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波士顿倾茶事件

【备课手记】茶叶与政治:美国民主的东方要素

有天翻到一份高中文综解析题,材料来自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但只保留了那段话的一头一尾,而将中间内容完全搲掉。不完整的材料,极可能导致阅读者作出与原文完全不同的理解结果。当时想,或许我可以找个时间和学生一起再学学托马斯·潘恩的《常识》。

幸福学堂,我的中文课拥有极大的自由,上课内容依托课本但又不仅限于课本。于是下周,八年级及以上,我们就来学《常识》。

要了解托马斯·潘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常识》,这本小册子带来了什么影响,就不能只是读《常识》,而得先从那时候的北美都发生了什么说起。于是,我还准备了这份前《常识》材料——

茶叶与政治:美国民主的东方要素

——现在这一切,是因为那天倒了茶

这是一个打着自由的名号却建立在奴隶劳动力基础之上的国家;这是一个遭遇分裂和内战而被迫维护团结、重估理念的国家;这也是一个在20世纪的金融危机和全球冲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权、加强军事保障并且维持经济稳定的国家。

—— [英] 苏珊·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1689年,东印度公司从厦门首次将中国的茶叶运到英国,此后英国名媛淑女们腰间都藏有一把镀金嵌玉的小钥匙,用来开启特制的茶叶箱;而能够用中国茶和精美的中国瓷器招待宾客,成为当时的英国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China也成为“中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

1690年,中国茶随移民传到美洲,波士顿最先开始出售中国红茶。1712年,波士顿的包尔顿药房开始出售中国绿茶。但北美的茶叶不是直接从东方来的。东印度公司从东方运来茶叶必须在伦敦拍卖,然后由伦敦商人运到美洲,这就导致美洲殖民地的茶叶价格奇高。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5月15日,英国向法国宣战。这是欧洲“英国—普鲁士同盟”和“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两大军事同盟为争夺殖民地而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所以称之为“英法七年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东南亚。

随着茶成为美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躲避高额税收,走私茶叶成为美洲市场主体。1760年,美洲每年消耗的100万磅茶叶中,就有四分之三是瑞典和荷兰的走私商带来的。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与西班牙、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成为战争最大赢家,为其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最后一块基石。也正是《巴黎和约》使法国失去了北美新大陆。“七年战争”由于战场范围广,参战国家多,而被丘吉尔称其为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赢得了“七年战争”胜利的英国,为了进一步控制北美殖民地和镇压印第安人,派遣了一万名军人常驻北美。1765年3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印花税法》,该法案要求北美殖民地的印刷品使用伦敦特制的带有浮雕印花税票的印花纸,进而上缴印花纸的税费,征得的税款以供军用。

《印花税法》进一步激化了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并加剧了抗税运动,最终在1766年3月被撤销。印花税条例废除后,根据财政大臣唐森德的提议,英国国会于1767年下半年通过四项向殖民地征税的法案,总称《唐森德法》,还规定英国关税税吏有权闯入殖民地民宅、货栈、店铺,搜查违禁物品和走私货物。

1770年3月5日,驻扎在波士顿的英军以保护执行关税条例的英国官员为由,向抗议的当地民众开枪,打死五人,伤六人,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惨案”。由于北美殖民地的愤怒抗议,英国议会出于无奈,只能废除《唐森德税法》,仅保留茶税一项,以此表明议会采取的措施在原则上并未违反宪法。

1773年,旨在帮助经营出现困难的东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倾销茶叶的《茶税法》(Tea Act)颁布。这项法案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将茶叶运到北美销售,这使得他们的茶价格能降到低于走私茶,同时殖民者买茶依然要课唐森德茶税——如果这个法律顺利实施的话,英国本土商人就能从走私者和殖民地茶叶分销商的口袋里把钱抢回来了。

《茶税法》成为压垮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政府耐性的最后一根稻草,由前此一系列的征税抵制运动所累积的怒火在此时发泄出来。波士顿青年们在塞缪尔·亚当斯( Samuel Adams) 和约翰·汉考克( John Hancock)(绰号走私王)领导下,开始激进抵制饮茶风气:“不要饮用这种受到诅咒的东西,因为恶魔会随着这种东西进入你的体内,立即使你变成一个叛国者”。

此时的茶叶差不多直接与暴政和邪恶划上等号,爱“国”的标志就是不喝茶,这种政治性的影响成为后来美国最终选择了咖啡作为国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此时还没有后来的美国这个国家,北美殖民地仍属于英国,所以不知道这个“叛国”到底是个什么行为。

随着英国政府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1773年12月16日,六十名“自由之子”成员化妆成印第安人,登上波士顿码头的英国船,将三百多箱产自中国的茶叶全数倒进海里。当时波士顿当地的报纸《马萨诸塞时报》这样描述道:“涨潮时,水面上飘满了破碎的箱子和茶叶。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绵到多彻斯特湾,还有一部分被冲上岸”。

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而参与此事的那几十个人就被称为“茶叶党”(Tea Party)。此后,倾茶事件掀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北美多地相继发生了倾倒英国商船货物的事件。英国政府认为这是对殖民当局正常统治的恶意挑衅。

1774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入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

这些法令激起了北美殖民地的联合反抗。1774年9月5日,北美殖民地在费城召开了殖民地联合会议,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除佐治亚州缺席外,其他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都参加了会议(多为富商、银行家、种植园奴隶主)。

第一届大陆会议向英国递交了请愿书,表示殖民地仍对英王“效忠”,并要求取消对各殖民地的强硬措施。会议还通过了与英国断绝贸易关系的决议和由约翰·亚当斯起草的《权利宣言》。

1774年4月,曾是胸衣匠二代的英国税吏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免职。10月,贫穷的潘恩作为契约奴到达北美,凭富兰克林的推荐信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编辑。

1775年4月19日,北美独立战争在莱克星顿(Lexington,又译为列克星敦)打响了第一枪。1776年1月10日,潘恩匿名发表了他那本惊骇世俗的小册子——《常识》。不到三个月,《常识》销售量达50万册以上,而当时北美殖民地仅有200万居民。《常识》促使人们相信对于殖民地来说,完全的独立是唯一可能的出路。

1775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1776年7月4日,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北美的独立运动爆发,有很多原因,其中两个主要原因是新英格兰商人要求对外贸易的自由,和以弗吉尼亚为首的南方种植园主对西部的土地要求。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没有“茶叶党”,就没有现在的美国。不过值得一说的是,现在在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是茶党不是一个政党而是草根运动,在美国可以说是革命的代名词。

关于托马斯·潘恩

今日之美国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词,而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论”的,便是这位“美国体制之父”,他将半生心血,都倾注在《常识》这本不到50页的政论小册子里。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英国囚犯、美国精神领袖、法国革命者,这三个词,足以概括潘恩的一生。

关于《常识》

在任何状态下,社会都都是人民的福祉,而政府即使是在最佳状态下,也不过是一种必要之恶,而在最糟糕的状态下,则令人难以忍受。

政府,就像伊甸园的衣服一样,是丧失纯真的标志。

压迫往往是富裕的结果,而不是致富的手段。

我们为什么要对抗这个世界?我们的目的是商业贸易。

——《常识》

认为上帝制造了穷人和富人是错误的,上帝只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并给予他们可继承的土地。宗教的实用性体现在做善事上,事奉上帝的唯一方式是努力使他的的子民更加幸福,任何不以此为目的的布道都是虚伪的废话。

——《关于土地的公平问题》

【幸福·游学】中学篇(上)|泉州:大航海时代与海贼王

从唐朝开始,泉州就是世界主要的贸易港口,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商人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一条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形成。至宋元,以泉州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版图,甚至扩大到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广大地区……泉州,以“刺桐港”为名,成为了中世纪“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马可·波罗从泉州启程回国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和财富的倾慕与贪婪,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大航海时代开启,海盗的黄金时代到来。

582年,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本籍陕西河州军民千户世职田宗显为黔中刺史,从此建立了田氏土司延续800余年对乌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589年,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610年,穆罕默德以先知的身份作为真主的人间使者,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麦地那等地传教,创立了伊斯兰教。618 — 626年,唐高祖武德年间,穆罕默德派门徒四人来华传教,两人死后葬于泉州,就是现在伊斯兰教圣墓。

700年,唐久视元年,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711年,唐景云二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与登州(今蓬莱)、明州(宁波)和扬州成为四大通商口岸。

安史之乱后,768年,唐代宗李豫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教寺院。摩尼教在中国,因信徒将所信奉之神称为“明尊”,故又称作明教。五代十国、宋、元、明农民起义,往往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同时景德镇瓷器出口成为主要货物,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作“海上陶瓷之路”。

两汉、晋、唐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并最终在宋时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 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泊,先后攻略十余州;1120年,明教“圣公”方腊在睦州(今杭州)起义; 1121年,两支起义军分别被张叔夜和童贯镇压。元人施耐庵据此创作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1219年起,成吉思汗祖孙的三次西征,蒙古人征服了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东西交通也因此畅行无阻。

1275年,经过四年的旅行,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途经敦煌,终于来到元帝国并成为忽必烈之臣。

1292年,在中国居住了17年的马可·波罗一家三人,奉忽必烈之命送阔阔真公主由泉州出航,往伊儿汗国成婚。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已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

1298年,回到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在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在狱中诞生了《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和财富的倾慕与贪婪,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 — 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开启。

1330~1339年,元朝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从泉州两次出海远航,历经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

汪大渊回国后写出《岛夷志略》一书,这本书在世界历史地理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在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记载澳大利亚后二百多年的大航海时代末期,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一大陆,400多年后,澳大利亚被纳入英国版图。

1342年左右,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塔从泉州港登陆,来到中国。他一生75,000英里的旅途,几乎走遍了当时伊斯兰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蒸汽时代到来以前,他可能是旅行路程最长的人;近代天文学家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1360年左右,朱元璋借助明教力量迅速扩张实力,并在建立明朝后,宣布明教为左道邪术全国禁止,明教彻底从历史中退出,直至1957年泉州草庵摩尼教寺被发现,庵内一尊摩尼光佛,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石雕佛像。

1375年,犹太制图家贾·克雷斯奎父子在葡萄牙绘制出当时欧洲最完备也是最准确的,足以影响之后的整个航海历史的世界海图 — “加塔兰地图”,在这张地图的指引下,葡萄牙开始了海上制霸之路,并终于1455年,罗马教皇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05年 — 1433年,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 穆斯林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领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经福州七次出使“西洋”各国,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苏门答腊、天方(麦加)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今东非肯尼亚的马林迪。

1410年,明成祖命郑和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从此马六甲不隶属暹罗,并开始从一个沼泽地的小渔村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港口,从而实现郑和掌控往来中国及南亚海洋贸易的要道 — 马六甲海峡的海外政治干预目的。

1415年,葡萄牙王子恩里克创立了航海学校和天文台并开设船坞建造船只,使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无论对葡萄牙还是对整个欧洲,航海时代每一个从事地理大发现的人,都是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1453年,法国收复除加莱以外的全部领土,标志着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结束,通往东方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英格兰内战“玫瑰战争”爆发,为了纪念这次战争,英格兰以玫瑰为国花,并把皇室徽章改为红白玫瑰;德国人古腾堡用活字印刷机第一次印刷了《圣经》,标志着西方图书批量生产的开始;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7年 日本应仁之乱,战国时代开始,织田、武田、德川等大名纷纷崛起。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愈演愈烈。

1477年,佛罗伦萨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1397—1482年)绘制世界地图,把中国和日本画在欧洲的西方,坚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1492年,数学不好的《马可.波罗游记》迷弟哥伦布,带着西班牙王室写给蒙古大汗的国书,开始他向西寻找元帝国并要说服蒙古人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一起,夹击处在二者之间穆斯林国家的远航,而此时中国已是明代中叶最为励精图治的贤君明孝宗的弘治五年。

1492年,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佩洛斯在《算盘概要》中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整数除以10的幂,勾勒出了小数点;哥伦布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加勒比海诸岛至今仍被称作“西印度群岛”。

1497年,葡萄牙贵族瓦斯科·达·伽马从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1498年,他到达印度卡利卡特,开辟了印度航路,使西欧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终于开辟成功,促进欧、亚两洲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同时也开始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1501年,达·芬奇创作传世名作《圣母玛利亚与亚恩温德》;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对西印度群岛南部大陆沿岸作了详细考察,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America,即现在所说的美洲。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1933年,德国哈勒大学将校名冠以马丁·路德,以纪念他在该校的维滕贝格校区作为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1520年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1521年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死于与当地土人的冲突。1522年,船队回到圣卢卡港,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英格兰与爱尔兰女王和法国女王,她当政期间被称为“黄金时代”,英国文学璀璨辉煌,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她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1581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拥为葡萄牙国王,此后的60年,葡萄牙失去了独立国家的地位;尼德兰北部地区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宣布独立,荷兰诞生;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的布鲁诺在巴黎宣传唯物主义和新的天文学观点,遭到法国天主教和加尔文教的围攻。

1588年,英西海战爆发,德雷克海盗船队在这次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雷克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登上海盗史上的最高峰。

1597年,朝鲜名将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以十二艘船迎击丰臣秀吉海军一百三十余艘并歼灭一半,击毙日本海贼王来岛通总,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1598年,中朝联军水师在露梁海战再次击败丰臣秀吉海军,李舜臣战死。300年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608年开始,徐霞客徒步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2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半个中国。他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的5月19日在2011年成为中国旅游日。

1620年,在牧师布莱斯特率领下,35名分离派清教徒和工匠 、渔民、农民及14名契约奴共102人,由英国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在登陆前,船上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制定了《五月花号公约》,此公约是美国建国的奠基和美国精神的先驱。

1623年,天主教名为尼古拉的泉州人郑芝龙与田川氏结为夫妻。

1624年,郑芝龙长子田川福松郑森出生于日本;荷兰人利用郑芝龙来执行在台湾海峡截击往马尼拉与西班牙人(当时荷兰人的主要竞争对手)通商的中式帆船的海盗任务。

1625年,郑芝龙脱离荷兰人,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

1630年,郑芝龙将6岁的长子田川福松接回泉州居住读书,并改名为郑森。

1633年,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郑芝龙在泉州重夺海上主导权,成为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

1644年,大明、大顺、大西、满清政权交替,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随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城。郑森师从江浙名儒东林党领袖之一钱谦益。

1645年,英国国会授权克伦威尔建立新军;清朝定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于大成殿奉祀孔子。多铎扬州屠城十日,史可法殉国;南明隆武帝赐郑森朱姓,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就成了朱成功。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海上马车夫”海上霸主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1675年,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牛顿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名剧《长生殿》创作完成;东印度公司从厦门首次将中国的茶叶运回英国,五口通商后,福州又成为三大茶市之一。

1693年当加勒比海盗首领威廉·丹彼尔第一次回到伦敦后,写成《新环球航行》引起轰动;1700年,他发现了今天的澳大利亚,并绘制了完整的南太平洋地图和发表了《风论》,《风论》对大量气象规律进行了总结,成为海洋气象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在1708~1711年的环球航行中,加勒比海盗首领威廉·丹彼尔在智利附近一个荒芜人烟的岛上发现一个“野人”,这个名叫亚力山大·塞尔科克的苏格兰人就是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的原型。

1730年,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美国人哥德弗莱和英国人哈德利首次使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六分仪被发明出来前,航海辨航向需要船长长时间使用一只眼睛用直角仪观测太阳来获取数据,这就是为什么那时候的船长大多是“独眼龙”戴眼罩的主要原因。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库克还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自由之子”成员乔装成印第安人,将东印度公司340箱中国福建武夷红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的《茶税法》,从而直接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打响,最终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延伸阅读:
《马可·波罗游记》
《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
《徐霞客游记》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金庸《鹿鼎记》
汤锦台《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骆芬美《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尾田荣一郎《海贼王》

影视/音乐/游戏
日本KOEI光荣公司《大航海时代》系列游戏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
2014年史泰龙主演电影《金蝉脱壳》
OST《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