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暑假班”第一次课

前天,一位只是见过两次,聊了不超过十句话,连姓名都不知道的“陌生人”,他一见我就行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单手礼,笑着说:“我真是太喜欢你了。”我忙双手合什回礼并笑问为什么,他说:“你的气场很强。”脚上的徒步鞋不到一百元;束脚裤因为穿了五六年,不但褪色严重,裤脚还毛了边;灰色短袖T恤也因为穿了五年以上,领口绽线毛边;背上的黑色双肩通勤包也用了快十年。我这样从头到脚一身廉价城中村低保户的日常着装,竟然让别人感受到“气场很强”,问题出在哪里?

下午在也闲书局,上了我报的“暑假班”第一次课,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谭木声。同学应到九人,实到七人,内里有一位熟悉的家长。

四个小时的课下来,我觉得下周来的同学可能又会减少。能坐四个小时不玩手机还听课记笔记,又还讲的是《史记·高祖本纪》,这个难度不小。

在回家地铁上,收到同学家长发来的微信,问:“我好奇毛豆老师在听课的时候在听些什么?或者说您是怎么听课的?”

我回:“听不同。谭木声的《太后西奔》和《巫蛊乱长安》我都读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对我来说是‘新知’,有收获。我手上的这本《史记》,有的只是历代古人读《史记》的索隐(古文注解古文),没有现代注释内容。《史记》,两千多年了,历史上各家解读不少,这次是想听听会不会也有‘新知’。”没说的是,讲者每读错一处文本,我就在便签上记一处,从头至“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一共记了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