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3年02月

开编《三近斋摭录》四种第二卷

幸福学堂通知下周一返校,惯例提前一周为开学做准备。

与新任的学部负责人S老师确认了,新学期我继续从六年级到初中的语文课和高中的出国留学班的中文经典课;另外,她还希望我恢复游学课。因为上个学期,关于游学我们曾有过两次简短的交流。

我答复说:“曾经,学堂中小学的游学都是由我规划、踩点和进行涉及所有学科的相关课程及行程的设计,中学部的游学课也是我上。但几次游学下来,校长和学部负责人对我的游学规划和课程的执行并不认可,于是换了游学老师。如果新学期我来上游学课,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要求仍然还是之前所坚持的。到期末,课程的评估结果,恐怕,部分学生和校委会的评价还会和之前一样吧?!”由于她对之前的情况并不了解,约了下周面谈。

通常我的课时在开学前一周是先到先占,约满为止。如果课时在中学部就排满了,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写作课我就不再继续了。

新学期我在中学部的课程内容为自编教材的《三近斋摭录》甲、乙、丙、丁四种,分别如下:

《三近斋摭录·甲编》第一卷下,“先秦”部分从“百家争鸣”到天下一统的文史地(地理部分为人文地理);

第二部分为《三近斋摭录·乙编》第二卷“唐人绝句五十首”;

第三部分为《三近斋摭录·丙编》第二卷“易读错字词五十个”;

为高中的出国留学预备班中文经典课准备的《三近斋摭录·丁编》第二卷:苏轼《东坡志林》选。

今天翻检了一上午的唐人绝句,下午把苏轼的《东坡志林》又读了一遍,初粗选了十几篇出来,所以李洁非《古史六案》,还有最后《<老子>辩》一案没读完。

【读书记】学不足以遂志的王安石

昨天下午在红砖房学堂,女儿画画我读书,李洁非《古史六案》没读完,《王安石变法》一案,分析比较考据多,信息量大,结论有新知——

通过设条例司,神宗赋予王安石以财利制度更创权。后者手操这台他专用的国家机器,开始变法。变法中陆续颁布的影响最广、与所有民众关系均甚直接者有八,短短数年,变故踵续,波及千家万户,反对四起,抗议不断。新法缘何差评如此、孤立无助?右正言李常传达了普遍心声:“今条例司于浮费无所节损。日造罔民之法”,“剥民以无度”。以“理财”为目标的王安石变法,不从汰除弊政入手,却着眼于百姓腰包,这些变法条款一设计出来人们就发现是在赤裸裸地夺民之食、与民争利、增加民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搞钱”。变法严重斫伤民生,这是它遭抵制的真正原因,而非当今论者所谓进步与守旧之争

世上之事不论以何种美名出现,但凡唯我是从就必入斜途,其所施行亦必祸事。王安石摒弃协商、群言堂,渴慕“能令政必行”的商鞅式独断,将异见人士打成“奸党”,以将反对者清除干净视为成败关键,这才是变法者真正可悲的一面。

神宗“自视眇躬”,王安石则向以当世伟人自居,故神宗以魏征、诸葛亮比王安石视为褒奖,而在王安石看来,自己起码堪比孟子。所以,比为韩愈也好,比作魏征、诸葛亮也罢,与其说令他引荣称信,不如像是遭到了贬低。王安石论事,素喜居高临下,发踔远之言。人目为不切实际,他却以为高屋建瓴。志大才疏、视己过高,以为博古通今足以经世济国,然实践证明他的很多做法有违常理,以至缺乏常识。连想护着他的乡党陆九渊都叹息:“惜哉,公之学不足以遂斯志,而卒以负斯志。”虽婉转其辞,意思实即志大才疏四字。比志大才疏更要不得的是食古不化、本本主义、盲目复古,变法方案措施基本抄袭秦火之后汉代伪书中的关于周代的记载,非但无关创新,实则多为复古。质言之,王安石变法与王莽改制大致是同样路数。

变法中,王安石还公然将国家制度与个人权威相绑缚,逼迫天下士人学子研修,运用某一个人的思想学说。此做法在古代绝无仅有。《宋史列传第八十六·王安石传》:“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学官即官学,指国家设立和管理的教育机构及学校。“颁之学官”即将王安石个人著作公布和规定为国家法定教材,“主司纯用以取士”,是规定国家考试惟以王氏之说为题和标准答案。这一切是有科举以来破天荒之事。借改变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达成思想一元化这一点,为秦、明统治者不及

探变法导入歧途之由,回避不开王安石的个性缺陷。然而言其个性缺陷,并非为造就其品质丑陋。个性缺陷严重,不等于品质低劣,这应当分清。名儒刘安世曾对门生言:“金陵亦非常人,其操行与老先生略同。”金陵即王安石,老先生则为司马光,刘安世昔从学司马温公,故如此称。司马光与王安石在政治上尖锐对立,但自始至终未诟病后者品质。作为司马光的弟子,刘安世评王安石操行与其师“略同”,足见对其操行的佩服。似此高风亮节者而能害世的现象,李卓吾认为:“但知小人之能误国,不知君子之能误国。小人误国犹可解救,若君子误国,则未之何矣”,因为“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谌旭彬《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和张向荣《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两本在书架上在向我遥遥招手。

【街头摄影】2023.02.01

贵阳·中天花园

几年没扫街了。以前每天提着单反扫街八小时,现在随手捏着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却难得拍一张照,器材的进步使拍摄变得更容易,却没了拍下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