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2年07月

伴读记卌八 | 汉诗

发现一首写日记的新单曲循环BGM,九宝乐队《特斯河之赞》。

一早和太座带小儿去乌当区人民医院看病。因昨夜有发烧,被转至发热门诊。门诊医生看到小儿手、足、臀部有疱疹,要求至贵阳市传染病院的市五医做手足口病筛查。筛查结果明天下午四点出,不过根据全身不断出现的疱疹,手足口病应该就是了。医生开了内服和外用的药后让居家隔离7—10天,如果不持续高烧和病情恶化,就不用住院。

花卷在家,列了个暑假想去的地方的清单,有夜郎谷、青岩古镇、省博物馆、东山寺、阳明祠、黔明寺、达德书院和贵阳的“魔都”花果园。答应她,等弟弟病好了就一处一处带她去。清单里的地方,除了夜郎谷,她都去过,但都没有印象,所以算是重游贵阳,重新认识自己居住的这个小城。城小,故事也多的。

“爸爸,日本人会不会唐诗宋词?”午饭时花卷问。

“会。但凡上过学的日本人,都会几首汉诗,因为他们的教材里就有。汉诗是日本人对中国古诗词的叫法。他们也学李白、王维、杜甫的诗。”

“那以后我们去日本,和他们就有共同语言了。”

“如果有什么事我们表达不清楚,就背一句古诗词,他们应该就能明白吧?!”

“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中学部负责人发来微信问,有没有适合学生的,“引人入胜的历史类书籍推荐作为假期作业。”我推荐了两本,《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章里的盛世残梦》,“轻历史,有故事,不摆谱,符合他们年龄段阅读。两册40万字左右,一个暑假正好。”

下午做了两张海报,推了一条学堂公众号,完成了校长安排的工作任务。

晚上花卷的自学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比较长,分四天讲完。

“这首诗写于成都。诗中的茅屋就是现在所谓的‘杜甫草堂’”。提到成都,花卷就想去看熊猫。于是武侯祠、大熊猫基地、四川省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青城山、都江堰、锦里和宽窄巷子,随便一数就得在那玩起码一个星期才够。如果可能的话,这个假期也可以去看看。我比较怀念武侯祠后街晚上的藏族夜市,就像拉萨的冲赛康。花卷天天挂在脖子上那串她叫做“大粒珠”的凤眼菩提就是在那里淘到的。我觉得,我的下一串,也是最后一串佛珠只会是一串1.0cm的小凤眼。

晚上读到朗日塘巴尊者一句话:“既然凡人不可能了解透凡人的心,就不要对任何人评头论足。”顶果钦哲法王说自己在闭关时曾连续三年没有说一句话。越来越觉得每天说的话里,绝大多数都是废话。又想闭关了,起码能一个整天不用说话也是享受。

今夜枕边书,张宏杰《历史的局外人》。最近读书慢很多。

伴读记卌七 | 乡书何处达

昨天全校期末总结,教职工和学部负责人一一PPT展示、总结。近40人中数人情之所至,“泣涕零如雨”,“呜咽泪沾巾”。中午还参加了中学部关于下学期课程安排的会,确定了下学期上我语文课的学生,是六、七、八三个年级中,包括花卷在内语文程度最好的几位。晚上困极,9点就睡了。睡前颜校长发来微信,说这一周学堂小学部学生将参加四场教育局组织的各校间足球比赛,问“这几天可否抽个时间去拍点素材。”我回复:“我争取。二娃生病在家。”

今天二娃因咳嗽和发烧未送幼儿园。下午烧至38.3度,但饮食和精神都还可以。花卷姐姐在家看书一本、画画数幅、手账写了数页,倍感无聊,闺蜜虽然在家,但也持续两天高烧,不能在一起玩;我要带弟弟,不能陪她一起出去玩。别人家的小孩子放假,天南海北到处玩;我们家的小孩子放假,只能在家里在书里地北天南到处神游,于心不忍,让她选一部电影,她选了《外太空的莫扎特》明天自己去看。晚上她后悔了,说再等一段时间在网上也一样可以看,不用花这30多块钱。我说在电脑上看和在影院里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并且我们不能天天待在家里(我能,但不能这样要求孩子),还是要走到人群中去。

中午,太座回来带二娃睡觉时,把中学生的暑假作业要求发往他们电子邮箱。作业包含五项内容:

1、每天写字帖,量为一首古诗词;

2、每两周读一本书或阅读量20万字;

3、读完每本书,须完成一篇读后感、书评,超过十处或200字眉批、旁批,三项任选其一;

4、每周一记,不低于200字;

5、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社会活动(不包含朋友聚会)。

晚上自学课上的是《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花卷从“边秋一雁声”马上脱口而出王维《使至塞上》的“归雁入胡天”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我要求至少说出三句与这句意思相近的,花卷应对的诗句中,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最佳。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句,花卷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句,同为五律,这一对相当有深意。“学古诗词到这勉强算是一只脚入门了。”我对花卷说。

伴读记卌六 | 输入输出

前天花卷吃坏了肚子,食烧,停课休息;昨天毕业典礼和期末汇演,晚上11点才到家,又停了一天课。今天自学课总复习,把开课以来的67首古诗通背一遍,正好一节课的时间。明天上新课。

花卷列出了暑假阅读书单,一共21本,以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品为主,还有几本东野圭吾。最低每周读完两本。每读完一本书,要完成一则读书记。读书记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笔记,可以是书评,重要的是记——就像这个伴读记。读要有,写也要有,要有输入也要有输出。

期末总结

1 — 70%
小学PBL项目

小学部近70%的师生不同程度参与到项目中,从而使“文明”成为小学部参与师生人数最多,以存续两个学期的项目时长成为持续时间最久的学习项目。学生先后创建了15个部落和国家,开办银行、发行货币,修建了宫殿、兵营、医院、大学、研究所,完成了投石车、弓弩、火炮的研发,以及发动了数次战争。

3 — 5.4
小学阅读写作课

完成了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斯·奥台尔《黑珍珠》和J.R.R.托尔金《霍比特人》共30万字的阅读教材;学生在喜马拉雅电台完成了最少50期,最多120期的读书节目录制和推送。将“文明”项目与阅读写作课结合,完成了5.4万字的项目日记和创意写作文本。

70 — 10
中学语文课

完成70余首包含但不限于教材的中国古诗词和文言文篇目教学,薄伽丘、爱伦·坡、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芥川龙之介、托马斯·哈代、吉田兼好、威廉·布莱克、里尔克等10人的七部小说、一部随笔、一部诗集和一本书信集的阅读赏析。

幸福奖项说明

他成功创建了一个强大国家,并带领这个国家的成员发展出了新的高度文明,从而开创了以这个文明命名的时代——可萨时代。这位“幸福国家发展奖”获奖者是——XXX。

她与人的相处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在促进幸福大陆上各民族、国家间的团结友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位“幸福和平奖”的获奖者是——XXX。

他创办了幸福大陆上第一家银行,发行了大陆上的第一种货币,为大陆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位“幸福经济学奖”获奖者是——XXX。

救危扶难、勇敢正直的她,勇于排解幸福大陆上各部落和国家间的纠纷。尤其是孤身迎战强大帝国入侵的那一场战斗,为她赢得了“幸福游侠”的荣誉。这位游侠就是——XXX。

除了幸福大陆上最宏伟的建筑——可萨之殿,他还设计并建造了这片大陆上的第一所医院、大学和研究所。他在这些建筑设计创作中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幸福大陆上的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他赢得了“幸福最佳建筑师奖”的荣誉。这位杰出的建筑师就是——XXX。

他创建了幸福大陆上第一个真正的农业国家,不但成功培育了近50种多肉观赏植物,还栽培了土豆和数种豆类,为大陆的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获得“幸福最佳农林工程师奖”的获奖者是——XXX。

伴读记卌五 | 求诸己

中学部七年级期末考试监考两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储备颇让我担忧,但又无能为力。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

晚饭时和花卷聊天,说到人一生能做到“做好自己”就算是小有所成了。当然,这个所谓的“成就”是今日的自己与往日的自己相比,不是与他人相比。

“‘做好自己’有两层意思,”我说,“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把能做和应该做的事尽可能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在《礼记·大学》里面的说法就是‘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用俗话说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事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得起自己。君子求诸己,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君子’的内外修为,但凡事向内求索,不要向外索求,这总是不至于太错的。”

“爸爸,这听起来好难啊。”

“对啊。一个人的改变和改变一个世界一样困难。”

花卷的自学课,继续杜甫。今晚是《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胜”音[shēng],“簪”音[zēn]。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次年六月玄宗逃亡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八月杜甫前去投奔李亨,不想半路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终因官职卑微而未被囚禁,而同时被俘的王维却被严加看管。这首诗于757年作于长安。报效无门,连叛军都觉得这样的小人物不值得关押费食,但杜甫却时时为国家担忧,借宋代陆游的一句诗来说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可敬、可叹、可悲、可惜,还有点可笑。

伴读记卌四 | 尽量简单

今天的自学课继续杜甫。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二十几岁游历四处,爬泰山时写下这首诗。年轻时候,谁还不都是胸有丘壑眼存山河?只是被生活盘玩多了,就有了包浆。质地越细密,内心越坚定的,包浆越醇厚;反而随波逐流者就像糠仔,盘着盘着,浆没包起来就散了。

也不晓得自己有没有包浆,就是人生下半场,要做一个简单的人,物质极简,圈子尽量干净,或者干脆不加入任何圈子;现在已经够简单了,但内心还不够丰盈。所以要找点什么来填充回声嗡嗡的内心。古诗词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还是这一团一团的填充物。内心充实了才可能有一点诗意的生活,或者说让生活不至于沉没于日常的苟且而不自知。所以,当开始一种自省的生活时,一定离不开诗。很难想象没有诗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伴读记卌三 | 坚持成习惯

今天的自学课内容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明天是花卷的语文、数学期末考。今天就没展开讲,只提了一下“安史之乱”,读写背后她要复习一下准备明天的考试。

开课43天,学诗67首。再坚持一下下就不需要坚持,就成为习惯了,习惯就自然了。

定制的学堂文创产品今天到货三种。

收到十几块钱买来二十几粒玛瑙圆珠,不值钱的石头不论大小色泽颗颗都像成熟的樱桃。喜欢。

伴读记卌二 | 小目标

明天开始,就是这个学期最后一个教学周。花卷完成了她的期末也是毕业总结,我和她商量着略作了排版上的调整,删掉一些需要现场讲解的内容后发给了主班老师。

在花卷的总结PPT中,她7个目标的第一个是“厦门大学”,这有些遥远,算是长远目标;6个短期目标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在假期结束时,她的总阅读量要达到700本。截止今天,她整个小学五年的阅读总量是652本。也就是未来两个月内要读完48本书,每个月要读完24本,每周读6本,每天0.86本。

我想让她在制定目标时,学会如何判断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成,学会将一个长期或中长期目标细化到月、周和每一天要达成的小目标,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和目标管理。这来自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这个阅读量有点大,你要不要调整一下目标或任务时间?比如把截止日期拉长到12月31日?”我问。
“我觉得还好。目标就是要去努力的方向。”

“你有没有算过要在暑假完成这个阅读目标,每天的阅读量应该达到多少?”

“没有。”

“那你算一算。”

……

“好吧,看来这个目标确实不太可能完成。那就把截止日期延长到12月31日吧,这样一个星期2本的阅读量才是一个有可能达成的目标。”

“等周二考完期末考试,你先列一份至少20本书的阅读清单吧。我们按图索骥,边读边补充。”

今天的自学课,复习了杜甫四首: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成都旧有大城和少城。少城为掌织锦官员的官署﹐因此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

伴读记卌一 | 量力而行

花卷昨天自己做了一本毕业纪念册,去办公室找我帮她打印照片,想把全班的合影贴在封面。我说办公室的油墨纸张打印机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应用于私人用途。于是今天她一个人的“城市漫步”时间除了与以往一样的逛文具店、街头漫步,新任务是还要找到一家打印店。

回到家以后,她给我展示今天购物的收获和打印的照片,还有七支比普通质量还好一点的中性笔。

“你买这么多中性笔干嘛?这一把足够我们俩用一年了。”

“是在路上遇到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他们说自己是乌当中学的高中生,街头卖笔是他们的社会实践项目。他们说如果不能把笔卖出去,就不能通过考核,完不成项目,就拿不到毕业证,上不了大学。”

“赞!我女儿真有爱心。来拥抱一个!太棒了!”我知道两个高中生是为了把笔卖出去哄小学生的说辞,“不过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买一支就好了。”

“可是一支会不会太少?再说我也没有三块钱的零钱,他们说他们也没有。”

“只要你助人的心是真诚的,一支笔所传递的爱心和十支笔的爱心,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我相信把七支笔卖给七个人的实践和收获,一定比卖给一个人的收获更多。所以你们都没有零钱,你可以请他们等一等,等你买到你喜欢的手账周边文具找回零钱后。如果他们愿意。”

比学习如何挣钱更难的,是学习如何花钱,而且是越花越多。

下午花卷的自学语文课,学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里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复习了杜甫的《绝句二首》。

常建(708—765年),字少府,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晚上补花卷学日语100天的奖励,去撸串。路过小莽子家的便利店,他妈妈告诉我:“642分,考上了一中。”贵阳市一中是贵阳应试录取分数最高的掐尖高中,没有之一。学堂的初中毕业生这次中考的最高分,比小莽子低了100分。这100分,就是应试与否的教育和教学的不同。临考前,学堂的九年级学生们还在水上基地划了一周的皮划艇,晚上烧烤,演奏演唱,开心玩乐。平时他们也正常参加学堂各类课程和活动——六周展、戏剧、音乐、期末汇演,篮球、足球、手球、飞盘……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人生。但无论怎样的价值观,都是只有“量力”才能“行远”

伴读记卌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花卷的自学课,今天是复习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边塞四诗人”,又复习了一下“初唐四杰”。

“董大,不知道什么名字,有一种说法指董庭兰,因其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董庭兰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他少年时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了乞丐。直到五十岁,方才努力读书,终有所成。所以我觉得这首诗的亮点在董大身上。太励志了。”我说。

“所以,学习这件事情真的不用太着急。是吧?!”花卷说。

“嗯。学习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或目标,知道为什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