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读书记

读书买书的记录

可爱还是蛮情歌

一周网课上完,随手从年前下单昨天送到,还没盖印插架的书堆面上抓一本来放松。

高马得的《蛮情歌》,读库本,新星出版社2014年版,10分钟翻完。好看,再翻一遍。还是好看。可爱得狠。用贵州话读起来,眼前就是贵阳筑城广场(原人民广场)、大十字广场上,“你在啊边坡,我在兹边坡,我们一起对山歌”的场景。

到底有好可爱?录几首为证:

三个斑鸠共一山
两个成双一个单
成双成对飞去了
剩我一个守空山

这首简直了,读来让人好不心酸。尤其第四句的“剩”字“守”和“空”字,仿佛看到一个人形单影只在山中,无边的孤寂只有山知道,哪晓得山也孤单,所以两两更显孤独,好寂寞啊。

草鞋破来跟我说
连夜捶草连夜搓
连夜捶草连夜打
不让小郎打赤脚

啧啧,好不温馨,好不快乐。不让小郎打赤脚,连夜捶草连夜搓,这个地方,用哪首文人诗来解都觉得——弯酸。“脚”的贵州话音是jio二声,按普通话发音就不押韵了。

十七十八小姑娘
冷水梳头洗面光
收拾打扮回家去
情哥来到心头慌

好像看到裙摆晃荡,好一幅小鹿乱撞。

三根竹子一样高
中间那节好雕箫
白天吹来阳雀叫
夜晚吹来妹心焦

撩妹高手在此!

黑天黑地黑溜溜
二人坐在黑里头
咬破指头喝血酒
往后不要把我丢

文绉绉海誓山盟和咬破指头喝血酒,都是嘴巴上功夫,但还是口口见血心更狠更真。

这本书定价26元,又贵又不贵。114页,95幅漫画,77首贵州苗族小情歌,7字一句一首4句28字,拢共连前言和编后记加起来也就两千多字,10分钟就可以翻完的薄薄小小一本就要26元。不贵是字少但耐看,有生活,有情趣,还是老漫画家手笔,“原始又现代”、“稚拙又诗意”,于无色处见繁花的好本事。

抗战期间,高马得流浪到贵阳,一待七年。当时二十多岁,拿笔就画,画的人和被画的人都无拘无束,所以才显得真。

如果情人节送礼物,这本小书加一枝花,想讲不敢讲,已讲还没讲完的话,都在里面。

【尺宅叟集释】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
两汉:佚名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认为这首诗是“不得志而思仕进者之诗”;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说“此盖伤岁月迫促而欲放情娱乐也”;我认为与《西北有高楼》相近。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远望城高而广,绵延相顾。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句,秋风瑟瑟,青草凄凄,如《回车驾言迈》有“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春秋不同,一般萧瑟。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句,《行行重行行》有“岁月忽已晚”,《明月皎夜光》“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感时光流逝。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张凤翼《文选纂注》曰:“此以上是一首,下‘燕赵’另一首,因韵同故误为一耳。”纪昀曰:“此下乃无聊而托之游冶,即所谓‘荡涤放情志’也。”《明月皎夜光》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句。促织即是蟋蟀。《诗经·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诗经·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不论是高飞在天的鹰隼还是角落里鸣叫的蟋蟀,有其不得已、愁苦局促之处,所以要舒放心情,志向放长远,不要将眼光放在日常的不如意上并受其困扰束缚。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杜甫《佳人》“新人美如玉”。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句,《西北有高楼》“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句,《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句,《西北有高楼》“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人生识字忧患始,有花堪折直须折。

入味

昨晚枕边书,看完冒鹤亭的《孽海花闲话》,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从书之一,2010年11月1版1印,5万字。这本小书可算作“《孽海花》阅读指南”。

冒鹤亭是清末民初文人,《孽海花》小说中所写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他亲历和熟悉的,“间所未悉不过百分之一”。“岁暮余暇,乃借小说排日。徇小孙怀辛之请,为《孽海花闲话》,于书中人名考索,间附订误所闻,别为索隐表,详载个人籍贯科分职业。”这本闲话不但把小说里的人物一一考证出历史中的原型,还穿插了不少小说里没有写到的轶事,实在是了解晚清社会历史和士大夫生活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所以林琴南曾说:“《孽海花》非小说也,乃三十年之历史也。”

上个月读《孽海花》,手上的中华书局2013年版本印工较差,字间距小,行间距密,最要紧的是没有注释。虽不至于读不懂,但还是会碰到字词不知什么音什么意,不知所引什么典故,磕磕绊绊不顺畅,好比肠旺面少了葱花,于是就学前人来做校注。四天读校注完成,没有读出多少“叹观止”,前后不一和明显的错谬倒是校出几处,也长了几点趣知识。以后知道了,读曾朴的《孽海花》要配上冒鹤亭的《孽海花闲话》一起,就好比吃凉拌折耳根必要糊辣椒面,才算登对,也才入味。

三个月不买书

一场雷雨淅淅飒飒,从下午直到晚饭,每天例行的外出散步受阻。引《越缦堂日记》一则:“手注佳茗,异书在案,朱墨灿然,此间受用,正复不尽,何必名山吾庐邪?”在家一气看完《书蠹艳异录》,中国书局2009年10月1版1印,淘来的旧书,封面有破损。上周看完的《绕室旅行记》和今天的《书蠹艳异录》都是谢其章的书话。虽不是异书,但也受用一时。“书话,一直被学界看做闲花野草一路的货色”,但书话自有书话的路数,好看的书话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起于书跳出书,从书到人,能看出一个时代。

《北平何挹彭藏书记》一篇,引的原作句段,正好前段时间看过“海豚书馆”系列何挹彭的《东西两场访书记》,别处又见,亲切。例如“书贾和别的买卖人究竟不同,他们于和气之中带些书卷气,你买过他一回书,下次再来就熟识了。你如果托他们找一部书,虽非贵重之物,他们也要问你府上何处,要找来给你送去。”现在快递便捷,几元钱的快递费同城最迟次日达,但快是快了,少了最重要的人情味。

《金性尧经历的两本老杂志》一篇,讲“金性尧刚过三十岁,正是好年华,却碰上了坎,蹉跎复蹉跎,又过了三十多年,他才被读者重新认识,而这一拨读者是从《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词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知道金性尧的。”金性尧的书,之前还看过《闲坐说诗经》《三国谈心录》两本。这个隔离期间,除了“古诗十九首”,天天午餐晚餐洗碗时,我都摊开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旁边,一天洗两次碗共半个小时就背了一首唐诗,早晚再读和默写两遍,每天和女儿玩玩飞花令,差不多小时候的启蒙又一点一点拣了起来。看完《书蠹艳异录》金性尧这篇,把每天在厨房背的《唐诗三百首新注》抓过来,就是金性尧注释版,好巧不巧。按照这个进度,明年春节时再看是接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还是《杜诗》,然后再是宋词?宋词还是先看《白香词谱》再到《宋词三百首》可能会好点?《白香词谱》哪天去书店找找看。

一年了。去年二月,二十四书香书店试营业前我去帮忙,在黔版书区整理上架就发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精装布面《郑珍全集》,一套七册,420万字,2374页,定价780元。当时起了心,止步于定价。昨天去又看到,不知是已经卖了几套出去还是店里收起来,少了。好书任何时候都不便宜,并且印量不多,好像才1300套还是3000套。猫爪挠心。后槽牙痒。一定要把这套书拿下来,要不压不住书架嘛。有哪样办法才拿得下来?要买书,就只有不买书!三个月不买书,把钱存下来,就够买这套书了。可是三个月不买书,那也不得行啊!昨天去店里还找到两本一直想看的书,准备下次去就入手。《白香词谱》也是要去淘一本便宜旧书来的,再说还有一直牵挂的《越缦堂日记》。每每想到买书看书这事,就想写一副对联贴在书房门,上联:读时不嫌书多;下联:买时总觉钱少;横批:抽丝山倒。

明天3月1日起,三个月不买书,到6月1日我就可以拿下这套《郑珍全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忍住。忍住。集书、看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圆梦的过程。梦想有大有小,惦记很久、搜寻很久,终于得到,饱览一通,不亦快哉。

拥三恨及小目标

贵阳市教育局昨天在公众号发出通知,“全省初三、高三在3月16日正式开学,其他学段、高中初中其他年级开学时间将视下一阶段疫情防控情况再定。”估计疫情如果不反弹,网课也就上两周,16号就能全面复课。

隔离在家,天天闭门读书看电影备课,竟然忘了给女儿交学费。午饭前收到学堂小学部负责人微信发来的提醒,须缴费至学堂的对公账户,所以饭后得进城一趟去银行。出银行顺路转到二十四书香书店,只有店长一人从里面锁着门在找书、打包,准备今天发出的包裹。敲开门猫进去,楼上楼下三层我一个人淘书,“坐拥书城”有三恨:恨一天的时间太少,少到还不够好好看书就没有了;恨口袋里钱太少,那么多想看的书都买不起;恨这个书店里我想看的书有太多。恨呐!恨得后槽牙痒。恨归恨,“行有行规”贼不落空,今天进店一趟,出来也不会空手:

索尔仁尼琴《癌症楼》,译林出版社2013年2月1版,2018年8月8印,姜明河译。索尔仁尼琴我就有了《癌症楼》《古拉格群岛》和《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够了。

S.A.阿列克谢耶维奇《我还是想你,妈妈》,九州出版社2015年9月1版1印。还有《二手时间》《锌皮娃娃兵》在路上,《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在架上,还缺一本《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也就差不多了。

余怀《板桥杂记(外一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1版,2017年5月10印。“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

海豚出版社“海豚书馆”从书十种。加上架上已有的十七种,现在有二十七种。我有一个小目标,就是集齐并全部读完“海豚书馆”橙色系列(文学原创)、蓝色系列(海外文学)、红色系列(文艺拾遗)、灰色系列(学术原创)、绿色系列(学术钩沉)、紫色系列(翻译小品)六大系列八十六种。在敲这句话时,我仔细回忆了一下今天结账离店的微信钱包余额,3.59元。

【尺宅叟集释】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
两汉:佚名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这一首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生不得志而思立名于后。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青青陵上柏》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句。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夫人幼而学之,孰不欲壮而行之?迨辙環畿偏,终不得遇,而逝者催老,安得不更而为‘回车’之思乎?”“回车”就是更辙,换了一条道路,远离故人故物,从此余生犹如独行远路。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白居易《西原晚望》有“因高聊四顾”“寂寞风日暮”句,孑然立于世间,伤迟暮之情。“东风摇百草”,百草经春而发,又是一年春,故年去不返,一路之上“所遇无故物”,新者日新,故者已矣,只能“悠悠涉长道”,“焉得不速老”。

世间事物多无常,盛者有衰时,衰者也终会有闻达之时,因此“盛衰各有时”。但“立身苦不早”,我的盛时却不知何时才来到。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今日良宴会》有“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句。“荣名以为宝”,再借《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句,上下句感慨策高足,据要津,均不得,人生易逝,岂可“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一片春景却哀飒如秋,直如孔武仲“秋空杳杳豁四顾”。

【尺宅叟集释】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六年级(下)语文课本中,这首诗有注无解,作业是让学生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里也有“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可见,牛郎织女的故事一开始就是织女成婚后,“贪欢不归”导致“嫁后遂废织纴”,作为贪欢误了职司的处罚,“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后来慢慢在民间发酵,被历代好事者添油加醋“丰富加工”之后,现在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成为了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和爱情故事,而牛郎也从一位天上星君变成了凡间偷看女子洗澡并偷走别人衣服相要挟成亲的猥琐男,这事搁到现在就是拍裸照相要挟的下流胚子。不知道这样的故事,和“爱情”两字有什么关系,除非这是一个斯德哥尔摩案例。

《迢迢牵牛星》早于《荆楚岁时记》《述异记》,从故事看是《小雅·大东》的扩充新编,或许现代的“牛郎织女”版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历经千年而成。

《迢迢牵牛星》无论在叠字还是结构,与《青青河畔草》都很相似,都是相似相望但不相亲。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周礼·考工记》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心思在情郎,终日不成章。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说水清浅,一说形容织女貌美,与《青青河畔草》中“盈盈楼上女”仿佛。在《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中,张定浩认为,“其实这两种解释未必水火不容。也许,这‘盈盈’两字是在形容织女和织女倒映于银河中的影子。”受张定浩启发,我想“盈盈”不但写织女和水中倒映,苦愁而“脉脉不得语”,或许还有千言万语,相思无边,隔河语凝噎而顾影自怜。“脉脉”,《广韵》“嗼”字下笺引此句作“嗼嗼不得语”。

为何“河汉清且浅”,受相思煎熬也不过河相见?在我看来,整首诗只写女子心事,于女子相思的对象不提一字,或许这只是一场单相思也未必。女子心心念念,却总没有时机也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薄薄一层窗户纸,就像清且浅的河水,却就是过不去。

【尺宅叟集释】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吴淇曰:“此亦臣不得于君之诗”(《古诗十九首定论》);张庚曰:“此亦臣不得于君,而托兴于奇树也”(《古诗十九首解》)。真是心心念念不忘君,一花一叶总关情,我在几位一心跪舔主君的古人注解旁边批注了一个字——呸!

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说,“此怀朋友之诗,因物悟时,而感别离之久也”。我认为,诗人怀的这位朋友,不是普通朋友,甚至不是朋友,而是心中人,是情人,爱人。

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此与《涉江采芙蓉》一种笔墨。看他因人而感到物,由物而说到人,忽说物可贵,忽又说物不可贵,何等变化。”物贵不贵不重要,重在心中牵挂。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中”《五臣文选注》和《玉台新咏》均作“前”。庭前还是庭中,树在哪里不重要,重在一个“奇”字。虽然全诗也没说树奇在何处,但心中挂念的非一般人,自然树也就不是一般的树,花也不是普通的花了。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攀条”,手拉着花枝,“荣”,花繁茂状。挑挑拣拣选了一枝花繁叶茂的摘下来,想送给心里所思念的她/他。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手握花枝久,郁郁花香充盈衣衫和两袖,但想送给的那个人,不在身边,距离路途遥远,别说一枝花,就连我也无法去到她/他的身边。上句和这句,与《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同。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贡”《五臣文选注》和《玉台新咏》均作“贵”。区区一枝花,又不是贵重的东西,有什么好作为礼物送给她/他的呢?唉!“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不过是感怀分别已经有好些时日了。

这首诗出现在八年级(上)的语文课本中。课文的注解大意为春日佳景,一人独赏,思念情动,欲寄远人。但从文中,没有读到特指诗人是女子还是男子的信息,所以男女都有可能。如果只是因为古代女子不轻易在外抛头露面,外出多男子,就视诗中折花人为女子,这就“想当然”了。视为男子似也无不可。

【尺宅叟集释】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
两汉:佚名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刘履《古诗十九首》“贤者既出仕,久而未见亲用,自伤不得及时行道,以扬名后世,将与碌碌庸人俱老死而无闻,是以不忍斥言其君,乃讬新婚夫妇为喻,而作是诗。”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贤者不见用于世而讬言女子之嫁不及时也。”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极欲为世用而不欲轻为世用者,为伊吕课当之。”可惜了一肚子的学问,坏在了满脑子的事君、为世用、扬名心思上。尤其是朱筠所解,用贵州话说来就是“弯酸”,自己想说想做有不说,要让别人明白了再由别人说出来并力邀,自己再推辞而从之,简直是虚伪。

在我看来,这首诗就是情切切,意绵绵,一寸相思一寸灰。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喻己。女子可能已是孤身一人,无父母、无兄弟、无姊妹,所以才更“冉冉”而显柔弱。山喻夫。“泰山”,王念孙曰“泰山当为大山”,然而我以为,既然诗中没有地名,就是“泰山”也未可知,所以有可能是特指,有可能是泛指,不纠结。“结根泰山阿”,言女子终身有所托付。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这里新婚可能是订婚,我认为可能是私定终身并已有夫妻之实,伏“轩车来何迟”句。两情相悦,缠缠绵绵如“菟丝附女萝”,菟丝喻女,女萝说是松萝,知道是喻夫即可。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菟丝生得正是时候,正如我们相会成为夫妇。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夫去远方,或本就家在远方,或是路经此地两人一见倾心,而后归去,承诺到家禀明父母即来迎娶,一旦分别,日日思君不见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所以才会感觉“轩车来何迟”。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行行重行行》也有“思君令人老”句,正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正是在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遇到了你,让我整个人就像一朵盛放的花一样,奕奕光彩。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我相信)像你这样的男子,一定信守承诺品格高尚,那就这样吧!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话虽如此,其实心中惴惴不安。可怜,可爱。

【尺宅叟集释】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
两汉: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十九首”的排序,目前我看到两种,不同在《明月皎夜光》和《明月何皎皎》在第七首还是第十九首。这里按《明月皎夜光》第七的排序。

吴淇在《古诗十九首定论》中说这首《明月皎夜光》,“此亦臣不得于君之诗,非刺朋友也。”

一九八六年二月六日,金庸在香港自己作品集的序里说,“中国人的文艺观,长期来是‘文以载道’……他们不相信文艺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的唯一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好的作者或文章,就是能让人感到“这句话说出了我的想法”,但让自己来说,却又兜兜绕绕不得要领,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文字才能达意。为什么这里突然冒出金庸,后面有话。

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此诗怨朋友不我与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刺不得于朋友而怨之之诗”。方东树《论古诗十九首》“感时物之变,而伤交道之不终,所谓感而有思也”。朱自清认为这首诗是“秋夜即兴之作”,“怨朋友不相援引,语意明白”。这一次,难得的各家解读大半一致。

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明月皎夜光’,目所见;‘促织鸣东壁’,耳所闻;‘玉衡指孟冬’,点时令。”《诗经·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促织就是蟋蟀。
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汉武前以十一月为岁首,孟冬夏正八月也。”李善说孟冬是夏历七月,因为汉初夏历十月为正月。到底汉初的岁首是十月还是十一月,汉太初以前,以十月为岁首,为建亥历;太初以前之孟冬十月,即夏历之孟秋七月也。郭必恒《中国民俗史》(汉魏卷)说,秦人实行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即阴历十月一日为岁首。这一习俗为汉人传承,汉初,高祖在长乐宫行朝仪、贺新年,就是在十月一日。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正朔,以正月为岁首。所以,朱筠的说法有误。因此这首诗的“孟冬”是七月,而不是张庚《古诗十九首解》“‘促织鸣东壁’即‘八月在宇’义。东壁向阳,天气转凉,草虫就暖也。”促织鸣东壁,我认为正是草虫离野而未至宇的时候。

“明月皎夜光”四句,要么是写的整整一夜,要么写的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因为月明星更稀,只有没有月或月光不皎洁时才可见“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四句,张庚说喻“朋友之志变易”,我认为是说同门日久,不是一朝一夕,伏笔下句“弃我”和“高举”。“玄鸟逝安适”,《史记·殷本纪》“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秦本纪》“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玄鸟就是燕子。

“昔我同门友”四句,“曰‘同门友’,则是平昔切磋共学,非泛泛交游可知。”(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各家都以“明月皎夜光”开头四句为写所见所闻和时令,我认为与这四句为对应,皎皎之月,指的是各位同门学友的老师;月不见了才可见众星历历,伏笔后句各同门学有所成“高举振六翮”离师而去。“弃我如遗迹”,前《行行重行行》有“别离”“弃捐”句;《青青陵上柏》有“忽如远行客”句。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虚名指“箕”“斗”“牛”,就是李善说的“言有名而无实”。最后,恐怕要叹一声“㙳轲长苦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