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儿女记

【儿女记】女儿的农训/军训免训申请

上学期结束时,听闻新学期开学八年级也要军训。为了能在九月新学期合理避开这种形式主义加没苦硬吃的折磨,七月底,太座让我带女儿去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医院)复查视力时顺便去皮肤科,开了“阳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的《疾病证明书》。

前天(周一),班主任在钉钉群里发通知,九月一日到五日,新学期的第一周,上八年级的女儿要住到离家60公里的乌当区花画小镇,在那里封闭农训五天。

我问了家委会核心成员,得知这五天的项目里有“长征路”、“知青文化”等内容,显然这五天是农训+军训,女儿原本抱着体验一下的态度准备参加,但在学生群里得知“长征路”要走20公里,纠结了一下就放弃了。

最近高温天气,上海有新生在基地军训时猝死,但社交媒体相关讨论被迅速删除。且不说在高温天气下步行20公里有什么意义,所谓的“知青文化”无非是那一个年代对年轻人的摧残,为了女儿的身心健康,这种活动我们家是不会参加的。

今早在微信里给班主任发去一条《农训免训申请》,并附上《疾病证明书》。班主任回复,让8月31日下午家长会时,带上病历、检查报告和《疾病证明书》,到校办理免训手续。

我们家有没有《简•爱》

“爸爸,我们家有没有《简•爱》?”前天晚饭后大娃突然问。

“有啊!”

“可是我没有找到。”

“怎么可能?搬家时我还看到过,我找找看。”我趴在外国文学类书架上,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爬了个遍,“好吧,竟然确实没有。明天正好要去也闲书局商量年后开课的计划,顺便给你买一本。”

“那爸爸给你买书回来前先看这本吧。”太座从书架上扯出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丛书“之一的《茶花女》丢到大娃面前。“好吧,那就先看看这本吧。”

昨天下午在也闲,和局座秋蚂蚱还有小糜老师讨论了年后要新开的课,临走给大娃买了商务印书馆“全译典藏版”《简•爱》。

晚饭后,二娃在用橡皮泥捏奥特曼大战恐龙,大娃边拆塑封边问:“爸爸,你看过这书吗?”

“我也是在你这个年纪时看的。那时每天去公共厕所蹲坑都会带一本书,一个星期在旁边坑位‘雷雨伴奏’下来,就蹲完一本书了。”

“哇~真恶心。哈哈哈”

和太座下了几盘棋后,大娃就一直坐在书桌边看书,到睡前读到173页,全书三分之一。家里没点储备还真“养”不起这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