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王安忆

【读书记1466】王安忆《安忆六短篇》

人是盲目的生物,再精明也奈何不了时代的潮流,再逞强也强不过命数,只能顺着生活的流向,虽然自己也不知道最终会去向何方,但至少可以用一种自己比较舒服的姿势,欣赏欣赏一路上的风景。身体闲得下来,心就不慌张了;或者说心里面没有寄挂,身体也就放松了。一天吃饭、洗碗、洗衣服,喝三壶茶,绕着小区里的步道散步五七趟,读二十几万字小说,感慨当下的一切十年以后回头看,也是像小说一样,终于难得的“松弛感”。

王安忆的小说,我记得是读过的。很多年以前就读过,但现在只想得起来《骄傲的皮匠》,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从书橙色系列(文学原创)硬面精装之一种,小人物的小故事。

《安忆六短篇》,一样,也是一个时代烙在每一个小人物细枝末节生活里的印记。小人物们每天坚持活下去,都是一种本事。《发廊情话》读了两遍,给熊猫老师发微信:“王安忆《发廊情话》,你去找来读哈。读完我们聊聊。”觉得从这里能够看到我们酝酿已久的“风尘三部曲”剧本的第二部的影子。

王安忆《安忆六短篇》,海豚出版社“短篇经典文库”系列“六短篇”第八本,淘来八成新二手书,2014年10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466本

小人物的小故事

天气大好,一天内看完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从书橙色系列(文学原创)硬面精装四本:莫言《变》、王安忆《骄傲的皮匠》、韩少功《赶马的老三》和张怡微《试验》,四本都是小人物的小故事。小人物们每天坚持活下去,都是一种本事。

橙色系列这四本,也是淘来的旧书,每本不超过10元。无编者的话,无序无跋,无多余的作者介绍,翻开书名页、版权页、目录页,就是内容,干净,纯洁。对一位作者最好的介绍就是他/她的作品。

莫言《变》,从书编号012,2010年8月1版,2012年10月2印。莫言的自传体中篇小说,2009年首发《人民文学》杂志。莫言的作品,看过《檀香刑》《蛙》《丰乳肥臀》,不喜欢,所以都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就像没看过一样,倒是很多年以前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

王安忆《骄傲的皮匠》,从书编号011,2010年8月1版1印,封面上有半个碗底印,扉页有个印章,内容辨识不清。也许正是这半个印让原所有者决定卖掉这本书,然后流落到我手上。让我想起读过不下三遍的王笛的《街头文化: 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虽然一篇是小说,一本是微观史。

韩少功《赶马的老三》,从书编号052,2012年4月1版1印。写了一个非典型的村官的六个典型的非典型乡村工作故事。曾经有过两年农村工作的我读来,都是现实,用幽默排解了的。上一次读韩少功的书,是在10年前,读的是《马桥词典》。现在把《马桥词典》抽下来又翻了翻,如果老三是马桥人,把《赶马的老三》放进《马桥词典》毫无违和感。

张怡微《试验》,从书编号087,2014年11月1版1印。看到这个087的编号,我觉得哪里出错了。之前记得在哪一本“海豚书馆”从书已出版图书目录里序号排到087,再翻开这本后面的目录,序号延伸到了098,原来这套书一直在出版中,到现在恐怕已经出版到了150种了吧?!我前段时间还在想要慢慢找齐这套书,现在看来可能性更加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