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幼时随父仕宦入蜀,遂寓成都。十四岁时因父病故,困顿无依,无奈入了乐籍。
她辨慧工诗、多才多艺,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竞相酬唱,诗名大振,时号“文妖”。
中书令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校书郎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虽然官阶仅为最末的从九品,但属于清官序列,职务清闲,待遇优厚,升迁快速,前途光明,被唐人视为“文士起家之良选”,社会地位和认可度都很高,因此门槛也不低,“非贡举高第,或书判超绝,或志行清洁者不轻授”。授以该职的一般都是及第进士中的佼佼者或制举登科的“非常之才”。薛涛没有资格参加科考,又是入过乐籍的女子,格于旧例,自然不能得授,但仍以“女校书”而名动一时。
王建因欣赏薛涛才华,作诗《寄蜀中薛涛校书》以赠:“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据说元稹也写了一首诗《寄赠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句,将薛涛与卓文君相提并论;而诗的末两句“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更引人对二人的关系猜想不断。
唐代就有纸笺,但尺寸不适合随身携带、随手即拿即用。薛涛遂将纸笺制成小巧、印花的便携尺寸,一时风行天下而得名“薛涛笺”。
不过与薛涛的诗词、秀逸洒脱的书法和文创产品相比,她与元稹的姐弟恋才是这一千多年来人们嗑得最上头又长情的CP。
【也闲•古诗词课】第一季,从《全唐诗》二千余位唐朝诗人、四万八千余首唐诗中,综合历代各家选本,汇编而成《唐人五十家小集》。小集始于虞世南,止于皮日休;自初唐,经盛唐、中唐至晚唐按世次编列,共选包含但不限于小学至高三语文课本内唐诗一百五十余首,精讲五十位唐朝诗人的际遇和诗的意境,既讲唐人唐诗,也是一部唐史,希望由此帮助学习者获得进一步一窥诗歌壸奥的钥匙,体悟到诗词中兴发感动的生命。详情请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