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456】施蛰存《品唐诗》

唐诗这个名词,不但表明这些诗所产生的时代,它还有别的意义。对前代来说,它表明的是诗的一种新形式。对后代来说,它表明的是诗的一种独特的风格。

唐诗所特有的形式和风格,萌芽于隋代,形成于初唐,而成熟于盛唐。

施蛰存《品唐诗》,是以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百话》为底本,参考了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初版本的选本,我这个学期中文课讲“唐人五十家”的必读书之一。要读的书太多,所以这本就只能是根据自编的教材进展到哪里,同步读到哪里,作为课程辅助之一。现在学期结束了,书也正好读完。

《品唐诗》与郦波的《唐诗简史》相比,后者在历史、考证和文学方面,略微丰富些。想来,这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对前人的理解和史料发掘日渐丰富的原因。

施蛰存《品唐诗》,2015年4月1版1印,淘来八成新二手书。总阅读量第1456本

【读书记1455】维克多·弗兰克《活出生命的意义》

生活并非佛洛依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很多东西,但它无法剥夺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那些没能杀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活出生命的意义》,前半本,是维克多·弗兰克自传性质的集中营生活的描述;后半本,是自成一派的心理疗法“意义疗法”的描述。我在书名页写:“书名比内容更佳。”因为我完全不赞同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这个观点。

维克多·弗兰克《活出生命的意义》,华夏出版社2010年6月1版,2012年8月4印。淘来六成新二手书。总阅读量第1455本

【读书记1454】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

周日,唯一直接进城的公交车发车时间从6:30延迟半小时到7:00点,而我预约了医院消化内科8:00的门诊。在手机上叫了一辆网约车,8.71元到地铁站。提前30分钟到医院,签到、候诊,从包里摸出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来看。

等心电图报告时看,预约麻醉评估时看,等抽血叫号时看,回诊等叫号时看。约到明天中午11:00的胃镜。回家中午补觉起来接着看。到17:35,就这么利用一天的碎片时间,看完这本18万字的长篇小说。书写得流畅,有趣,读起来又快又省力,是劳累了一天后非常适合的通勤放松读物。得助饭后谈资。

关于什么是经典,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在我看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文学手法,还是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看法,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并且发现竟然也能解读得通。关于《西游记》,我也有过从个人成长角度的《斗战胜佛养成记:十四年从拿抓到至尊》和从化学学科角度《硅基生命体孙悟空》的解读。《太白金星有点烦》,从项目经理太白金星的角度来解读,祂是如何操盘西天和天庭联合推出的“西天取经”这个重大项目的。和《长安的荔枝》一样是“借古讽今”职场中年,如何保住本心求生并最终艰难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或升职的的职场小说。书名大可改为《太白金星升职记》。

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1版,2024年2月4印。继《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长安的荔枝》之后的第五本马伯庸。总阅读量第1454本

【读书记1453】阮义忠《正方形的乡愁》

世间万象,真正的贵贱美丑不能光看表面。许多绚丽堂皇的东西,实质上却在侵蚀着善良美好的根本。(《家乡的水肥车》)

人跟环境的关系,最可爱的部分就是那份归属感,感觉自己是这个大环境的一分子,而大环境也有一个小角落是专门属于自己的。你能体会到它细微的变化,听到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候的呼吸。而它也会倾听你的心声,无论高兴、惆怅或埋怨,都能得到它的随喜、理解与包容。(《追风的小孩》)

一切都会灭,到底什么会留下来?我相信,那应该就是生命的感动。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被什么感动,因而也做了一些也能感动别人的好事。所有的这些感动形成一个个善的循环,代代相传,便是不灭。(《代代相传便是不灭》)

拍这张照片时,我正值英姿焕发之年,如今已被称为老先生。但我依然有梦想,还在勤快地拍照、写文章,兴致勃勃地过日子。我觉得自己的心态从没老过,而且越活越乐观。人生是苦是福,端赖面对现实的态度,躲避只会导致痛苦,坦然接受才能化苦为甜、轻安自在。(《等野台戏开演的老妇》)

淘来的二手六成新封套丢失的阮义忠摄影散文集《正方形的乡愁》,九州出版社2014年3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453本,《人与土地》、《都市速写簿》《想见看见听见》《失落的优雅》后的第五本阮义忠摄影随笔集。

【读书记1452】阮义忠《失落的优雅》

旅行的乐趣有时不在找到了什么,而是让自己迷失在未知之境。(《佛相、人相、庄严相》)

当时我只明白事理,现在稍懂佛法,便晓得人人本具佛性,只是累生累世的无名之垢愈积愈厚,覆盖了这颗明珠。时时勤拂拭,莫再惹尘埃;自净其意,口说好话,身行好事,庄严相自然显现。(《佛相、人相、庄严相》)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并非任人摆布的静物,人、事、物之间的关系随着位置不同随时在变动,摄影者和被摄对象的距离与角度也是如此。任何一个细节都会牵动全局,照片的成功与失败,就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般绝对。(《完美的那一刻》)

人人对优雅的解读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养尊处优,也可以是一种身段、内涵或风采。以我的体会,那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一种把自己缩小,天地反而会变大的境界。人人克己复礼,许多失序的现象就能恢复正常,也才能再度找回失落的优雅。(《回家与离乡的路上》)

淘来的二手八成新阮义忠摄影散文集《失落的优雅》,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7月1版、9月2印。总阅读量第1452本,《人与土地》、《都市速写簿》和《想见看见听见》之后的第四本阮义忠摄影随笔集。

【观自在·七十八】终の章:学年总结

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所以才需要常常反思,换一个角度去看。

一个学年结束了,回顾和比较一下两个学期,做个小小的复盘和总结,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小确幸”——不论“幸”与“不幸”。想做的事就去做;不想做的,就不做。做好能做好的,做到应做到的,而不是去迎合和讨好。

第一部分:课程变化

上学期我要上的课是“五加二”,即中文、历史、地理、游学、中国文化常识五门课程,摄影社和历史社两个社团。一周总课时量超过20节。每位学生一周有四十个课时,有的学生有一半的课是我在上。

下学期我要上的课是“一加二”,即中文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常识。一周八个课时。由于是自编教材,课时少了,我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课程,所以自我感觉下学期的课上得比上学期要好很多。

第二部分:阅读量的变化

我的本职工作是“图书管理员”,所以读书才是我的主要工作内容。

上学期阅读量四十本。用一句话来概括上学期的阅读,就是詹姆斯•希尔顿《再会,奇普斯先生》这本书里的“奇普斯认为,学校真正要交给孩子们的是分寸感——行事有分寸,知边界。不只是学会表面的得体,而是要让他们懂得实质上的尊重。”

下学期阅读量三十六本。用一句话来概括下学期的阅读,就是尼采《教育家叔本华》这本书里的“不要欺骗任何人,更不要欺骗你自己。”

第三部分:课程总结

中文,借给学生的期末笔试课题《AI时代的教育》来总结:教书的不能不读书;拿起笔写字在不久的将成为艺术家的行为艺术;纯知识不再重要;最先被AI取代的应该就是纯计算和纯语言教学学科。作为教育参与者,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中国历史,借给学生的期末笔试课题《我的2024》来总结并回答中文课的疑问:不要一味追求变化,而是要找到不变的东西。

第四部分:收获

让每位参与课程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得到成长,自豪。

第五部分:不足

中文还有两个单元没有上完,但对我来说这是不可抗力导致的。因为课程是按照上个学期每周八节课的课时编写教材,但本学期每周只有五节课,周课时少了三个。

第六部分:顾虑

在学堂的第八个年头,但没有连续的两个学期上的是同样的课。有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每次课程调整,我都得自己先找到几块石头丢进河里,再去摸着自己丢的那些石头过河。

第七部分:建议

计算课时量时,能考虑到在上课之前,找素材、编教材的巨大付出,而不只是计算课时,这太简单粗暴了。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老师来说,每位学生都是一百多名学生中的一个,是1%,但对家长来说,每个孩子都是10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要问了别人要不要才行。任何人都不能以“我为你好”为理由要求别人做任何事。

第八部分:一年结语

反求诸己,追求完美,不求完美。

【观自在·七十七】荣耀之战

今日飞花令荣耀之战,充满惊喜!

整个学年共有“春”、“花”、“雪”、“月”、数字和颜色六个令,飞哪个令,现场抽签。

颜色令,大魔王一举夺得“年度探花郎”称号。

因为对手缺席,玲自动胜出,获得“年度榜眼”称号。简直不能太戏剧化。

学期总状元和学年总状元在吴和花卷之间展开。

“月”字令是吴的强项,因此她险胜一轮,获得“学期状元”称号;

数字令,花卷险胜一轮,成为“年度状元”。至此,这个学期的中文课就结束了。

暑假作业分为男生版和女生版,内容略有不同。

中文学科男生版暑假作业:

【观影】
观看英国纪录片《我们的生物世界》(Our Living World),并完成一篇影片推荐;

【阅读】
阅读安迪·威尔《火星救援》,六神磊磊《六神磊磊读唐诗》,福冈伸一《最后的讲义:为何生命如此可贵》,吉野源三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并完成一书一篇推荐文章。

【社会实践】
在假期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并在该公众号成功发布影片和书籍推荐图文。新学期开学以公众号推送评估作业完成程度。

中文学科女生版暑假作业:

【观影】
观看英国纪录片《我们的生物世界》(Our Living World),并完成一篇影片推荐。

【阅读】
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六神磊磊《六神磊磊读唐诗》,西原理惠子《最后的讲义:女孩一生中最需要知道的事》,吉野源三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并完成一书一篇推荐文章。

【社会实践】
在假期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并在该公众号成功发布影片和书籍推荐图文。新学期开学以公众号推送评估作业完成程度。

根据课程规则,期末综合评估等级为“A”及以上的学习者,没有必须完成的假期作业

去年的上课随手记系列叫【上课记】。【观自在】是这个学期的上课随手记系列。只要我上一天课,就会有一期记录。今天是第七十七期,也即是第七十七个教学日,我这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教学日。完美收官。

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过客,所谓教育,很多时候只能是“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要问了别人要不要才行。任何人都不能以“我为你好”为理由要求别人做任何事。

【观自在·七十六】重回巅峰

语文2、3班第三个六周口试飞花令,“雪”字令是上一任擂主吴定的。

杀出一个六水大人,一举夺得探花,实现了上个六周末她的承诺;吴痛失擂主宝座,屈居榜眼;花卷重回巅峰,本学期第二次成为冠军。

明天将是荣耀之战——

本学年六季飞花令的所有“探花郎”们PK“年度探花郎”称号;

本学年六季飞花令的所有“榜眼”获得者PK“年度榜眼”称号;

本学期三季飞花令的两位擂主PK“学期状元”称号;

本学年六季飞花令的两位“学期状元”PK“年度状元”称号,如果花卷蝉联“学期状元”,就自动成为“年度状元”。

飞什么令,现场从过去一年的六个字里抽签决定。无比期待!

【观自在·七十五】2024学年末评语の一期一字

德川幕府近江彦根藩主,同时也是当时知名茶人的井伊直弼(1815—1860)在其所著的《茶汤一会集》前言中说:“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匠心,以诚相交。此便是:一期一会。”

在幸福学堂,每一日的课程于我,亦力求“尽深情实意”,盼同在学堂求学诸君能“领受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在每个六周的评估简报里,会比较详细谈及参与课程的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学业成就等方面内容;而期末惯例,我会为选一个字,作为他/她这个学期在我所任教中文学科的学习状态、所取得成就和不足之处的总结。东汉时许劭、许靖兄弟有月旦评,我称这个期末的一字评语为“一期一字”。

这“一期一字”,亦与日本在每年的年末,用一个汉字来概括一年世相的“今年の漢字”活动相似。这个活动由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从1995年开始主办,为的是让日本国民加深对汉字的关注和理解,加深对文化的认知。我的用意也在于此。一字一词、一诗一文、一时一世,如何看待和理解,这背后的文化往往注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走向和一个人一生的际遇。

这个学期我上三门课,六至九年级中文(自编教材人文综合)、中国历史和出国留学中心的中国文化常识,评语中用到的有莳、迟、菶、璠、丨、屮、芊、萏等字——

:《说文》:更别种。《方言》:莳,立也;莳,更也。[宋]杨万里《插秧歌》: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说文》徐行也。《广韵》久也,缓也。《注》缓而不迫也。《诗·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宋]刘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唐]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博雅》:菶菶,茂也。《疏》:梧桐之貌也。《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说文》璵璠,鲁之宝玉。孔子曰:美哉,璵璠。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胜,二则孚胜。《注》璵璠,美玉。《阮德如答嵆康诗》良玉须切磋,璵璠就其形。[汉]曹植《赠徐干诗》: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说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囟,《说文》头会脑盖也。,退也。意即已找到和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做到联系古今上下贯通。若孜孜不倦努力向上,则能抵达极高之境界;若不奋力向上,则如蔤藏入泥。

:《说文·屮部》屮,草木初生也。《徐铉曰》屮,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

:《说文》芊芊,草盛貌。《博雅》茂也。[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唐]韦庄《长安清明》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五代]李珣《渔歌子·楚山青》: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文选·宋玉<高唐赋>》仰视山巅,肃何芊芊。李周干注:“芊芊,山色也。”

这个学期给花卷的评语是“”字。荷花含苞未放为菡萏,已盛开为芙蓉。[魏]曹丕《秋胡行》:芙蓉含芳,菡萏垂荣。[唐]李商隐《赠荷花》: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清]龚翔麟《菩萨蛮·题画》: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观自在·七十四】一个鬼孚孚的诗人以及我的2024

语文合班,开讲新一个主题。

在抛出“李贺”这个名字前,先讲有一位诗人只活了27岁,和王勃一样英年早逝,重温“初唐四杰”。

再讲杜甫这个中二视大唐为自家的,心系天下,我们如果知道他的身世就不会对他这种想法觉得奇怪。杜甫的外婆是义阳王李琮的女儿、李世民的孙媳妇,所以杜甫也是个拐着弯的皇亲国戚。杜甫有个表弟叫李晋肃。李晋肃的先祖叫李亮,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是李世民的叔爷。杜甫有个侄子,也就是李晋肃的儿子,因为老爸的名字里“晋”与“进”谐音,而被禁止参加进士科考。这到哪里说理去?!这李晋肃的名字也不是他自己起的,关他儿子什么事呢?然而,那时候就是这样的。

第三讲王维,人长得英俊潇洒,诗写得好,又懂音乐,画也画得好,还出身于唐朝“五姓七望”一流家族里的太原王氏,被称“诗佛”。元稹虽然出身贫寒,但一样风流倜傥,诗文俱佳,最终官居宰相。李晋肃的儿子,杜甫的侄子,诗也写得好,还和刘禹锡写“竹枝词”一样开创了个人的诗歌风格“长吉体”,但因为莫名其妙的那个原因不能参加科考,诗写得“鬼诈”人又长得不好看“鬼孚孚”的,于是后人就称其为“诗鬼”。他就是——李贺。

“那‘长吉体’的诗是个什么样的?”被称为“黄金水稻兄弟”的“地理天才”邹问。

“好好好,这个问题问得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长吉体’的诗是个什么样的。先从这首《马诗》开始。”

从“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讲唐诗的“比”,以物比物,就是比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讲“兴”,就是借物抒怀,借物咏志。讲了一个学期的唐诗到这时,“比兴”就是一点就通了。

“快走踏清秋”的“走”,讲了古时的走非现在的走,而是跬—步—趋—走—跑,即是现在的跑,而“跑”则是现在的狂奔。

一节课讲了一首诗,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午饭后,“历史天才”沈带了一张他手绘的冷兵器时代两军对阵图找我,问我这仗怎么打。我看了,说从地形和兵力来看,如果调配得当,应该是看起来兵少的一方胜。他说是的,但不知道怎么就胜了。我说:“你换位作为两军统帅,看看这仗怎么打,想好了来找我,我再说说我的想法。”一会儿,他新画了一张更详细的,标注了兵种、战场和地形的对阵图来。我问:“作为弱的一方统帅,你分析看看自己有哪些优势。”他一二三四五,“很好,我再给你补充两点……这样弱的一方采取守势,利用太阳的方位,还有村庄和树林的地形,就能给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我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这一战是怎样打的,但如果我是统帅,这应该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战斗部署。”我说。

沈说:“是的,历史上这一战确实如此。你猜一下双方伤亡人数比。”

“防守方伤亡500人,进攻方伤亡两万?”我猜。

“差不多。这是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场战役,英王爱德华三世就是这样几乎全歼法王腓力六世大军的。”

“还真是这样啊?!”我有点惊喜了,“这是那一场战役?”

“克雷西战役。”

“所以看到没?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性!”

今天是语文期末笔试《AI时代的教育》和中国历史期末笔试《我的2024》的提交日。

六水大人的《我的2024》,“改变最大的,当然是我自己。以前上课,我可是话都不敢说。怕讲错答案,不敢举手,还得要在老师面前保持好学生形象,什么都听他们的,只有这样,他们有好东西时,才会想起你。每天都要伪装自己,真不知道我是上学还是当间谍。到这可就不一样了,每天本就很轻松,情绪不会过于紧张。也不知道是什么影响,我变得不会与人交流困难,应该是情绪放松的原因。这个2024对我来说,真是奇妙的一年啊。”

“历史天才”沈说:“2024算是我活到现在最传奇的一年了……我比以前更明确了我的目标与未来”,说到何为历史,他写:“我认为历史不光是过去所被记载的人物、朝代、国家、战役,历史还包括过去和未来。过去已成为历史,而未来也在成为历史。历史不仅仅是这些,还是每个事物,每一个瞬间。”

诸君的《我的2024》,也就是我2024这个学期代课语文和中国历史的期末成绩单了。现在是我到幸福学堂的第八个年头。这几年里,每个学期我上什么课或者上不上课,都在反复调整,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在变,我能做的也就是做一天和尚就好好撞好这一天的钟,万事努力,万事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