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322】张大春《一叶秋》

《一叶秋》,张大春笔记体小说“春夏秋冬”系列之三。九州出版社2018年7月1版1印,15万字,定价48元。二手,三折,九成新。总阅读量第1322本

十二篇故事读下来,《一叶秋》比《春灯公子》、《战夏阳》更近《太平广记》和《聊斋志异》风格,也最为温厚有人情味。其中串起十二个故事的“榫头”小说中,奶奶问子孙们,为什么《聊斋志异》的第一篇是《考城隍》,等各异回答后,奶奶摘了其中一句话出来,说就是这个道理。那句话是宋焘答卷中那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记得有天,有位学生在“每日一记”的语文作业中引用了一句“在正确与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我在后留言:“这一句是典型的鸡汤。鸡汤常常有两种,一种是讲道理不讲方法,所以知道那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种是不讲道理也不讲方法的,就像这一句‘在正确与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无谓的拔高道德感,把正确与善良对立,似乎只要是不够‘善良’的‘正确’都是不正确的,这是在鼓动一个人自以为善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这真是害人至深。其实所谓的善良即是正确啊!”

词典、百科、教科书里,“善良”一词的标准答案为“一个人最高尚的品格”。坏就坏在这里。这个标准答案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一个基础的要求拔到了“最高尚”的高度,于是人人视不善良为“正常”,而善良成为了反常,不知道这一个颠覆性的反常认知是怎么收入字典而得以广泛传播的。

我认为,善良绝不应是“一个人最高尚的品格”,而是一切生活的基础。说“善良即是正确”是因为善良不是一种品格,而是一种能力。要善良,就要懂得分辨是非善恶;要有分辨能力,就要有常识;要有常识,就需要学习。“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困而学之又其次”。但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通常还是学而时习之。学什么、习什么?学知识、习技能,学习就是将所学(学)得以所用(习),以及学习如何学习的技能,从而学会独立思考,成为独特的自我,而不是更好的自己。因为后者的这种表述常常带有欺骗性。这种欺骗性首先来自对“好”的定义——被赞颂的与被唾弃的,不同的立场与不同的视角,所有被大众所认定的“好”都是值得怀疑的——什么是好?什么又是不好?是自己认为的好还是别人认为的好?如果真的有“好”,那我认为一定是真的,纯的,不假装的。

吴鲁芹说:“好的文章要靠文字的纯正,而如今纯正的文字,却要逐渐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好莱坞写宣传稿式的一味夸张,用最美丽的字眼,去形容一堆垃圾,把原先有意义的东西,贬到不值一文。”现在各种教化文章不只是用最美丽的字眼去形容一堆垃圾,还要求你要承认它是香的,承认它异香无比。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纯正的文字了,倒是在努力不假装。

不假装富有,也不假装贫穷;
不假装开心,也不假装痛苦;
不假装坚强,也不假装脆弱;
不假装真诚,也不假装虚伪;
不假装自在,也不假装忍耐;
不假装充实,也不假装空虚;
不假装闲适,也不假装忙碌;
不假装谦和,也不假装清高;
不假装坚定,也不假装善变;
不假装无私,也不假装自私;
不假装善良,也不假装邪恶;
不假装博爱,也不假装不爱;
我不假装幸福,也不假装不幸;
不假装声名显赫,也不假装默默无闻;
不假装品位独特,也不假装粗野庸俗;
不假装交际广泛,也不假装喜欢独处;
不假装无所不知,也不假装一无所知;
不假装对什么深信不疑,也不假装对什么都不相信;
不假装对未知充满好奇,也不假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不假装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不假装会有无尽的未来;
当开始尝试不假装,我发现,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