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8年06月

经行道

连续工作20天后,终于迎来休息日。

有一段时间没早起无所事事在花园散步了。经常走的是绕着一尊仿北齐佛立像的转经小道,两圈半一公里,夏天栀子花香、秋天桂花香、冬天梅花香,满眼深深浅浅的绿。

上午,去贵开路,参加这个点的第一次贵州佛学会(藏传佛教)线下共修。共修结束,我退出了共修群,删除了组长的微信。这是我第二次努力尝试参加共修的失败。作为一组的老师,组长和辅导员,除了发心,也要略通佛理才好,照本宣科读标准答案,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不是唯一。20年了,我还得继续独自学习,直至时机的到来。

离开共修点,去师大五之堂书店,取这两个月陆续付款订购的十几本书。周末,没遇见我的男神和女神。

实在想念鹿冲关路上,曾吃了十多年的那两家面馆。在公交上,随着一站一站目的地渐近,口水分泌也愈行愈浓。没忍住,吃完这家湖南面,出门右转,又口服另一家一碗鸡丝面,到晚上8点都不知道饿,正好省出时间备课。

周一语文课准备了《天空是慢的,它在变蓝的时候更慢》一诗,我想对各位同学表达的是,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节奏。有时候,慢慢来反而会比较快。

《礼记·学记》,是任飞老师正在上的八年级语文内容。放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教学相长”和“学学半”,即便老师,也是学生,人非生而知之,皆学而知之。感谢大家这段时间愿意听我的分享,以及与我的交流。

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冯唐,但选他《三十二大》这本书里的一篇《大钱》,我想表达的是一种金钱观——多少钱才够用?钱怎么花?

最后的期末文章作业,素材是唐朝张说的《钱本草》;既是历史、古文阅读理解,也和《大钱》一起,不但是与基础经济学这门课跨学科的作业,还是关于金钱观、财富观。

基础经济学的课,除了一周交易分析,还就是价格、价值和智猪博弈理论。

25号是这个学期中文和基础经济学最后一节课。中文课准备了“旅行”的专题。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独自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各奔东西。

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

往西公益“囊萤照书”项目,已拿到的几十篇学生作文和读书笔记,波及到的书,我绝大部分都看过,运气不错。因此,原以为在1个月内要完成的几十万字阅读量,早分散在过去乱翻的书中。曾经翻过的书,看过的每一个字,都在。

看了这几十篇高中生的文字,就像一个人写的——空洞的用词堆砌、莫名其妙的感慨、没来由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流以及种种被“震撼了一生”,如此一样的套路,我似乎看到他们背后站着同一个语文老师。这么多的老师教育出来的这么多学生,竟然像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一个学生,这样教育下,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出来的只是流水线生产的标准“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零件——有用的和备用的,合格产品和残次品,就是没有“人”,没有“自己”。

他们的年龄都远比我年轻,但每一个都比我老气横秋。如果有机会,我只想和他们说,不要轻易为了谁读书。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如果一定要为了谁而读书,那就为自己和父母;一生虽然很短,但也足够我们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因此等有了自己的人生时,再去决定要不要被谁震撼自己一生也不迟。

或许,这也就是往西公益“囊萤照书”项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田家少闲月

最近两天精神状态不好。昨天晚饭后打球回来,靠在沙发上看书,竟然困着。

从5月20号出发江西游学调研到今天,已连续工作18天,还要再工作两天才到周末。

3号前就已收到往西公益“囊萤照书”项目发来的榕江县第一中学、惠水民中(濛江校区)和盘州二中三所中学共78份学生读书心得,由于忙招生说明会一直没看。今天一打开,学生自选书籍的读书心得全是照片,不是文档,还有几十份纸质的正在来的路上。头有点大。往西公益的负责人希望直接与学堂合作,不想再转至孔学堂(颜群宇校长曾这样说过),担心那样会增加沟通成本和项目时间。问过颜校长后,答应就学堂来完成。学堂中学语文现在就只有任飞老师和我这个打酱油的,把项目资料发给任老师征得他同意后,拖进群。

问往西公益负责人要书单,希望明天会得到。得到书单,我和任老师要照单买书,自己先全部看一遍,否则别人读书的心得,如果我们没有看过那本书,怎么判断?所以这个工作量,除了学生的心得估计6 — 7万字,加上必读书,我们俩每人一个月内的阅读量要在50 — 100万字,我觉得不太可能完成。颈椎病、肩周炎和腱鞘炎要一起作。

下午到家,太座摘一把院子里的棒豆,和半个小瓜煮了一锅素瓜豆,清香软滑,胜过除洋芋外的若干美味。

前后院子的栀子花开了,有本地小栀子,也有从四川带回来的大栀子。摘回来,将一两朵的花蒂浸一盏清水,客厅、床头、茶桌、书房各处一盏,它自顾自香好几天。

21:00,花卷在床上看了几页书就睡熟。路灯照进院子,一人多高的豆架和百合的影子投在走廊上,影影幢幢。

今日芒种,仲夏的开始。白居易《观刈麦》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句。即便夏已深,但气温仍然就是15℃ — 25℃之间,阳光和雨水都丰沛。

有花香,有美食,有雨水,有阳光,有书看,万物生长,我喜欢贵阳的这个季节。

招生说明会、繁体字和小传

1、幸福学堂在前进学校新校区第一个招生说明会,全体老师和中学生一起圆满完成。这个“圆满”不是毫无瑕疵,不是虚假繁荣,是所有人都努力做到最好,交通、大环境和校舍现状,这些属于不可抗力,改变不在一朝一夕。到场50个左右家庭,现场缴学费的12个,下周十几个开放日试读,达成预期。大家累坏,开心。

2、卷卷洗澡出来,看到我在电脑上做的学堂每周家长通讯,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我就又在白板上写了几个字,她也读、写出了对应简体字。“我没有教过你繁体字,你怎么认识的?”我问。“我看见就认识了呀!”她说。从明天开始,我们一起学繁体字。

3、昨天在学堂公众号,推送了新版教师小传。我把小传改为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的名字叫黎明。要用一段时间。前半句来自顾城《一代人》,原诗就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dav

草蛇灰线

十几年前,看到过一张清朝贵阳老照片,油榨街一溜的白石头牌坊,像一条龙骨架。后来一个也没留下。

十年前,有天听说那附近居民小区里还藏了一座,就去找。窜小区钻巷子找,找到了。被周围的房子和违章建筑遮了个严实。拍照,和牌坊边红砖房街坊聊天,附近多是租住的外来人口,50米外的路口就没人知道这有一座牌坊,就那么藏在路边。回来写了篇日志放在博客里,这事对我来说就算完了。

昨天贵阳电视台《百姓关注》报道,那一片在拆,这块一直都在的牌坊就突然出现。节目里,一位市民说看到黔山毛豆的博客写过这牌坊,然后他们一些文物爱好者参与进来,这牌坊就成为了文保单位。这个消息是微信好友发来截图,我去搜索到的。我家没电视,我们也不看电视。

过去十年的日志都没了,也忘了当时怎么写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时间才是最好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