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落空不空

早上十一点,在也闲书局还没有等到Isaac,联系下来,是他错将今天当成了周一。好吧,那就下周二再碰头。这一趟空跑。

到了书店不买书,就像入宝山而空回,这种行为于我来说是不道德的。新书大多莫名贵得离谱,所以多爱二手旧书。

淘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硬面精装,中英双语杨牧译《叶慈诗选》一本。定价五十九元,也闲书局旧书定价二十五元,会员八八折,二十二元购得。书脊和封面上的“叶慈”两字已被磨损得模糊不清,书名页有从右至左繁体蓝色笔迹“慕安藏书”和“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六日购于筑市五之堂八折之亦不知值此价否。”等字。“筑”是贵阳的简称,“筑市”指的就是贵阳市;“五之堂”是贵阳的一家老牌独立书店,在也闲书局之前最为有名。书后环衬黑色笔迹写了一些手机应用商店和QQ的账号和密码,字迹潦草,应是随手所记。书里夹着两张书签,一是在九十八页和九十九页《学者》这首诗间的半张蓝色“黄果树”香烟盒纸,从不规则的形状来看,应是随手撕下;一是在一〇八页和一〇九页《钓者》诗间的一张两指宽、一指长的黑色衣物吊牌。这是淘到的第二本“慕安”的藏书,想来这应是位老人,因为一九五六年正式推行简化字,结束了繁体字与简体字并行使用的局面,我这一代人不但不会写繁体字,就连能认得的人也不多。

早上七点五十五分出的家门,下午一点四十七分进的家门,一天在外的六小时里,除了在也闲书局一个半小时,其余四个半小时都在路上往返。进城一趟于我,是差不多一天里用时最多的单件事,所以是“大事”一件。

背包里常有一本《弘化常诵佛经系列》口袋本,往返的四小时也没有虚度,在地铁上的时间比较完整,读经两部,一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部《佛说阿弥陀经》。

晚饭时,熊猫老师在微信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怎么解,就和她聊了道家“有无”和佛家“色空”,她说:“我觉得那个模模糊糊的东西现在有点雏形了。我要消化一下。”

【居家随记】六: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爸爸,姐姐,下雨啦!”晚饭后在外面玩耍的太座和二娃一路叫着笑着跑回家来。我和大娃在阳台上的丝瓜藤旁看书,“这一句,和现在好巧,我读给你听。”大娃合上手里的小说,“好啊”,说完啃了一口手里的桃子,看着正在落下的雨和在凉爽的雨里奔跑的大人小孩,听我给她读诗。

“年青人醒着躺在松木铺顶的阁楼里,听着悦耳的雨声。”我说这是惠特曼的诗。

“这雨声一点都不悦耳。”被雨淋了的太座表示反对。

二娃把小嘴凑到我耳边说:“爸爸我想舔你给我冻的冰茶。”好啊,自己去拿。

二娃转身跑去冰箱那里,“你不能再吃冰的了”,太座赶忙追了过去。

还有这几句也很好,如果我在你这个年龄就读到,或许又是另一种人生。我接着对大娃说,不过现在读到也不晚,我读给你听:

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足够了,

即使世上没人理解我,我安然而坐,

即使世上没人不理解我,我安然而坐。

有一个世界是理解我的,对于我它是最大的世界,那就是我自己,

无论我是在今天还是千百万年之后来到我自己身边,

今天我能愉快地接受它,同样也能愉快地等待它。

【读书记1574】谷崎润一郎《春琴抄》

佐藤春夫曾说聋人看上去像盲人,盲人看上去像贤者。原因在于,耳朵聋的人为了听别人说的话而蹙起眉头,或张开嘴眼,或歪起脑袋,或仰面朝天,总好像有发傻的地方;而盲人而静静端坐低眉垂首,样子活像闭目沉思,所以显得特像深思熟虑。(《春琴抄》)

拉窗纸那赏心悦目的莹白,将各家被烟熏黑格窗等门窗的房屋,打扮得宛如家境贫寒而又穿着得体的美女一般眉清目秀,优雅动人。我望着投在窗纸上的日色,不由深有感慨,毕竟是秋天了!(《吉野葛》)

暑假在家带娃,偷空翻闲书。谷崎润一郎《春琴抄》,青岛出版社“青鸟文库”系列文库本之一种,收《春琴抄》和《吉野葛》两篇中篇小说,林少华译本,2019年7月1版1印。五年前的二零二零年四月,购于乐转城市书房师大店,太座那天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之一。那天一口气买了十种十四本,乐甚。总阅读量第1574本

【乡下父母的人生课】10:我们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

太座回家说,同事和女儿在为读哪所高中选择困难,小孩子从小学就提前学了初中的课程,一路刷题终于考到一个自己和家人都还满意的分数。线下招生咨询会上,十几万人挤得水泄不通。“她觉得我们家还是要提前学,要卷才行。我说学习是她爸爸负责,我只负责一家人吃得开心、穿得舒适。”

“我们家绝对不去卷。”我说:“那就是‘剧场效应’,成千上万人挤在一个剧场里看一场戏,有乘直升机在半空中看的,有用钢丝吊在天棚上的,有坐包厢的,有用消防梯、爬墙甚至搭人梯的,然而绝大多数人站在凳子上也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影影绰绰顺风才能听到前面的声音;极少数坐在座位上的人,只有沮丧和落寞。我认为的‘自由’就是有得选,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只要我们不看这场戏,这剧场里的所有规则就都对我们无效,因为我们不在游戏里,不和他们玩。

“我们自己玩,躺在蓝天白云下,松软的草地,温暖的风,读过的每一本书就是独属于自己的,面前戏台上的一出戏。这戏,只为我们上演。现在读过上千本书,我们就在自己的剧场里看了上千场人间戏剧。”太座说:“那边是千万人抢一台戏,这边是我们看千万台戏,这条道人更少,体验感更好。”

晚饭时,女儿说:“那套一百四十万字的书,今天可算是看完了。”

“真好!我们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我说:“阅读是有门槛的。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路上满是荆棘,而不是杂乱的脚印,因而一路上的风景更佳。”

‌“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我知道人们怎样相爱,怎样痛苦……书愈读得多,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对我愈加光明,愈加有意义。”这句话是我不怎么喜欢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的。

【读书记1573】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

上周在为女儿制定暑假阅读计划时,在也闲书局的旧书区淘到这本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所选的书,见仁见智,尤其是缺了东方著作,但并不影响这是一本好的“书单”。

这个“书单中大多数书籍都远比当前的畅销书有趣,不过,并不是因为有趣才去读它,读书有如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就职养家等等经验,是一生中的大事,也可能成为自己内在精神不断成长的源泉。这些书一旦成为你的一部分,就会永远长驻心中,发挥强大的作用……这份书单的目的很单纯,只是希望能帮助我们避免精神破产……读书不是为了跟别人较量,而是为了使自己丰润华美……好书不会沉默,不是一时性的满足人的心灵。它甚至可以说是不朽。而且对三、四代以后的子孙也有益处。花在好书上的金钱不会令人觉得是无谓的花费。好书即使不是你的,也是你的孩子与朋友的。这百本书,你会得到某种满足感,就像看到你自己三千年的过去已整整齐齐地排在书架上——请别让过去停在那儿,让它成为你现在的一部分吧。”

读完这本书,就在也闲书局定了一本惠特曼的《草叶集》,这也正是费特曼在这本书里所期待的“本书的意图是使你的脚步迈向书店或图书馆。”

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花城出版社1981年6月1版1印(内部发行),定价0.69元,封底有一枚圆形“贵阳古籍书店图书销售章”,也闲书局定价12元,会员8.8折10.56购入。总阅读量第1573本

【儿女记】二娃的女朋友

“女朋友……最好像小凯丽,大大的眼睛,洁白的羽毛……”给四岁半的二娃读睡前故事“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的《我是罗密欧》,“你想不想像卡梅利多那样有一位像小凯丽那样的女朋友?”。我问他。

“女朋友?我有啊!”二娃睁大眼睛看着我说。

“啊?!你女朋友是谁?”我怎么不知道?心情有点难以描述。

“就是lx啊!”就是经常两人在阳台互相“打土电话”的那个大班小女生。

“那她知道她是你的女朋友吗?”我问二娃。

二娃说:“我怕她害羞,没告诉她。”

【与Isaac同行】19:I don’t want to stay afloat

风吹槐树叶摇摇摆摆,所以阳光也被迫在地上颠颠甩甩。用了快十年的建盏茶碗,放在地铁三号线茶店站B口的台阶上;从保温杯里倒了一碗早上离家前泡的都匀毛尖茶水出来,听着John Splithoff的《Marooned》,边等风把茶吹冷,边等Isaac:

Open up the amaretto

I’ll be tuning out the troubles

That are taunting me

Carving out the quiet from cacophony

Watch the sun go down

No one else for miles around

I’ll be marooned and I’m better for it

On an island in my head

……

几步远的对面树下,两个看起来年纪和我差不多的老头守着两个水果摊,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扯谈。“这就是生活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还差一分钟到十点时,Isaac出现,“那么,你带路,我们走吧。”沿着新添大道边走边聊,转入上山的小道,行人渐少,外面路上车辆的声音也隐没在登高云山森林公园里的鸟鸣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里。

“纪录片看完了吗?”Isaac问我。

“怎么可能!四季,四十多集,一集掐头去尾也有二十五分钟。”

“我看完了。一天看完的。”

“威哟。确实是一部好片子,但我现在还是记不住那个小镇和片名。”

“雷克瑟姆,又译作雷克斯汉姆。”

由此,我们在安静的盘山林路上,边走边聊足球和这部纪录片,聊一项体育运动怎样与一个小镇、一个城市共同成长,聊一百五十年的足球俱乐部历史,聊我们从未能沉浸其中、只能靠想象的足球文化和足球精神。Isaac把浓密的头发随意塞在棒球帽里,而焦灼的阳光每隔一段路就避开树荫撩骚一下我头发稀疏的头顶。

步行到山顶的海天园,后背全汗湿。今天是贵阳夏天里也难得的高温,32℃,我上一次到这里是二十多年前。Isaac找到黎庶昌、莫友芝和郑珍的塑像,我们的话题从足球转到了这“沙滩三贤”身上。“沙滩”不是沙滩,是黔北遵义县山村中一处地名;在这里莫友芝和郑珍是同学,同被称作“西南硕儒”;郑珍的表弟也是学生的黎庶昌被称作清代黔北“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派任驻日本国大臣。我们在三个塑像前聊他们的故事和诗文。“我还知道一个球员叫郑铮。”于是话题又从一百多年前黔北甚至贵州的文化高地,回到亚洲球队中日韩的比较和历史上的主要交锋与胜负,这就是Isaac在给我恶补2002年以后的亚洲足球史河国足史了。在这些领域,他是我的老师。所以我也曾给他说过,我认为“师”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职业或身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位拿了一纸证书就以为自己是“师”的人恐怕是理解不了的。

海天园是陵园,或许在我们身边游荡的魂灵们对足球并没有多大兴趣,或许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我们的话题从足球的团队精神到个人能力,到超级英雄们,就滑向了漫威世界与现实世界里黑豹的离世、美队的“政治正确”与人性的回归,“要活在真实的生活里,而不是别人的评价里,更不是去表演一种生活和状态。”Isaac说。他打开一个视频给我看,觉得一位校长在视频里大喊口号的表演“幼稚,还有点可笑。”

“这就是表演和宣传喊口号。”我说:“宣传和口号是一种有多种危害的话语,往往是一种巧言和欺骗,是一种利用多数人都有的心理和认知弱点的诡辩和诈术。因为你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所以才能觉得其因空洞、幼稚和可笑。但多数人从宣传口号得到的是振奋,所以这种学校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比无知更可怕的境地,而冷静且拥有判断力的人总是与大众格格不入。”

于是下山的路上,我们一直聊的又是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大众心理学的“乌合之众”、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个体因服从权威体制而放弃独立思考,导致道德责任缺失的“平庸之恶”,以及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

在地铁站分手后,我在微信里把《Marooned》推荐给Isaac。

When everybody’s rocking my boat
(当众人摇晃我的小船)

I don’t want to stay afloat
(我不愿随波逐流)
……

【读书记1572】梭罗《瓦尔登湖》二刷

“活了一把岁数未必就有充分的资格做年轻人的指路人,因为活到老获得的不见得比失去的多。”所以时代在变,过去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当下,为了避免老来得不到尊重,凡事还是三缄其口,别人不问就不要提供建议。

“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还没有尝试的一次实验;他们尝试过了,可是对于我却没有多少借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偏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和命运,对别人来说正确的事,对自己却未必。生活只是属于自己的实验。

“一代人遗弃另一代人的事业,如同遗弃搁浅的船只。”所以人类才一代人超越一代人。

“古代的哲学家,不论在中国、印度、波斯还是希腊,都是一种类型的人,外部生活比谁都贫穷,内心生活却比谁都富有。”物质与精神的零和游戏,一直都存在。追求物质,精神就贫乏了;追求精神的充盈,物质就贫乏了。“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而灵魂的必需品,用钱是买不到的。”

“文明一直在改进我们的房子,可是文明却没有把居住其中人同样加以改进。”所以,这还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的问题。

“我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也不想争抢一个天鹅绒垫子。我宁愿坐拥一辆牛车,来去自由,也不愿乘坐一辆想入非非的游览列车飞向天堂,一路上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因为我有慢性咽炎,对污浊的空气尤其敏感。

“最费钱的东西从来就不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推而广之,生活中那个最贵的东西,也往往不是最需要的东西

“我也许不能在一个算定的日期到达我的港口,但我可以保持在真实的航线上。”只要是在属于自己的航线上,什么时候抵达自己人生的港口都不算晚。就像我,年近五十才再次开始认真读二十四史,竟觉得没有多大难度,就像在读故事书。而要是在三十年前,每一句话对我来说都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对自己负责。“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生命甚至生命的每个细节过好,在最崇高和最关键的时刻面临审视而无愧。”

“正是因为我们的自私,慈善行为才被过于赞美。”《老子》:大道废,有仁义。

“我的住处比起一所大学,更讨人喜欢,不仅有利于思想,也有利于认真的阅读。尽管我置身于一般流通图书馆的区域之外,但是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受到在全世界流通的图书的影响。”这就是我的现状,生活在自己近五千册藏书的乡下的家里,并且这些书还在每个星期都在增加。这是一件幸福且快乐的事。因为“书是世界宝贵的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遗产……书的作者是每个社会的自然而然的不可抗拒的贵族,对人类产生一种连国王和皇帝都望尘莫及的影响。”所以在我的遗产里,最宝贵的就是这些书了。

“我喜欢独处。人在思考时总是孤独的。孤独不能以一个人距离他同类的空间距离来衡量。在剑桥学院拥挤的小房子里真正用功学习的学生,如同在沙漠里的托钵僧一样孤独。”

“倘若一个人不能和他的同伴们保持同步,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鼓点。让他踩着他听到的音乐前行,不管音乐的节拍是什么,要走多远的距离。他是不是应该像苹果树或橡树那样三年五载就长大成材,这不是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成长,是只属于他自己的事。

“倘若一个人信心满怀地朝他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过上他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他会在平常的时光里获得意外的成功。他会把一些东西抛在身后,会越过一条看不见的界限;四海皆通的更加自由的新的法则会开始围绕他,在他内心建立起来;或者旧的法则会借机扩充,按照他的取向从更加自由的意义上得到新的解释,而他会享有更高的存在秩序的权力,好好生活。他把自己的生活越是简单化,宇宙的法则就越会删繁就简,孤独将不再孤独,怯懦将不再怯懦。”

所以,应该到了我这个年龄读《瓦尔登湖》才能有共鸣罢?对年轻人来说,梭罗不过是又一个唠唠叨叨啰啰嗦嗦的老头罢了。

梭罗的《瓦尔登湖》,十年前读过李继宏译本,这次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8月1版,2018年7月6印的苏福忠译本,感觉在翻译上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阅读量第1572本。

【儿女记】给女儿老师的感谢信

7月11日,学期最后一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去给两个娃开了家长会。

上午女儿七年级期末家长会,班主任当众对女儿的点评为:“因为之前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所以这次只是班级第五和年级第九。但她的阅读储备不只是在本校,就是在李端棻系统七所学校的师生里面也是独一无二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只要她适应了,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为了奖励女儿,午餐一起去吃了肯德基。餐后她回前学校去看望老朋友和观看期末汇演。我去给二娃开家长会,结果晚到了半小时,家长会结束了,其他娃也都和家长回家了,只有二娃孤零零在等我。

晚饭后,准备给女儿的各科老师发去感谢信息。女儿觉得没必要,我说这是我作为家长的态度。

X老师好!

这是我女儿上学以来,第一个系统且完整完成学习的学期。

这个学期里,我女儿得到您和各位老师的包容、理解、鼓励和关注,让她不但找到了自信,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还在学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感激之至。

恭祝夏安。

家长:XX 谨上

不同的学科,内容略有不同。

如英语,增加了“她之前的英语不是跟着高年级蹭课,就是基本全靠自学,毫无章法可言,全靠您教给了她正确的学习方法”内容;数学增加了“她的数学从进校时的22分提升到了77分”。

【儿女记】女儿的暑假阅读书单

“爸爸,这次期末考你们不要有太高的期待,我觉得没考好。”晚饭时女儿说。

“你知道的,我们家从来都是只问是否尽力,不问分数成绩。”我说。

饭后,给女儿选暑假阅读书籍。我觉得这个暑假起码读十本书才合适,女儿觉得三本足矣,讨论下来定了五本之数。为了保证趣味性和多元化,太座选一本,女儿自己选两本,我选两本。

太座选的是齐邦媛《巨流河》;女儿选的是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和岩井俊二《情书》;我选的是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和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其实,大概率这只是大娃一个星期的阅读量。因为在晚上睡觉前,她就已经读完了岩井俊二的《情书》。

今早,女儿提出暑假想用手机玩游戏。之前因为没有管住自己,手机时间超时而被停用。散步时我要求她提出补充方案来换取游戏时间,在讨论中几番谈判,最终以暑假阅读增加十本书作为交换条件。书由我选,学术性书籍不得超过三本,且难度以“甲骨文书系”为上限。今天新选出的书是:

西尔薇娅·毕奇《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安东尼·伯吉斯曾说过,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林耀华《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

白先勇《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小说集。

何兆武《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引发争议。

林语堂《苏东坡传》,一位粉丝向英文世界介绍自己偶像的作品。

《先生》,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等十位民国先生的小传,展现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风骨。

戴明贤《一个人的安顺》,关于贵州的散文集,乡土读物中我认为的最佳者。

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天庭神仙皆社畜,西游路上打工人,对《西游记》的幽默的时代解读,放松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