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记十九 | 不辩

女儿今晚的自学语文课,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陶渊明(约365—427),字符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特别给女儿强调,“南山”肯定不是终南山,我认为应该是庐山。因为这时的陶渊明隐居在浔阳柴桑,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庐山就在这里。当然,也有可能“南山”不是特指,而只是泛指某一座山或每一座山。重要的是悠然所见。

还有就是诗里有三个字,不论音和义都不能按照教材的解读来,否则诗境就大不同。这三个字是“车”、“还”和“忘”。“车”不读[chē]而读[jū],《说文》:舆轮总名;“还”不读[huán]而读 [xuán];“忘”不读[wàng]也不做“忘记”解,而应通“亡”读[wáng],作“失去”解。“欲辨已忘言”不能按语文教材“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的译文来理解。“此中有真意”,想要解释此中真意,却发现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因为一言一说,就不是其本来面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拈花微笑者瞬目扬眉,示诸大众,可惜无人识得,所以亡言。

女儿除了“南山”、“庐山”和三个字的读音,其他就都不明白我在讲什么。我说没关系,多听听、想想,慢慢就明白了。

明天,这个自学课的历史进程就到唐朝了。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持续九十八天的“唐诗九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