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自愚乐

愈来愈愚昧而快乐的生活

没有审美,只有疲劳

国庆中秋长假,热门旅游景点人山人海。我们在家睡到自然醒,吃了早餐,找了个可能人比较少的古镇去逛逛。离家20公里,开车20分钟,到“龙门古镇”,免费开放,进出一个小时。新修的“古镇”路上长了草,两旁的店铺没有一家开门,有的连门头都掉落了。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动辄投资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打造了近三千个“古镇”,审美疲劳还得有“美”可“审”,如今在全国遍地都是一样的“古镇”面前,无美可审,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和疲劳。不知道多少人被割了“韭菜”,奋斗十年累积起来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朋友圈里有个段子,说我们这样长假不出门、不消费的人,简直是太不负责了,简直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为什么呢?国家放这么长的假,不是给韭菜们休息、躺平的,而是要去拉动消费,拉动内需的。如果人人都像我们这样,谁去消费?谁去提振经济?就算花呗没还,房贷、车贷还不上,也不能长假不消费啊。

现在走到哪里,钱包是不用带了,但包里不能没有书。“读库”系列最为适合。大陆没有像日本那样的100日元(约合人民币五元)一本的文库本,但几年甚至十年前的二手“读库”可以在10元左右。作为日常填补碎片时间,开阔视野的读物,“读库”最佳。

想起一句话:只有读了书你才知道自己是社会的底层,不读书你会以为自己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幸与丛桂花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第三天。小区里一树一树的桂花按时盛开,四季桂、丹桂、金桂、银桂,四大品种都有,我浸泡在这深浅不一、浓淡相间的桂花香里,于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按时发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读完了人生中第一遍《妙法莲华经》,用时半个月。想起有人说读经增长智慧,于是不管认不认识字读不读得懂,就一遍一遍读,感觉生活竟然真的慢慢变得越来越好。密法是我所还不能理解的,不过这个因为读经而变得越来越好,根据我的经验,想来一是确实于经中一句一偈有所得,再就是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所训练出来的坚韧和自律,让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改变。既然认知和习惯都在不觉中发生了改变,看世界的眼光自然也会变化,看待问题或困难的角度也就开始多元起来,至少是从一直以来的自利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利他。人类能够存活至今,有一个说法就是人类有“利他”的心和行为。也许吧。

学生兼老友Z和两个娃送来“省医月饼”和茶叶。15年前,她刚大学毕业进入NGO时的导师是我,现在她的两个小孩,一个五年级,一个四年级,每周在也闲书局和我一起“讲谈”。太座觉得现在经济不好,她做园林艺术赚钱辛苦,心意领了,以后就不用如此破费。我深以为然。

枕边闲书《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之一种,感觉哪里差了点。问了AI,说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和《王维诗选》为现代简体当代权威整理本,一查,价不菲。先不管了,一天一首,慢慢读。王维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没有之一。

不惋惜不感慨

早上吸尘时,想到最近十几年里,不止一次有过“当时我要是如何如何现在就应该怎样怎样”的感慨。突然想明白,学英语这件事,本身于我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起要学了,就全力以赴去学就好了。不用管等级,不用管进度,不管学成什么样,有一天想起这事也不会再有惋惜和感慨,因为就算再来一次,我也不可能做得比现在还要好了。

吸完尘,打开电脑,发现博客无法访问。重启服务器没能解决问题,就提交了故障工单,和阿里云售后工程师在线沟通,花了一个小时解决了这一个小问题。工业化、标准化通常能提高效率,然而在这里却没有。

《妙法莲华经》一天一品,读到第九品。

想读梅尔维尔的《白鲸》

今天星期三,多邻国英语连胜第15天,从A1的0级提高到A1的11级。今天破了前天单日最高获得经验1607的记录,上午一个半小时加上晚上半小时,得到2100点经验。但我仍然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学英语。女儿前天也再次装上了多邻国,和我结为好友,继续学她的法语。

中午去菜鸟驿站取快递,看到驿站旁边两周前才开业的一家生鲜蔬菜店就倒闭了。两周里,我去买了两次葱,一次五毛,一次一块两毛七。看店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

想读梅尔维尔的《白鲸》。架上的是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张子宏的全译本。《白鲸》和福克纳的《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三大动物史诗”;《剑桥文学史》称之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海洋传奇小说之一”。读过《熊》和《老人与海》,没读出史诗的感觉。

《妙法莲华经》一天一品,读到第八品。

【明亮的对话】与物业经理谈2026年物业费

上周六,物业在电梯里张贴了醒目的2026年物业费预付优惠广告。昨天我在物业组建的工作群中说:“什么时候‘’遛狗不栓绳是违法’,‘高空抛物是违法’等提醒和警示的张贴像这个收费宣传一样醒目且及时,这个物业服务就算又前进一步了。

“作为乙方的物业,对2026年的物业费标准,有没有什么符合当下客观事实的方案提交给我们甲方业主审核的呢?

“要捋清的是:

1、业主不是“交”物业费,而是付费购买物业的服务。这个主次不能弄错了。

2、物业费按什么标准,报价多少,不是物业公司说了算。提出方案来,大家商量。

否则发展到后期,大家扯皮,甚至物业把业主告上法庭,那是双输的局面。

“PS.作为乙方的物业告甲方业主的官司,90%物业都要败诉的。不信去查资料。

“有事好商量,但要有诚意。时代不同了,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所以,开诚布公,坦坦荡荡,物业赚能赚的钱,业主付该付的钱。

“我知道,这事不是管家和经理能决定的,所以还请向上级提出,积极和业主沟通。业主和物业不是敌人,是朋友。

“我准备这两天约物业管家和经理聊一聊物业费的标准,看看2026年我家能出多少钱一平方的价格来购买这个物业公司的服务。如果谈不拢,就看看有没有可能大家约起换一家收费更合理的物业公司来服务。”

没几分钟,物业经理就与我联系面谈,约了今天下午。于是我继续在群里面发出:“物业经理不愧是专业人士,对业主的疑问和诉求能够及时和积极作出回应。经理已和我约好,明天下午四点碰头,聊一聊我家2026年物业费标准以及物业服务的相关问题。因为没有获得各位家人的授权,所以这个碰头我只是我家的代表哈。如果大家对物业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建议也可以与经理当面友善、平和沟通,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为业主和物业不是敌人,是甲方和乙方,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

今天与物业经理面谈,这是今年的第二次,上一次是聊的是需要改善的服务内容。这次她无法回应我的提问,最后试图“收买”我,说小区里面有的人家情况特殊,所以物业给予了特别的优惠。看来这一招是“杀手锏”并常常有效。我说在我看来这个做法有道德瑕疵。我来聊的是“普世标准”,我不认为自己家有什么特殊、需要特殊照顾的。她说也有业主说自己是为所有业主争取权益。我说我没那么高尚,我也没有道德优越感。我是业主一员,大家怎样,我就怎样就好了。我们都清楚,如果明确不了物业费的降价幅度,2026年元旦节开始物业就收不到费用了。我也明确说了为什么在群里面发,因为我在留证据。有这些证据,到时候上法庭,我都不需要请律师,证据一列出来,物业必败诉。

到家后,将今天面谈的大部分内容发到了业主群里:

按照约定,今天16:00-16:25,我与为洛飞城提供物业服务的和泓物业代表——蔡长霞经理,在物业客户服务中心门前树荫下,聊了我们家2026年购买物业服务的价格调整及明确服务内容等要求。

提出这些要求,是基于以下三点:

1、洛飞城2017年交房,多年来不变的物业服务费价格,已不符合当下实际情况,应当做出调整;

2、调整后的物业服务费用,应有明确的价格构成说明和清晰的服务内容细则;

3、如何调整,何时调整,须有明确的时间表。

蔡经理将公司对调整物业费的态度和计划给我做了说明,明确和泓物业将不对2025年的物业费标准进行调整,2026年费用标准将视市场和公司经营情况调整。但我觉得没有明确的调整时间和具体调整后的金额,无法回应我的要求。于是沟通下来,由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向上级汇报均需要时间,与蔡经理达成新的约定:

2025年10月31日前,蔡经理会对我提出的,明确2026年物业服务费的标准和具体服务内容的要求给出答复。

这一番操作,业主群里面@我一串点赞。我这是在尝试“明亮的对话”。

看造化

今天开始读《妙法莲华经》。虽然经文才六万九千余字,但有较多佛教用语和不认识的字,所以经二十八品,一天一品,正好一个月读完一部。

《妙法莲华经》问世很早,是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天台宗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因智者大师驻锡天台山修持法华三昧,故以天台为宗名。又因以《妙法莲华经》的思想为依据而建立思想体系,所以又称为“法华宗”。唐代前期,天台宗分为国清寺系和玉泉寺系。寒山、拾得即曾为国清寺僧。实相与止观到底是什么,读了才知道。

读完《妙法莲华经》,准备接着读华严宗据以立宗的重要经典《十方广佛华严经》,八十万字,估计得半年才能读一部。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华严宗以对宇宙整体把握的理论思维见长,它的事事无碍论更表现出独特的境界追求与哲学特点。事事无碍论是怎么论的,读了才知道。

都是一宗经典,能读懂多少,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学习如何更加自如的控制自己

又校对了一遍自编教材的第十一个主题“孔孟仁义: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孔丘、亚圣孟子、后圣荀子以及亚里士多德和他不败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也闲谈下午的初中班,上周已结束主题十,这周就要开始新主题。这是这教材的第四次使用,也即自己的这套跨学科、超学科的自编课程体系,现在已经是第四轮实践的2.5版本。在幸福学堂八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打造并检验了自己的这套体系。

昨天,一位认识十多年但从未见过面的“朋友圈老友”问:“你怎么不混互联网了?你那些老资料都能让你活得很好。”我说:“我现在,在乡下,过得也不错。主要是远离人群就远离纷争。”看起来我似乎在享受孤独,其实我一点都不孤独,每天都在和自己“作战”——

我甲:今天不想吸尘了。

我乙:不行。

我甲:看会儿闲书吧。

我乙:不行,必须要先把周末两天的课程准备好才能放松。

我甲:休息一下,刷下朋友圈,看看小红书上又有什么新佛珠品种。

我乙:不,你不需要那样的无效社交和消遣。今天的多邻国和百词斩还没有达到昨天的量。

我甲:已经听了五个小时的英文广播了,叽叽歪歪都听不懂,换成音乐吧。

我乙:你需要的不是音乐,你是在逃避。

我甲:可是我学英语来做什么?现在AI这么强大,我说着贵州话就能环球旅行和任何国家的人聊天;我也不需要考托福或雅思,我又不需要出国留学,更不用看原版书,我学英语来有什么用?

我乙:我在学习的不是英语,而是学习如何更加自如的控制自己,成为自己,英语只不过是一种测试,或者说是一个路径。

几年前曾经努力学过英语,然而得出的结论还是我学不了英语。挑战能完成的,那不叫挑战。又想起李宗盛的那首歌,《和自己赛跑的人》。

备课,三刷《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到第十三章、《战争与和平》到二百一十二页。在多抓鱼淘到商务印书馆旧书两本:江弱水《诗的八堂课》,10.3元,定价的三折;“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程逢如译《联邦党人文集》,7.2元,定价的二四折。

“爸爸,今天你再帮我洗一次碗吧。”女儿说。

“为什么?”

“作业太多了。”

“家务第一,作业第二。”

“好吧。那要是作业写不完怎么办?”

“老规矩嘛,时间到就停笔,写不完的就不写了。”

“那你过来看看这几道物理和几何题怎么做。”

“我哪里会物理和几何啊?!”

“你来看看嘛。”

“哦,这样啊。”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就行了。

“你还说你不会?”

“我是不会啊,我只是在做阅读理解而已。”我说。

我没觉得这是在坚持

早上做完家务,在阳台休息,刷到吴彦祖卖英语课,他说:“Hey friends,I’m 50 years old.But i truly believe this is the perfect age to keep going for it.”百词斩我已经斩到第125天;多邻国一周刷到白银等级,连续一周榜首。也不知道这把年纪了英语学来做什么。每天就这样什么都不图的学,看看能继续到什么时候。之所以没用“坚持”这个词,是因为我没觉得这是在坚持。

取快递时和小区里唯一的菜鸟驿站的老板聊天。

老板左右手都各有两个大拇指,两手共有十二个手指,头发花白。

她说这菜鸟驿站在这小区,两年里上上下下搬了三次。最早时每月5000元租了两间门面兼做便利店,能赚几千元。后来旁边开了一家连锁便利店,货品更多,装修更规范和上档次,于是便利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就退了两间另租了一间更便宜的,租金只要2000元出头。由于每天的快递包裹从两年前最多时的500多个下降到现在只有300多个,只好在今年又退掉那间门面,现在这个门面月租1500元。

我说大家都能不买的东西都不买了,这两年都在熬。

90%的门店都倒闭了,连粉面店也做不下去,记忆里,2008年金融风暴也没有这么惨。

【居家随记】七:一切正常

一早冒雨带着两个娃进城,去市妇幼保健院给大娃复查眼睛。上个月例行年度检查时,眼底似乎有出血点,医生让一个月后复查。今天散瞳检查下来,一切正常。为了庆祝这个好消息,让太座购买了优惠券,中午全家到奥特莱斯吃肯德基。二娃说真是太幸福了。乡下一家人进城。

给小糜老师发去了“也闲谈”新学期必读书,请他联系也闲书局帮忙采购。上午班(高小版)的是译林出版社刘方、陆秉慧译本,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世界知识地图册》;下午班(初中班)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刘辽逸译本,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在淘宝买的文件夹、作业本陆续到了;请曙光老师题写的扇面开学礼,上周二也取了回来;《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战争与和平》正在三刷,以每一次讲谈的节奏来设计内容;自编教材也在新一轮调整中。还有一周半,讲谈的第二年、第三个学期就开讲了。

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昨夜枕上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隔四十年二刷,用时八天。所谓经典,就是一辈子不同的时期读都会有不同收获的必需品。接下来想二刷《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还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复仇爽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因为觉得上一次读时,我太年少了,似乎并没有读懂。可是,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今天开始三刷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计划在一周内细刷一遍,并针对将于两周后开始的也闲谈新学期进行小学共读课程设计。然后,是三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用一周时间细刷一遍,并针对将开启的也闲谈新学期进行中学共读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