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也闲谈·卅三】学校里教龄越长的老师越可怕

因为学者们上周完成的作业内容太过美妙,一不小心点评就超时了。不过除了我没人知道。点评的出发点是:诸君到讲谈来,不是为了和别人一样,而是为了更加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人人生而就不同啊。所以我们扬长不补短,不要去花大力气补自己的短板,因为就算补上来了也只不过是和别人一样而已,甚至极有可能自己全力以赴做到的最好还不如别人随便搞搞,所以短板尽力就好。气力应该花在自己的长板上,让长板变得更长。既然人无完人,既然人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那就在自己擅长的、老天爷赏饭吃的领域,活出自己,活成自己。

从被视作印象派及现代抽象绘画的重要先驱的,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的油画《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进入阅读和讨论环节。

打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是格雷那万勋爵与地理学家帕噶乃尔的对话:

“天地万物都在向您宣战。”

“可我一定能战胜它们!”

角色扮演朗读,比上周更加丝滑。提出问题和讨论环节,提问、回答、讨论,再提问,不断有“为什么”被抛出,有学者回答不出,转而将问题抛向了我。根据规则,如果我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就成为我的附加作业;如果我答上来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将问题抛给我的人将喜提我的一个问题。于是,英勇的Tong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格雷那万勋爵和夫人决定要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一个陌生人——他们可以不去吗?

“威哟!这个问题要说清楚,恐怕两千字都不够哦。”我说。Tong大笑。中场休息的甜点时间,得到旁听家长的加持,补充介绍了巴塔哥尼亚的地理位置和命名来由,还播放了书中提到的英国格拉斯哥的介绍视频。越来越有共享学习社区的感觉了。真好。

打开《战争与和平》的是老别祖霍夫的遗产争夺战中,大公爵小姐的:“这个世界上既没有信义,也没有公道。在这个世界上就得狡诈、狠毒。”借了《沙家浜》中一句“这个女人不简单”,开始抽丝剥茧分析在第一部前二十一章中,那些看起来的主角其实都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时隐时现,埋藏在种种人物和关系中的安娜·米哈伊诺芙娜·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她也才是遗产争夺战中真正的赢家——虽然继承遗产的不是她或她的独生子鲍里斯。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事件的推动,靠的绝不是像课文里似乎理所当然的单一理由,而是在很多的细节里做铺垫,从而一点一点的去让目的浮出来,让人物渐渐丰满。例如……”依据文本,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细节一一指出,在丝丝缕缕中,那些看似出人意料之处其实都是“早已注定”。“这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了。”

进入主题“列子御风泠然善也:希腊三贤、罗马十二铜表法、伯罗奔尼撒战争”。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给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订件《荷拉斯兄弟之誓》,到《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讲到想当木匠却成了皇帝的明熹宗朱由校和锁匠国王路易十六被戏谑地称为“美国国父”背后的缘由、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再回到《列子》的“万物自天成、盗者本无心、光阴若逆旅、生死不及情”,世界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午,我节选了不是教材内篇目的《列子·天瑞》中“人之大化者四”一段,请五六年级的学者们阅读并讲解。“不要怕错,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你的理解。”七七八八,大悦!“各位,这是《列子》,和《老子》、《庄子》一样的先秦文学作品哦,可是,那又如何呢?就是你们理解的这样。”小学阶段读古文,要的不是精准,而是要先建立勇气和自信,不怕,才有可能亲近和深入。

下午有旁听的家长和某国际学校高中生加入。请学者讲了《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和《纪昌学射》中被收入课本时删除的一段文本。

地质考证显示,杞国所在地在春秋时期频繁遭遇自然灾害,包括强烈地震、山崩和泥石流,所以“杞人忧天”最早并不是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而是杞人的真实担忧。

愚公为什么非“移山”不可?智叟的问题也没有智慧到哪里去。智叟和愚公其实一样愚不可及,因为智叟无非是在嘲笑愚公的不自量力,并没有对移山这件事的必要性提出质疑。这个故事被放进课本,无非是想传递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可是这样的说教毫无说服力,因为有的困难是不需要去经历和克服的,愚公就是没苦硬吃。有世世代代移山的决心,搬个家不就得了?搬不了家,把“面山而居”改为“背山而居”,“出入之迂”不就一马平川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去死磕,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所以,重要的不是愚公和智叟谁更智慧谁更愚蠢,而是如果不独立思考,不去问‘为什么’,别人说啥你信啥才是最‘愚’的。这才是我将这篇八年级语文课本篇目放进这个主题的目的。”下午的进度不错,结束了这个主题。下周开始主题十一“孔孟仁义: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孔丘、不败的亚历山大大帝以及后圣荀子”。

在讲到什么是好的写作时,上午有学者分享了一次语文考试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却被老师打了一个大红叉,因为不符合老师的预设要求。“听你说下来,这是一篇能够在我这里拿到‘S’,也就是超级等级的好文章。”我越来越觉得,学校里教龄越长的老师越可怕。他们自以为自己动辄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相当丰富。AI时代了,这样的老师拥有的不是几十年的经验,而是一个经验他用了几十年。

一天的讲谈结束,九年级的Logan不肯走,他翻开作文本,里面写了满满三页的问题要和我探讨。于是我们从陶渊明到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从李白的“赐金放还”到《行路难》和加入永王叛乱被流放;从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到李商隐的“一弦一柱思华年”的不可解;从李清照到辛弃疾、韩侂胄,再到《满江红》和为什么岳飞必须死;从范仲淹的文兼武职不过是有宋一朝的惯例,再到《水浒传》中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其实在当时确有其人其事,极有可能就是文转武职并历仁、英、神、哲、徽、钦六朝,在北宋中叶以后的军事上担当着重要角色的种氏将门。一个小时的“小灶”后Logan问:“毛豆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讲到你的‘唐人五十家’啊?”

“不着急嘛,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离开也闲书局时,在二手书区淘到集雅斋本影印《唐诗画谱》一册,虽纸张年久发黄且略有水渍,也大欢喜。因为集雅斋本《唐诗画谱》于明万历年间刊行,由集雅斋主人黄凤池编辑,书为名公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之挥毫,画请名笔蔡冲寰、唐世贞为之染翰,刻版出自徽派名工刘次泉等之手,时称“四绝”。

在回家的地铁上,问女儿今天的讲谈如何。“嗯,虽然你能从我这拿到98的高分,但还请不要得意,任重而道远啊兄弟。”她说。Yes, My 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