后,张祜的《题金陵渡》留着,不说,让大家回去完成课题作业——诗的美学:张继《枫桥夜泊》与张祜《题金陵渡》之试比较。要求各位对古诗的理解和比较,不要宏大叙事,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要自我感动,好好说话

花卷因病迟交了上一个课题的作业,在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我是谁:李白自传》里,她化身李白,虽然口语化表达多了一点,但作为自传,使用内心独白较多的表达也是能够接受的,并且行文和语气,极有个人风格。拿到“A+”。

曾的“每日一记”沉浸在体育课各项目比赛中,无法自拔。我想这应是他最擅长和“安全”的表达方式,以至于不管什么运动项目,他都写得很相似也很清楚,行文也都没有什么大问题。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于是留言:从今天开始,你的“每日一记”不再写体育课内容,改写你每天乘地铁时仔细观察在地铁上遇到的人,她/他多高,什么发型、发色,穿什么颜色和款式的衣裤鞋子,背的什么包等等,一天一人。

高考体作文不是写作。写作是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表达、反思,甚至是抗争。没有尝试,没有挑战就不会有突破和提升。没有阅读和写作就没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