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8年09月

雨霖铃

高中的中文课,不采用固定教材,所以我得自编教材。

自编的教材,延续上学期的风格,以传统篇目为主,辅以少量的现代和国外诗歌。

今天中文课准备的内容是小野洋子的《愿望篇》、本地歌手尧十三在2011年的“老歌”《瞎子》和柳永词《雨霖铃》、《望海潮》。《瞎子》的歌词,其实是贵州织金方言版的《雨霖铃》。

课上,两名高一新生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没有兴趣爱好,就是标准的公立学校的学生那样,努力听老师的话,老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害怕犯错而踟蹰不前、举棋不定,眼神空洞。

我问他们《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的“看”是什么字、怎么读,他们面面相觑,一个说不知道,一个犹豫说:“这应该是‘看’吧?!”这不是我想看到的,说:“请大声而肯定的告诉我这是什么字。就算错了也没什么。”其中一个怯怯说是“看”字,我说是的,它就是个“看”字,一个在小学一年级就学会的字,只不过在这里读第一声。

我期望高中学生能有自己的主张和认知,也就是他要有自己判断的能力和勇气,而这个判断没有对错。例如对一首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你的就是你的,我们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那样的标准答案或许对考试是有意义的,但对人生来说,我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毕竟,考试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的终极目标也不应该是一场考试。

这导致原计划一节课的内容要拉长到两节课才能完成(也或许我对进度过于乐观),不过这也是好事——我没有布置标准的、每个人都一样的作业,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我告诉他们,这是他们的课堂,不是我的,他们完全可以决定上课的方式,但学生不能没有作业。于是他们各自决定了自己的中文作业:

A、小野洋子是谁?

B、背诵并翻译今天课程内容柳永词《雨霖铃》;

C、完成下一节课的柳永词《望海潮》的备课。也就是下一节高中的中文课,是这位新同学来上(当然我也会备课做准备)。

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帮助他们恢复一点自信,脱离现在的被动学习,转为探究性的主动学习。

下课铃声响起,我说:“你们知道吗?今天的柳永词《雨霖铃》在课本里应该是高二下的必修篇目,然而我看你们高一上也学得不错啊!”

中文课、游学以及教养

上个学期,我的周工作时长超过了70小时,还兼任初、高中的基础经济学和高中的中文课程,身心俱疲。

这个学期开学前,新来的美国校长Tre Ranier调整了大家的工作内容,我负责自媒体、平面设计、重要活动拍摄、NGO项目合作和一点游学设计工作,将工作时长理论上控制在了40小时。

然而工作就像街拍,下一个转角总会让你措手不及。

8月30是周四,开学典礼前一天。黄文欣老师在闲聊中说,她在课表的最新版本里看到,高中的中文教师是我。

Tre Ranier负责课程的设计和课表的制定,他却没有告诉我这个学期我需要上课,而下周一(明天、9月3日)高中就开始这个学期的第一节中文课了。

在这个时间节点,我决定把他们游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放到这个课程里。这些知识点包括了历史、地理、古文、诗词等多个学科的内容。也是因为他们的目标不是参加国内的高考,所以我才有这样的调整空间。

关于游学,从半个月前我就与Tre Ranier有一些分歧。

我一个人必须要在9月15日前完成初、高中游学行程、知识点分解和跨学科课程准备工作;10月1日前,必须要完成从学前班到5年级的游学行程、知识点分解和跨学科课程准备工作,否则10月15日全校将无法开始最长持续一周的国内和省内的游学。这个游学季是学校的特色教学内容之一。新生对游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老生关心这个学期要去哪里和为了这次旅行需要储备哪些知识,几乎所有学生和家长从学期开始,都非常期待游学季的到来。而Tre Ranier他每周只给了我0.5小时的游学工作时间,这意味着我完成这些工作内容至少需要两年。

8月25日,他已通过我小学游学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踩点的预算,27日(周一)却又突然提出:

1、要求我将每天的餐费预算从100降到50,否则他就不在我的预算上签字。

我表示理解他的想法,但不接受他的态度,这不是在沟通,我认为这是在胁迫我;并且这个预算他已通过,为什么又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旅行和旅游景点,50元的餐费意味着我一日三餐只能吃粉面炒饭,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要求(50元/天这个预算甚至低于贵州NGO乡村工作的餐费补贴)。

2、他要求我踩点就要带队。

我告诉他这个要求超出了我的工作范围,因为我的工作内容是游学规划和线路设计;在他给我制订的工作安排中,也没有这项内容。并且从小学到初中有多条线路,如果要求我带队,我带哪一队?

3、他说我踩点又不带队,还要一位老师一起(该游学线路班级的班副老师),是在浪费钱。

我告诉他,如果觉得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我们可以沟通,但我不接受未经了解就随意判断的态度。
我的每次回答,都会惹得他翻白眼。

然后他站起来,撕了我的费用申请表,扬长而去。“我想,或许他的教养只适用于他觉得职位与他相当的人”,当Tre Ranier的上司、执行校长颜群宇向我了解这次事件时我说。

史上最强我蛙版《黔东南旅行指南》即将发布

在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到来前,蛙总会推出他的史上最强版《黔东南旅行指南》。

皂办处在这本指南上,投放了一个小小的广告。因为我相信这本旅行指南一推出,国庆时就会在10万+来黔东南的旅行者手中看到这个指南,这远比在公众号里做广告的效果好——虽然这些旅行者不一定需要手工皂,但会带上这本旅行指南上路的人,就基本可以确定是皂办处的潜在客户——这是个关于生活价值观的问题。

这本即将推出的史上最强《黔东南旅行指南》,作者袁銮,艺名青蛙/Frog(不记得我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事件怎么勾搭上的),资深在地旅行者,旅游杂志撰稿人,Lonely Planet系列《贵州》特约作者,携程网《贵州自由行》作者,以及我个人最欣赏的旅行作者,没有之一。

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有间客栈的刘斌和在肇兴侗寨有一个惨淡经营的小客栈的蛙总,共同发行了WalkGuiZhou《黔东南旅行指南》,这个旅行指南不夸张地说,影响力大得可以影响黔东南的旅行格局。在当年,来黔东南的自助游游客几乎人手一份;一些地方因为指南的首次提及,使之从无人问津成为旅行热点。这次旅行指南的发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上一本指南的超级升级版。

2018版和2011版指南最大的不同,是在提供详尽的旅行信息同时,加重了人文深度。如封面的设计:这是清朝陈浩所作《百苗图》中的插画。指南封面正是向他致敬,因为他的画作和描述,使得我们能穿越古今,看到黔东南的古韵今犹在。蛙总和他神秘的贵州文旅相关某公司希望通过这个封面,能激发更多旅行者深入了解黔东南,进行更多的延伸阅读。尽管他们很清楚略显古拙的插画封面可能会影响传播,但他们还是坚决这样做了。

蛙总参与制作过两版Lonely Planet《贵州》,作为LP的信徒和参与者,本指南内容编排上肯定有LP的痕迹。LP作为全球最大和最成功的旅行指南出版商,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但本指南制作规则和LP完全不同,范例不同,而且它更个人化,更及时,有更鲜明的态度。

“LP创始人Tony Wheeler说,最合适的指南作者,应该是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外地人,因为他们保持着对目的地的新鲜感,又对当地熟悉。或许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生在广东,在贵州浸淫了十年,见证着每个目的地的四季轮换和发展历程,是对这片土地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公司大多数产品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但贵州旅行指南系列,我是坚定地选择个人独立创作。”

本指南和其他指南最大的不同,是指南不会提及食、住、购和娱的具体信息,这是以蛙总为首的团队深思熟虑的决定,理由如下:

1. 通过网络OTA平台,旅行者能方便快捷直观地选择符合自身的消费场所。指南实用信息,并无通适性;

2. 旅行消费市场买卖双方都非常个性化,个人的经验参考价值不高,即便他是(前)LP作者;

3. 一些公开平台找不到的专属信息,如丹寨排莫村的最大体验便是蜡染,宰荡侗寨最大的享受就是听侗族大歌,那么这些专属信息,依然会详尽地提供信息;

4. 最重要的一点,本指南一个季度更新一版,为了制作成本上的可持续性,加进了商业广告。请读者放心,指南内容已经中立制作完成,不会因为广告的加入而影响它的客观性;

5. 这些广告都是和旅行相关,不会影响它的可读性;即便是广告,作者和团队也会进行相关的背景调查,你看到的广告信息,也会是基本客观可靠的;

6. 广告所得收入,用于后续版本的实地调研、设计、图片和特邀作者文字的版权购买。

我喜欢这种富贵不能淫的逼格。史上最强版《黔东南旅行指南》正式推出后,这里也会提供免费下载链接。希望更多到黔东南的旅行者能够获得这份最全面、最及时和最详尽的旅行指南。你值得拥有!

皂办处在《黔东南旅行指南》上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