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共读记·廿四】人生如负重行远

今天是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这本书的最后一节课。以提出问题和讨论来回顾。

提出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自主学习始于问题的提出,新问题的提出不是在已知世界徘徊的,预设的知识埋伏圈,而是对未知的、无果的猜想,是引发探究和兴趣重要途径的“问题化学习”。这些问题不会总是有答案,因为“问题化学习”也可以仅是追求兴趣和愉悦的过程,也即是学习的情绪价值。

潘神是今天的“问题之王”,先是提出两个“是什么”的信息类问题而被取消,但从不轻易放弃的他休息片刻后又连续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好问题。

诸君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当被提出问题者指定的问题回答者答不上来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弋涵没能回答上问题,但却成为了援助者,帮助潘神回答了问题,并读出了文本证据。最后一个问题,李思甜说:“我知道书里面有这个证据,现在找不到,但我可以说出大概的内容。”

“非常好!各位,在文本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训练的是对文本的熟悉和在表达时要有理有据的习惯。但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超越文本,从文本中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最后到上次作业里的问题:老天鹅知道,再次飞到比林斯会有生命危险,但它还是去了,最后被猎枪子弹击中落到人行道上昏死过去。你认为它的这个行为是愚蠢还是勇敢?为什么?

墨墨、弗莱德、晨君觉得这是勇敢的表现,并解释了为什么。“通常这样的题,就是想让我们回答‘勇敢’。”弗莱德一副“一切早已被我看穿”的表情。

“我觉得老天鹅既勇敢又愚蠢。”蝌蚪君说。

“哦?!说说你的看法。”我说。

蝌蚪君回答后,狠狠夸了他:“诸位,千万不要下意识就掉进问题里,而要跳出问题。蝌蚪君就很棒,没有被问题所局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有不同的看法。”等李思甜陈述后,安淇举手说:“我不同意她的观点。”

“请面对李思甜说出你的观点,并提供依据支撑你的观点。”

安淇转身面对李思甜说出自己的看法时,我真是太欣慰了。经过二十四次课的不断训练,诸君终于开始学会“讨论”了,并且很清楚的表达:我反对的只是你的某个观点,以及我的依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很多成年人挂在嘴上但很少做到的“对事不对人”。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理性表达。又想起了德川家训第一条:人生如负重行远,不可急于求成。好多事,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作业老三样外,增加了一项《吹小号的天鹅》的阅读简报。下周开始新书莎朗·克里奇《拯救温斯洛》。

一、阅读莎朗·克里奇《拯救温斯洛》第一至八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拯救温斯洛》前八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下次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路易为什么要拯救温斯洛?请将你的答案在本子上写下来,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共读记·廿三】放弃挣扎

课前与蝌蚪君确认了一下我们上周的约定,他还依稀记得我们约定了什么,不错。

潘神向雅图提出了一个“是什么”类型的送分题,这不符合课程的要求,在雅图回答出答案——萨姆·比弗的长诗后,他需要读出这首诗。潘神拒绝,于是他自动成为了下一个问题的回答者。下一个提问者是晨君。

晨君提出了一个好问题:鸟怎么会知道怎样找到方向。我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干得漂亮!”

潘神答不上来。“这是个好问题,潘神答不上来也找不到文本证据,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我们当下的课本。所以,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所知道的答案,这些答案在你们八年级的生物课上会接触到。”还好,曾经在楼上的中学部,我不但上语文、历史、地理、游学,还上过生物课。

今天的角色扮演,是开课以来人物最多、情节交错最为复杂的一次。诸君一一主动认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墨墨是旁白和小男孩、虫君是天鹅爸爸、安淇是天鹅妈妈、李思甜是乐器店伙计、弗莱德是乐器店老板、晨君是尖叫的太太、浩君是警察、潘神是渔猎法执行官、雅图是法官、蝌蚪君是证人艾尔弗雷德,末了发现,路易斯无人认领。

“弋涵要不要试试来读路易斯?”我问。

“好。从哪里开始?”她迟疑了一下后看着我说,声音细小如蚊子。

我指出路易斯的两段文字,弋涵开始读。

“听不到!完全听不到!”诸君喊。

“各位!弋涵的声音确实很小,但她已经很努力了。这个时候你们需要安静下来,安静到能听清她的声音。我们要尊重别人,也应该包容不同。我们需要一起合作才能完成这个环节。”

诸君很快安静下来,都在努力试图听清弋涵的声音。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弋涵读出了她这个学期这门课上最长的一段文字,这也是开课以来最为安静、诸君最为专注去听一个人读书的环节。就这样一个角色接一个角色,一段对话跟着一段对话,虽然磕磕巴巴,但诸君各自都进入了自己的角色里。在此期间我瞄了几次墙上的钟,因为照这个速度,今天的课程进度将无法完成。纠结了几下,放弃了挣扎,完不成就完不成吧,重要的是诸君的节奏而不是课程的进度。下课铃声响起,雅图和蝌蚪君的角色都还没上场,两人都略感遗憾。不过今天蝌蚪君很努力,做到了我们的约定。

尊重、自信、合作、责任、包容、服务、创新、谦逊、正直、勇敢,所有的品格如果不能在实际教学和生活中得以体现,就没有人能清楚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最终,再好的愿望和目标也会成为像大街上悬挂的横幅口号——人人都知道、都会读,但没有人知道意味着什么以及怎么做

作业老三样: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二十一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二十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下次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了路易斯身上所具备的自由、努力、勇敢、自信、责任、合作等品质。请挑选三个你认为路易斯所具备的品质,并用书中的事例来证明,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也闲谈·十三】帝尧杀心起,鲧就必须死

上午,高小班用上半段一个小时结束了第三个主题“天地玄黄:文字、铜器、太阳历与儒家津津乐道的禅让传说”的内容。我说:“诸位,不过是《史记》而已。”这是让各位再见到文言文不犯怵,“就算是《五帝本纪》,你们还不是轻松拿捏?!”。

给还在上小学的学者怎么讲《史记》?不过是诸位学者在讲,我补充而已。鼓励诸位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要怕犯错,因为人都是从错误中学习。在提出问题和鼓励思考方面,我不会把小学生当小学生,而是当做同龄人一样来平等对话,因为很多成年人成为成年人的部分,也不过只是年龄而已;而小孩子的认知有时候比成年人还率真和深刻,因为没有功利心。

下半段开始,在总结五帝禅让时,我说这不过是儒家的一个谎言,或者说是儒生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原本不参加上午内容的局座大人终于按捺不住,拿起笔来在白板上从“禅”引出“惮”和“掸”讲了一点“说文解字”。我原本准备开始第四个主题,一看,也好,继续《史记·夏本纪》,估计诸位学者就来不起了,不如“水”半小时吧。从“禅”到禅宗五宗七家,黔灵山弘福寺即为五宗之一临济宗寺院,诸位学者不停提出问题,我就跟着他们的问题到处撒种子。讲到“尺”,就扯到《三国演义》里,张飞身高八尺,关羽身高九尺,如果按照现在1尺33.3cm,身高确实有点吓人。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汉朝时1尺的长度大约为23cm,张飞和关羽的身高,学者们算出来是184cm和207cm,就算是现在这个身高也是“高人一等”。扯到西游记,就问孙悟空有几位师傅,学者们说两位,一是菩提祖师,一是唐三藏。那两位老师都教给孙悟空什么呢?“唐僧除了骂悟空和给了他一个头上的箍外什么都没教他。”

“我不是这么看的”,我说:“菩提祖师教给悟空一身本领,但没有教会他自我管理和通过友善沟通去解决问题,所以后来打上打下只会用棒子说话。唐三藏教给悟空的只是好好说话,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随后借机说:“等我们讲到明清小说时,会来好好说说《西游记》。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典,就是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切入并读出自己的理解。比如,我们就可以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来看《西游记》。”

下午的初中班,局座大人开场,继续上周关于“国家”的内容后(见秋蚂蚱的课堂观察记),我接着开始第四个主题“国家的诞生:东半球的五大古代文明与半信史时代的天下九州”。

“诸位,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四大古文明,而是历史教科书里面只告诉了你们四个。至少在欧洲看来,是五大古文明,那第五个是古希腊,或者说是克里特文明。”我说。

这个主题的主要文本是《史记·夏本纪》节选。

挚因为没有什么作为,不能胜任(不善),所以死了以后弟弟尧放勋继位,为五帝之一,但尧也没有什么作为啊!他被儒家所传颂的贤明之举,也就是规定女子遇到男子时,必须站立于路旁行礼避让。

尧时天下水患,他没有办法,就找人来治水。群臣和四岳都推荐鲧。(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四岳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四个人?历代都有分析解读。我个人认为是一人,即炎帝之后的共工。当年公孙轩辕找了个“炎帝欲侵陵诸侯”的借口犯上,向炎帝开战并取得了胜利,公孙轩辕成为了黄帝。炎帝后裔共工与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的颛顼争夺帝位失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时群臣与炎帝之后团结一致推举鲧,让黄帝之后的放勋心中不安,于是想拒绝群臣的这个提议,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败坏同族,不能让他来做这事。”(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可是群臣和四岳不依不饶,说我们这些人里面,没有谁能比得过鲧的,希望你还是试试任用他吧。(“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这话里有话,看起来好像是诚恳建议,其实里面藏着威胁。尧只好任用鲧来治水。(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但这个时候,尧已经起了杀心,想要除掉鲧,他缺的只是一个借口。又是借口。这时,鲧就必须死了。

鲧治水九年,不成。尧启用新人舜。舜就代表尧四处调研检查工作。到了鲧这里,就以鲧没能把水患平息的理由将他流放并杀死。(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鲧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没有治好水就被问罪而死,那舜和尧也没有办法平息水患,为什么尧和舜不先问自己之罪呢?两位不是贤明之君吗?所以,尧是借舜之手杀死鲧,从而敲山震虎,警告企图复辟的炎帝后裔及其党羽,因此天下人都觉得舜干得漂亮(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因为害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或许尧只想杀了鲧,杀鸡儆猴,毕竟是一家人嘛。但没想到舜更狠,不但杀鲧,还要杀他全家,他的方法就是鲧不是没平息水患吗?那就儿子接着来。(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所以《史记》里看似平平常常的文字,里面藏着的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儒家所谓的贤明之君的五帝,也不见得是良善之辈。

下周也闲讲谈的内容,会更“劲爆”。

结束一天的讲谈,离店时购书一本,三联书店从“玩物成家”王世襄大俗大雅的学问《锦灰堆》中,选22篇辑为《京华忆往》一书。

【共读记·廿二】斯巴达战士与谈判

一进教室,安淇就对我说:“我准备了问题要提问”。所以今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淇提出的,并且成功难住了所有人,只好我来回答并提供文本证据。真是一个好问题。

潘神在角色扮演的PK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战后又败,败后又战,四次落败,还是没能抢到角色。不愧是斯巴达战士!

小北终于开腔了,虽然没有参与问答和讨论,但在角色扮演中担任了最为关键且内容最多的旁白。

雅图、浩君、虫君和弗莱德,他们就是连续四次击败潘神的“雷神之锥”。

弋涵已经连续三次课没有中途离开教室了。这三次她都参与到课程中或静静在座位上跟随进度阅读。建议家长给她加鸡腿,并且使劲花式夸,狠狠夸。

新来的晨君,拒绝了我的邀请,但答应了下次要接受角色扮演的挑战。勇士,真!

今天,继续关于“谈判”的内容。当天鹅路易斯和鸟类负责人的谈判,因各自不愿退让的立场而无法继续即将僵死时,路易斯换位思考,提出了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为自己赢得时间寻找人类萨姆帮忙。萨姆来到后,并没有代表路易斯直接去找鸟类负责人进行同样的谈判,而是与路易斯沟通后用了一些时间静静思考,从双方的诉求出发,提出了一个双方都可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得到路易斯的认可后,萨姆带着这个方案去见鸟类负责人。这节课只进展到这里,关于谈判的技巧和结果,还得等到下次课继续。这个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总是会遇到需要通过谈判来解决的事——

蝌蚪君下课后被留了下来,和我单独谈谈为什么总是在课上不能完整跟随,以及说话干扰课堂。一开始他很紧张,趴在桌上不说话。我说:“这个谈话,没有责怪和批评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是因为这课让你感到没有意思,还是你的注意力就像一只小老鼠一样跑来跑去,让你没有办法专注。我只是想知道原因,然后我们一起尝试解决。”

“我不知道。”他放松下来,笑着说。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下次课上别人在读书的时候,你也打开书跟随;别人在发言时,你静静听,不要说话;想说话时就举手,把你的想法大声说出来。”

“嗯,我试试。”

“好,那我们就试试。拉个勾吧!”结果第一次拉勾失败,我被弗莱德偏离弹道的泡沫球击中了脑门,再次成功拉勾后,我对蝌蚪君说:“你看,这就是谈判。一点也不难。”接下来就轮到弗莱德被我“理麻”了。

作业老三样: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二十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十九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下次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老天鹅知道,再次飞到比林斯会有生命危险,但它还是去了,最后被猎枪子弹击中落到人行道上昏死过去。你认为它的这个行为是愚蠢还是勇敢?为什么?请将你的答案在本子上写下来,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共读记·廿一】好好说话

今天没人携带问题来上课。不意外。改变不会一蹴而就,总是在反反复复中缓缓发生。

先让诸君角色扮演,读吹号天鹅路易斯和费城动物园鸟类管理负责人谈判的故事文本。李思甜、墨墨、潘神、安淇、虫君、浩君、雅图主动举手加入这个环节,角色不够就大家轮换,保证人人都能参与。轮到雅图的长长一篇鸟类负责人软硬兼施的发言,她一气呵成不但读下来,还读出了人物的态度和气势,岂不快哉!我的乖乖,在这期间,小北竟然哼起了小曲,这松弛感让我感到他又向“前”向“外”迈出了一步,虽然我不想但还是不得不制止了他。弋涵在座位上安静阅读,没带书的弗莱德和带了书但不看的蝌蚪君一直在变换着姿势蛐蛐,新来的晨君还需要点时间才能融入课堂。

本周继续上周“自由与共识”的讨论和学习,通过路易斯、萨姆和鸟类管理负责人的对话文本,一点点梳理出三个角色在这场谈判中的立场,并引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看法发生分歧时,采用好好说话的“说理”方式找到对所有人都尽可能有利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通过像吵架、生闷气这样的情绪或针对人身的攻击和伤害来达到目的,因为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中国人不善于说理由来已久,原因是缺乏对自由言论应有的认识,也极少接受过这样的培养。说理是文明的产物。学习说理既是教育又是自我启蒙的过程。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今天推进到了路易斯和负责人谈判的第三个回合,路易斯发现两轮下来,没有办法通过“说理”来获得自由——讲理只能和一样讲理的人才有得讲,于是决定暂定这种对分歧的无效争论,转而提出了自己和对方都能接受的临时交换条件,随后向它的人类朋友萨姆寻求帮助。

作业老三样: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十九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十八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下次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明亮的对话——萨姆是怎样说服动物园鸟类负责人,为路易斯和塞雷娜争取到自由的?请将你的答案在本子上写下来,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也闲谈·十二】历史与谎言

每周六去也闲书局,从二号线起点站中兴站上车,中途换乘一号线到北京路,在地铁上要坐40分钟左右。以往会利用这段时间再过一遍讲谈的内容。上周开始讲《史记》,这部分讲过三次还算熟,就会带本闲书在车上翻,放空。今天带的是《儒释道原典三家书》,准备往返路上读两遍《金刚经》。书中《金刚经》书者为有“黔省写经第一”之称的刘惠浦。读至一半,发现经文前后顺序颠倒数页,猜是因没有页码,印刷厂工人装订错误所致,于是合书默诵。

从《史记》开讲,上下午两个班的进度就拉开了。上午高小班,《五帝本纪》接上周从“蚩尤最为暴”讲到“有土德之瑞,号称黄帝”,还需要一次才能收尾。

讲“炎帝欲侵陵诸侯”不过是公孙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的借口。因为除“神农氏世衰”外,“欲”不过只是一个想法,并且这个想法还是未经证实的单方面的说辞,极为可疑;最多算是有这么个动机,但并未付诸行动。公孙轩辕仅仅因为炎帝有“侵陵诸侯”这么想法就起兵讨伐,即便“三战然后得其志”也是师出无名。

其间用一二字为例讲了一点古注音反切法的使用。讲“有土德之瑞,号称黄帝”,因黄帝立“国”在黄土高原,认为天下的土都是黄色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于是称“黄帝”。请诸学者在地图上试试找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几大高原时,局座秋蚂蚱大人按捺不住提问诸学者“什么是高原”,有学者说到了“海拔”,随后被我将话题转到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并非实物,而是炁的五种形态,结束于“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下午初中班,从“帝喾娶陈锋氏女”到“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完成这个“天地玄黄”主题的文本内容。请诸位学者用十分钟列出五帝谱系图后在白板上一梳理发现,儒家两千多年来所推崇的“公天下”的五帝禅让其实是个谎言,或者说是儒生们的美好愿望罢,因为五帝原来都是一家人。由此引出第四个主题:国家的诞生。这将是一个更加“生猛”的主题,因为又要揭开被广为传颂的,甚至被教科书采用的,关于五帝美德的几个谎言。由此局座大人开始何为国家的内容,这一次局座找回了信心。

一天的讲谈结束,我们复盘,才知局座如果没能从下午的内容中找回一点信心,就要退回旁听席不再参与到课题当中了。此时安慰和鼓励必须送上。讨论下来,下周起,局座大人将只参与下午初中班的讲谈,上午的高小班将恢复由我一人完成,他说:“给孩子上课对我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说这件事,老师认认真真备课力求完美呈现全方位解读没有错,学生听不懂理解不了也没有错,那为什么大家都尽力了还是讲者汗流浃背听者一脸惘然,因为小学和初中阶段,重在通识而不在研究,研究是要到大学去做的事。就好像上午讲的高原,诸君只需要知道几大高原的地理位置即可,当提问到“高原”这个概念时,就需要用“海拔”来定义,这就是用一个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概念,而这些概念要两三年后才会出现在他们的学校课本里,对小学生来说,这太难了。并且我们的讲谈,目的并不在让诸位学者在这里将学校教材学得早学得快,而在于常识和祛魅,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离开书局时买书一本,商务印书馆“丝瓷之路博览”系列39种之一,马健《草原霸主:欧亚草原早期游牧民族的兴衰史》。

【共读记·廿】自由与共识

种种原因,诸君大多没能按照要求回家与长辈讨论“自由是什么”,于是临时将阅读课调整为讨论课,四个小组5分钟讨论后,选出一位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

我以为大家知道怎么讨论,然而发现诸君将讨论等同于聊天。在陈述时,四组都没有代表,或者说每个人都是代表——代表自己而不是小组——几乎所有成员都站到黑板前来说了自己的观点。弋涵也站到了黑板前,说出了自己对自由的看法是“快乐”,但小北还是拒绝。不着急,慢慢来。

我通过举例否定了“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观点,将诸君对自由的其它看法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自由、快乐、尊重、规则、不伤害、共识,“当大家都在规则之内,互相尊重不伤害,并由此感到快乐,这就是自由的基础。

我在“共识”这个词下面划了一条线。继续问:什么是共识?

诸君对“共识”这个词的理解达成了高度共识——不同的人有同一个想法。

“不!‘共识’绝对不是统一所有人的思想,让不同的人有同一个想法。

“那是什么?”诸君问。

共识,是所有人在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经过讨论,大家保持各自的不同达成的共同的目标。”我继续追问:“如果两人或多人的看法一致,是不是就可以说他们没有独立思考?”

“也不一定。”虫君说。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追问“为什么”。

“因为有可能他们只是想法一样。”墨墨说。

“很棒!独立思考并不代表每个人要刻意与他人不同。只要是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的观点,哪怕与他人一致,都应该得到尊重。如果有机会,我们会先学习一个议事规则,这个规则是教我们如何讨论,怎么开会的,因为要先学会讨论,才能够使独立思考后的观点得到尊重的表达。”

“那是个什么规则?”潘神问。

《罗伯特议事规则》。”

到此,下课铃响起,发了作业单,提醒诸君,这是第二个六周测评题:

什么是成功
路易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一些运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拥有了财富和名气。你认为它算不算是一位“成功人士”?与家中长辈讨论什么是“成功”,并将参与讨论者各自的观点以及可能达成的共识在本子上写下来,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歪果仁李思甜:“豆哥老师,这是那种随便的考试对吧?”

“不,这一点都不随便,这是严肃的评估。”

【共读记·十九】这事我说了算

上课铃响,忍不住夸了一句:“今天各位做得真好,桌面干干净净。”一看,少了一个,探出教室门口一看,弋涵笑着跑进来。

开始上课,请新同学做了自我介绍后,给诸君1分钟准备时间,用不超过三句话总结自己的游学感受。一位一位的感受分享在有序的混乱中,渐渐从不同滑向共同的“半夜敲门神秘事件”,我赶快刹车,否则极有可能诞生一个“游学异次元故事集”。

在游学感受分享环节,小北竟然和我开玩笑哦,呵,不错。弋涵说了三句话,是她这个学期这门课上发言最多的一次。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生活就是这样,在看似无路可走之时之处,祂可能又会给你一丝光亮。弋涵说的三句话是:东西不好吃。他们太吵了,睡不好。我不喜欢镇远。真好,不为取悦他人的真实表达

提问环节,在我以为诸君都放飞自我没有准备问题时,雅图提出了一个好问题:路易斯为什么不喜欢它的工作?

诸君因为没有按照课程要求阅读指定章节,面面相觑,既不知道问题的出处,也不知道答案,我只好请雅图读出答案的文本证据,并追问:既然路易斯不喜欢它的工作,是不是就可以不做?

“不可以!”墨墨说。

“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它和老板约好的,所以就要去做。”

“太棒了!”我说,“在大人的世界,这就是‘契约精神’,它的体现方式就是合同。”

“去什么精神?”安淇睁着大眼睛问墨墨。

啊……这个……我发现诸君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于是换个说法“对你们来说,这个就叫‘约定’。路易斯接受了老板提供的工作、报酬和时间段,那它就要在约定好的时间去做约定好的事。这个约定并没有谁逼迫谁接受,所以不能因为自己单方面的原因而突然终止。”

“那如果我就是不想按照约定去做会怎么样?”弗莱德先生说。

“大人们会按照合同的约定,单方面违约者将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

“如果违反约定那个人不愿意负责呢?”墨墨问。

“那就得根据法律,例如《合同法》的条款,来明确违反约定那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并承担什么责任和赔偿。”

“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蝌蚪君说。

“等等,你爸爸是律师还是……”我有点紧张了,这会不会无意中探听到了什么家庭隐私啊!?

“他违约了。我们约好的……”还好还好,属于亲子误会,还没有上升到违约的层面。

“那我实在是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再按照约定进行下去怎么办?”潘神问。

“那可以请参与这个约定的人坐下来,你诚恳向他们解释不能继续遵守约定的原因,征得大家的谅解,并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这,就是尊重,平等、自由的合作精神。

讲完,还有两分钟下课,把作业单发给诸君,并提醒周三的作业将是第二个六周测评的题目。虫君拿到作业单说:“完了,我的阅读最差了。”

“等等!”我看着虫君问:“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谁说你的阅读差了?告诉我!”

虫君抬起头,有点被我的严肃态度吓到了,眼神闪躲,说:“我妈妈说的。”

完了。这怎么把话圆回去?不管!在这件事上,没有人可以挑战我的领域!就算是家长也不好使,就是要这么自信!

我看着虫君说:“你听好,你的阅读,非—常—棒!”我对他竖起大拇指,“谁说你好或者不好都没用,我说你好,你就是好!”

“各位,请听我说”,我抬起头对所人说:“除了我,没有人可以对你们的阅读下判断,因为我才是你们的阅读老师,这是我的专业领域,我不接受任何人对你们的判断和结论。这事,得我说了才算!下课!”原来当霸总是这么爽的。

在教室门口,弋涵过来做了个踢我的动作。“你为什么要踢我?”我边说边也对她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她咯咯笑着躲开。

作业老三样: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十八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十七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下次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与家中长辈讨论“自由是什么”,并将参与讨论者各自的观点以及可能达成的共识在本子上写下来,于下次课交给黎明老师。

【也闲谈·十一】从《史记》开始摆故事

什么是历史?今天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有的学者很快说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有的表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现在就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我说。

一轮下来,各位学者对历史的理解和定义碎片,算是基本拼凑出了历史所包含的要素,从而引出局座大人秋蚂蚱携“中国历史的记录与篡改:信史是如何消亡的”话题登场。上午小学生场,局座讲的是“崔杼弑其君”,因为在学校,七年级才开设历史学科;下午初中生场,局座讲的五四运动。

上午我从局座大人“崔杼弑其君”的“杼”接棒,引出“札扎弄机杼”,给“古诗十九首”埋了一颗种子后,就开始了《史记·五帝本纪》。《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写的就不是信史,而是神话。“话”就是故事的意思,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故事——如果想被人记住,首先得要有一个好故事,给四五年级的学者讲《史记》,其实就是在讲故事。

五帝之前是三皇,在白板上写下“皇”和“帝”的甲骨文,但没有说是什么字,于是诸位学者就此展开了想象力各种解读,公布可能的答案,一个是熊熊燃烧的火把,一个是正在点火的人,也就是一个掌握了火的使用和分配,一个掌握了用火的能力,或者可以说皇和帝是一个部族里掌握了火这种当时最“高科技”的人。就此开始《五帝本纪》一人一句,先读再说,要求不管是否正确,一定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我再一字一句,逐字逐句说出我的理解,因为如“神灵”、“徇齐”、“敦敏”、“聪明”,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甚至一句话。有学者猜“敦”应该指的是一个人很有钱,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请让我狠狠敦一些吧,这样我就可以把整个也闲书局的书都买下来了,简直不要太快乐。如此古今义对比下来,只讲到“神农氏弗能征”。

“我们这半天就讲了四句啊?”结束时有学者提出疑问。我说:“这很正常啊,后续甚至会一次讲下来就只讲了一个字嘞!”

下午,局座大人借“五四运动”讲了教科书与史料内容的不同,结束时,我保留了白板上“傅斯年”、“罗家伦”、“乌合之众”等几个关键词。从“傅斯年”,给各学者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北大学生,黄昏时分,打北河沿走回沙滩。一辆汽车飞也似的从身边驶过,溅了他一裤泥水点子。心里立即充满着焰腾腾的怒火,一直到宿舍仍未有半分减弱。一走进宿舍门,他就大声地对正在埋首伏案的两位同学嚷着:“坐汽车的人都该枪毙!”这晚他们都没怎么睡,几个人从贫富的悬殊谈到阶级的分化,以及国家是如何被“汽车阶级”所败坏。隔日,咒骂汽车的人把这些思考和讨论的结果写成了一篇札记,发表在北大学生自办的一个刊物上。文章里,他再次重复着那句充满怒气的话:“坐汽车的人都该枪毙!”刊物名字,叫《新潮》。文章作者的名字,叫傅斯年。

“傅斯年在上大学时,也是妥妥一愤青呐。这个故事我从哪里看来的呢?杨早的《说史记》。也闲书局有杨早的《说史记》、《野史记》和《民国了》三本书,都是民国的故事。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要么是讲了好故事,要么是讲好了故事。还有《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也闲也有,一本我觉得每个人起码要读一两遍的好书。”

“你的植入广告要不要这么直接?”有学者说。

“在书局讲谈,提到书不就应该这么简单粗暴么?”

跨越五千年回到《五帝本纪》,一人一句,讲到帝喾,有学者提醒:“我不得不告诉你,我们今天的结束时间已经在15分钟前就到了。”

“继续嘛继续吧。”几位学者说。

这时书局的活动区域正在举办戴明贤老先生的新书推荐活动,为避免互相干扰,我还是就此打住。

结束后,与一位专程来蹭课和叙旧的学生在书局门口聊了半小时。想听听戴老的分享再回家,但人太多,挤不进去,不愧是顶流。离开书局时买书一本,商务印书馆“丝瓷之路博览”系列39种之一,曾玲玲《瓷话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外销瓷》。

【共读记·十八】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午饭后,弋涵来找我,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也许是紧张,她一边吃柚子一边说,声音又小,听不清。“要不先把柚子吃完再说?”。她点点头,走了出去,但没有再回来。

上课前,我问她今天中午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她点点头,拿起手上的书给我看。“哈!你记得带书了。真好!以后要记得每次上课都要带哦。”她点头,指着自己的储物柜小声说:“我会放到柜子里。”我说这样你就每次上课都有书了,做得好!

小北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一直关注和跟随着;雅图似乎对课程毫无兴趣,但却总是能准确读出自己的“台词”;歪果仁李思甜今天将“愉”认成了“偷”,遭受了小小挫败;安淇今天没有犯困,大眼睛一直跟随着提问者和回答者;蝌蚪君和弗莱德因为不停说话干扰课堂,被我严肃约谈;虫君仍旧是那么乐于帮助李思甜纠正读错的字;墨墨总是能提出好的问题,潘神读错的字越来越少,读得也越来越顺;浩克的弟弟浩浩还是那么敏锐,能最早发现别人回答和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漏洞,并给予纠正。

我厌恶自我陶醉,更讨厌自我感动,我只是知道人人生而不同,生活的环境和家庭也不同,看法不同、认知不同、能力不同,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容易做到的事,但对有的人来说要付出很多努力,克服很多困难,甚至是要战胜内心的恐惧才能做到。所以跑得快的不需要停下来等待,走得慢的也不需要拼命去追赶。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教育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在这个AI时代,知识也不再是重点,接受自我的独特,找到自己的节奏、理想和信仰,并学会去热爱生活,这可能才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