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初读似重温

读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最强烈的感受是脑子不够用。不论是广度、深度还是看待作者和作品的角度。我能做的就是读一遍,再读一遍。

“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范围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所以“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这样“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这让我想起,曾经有十年时间里,我除了路牌、公交站牌、产品或药品说明书,几乎不读任何东西,更不要谈文学作品。现在回忆是怎样重新开始阅读的,却大概是因为上一次疫情——“非典”时被隔离,百无聊赖刷电影翻书。这也正是卡尔维诺所说的:“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而“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对于经典“出于职责和敬意阅读经典作品是没有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阅读他们。”“只有那些你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而这些书,就存在于“我们理想的经典藏书室中,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半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裨益的书。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时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我要求女儿每周选一本从来没读过或从来没想读的书去读,就是让她找到她的“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曾经我给因为孩子不阅读颇为苦恼的家长建议“在家里沿客厅一面墙装上书架,在架上放自己想读和要读的书、建议孩子读的书和孩子要读的书三类共一千本。一千本书就是一千种可能性。每天哪怕只抽10分钟全家一起阅读,慢慢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可能培养起来了。”这个家庭图书室,就是卡尔维诺的“经典藏书室”。

“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来说,只有当记忆凝聚了过去的印痕和未来的计划,只有当记忆允许人们做事时不要忘记他们想做什么,允许人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而又不停止他们所是的,允许人们是他们所是的而又不停止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记忆才真正重要。”《<奥德赛>里的多个奥德赛》这篇里,这一点,这一句,就足以让我膜拜卡尔维诺。“膜拜”这个词有点过了,是抬头仰望,此生都不可企及的高峰。

还是《<奥德赛>里的多个奥德赛》这篇,“正是我们对已丧失的过去的记忆,使我们确信征服未来是值得的。”这让我想到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那句话——“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我相信幸福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能力。《司汤达:知识作为尘云》一篇里对幸福的表述,让我对幸福又有了不同切片的了解,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95%的同龄人会觉得比我不幸的原因——“幸福也是这样,你愈是试图把它限制在一个实质的定义内,它就愈是消融在由一个个互相隔离的不同时刻构成的星系里,就像爱情一样。这是因为(诚如司汤达所指出的)‘灵魂会逐渐厌腻任何划一的东西,甚至厌腻完美的幸福。’”

“我是说,我咽不下海明威的‘抒情性’——他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在我看来是他最糟糕的作品。”最终,卡尔维诺也没能转变我对海明威的看法,尤其是《乞力马扎罗的雪》,只是卡尔维诺的表达更文学性。

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我试图标记一些“重点”,然而最终无从下手。每一句我都觉得重要,重要到想要把它们背下来,但减退严重的记忆力不允许我这样做。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今晚读卡尔维诺

东野治之《遣唐使》,小册子难以承载“大历史”,并且略显枯燥。

李鸿谷《国家的中国开始:一场革命》,我不能说写得不好,因为没读完,读不进去的一本晚晴民国史。

架上,一溜儿米兰·昆德拉在瞪着我。我眼神躲闪。对,米兰·昆德拉不错。但今晚我想读伊塔洛·卡尔维诺。抬起右手,抽出文学评论《为什么读经典》。“我爱巴尔扎克,因为他是空想者。我爱卡夫卡,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者。我爱莫泊桑,因为他肤浅。我爱曼斯菲尔德,因为她聪明。我爱菲茨杰拉德,因为他不满足。我爱拉迪盖,因为青春再也回不来。我爱斯维沃,因为他需要变得更老。我爱……”这本书36篇文章,论及31位经典作家及其作品,据说是进入经典世界最好的入门书。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评价莫泊桑肤浅,或许他能改变我对海明威的看法。

《文明》第二季第三十三集 | 可萨时代

幸福纪元五十二世纪(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

上个世纪卫生检查时,叶子部落无人在场且境内卫生未达到棋士团要求。本世纪初,酋长XLR在接到棋士团的通知后,安排部落成员将两个单位的物资缴至棋士团驻地。

由于无法忍受酋长长期一面耽于玩乐不理部落事务,一面又给成员安排任务,CJY和JYHH在本世纪中期愤而退出叶子部落。随后,经可萨帝国主要成员全票通过,顺利加入可萨帝国。而就在两个世纪前,正是JYHH向棋士团提交了叶子部落的扩大领土申请书,才使部落有了现在的规模。白驹过隙转瞬间,叶子部落就只剩下酋长和部落成员DYX两位成员了。“那我们下一步就把叶子部落灭掉吧!”SYH说。

可萨帝国元老ZYC和SYH二人,在刚过去的两个世纪之交的暗黑时代,联手建造了一个箭塔。从本世纪起,这个新建成的箭塔开始守卫帝国沿苍龙古道一线的东部边界,为帝国又增加了1个防御点。为了巩固与和平国隔路相望的东部边界,SYH特别按照棋士团要求加固和加高了城墙。

到本世纪,可萨帝国以拥有超过其他所有势力所拥有点数总和的13个点数,成为幸福大陆上不论是资源储备、人口数量,还是文明程度,都是真正最为强大的帝国,真正开启了属于可萨帝国的时代

这些点数来自——

城墙、岗楼和箭塔为帝国带来了3个防御点;医院的修建使帝国获得了1个医疗点,兵营和投石器的建造成功获得了2个进攻点,工程吊塔的成功建造获得了1个科技点;民居、大学和可萨之殿使帝国拥有了6个文明点。文明点为幸福大陆上最为重要的通用点值,可转换为同等数量的科技点、进攻点、防御点、商贸点、神秘点、正义点在内的任意一种类型点数。而每一个正义点都有50%的概率召唤棋士团为点数持有者作战。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萨帝国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还有棋士团的存在。除非被正义点成功召唤,棋士团不得介入各势力间冲突,也不得加入任何势力。但如果有势力试图与棋士团发生正面冲突,棋士团除能拥有对手同等数量和类型的点数,还能获得其他势力的所有点数加持。也就是说,棋士团将遇强越强。

面对日渐强大到几乎不可战胜的可萨帝国,深感压力的和平国成员LFJP独力加固加高了城墙,为国家赢得了1个防御点。这也是和平国建国以来获得的第一个点数。

清部落大酋长CZX在幸福大陆各国家和部落间游历了十几个世纪,看到新人不断加入可萨帝国,而自己和棋士团一样还是光杆司令后,幡然醒悟,终于决定要复兴大清,将部落打造为以旅游观光为支柱型产业的旅游目的地。第一个构想中的开发项目是奇石博物馆,收集和展示幸福大陆上各种珍奇宝石。

就在清部落大酋长在向棋士团讲述他的宏伟规划蓝图时,叶子部落遭到了入侵。棋士团立刻介入,一番调查后才知道,SYH为了获得真正的正义点,主动去帮叶子部落建设被拆毁的医院,但却忘了征得领主的许可。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享受孤独:与女儿聊独立思考

昨晚枕边书,两个小时翻完购于也闲书局的许子东《书生之见:子东时间》。这样的东西出成书,口头表达浅浅,社会评论稀里糊涂,要思想没思想,要观点没观点,学者、媒体人不爱惜羽毛大抵也就是这样了。

写日志,不是有什么写作欲望,而是记性越来越差,不记点什么,就忘记了。活过的每一天,得给自己留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碎片和念想。

在家里和学校,女儿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通常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一致,所以受到一些排挤和疏远,但还没有到欺凌的程度。

昨天有学生找我“投诉”,原因是女儿在需要大家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的项目中,想法常常与别人的不一致。

“在一件事情上,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出现不同的声音,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大家都一致的看法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我问。我知道这些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很难回答。

晚上,太座带二娃睡后,我和女儿聊天:“最近我发现你在学校偶尔有时候会一个人呆着,不和其他同学去玩。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在国家的发展上,她们觉得我总是想的和她们不一样,觉得我在阻碍她们。但我并不想阻碍谁,我只是有时候不赞同她们的想法而已。”女儿说。

“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因为有独立的思考,所以才会有不同,并且这每个人的不同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是常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是常识。所以独立思考才更加可贵。你知道吗?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为什么这么说?”女儿问。

“因为独立思考是一种难以获得,所以非常宝贵的能力,而你就已经开始具备和掌握这种能力了。”

“那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

这种能力会对你的人生带来长远和持久的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让你与众不同。但短期来说,它看起来会给你带来很大麻烦。

“会有多大麻烦?”

孤独。你会因为别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你的不同而感到孤独。人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就需要保持适当的孤独。但多数人无法忍受这种孤独,于是需要在群体中寻找和获得安全感,要被群体接受就需要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同,那就意味着要和大家一样,要合群。但其实是,谁能忍受,甚至是享受孤独,坦然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接受,因为你知道那不是你的问题,谁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接受自己才能走得更远,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旅客。”

“好吧,我会努力去安排好自己一个人的时间。”

又想起这句——越觉悟,越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觉悟。

《文明》第二季第三十二集 | 武士·女王·吟游诗人

幸福纪元五十一世纪(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

本世纪又是棋士团每五个世纪一次的幸福卫生大检查。

可萨帝国和清部落,由于领土内的少量垃圾未清理,各将两个单位的资源缴至棋士团驻地。和平国卫生情况良好。

两个世纪前,棋士团将“文明”项目融入了由团长任课的阅读写作课,开启了 “屠龙者”创意写作支线任务。

在第四十九世纪的任务为,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自去完成领到的任务——

来自群山之王的求援信

你们被困在勃朗峰已十天,所有能吃的都已吃光,包括皮鞋。如果三天后再没有援兵,饥饿的半兽人和食人妖就会把你们蘸蒜泥辣椒水吃掉。为了活命,群山之王的你只得给山下之王,你的小表弟托马斯·潘恩写一封求救信。最终,传奇勇士芭比波杀出重围将这封信送到了潘恩手上。但芭比波不知道,潘恩不但喜爱黄金,还和你有深仇大恨,上一次在亚瑟王的晚宴上,你们就曾发誓:下一次见面就是生死决战。然而,第二拂晓,潘恩的军营里就响起了出征的号角,山下之王的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勃朗峰进发。你的这封信最终打动了潘恩。信是这样写的……

群山之王的来信

刚做完800个俯卧撑,手下就把矮人族传奇勇士芭比波带进了大帐。芭比波带来了你大表哥潘多拉的一封信。信里说,他被半兽人和食人妖联合大军困在勃朗峰已十天,所有能吃的都已吃光,包括皮鞋。如果三天后再没有援兵,饥饿的半兽人和食人妖就会把他们蘸蒜泥辣椒水吃掉。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你能维护他妈妈——拜占庭女王艾琳娜的尊严,带领大军前去救援。你们是亲戚,应该去救,但也是仇敌,上一次在亚瑟王的晚宴上,你们就曾发誓:下一次见面就是生死决战。考虑了一晚,终于在天亮时,你召集所有的将军来到大帐,宣布立刻出兵勃朗峰。很快,出征的号角就在山下回荡。这封信里写了什么?

在本世纪,学生被分为三组,一组是可萨帝国成员,一组是和平国成员,一组为非两国成员。三个组各自领到属于自己的任务,如果完成,将获得来自棋士团一个单位的资源奖励,如果任务失败,就必须把两个单位的资源缴至棋士团驻地。这三个任务是第四十九世纪任务的延续——

屠龙者·可萨武士

山下之王的一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半兽人和食人妖联军的后面,给了这些群山之王潘多拉的敌人狠狠一击,并将他们再次驱赶进北边的玄武草原深处。获救的群山之王兑现了他的承诺,将矮人族至宝“大地之心”钻石和十万可磅作为谢礼,送给山下之王托马斯·潘恩。然而,欢庆胜利的焰火和礼炮声,惊醒了苍龙の森里已沉睡了一千年的冰霜翼龙尼德霍格。

根据古老的预言,苍龙の森中会诞生制服尼德霍格的屠龙勇士。但现在,拥有强大的武器研发科技,由武士组建的可萨帝国,与拥有魔法的精灵女神们的和平国正处于交战状态。作为可萨帝国的元老院长老,这个时候你给和平国的精灵女王写了一封充满诚意、谦逊但不失身份的信,希望两国能够终止战争,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强敌。你的信是这样写的……

屠龙者·精灵女神

山下之王的一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半兽人和食人妖联军的后面,给了这些群山之王潘多拉的敌人狠狠一击,并将他们再次驱赶进北边的玄武草原深处。获救的群山之王兑现了他的承诺,将矮人族至宝“大地之心”钻石和十万可磅作为谢礼,送给山下之王托马斯·潘恩。然而,欢庆胜利的焰火和礼炮声,惊醒了苍龙の森里已沉睡了一千年的冰霜翼龙尼德霍格。

根据古老的预言,苍龙の森中会诞生制服尼德霍格的屠龙勇士。但现在,拥有魔法的精灵女神们的和平国,与拥有强大的武器研发科技,由武士组建的可萨帝国正处于交战状态。作为精灵女王,在这场战争中略处于劣势的你正准备与叶子部落、清部落和掉牙组结成同盟,以期集结优势兵力一举击败可萨帝国后,整合他们的科技力量消灭尼德霍格。你给其他部落首领的信是这样写的……

屠龙者·吟游诗人

你站在耶路撒冷、罗得岛和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玄武骑士团驻地的昆仑岩上,凝视着幸福大陆——

山下之王与群山之王的矮人族战士们,正在把半兽人和食人妖联军驱赶进北边的玄武草原深处;冰霜翼龙尼德霍格被焰火和礼炮声惊醒,正准备振翅起飞去觅食;精灵女王的军队与可萨武士已鏖战三个世纪仍胜负难分。作为吟游诗人,创作和吟咏英雄及其业绩的诗歌正是你所擅长。你在新创作的一首长诗里,写下了看到的一切。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最终,在下课时,除了吟游诗人,两个国家都获得了奖励。可萨帝国元老院长老ZYL的信,打动了和平国五位精灵女神中的四位(WJE、GWY、JYB、SYX),她们同意与可萨帝国联手对付冰霜翼龙尼德霍格;同时四位精灵女神也认为,女神LFJP的信也有极大可能说服各部落与和平国结成同盟;CTW和LAR两位吟游诗人的诗,只开了个头,毕竟,要在一节课里写出一部能在大陆上广为流传的史诗,确实是一个极有挑战的任务。

《文明》第二季第三十一集 | 思想的芦苇

幸福纪元五十世纪(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

乌云波涛汹涌,前推后拥,太阳放出长线,却又如同金箭一般,赶过云头,消失在勾陈之焰平原上空。*天又发黑了,黑得象暗夜一样。云层很低,低得简直是罩在苍龙の森上。北方玄武草原上落下一阵不祥的暗影,又听到一阵嘶嘶声,好象风雨天使还在努力抵挡急躁的雷神的嘶喊和咆哮。*巨大的闪电不时照亮整个天际,在螣蛇之丘的黑影上婉蜒疾驰,并且象一柄使人害怕的弯刀把天空和地面劈做两半。*随后雨越下越大了。深深的黑暗笼罩着杳无人烟的森林和原野。阵阵猛烈的霹雳,暴雨的声音、狂风的怒号,这些从大自然中解放出来的元素,在幸福大陆上肆意施威。*

雷神狂暴的怒火消散后,细密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了一整个世纪,可萨帝国、和平国、清部落和叶子部落、掉牙组的每一幢建筑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玄武草原北方被雨洗过的昆仑山脉显得更加苍翠,混浊的山水发出淙淙的声音在流淌,苍龙古道两边的树叶也绿得发亮。*

因为这雨的缘故,幸福大陆上一切人类的活动都暂时停了下来。这时候,如果有人静下来思考并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此,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周围的世界广阔无限,但都比不上最渺小的人类所具有的精神,因为精神能够认识一切事物,包括反思本身,但是物体却不能做到这一点*,那这片大陆就诞生了第一位哲学家。

————————

*本句改编自法国作家福楼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本段改编自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维支的长篇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

*本句改编自法国作家大仲马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

*本段改编自法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缪塞自传体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本段改编自朱自清散文《春》。

*本段来自法国哲学家家布莱士·帕斯卡未完成的哲理散文集《思想录》

《文明》第二季第三十集 | 天下布武

幸福纪元四十九世纪(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

在人类的《圣经》中,记载有一位名叫歌利亚的腓力斯丁人首席战士,他身形高大且拥有无穷的力量。然而在他带兵进攻以色列时,却被后来统一以色列的大卫王,当时还是牧童的大卫用投石弹弓击中脑袋而死。

在1096年到1291年的近200年里,由罗马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的宗教性军事行动——十字军九次东征中,投石机已是交战双方的攻城利器。

中国史上投石机最大规模的对战,是1267年到1273年的襄阳之战。这是宋元之间一次重要战役,双方共投入超过30万兵力,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双方以投石机互射,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最后致胜的关键,是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专家,改进了投石兵器“回回炮”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率,创造了兵器改革的奇迹。*

幸福纪元四十九世纪,可萨帝国首席工程师、工程师和经济学家ZYC制造出了幸福大陆上的第一架投石机。这是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帝国因此再获得一个进攻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以及大量的物资储备奠定了可萨帝国幸福大陆第一强国的地位。此时,蛰伏在鸽派内部的鹰派——ZYC的野心终于一点一点暴露出来:在醒目位置挂出了旨在要求国民加强国防意识的宣传标语,修建了国旗升降台;开始战争动员,让传说中的五大兵团进入备战状态,并在非正式场合向棋士团出示了还未获得大法官签字的战书。向和平国宣战的战书。

“哈哈哈,你们所有人都没想到,我是黑进鸽派里的铁杆鹰派”。原来,ZYC转投鸽派是早就策划好的计谋,一面让和平国放松警惕,在一片岁月静好中安逸享乐;一面积极备战,以图一举拿下这个有力的霸权竞争者,虽然和平国对制霸*毫无兴趣。

苍龙古道另一边的和平国,农作物已发芽,各位女主不是在开派对就是一溜坐在红李树观景台上看对面可萨帝国的风景,真是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一片祥和,浑然不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

*天下布武:日本战国时代大名织田信长提出的统一日本诸国的方略。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2001年1月第5次印刷)第1042页。

*制霸,源于日语“制覇”【せいは】,较常用于动漫,意为称霸。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为什么会有95%的同龄人自认为比我不幸

应学校要求,在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网站上做了“学习潜能与规划”、“专业兴趣与发展”、“人格与社会化”、“综合心理健康”四项测评,一百多题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仔细读了四项测评结果,结合我的实际,真的就如报告最末的“温馨提示”中说的——所有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真实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所谓的心理学和黔灵山弘福寺山路边抽签算命的有什么区别

“学习潜能与规划”的测评结果,我的潜能综合得分80.7,获得的标签是“控制达人”、“现世文豪”和“微操王者”三个,对应的是自律力极高(学习执行力我的得分是9.8分,平均得分是7.9分)、听说读写能力强和肌肉配合能力好三项优势。但是我的工作记忆能力只获得了3分,而平均得分是8.2分。我觉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残存的记忆力只能勉强应对日常生活?去年服用了三个月的药后,自觉记忆力就直线减退,现在算是知道退到什么程度了。再减退一点就是痴呆了?记忆力减退带来的次生灾害就是表象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也大幅减退:表象能力只得了5分,平均得分是7.9分;信息加工能力只得了5分,平均得分是6.2分。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是对信息的接收、存储、操作运算和传送或对存贮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各种符号结构的操作和处理。这一项能力对于文科职业甚为重要。

“专业兴趣与发展”的测评结果,我得分绝对最高的是研究型。这一型的特点是: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善于动脑思考,喜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擅长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不喜欢组织、领导方面的活动。然而根据上一项测试结果,我的信息加工能力低于平均值,在逻辑分析和推理上应该是相当困难的。

“人格与社会化”的测评结果,我的组织管理能力、逆商(应对困境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得分又高于平均分,而我确实如上一项测评结果显示的,不喜欢组织、领导方面的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得分低于平均分,这个说明不了什么,这么些年我就是故意不合群,故意少与人交际,享受孤独带来的快乐。

“综合心理健康”的测评结果,我与抑郁情绪相对应的幸福感知得分82.7,积极心理综合得分为86.3(满分100),比95%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有幸福感。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95%的同龄人自认为比我不幸?是因为越穷越幸福?我想大概是了。因为穷,又不愿意合群;不喜欢组织、领导就缺乏致富手段,所以什么金钱、财富之类的,就不去想它了,一躺平,幸福指数就提升了。然而,梁文道《我读1》、加·泽文《岛上书店》和谢其章《绕室旅行记》,今天选的三本书女儿还是不喜欢。

一条建议

开始三刷?还是四刷?不记得,随便了,《霍比特人》。这是小学阅读写作课这个学期计划的第三本书,也是最难的一本,对小学生而言。或许。

中学这个周末的观点性文章写作训练及六周测评题为《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这是一句英国谚语,直译就是“迟到的正义非正义”,但更著名的翻译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后者的翻译完全颠倒了这句原本的意思,反而对迟到的正义持赞扬的态度。不知道学生怎么看。

马修·巴特尔斯《图书馆的故事》、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书店》和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女儿都不喜欢。没关系,明天再另选三本。

在微信的“意见反馈”里提交了一条建议——

建议增加自动回复功能。有一天我离开人世但又不想或来不及告知朋友,某天某人突然想起来联系我但却迟迟收不到回复,想起来真是很失礼。如果有自动回复功能,就可以设置一个永久离开微信的告知了。

明天再换三种

太座在两个塑料透明饼干瓶子里混装了葡萄干、榛子、腰果和核桃仁,放在车上。每天下午回家就有了自制的每日坚果吃。

周末三天,晚上都没有和女儿一起的阅读时间,因为八点到九点间是她玩“王者荣耀”的游戏时间。

昨晚,女儿说还想读关于书店、文具店、手账的书。从楼下书房找来刘易斯·布兹比的《书店的灯光》、杨小洲的《快雪时晴闲看书》和出久根达郎的《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三种。女儿随便翻了翻,说都不喜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家里有书三千,不相信找不到一本女儿中意的。没事。明天再换三种。

村田沙耶香的短篇小说集《生命式》,读了两个故事,实在是读不下去。无关文笔高低,也无关故事好坏,就是不喜欢,没办法。

下了渡边一贵导演,高桥一生、奈绪、森田望智主演的《雪国》。此时在纠结要不要看,因为看完电影肯定会忍不住又要去刷一遍川端康成的《雪国》,但现在要读和想读的书实在是还排不到川端康成他老人家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