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与Isaac同行

【与Isaac同行】25:去成为自己,哪怕跌跌撞撞走走停停

南宋临济宗杨岐派高峰原妙禅师说自己一生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才豁然大彻:“如往泗州见大圣,远客还故乡,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我以为,英国作家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的“你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与高峰原妙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两者各在地球一端,相隔六百多年。

‌这半年来,Isaac在一个一个“无数次小悟”的累积下,今天终于迎来历史性的“大悟”时刻。陪Isaac与外教聊了两个小时,基本明确了未来三个月第二语言的学习计划和具体内容。Isaac全程的笃定、开放和友善,与六个月前大为不同。

做自己,是很多人的心愿。但说起来好简单,做起来好难,知易行难,所以每改变一点、靠近自己一步,都是引起人生觉醒风暴的一次扇动翅膀。每个人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家族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基因不同、饮食习惯不同、阅读理解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上一代的和别人的“成功经验”对个体来说,能比较的部分和意义微乎其微,相同的部分不过都是时代的灰尘。Isaac有接纳和托举他的父母,他们没有大多数父母那种“既要又要还要”的执念,或者说没有那么强烈,更多时候是静静陪伴、等待和关注,并控制住自己的忐忑、不安,让孩子去寻找和构建“自己”,哪怕跌跌撞撞,哪怕走走停停。

随着Isaac的成长,我觉得,我的“同行”使命也将达成,他将进入新的人生阶段,面对新的挑战。而我,在下一位同行者到来前,我继续“闭关”读书思考,继续做自己。

【与Isaac同行】24:一起踩坑

第二个学段结束。“我有一个问题,”Isaac的表情有些凝重,说:“第二、第三语言自学到现在,差不多六个月,但我的进度只完成了计划的三分之一。”

“这只是结果。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追问。这是一个好机会。多数家长和老师都会在开始行动前列出各种要求,这样不行,那样不好,理由多是过来人的经验为了少走弯路。但是上一代人的经验往往对下一代人没用,并且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很多领域,每一代人都在颠覆上一代人,人类持续进步的本质就是下一代人不怎么听上一代人的话,我们才能走到今天。所以,这个“同行”,很多时候就是家长、我和Isaac,大家一起踩坑,我这个“过来人”的作用就是陪着Isaac把一路上要踩的坑都踩一遍,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论是谁都是这么过来的,并在年轻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一只手去,提供多一种可能——可以再翻滚一下自己爬上来,或者拉你一把。

“虽然有计划,每天也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但还是缺乏进度的把握。”

“自学并非不行,但需要更加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交流和评估。现在用六个月的时间试过了,你前两项能力非常不错,但缺乏评估和交流这方面我也无能为力,所以导致你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清楚。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学习方式,例如,引入外援?”这个提议我已多次提出,之前Isaac都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自己能搞定。我欣赏这种自信,于是就——让子弹飞一会儿。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何达成,并能够管理和控制好自己,这将是一种非常可贵和“可怕”的能力,因为这太强大了,但并不代表他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认怂”并寻求帮助,对很多成年人来说,都是一辈子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去面对、调整和补救,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以及行动力。

我们用了一大半的时间来讨论问题是什么,导致的原因为何,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最后Isaac列出了上中下三策,并与我分工、分头推进和落实,下周见面时将根据一周的进度再来继续讨论下一个学段或者学年的学习。

很多时候,讲道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难,只有等问题发生了才能通过实践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每个人才都有可能活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Isaac上周发给我《三十年战争简史》第三版部分引言近五千字,我标记和批注了数十处。剩余的时间,和他一处一处过,提出我的疑问并讨论,最终以他的意见为确定,因为他才是作者。“我只是第一读者,并且与你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存在很大的信息差,所以你的写作要不要考虑文本对普通读者的可读性?还是要向学术性的方向继续靠近?”

“我不是写的通俗读物,也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你和第二版对比就看得出来。”Isaac的自信让我觉得相当享受。

我在电脑上打开《三十年战争简史》第二版对应部分,读了,说:“第三版的字数比上一版增加了差不多两千字,但上一版有更多的细节内容,更适合对这段历史的普及;这第三版时间线上的人物和事件推动发展更清晰。”

“所以,普通读者只是想简单了解一下的话,已经有足够多的通俗读物了,还可以去看视频。我要写的,是我自己的三十年战争简史。”一个人自信起来,全身都在发光。欢喜!

加时部分,继续我们的挣扎在降级线上的曼联和雷克瑟姆,以及陆毅扮演的诸葛亮在鲁肃讨还荆州这场戏里的无赖撒泼毫无章法一败涂地。午餐一起嗦面和八卦一些“新”故事,然后在面馆我们各奔东西。

我回到也闲书局,购书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丛书之一种,达娜·戈德斯坦 (Dana Goldstein)《好老师,坏老师:美国的公共教育改革》。在地铁上读到这一段,于我心有戚戚焉——

教师们照料我们的孩子、教育我们的孩子,而孩子是我们寄予热烈而又忠诚的爱的对象……这些人(教师)的智慧和技术水平,将决定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既然如此,那教师要怎么做”这个问题,在约翰·杜威于1895年说的一段话那里得到了解答:教师应当被允许去了解甚至批评整个教育体系形成及管理的基本原理。教师并不是军队里的士兵,只能选择服从;也不是轮盘上的锯齿,唯有应付和传递外界能量;教师必须是一个智慧的行为媒介。

距离杜威说这话,一百多年过去了。

【与Isaac同行】23:生活之必要

虽然我们都是“宅男”,但我还是不希望Isaac每天都宅在家里阅读、写作,学习第二和第三语言——虽然这看起来很“励志”,并且进步也很快——但总要出来走走,与外界保持必要的联系。至少,每周要与Isaac见一面,就是我必须从乡下进城的理由。

上周与Isaac讨论确定,每月至少有一次Citywalk。25℃,阵雨,今天的天气正适合到处走走逛逛——去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的,与直接的生活必需品也最无关系的一处所在——花鸟文玩市场。昨天就让Isaac“准备好五元钱,我们明天去‘血拼’。”

约定碰头的时间快到时,Isaac发来信息说实在不好意思,要迟到了。我回说慢慢来。虽然迟到是不礼貌且缺乏自律的表现,但如果迟到已然是事实,那就都放松心情,来的人慢慢来,等的人慢慢等。

等得Isaac来到,逛到水族和宠物区,他说家里养得有两条鱼,被妈妈称作“鱼坚强”,尾巴没了一半都活了下来;还有一条狗,自己偶尔会去遛遛。日常的生活和人与人的联系,并不是在空洞的宏大叙事中,而是在这种琐琐碎碎中建立起的纽带和桥梁。有机会我会将王迪的书和微观史观推荐给正在向历史专业努力的Isaac——新文化史和微观史使我们从宏大叙事转到日常取向。我们事无巨细地了解帝王将相、风云人物的一举一动,他们当然比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对历史更有影响。但问题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和我们自己是占总人口99%以上的小人物,我们每天也在创造历史,只不过创造的方式不同罢了。

原本想逛乏了就一起去喝茶,看“神仙”过路,聊聊一周学业进展和足球,但很显然他排斥这种老年休息方式,于是古玩字画、文玩草药、瓶瓶罐罐、珠珠串串这么一路逛,“我就是来放松的,曼联与阿森纳这一场踢得实在是让我难受。并且阿森纳的‘美丽足球’也不复存在。”他说。

中午十二点,到四楼美食区坐定,我从背包里掏出一对麒麟纹管帽小核桃放在Isaac面前,“生日快乐。”

“可是我都不玩这些。”

“就当个解压的小玩意,心情不好或者舒畅时就使劲揉揉捏捏搓搓。”

“捏碎了怎么办?”

“那我就再送你一对更皮实的。”接着边吃午饭鲜肉饼边聊足球这个保留节目:新赛季曼联与阿森纳之战,雷克瑟姆花大价钱引援,被球迷誉为“巴勒斯坦贝利”的苏莱曼·奥贝德在为家人领取援助物资时遭遇以军袭击死亡,以及足球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足球文化。

这些花鸟虫鱼核桃足球,就是周作人在自编集《雨天的书》里所说的: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之必要——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与Isaac同行】22:去成为自己世界的神

同行五个月,进行到第二个学段。今天的前一个半小时,由Isaac主导,我们根据实际进度,讨论了未来两年的长期学习计划,并对短期的内容和强度做了相应调整。之前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现在目标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更明确。从五个月前的迷雾茫茫到现在,阳光渐渐驱散浓雾,远方的山峰和脚下的道路也愈来愈清晰。

在调整中,明确了每个月我们至少要有一次地方历史寻访的实践活动,因为目标国家的相关专业学校“对实践能力要求高于纯理论学习”。

在第二、第三语言的学习上,我的担忧还没有消除——没有同伴的独自学习不但需要极强的自律,还可能因缺乏足够的交流而影响进度和学习效果,以及孤独和无助。我对后者的担忧更甚。Isaac认为不需要为此而担心,因为AI已经足够强大,并成为了他很好的学习助手。“几年前或许离不开学习伙伴,但现在不一样了,AI已能够胜任学习助手甚至是老师的角色。”一切重大的变革,最终都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但Isaac并没有否定人与人交流之必要,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后半小时,依然是保留节目:当下的世界,足球与冲突。英格兰社区盾杯决赛,终场2:2后点球大战,水晶宫以总比分5:4战胜利物浦,首次夺得该赛事冠军;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城希法医院附近一处帐篷,造成阿纳斯·谢里夫等5名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丧生;美俄谈判与俄乌战争一周战况。历史不是过去的事,而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人类怎样看待过去和现在,就会拥有怎样的未来——虽然“人类”这个整体并不在乎我们这两个个体,但我们在乎自己之为人类之一员。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只要在路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弯路。Isaac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更难,挑战更大,但一旦走出来,得到的成长和获得的成就也是与付出成正比的,并能获益终生——能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最终都会成为自己世界中的“神”

【与Isaac同行】21: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

早上出门比以往晚了点,9:50在北京路地铁1号线H出口内,巧遇从3号线下来的Isaac。从3月4日开始“与Isaac同行”到今天正好五个月。第一次“同行”,也是从H口偶遇开始。

一路聊他的小说,到也闲书局,进里间,泡上茶,落座。今年的第二个学段已过半,受胆碱能性荨麻疹影响,各项进度略有落后。“《三十年战争简史》第三版已经完成一半,大约有6万字。”Isaac说。
“第二版3万多字,这第三版完成不是12万字了?这个简史可不简。”

“我觉得在20万字以内,应该都算是简史,因为没有办法把‘三十年战争’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和事件都细细讲得清楚。”

有道理。为什么不呢?!

“关于‘三十年战争’,我正在读的企鹅欧洲史’第六本,英国人蒂莫西·布莱宁的《追逐荣耀:1648-1815》,开篇即从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起,止于拿破仑在滑铁卢败北。这一段在我看来是对‘三十年战争’比较准确的总结,我读给你听——”我翻开导读部分:“‘三十年战争’把欧洲的精气神和物资基础耗费了大半,和约表明了一个重要事实:谁也无法继续打下去了,只能妥协。这种妥协的结果是:其一,西班牙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这表明在欧洲通过武力实现‘统一’是不大可行的,以后的历史也证明,凡是试图武装‘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为此吃尽了苦头;其二,承认宗教多元主义的存在,尽管新教和天主教的狂热分子都试图让自己的信仰获得真正的胜利,但和约已经证明,宗教信仰的统一也是不可能的。正是这两大特点影响了此后欧洲的发展轨迹。既然谁也不能彻底征服对方,那么,也只能怀着不同的理念共存了。或许,这就是一种宽容,尽管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宽容。

我们继续从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到底是一场欧洲国家的“局部冲突”还是“全面战争”的讨论,到现在波兰计划将武装部队规模扩大一倍,从15万人增至30万人,目前已达到20万人,为与俄罗斯开展做准备的历史和地理角度的可能原因;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和那里的2.5万驻军对波罗的海三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俄乌战争现在的战况、“被操控的民粹主义”,发生在“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澳洲历史性时刻——8月4日(昨天)澳大利亚悉尼,近十万人游行声援加沙民众,游行者甚至包括悉尼市长克洛弗·摩尔、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鲍勃·卡尔和“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

“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在“澳洲历史性时刻”之后Isaac像是在问我,又像是在问自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将全人类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和关于自己这个体的,极大又极小的问题。作为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历史学习者,学校不会教,历史老师也回答不了Isaac的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全人类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之一”,昨天过世的历史学家许倬云的这句话,正好能够回答Isaac。阅读有什么用?通过阅读可与人类中极少数的先哲和智者对话,让自己的胸襟自由而开放,超越自己的所见,去探寻人类从哪里来,将去向何方,从而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用许倬云的话说即,往里走,安顿自己。

当然,每次都少不了足球,Isaac为了打救一下我这个30年的伪球迷,帮我下载安装了“懂球帝”,并演示了如何从中找到各种数据及分析。“英冠要开始啰,要不要看两场?”他问我。

“我倒是想关注一下雷克瑟姆。我觉得这支球队这一季能保级就不错了,三连升已经是神话,英冠是它一百五十年来的巅峰时刻,四连升到英超应该是不可能的。”

“看来你把雷克瑟姆当做主队了。”

“也没有,我只是想提前看纪录片《欢迎来到雷克瑟姆》第五季的‘直播’。话说你推给我的纪录片《队长视角:问鼎冠军之路》节奏太快了,我这个追剧老兵都不得不时不时暂停才能跟得上字幕。”其实是,如果承认将雷克瑟姆视为我的主队,就可能要遭熬夜看球,老了,来不起哟。

中午12点,我们在饥肠辘辘肠鸣如雷中结束这次“同行”。离开也闲书局时,购书一本,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之一,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

【与Isaac同行】20:四个方向要怎么选

受胆碱能性荨麻疹折磨的Isaac,正在努力尝试通过调整饮食和作息,并适度运动来控制和减轻症状,所以状态比较差,进度也慢了点。

关于“三十年战争”,我历经三个月,终于艰难啃完884页共83万字的彼得·威尔逊的《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与Isaac讨论这场战争到底是一场欧洲的局部冲突还是“全面战争”;古斯塔夫二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在吕岑战役中的表现和他的对手瓦伦斯坦部下发起的军事政变——只死了包括瓦伦斯坦在内的五个人的“艾格大屠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成功不在于解决每一个争端,而在于提供了和平化解冲突的指导方针”,这场战争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事实证明,疾病比火枪、刀剑和大炮更具破坏力,每有一名士兵阵亡,可能就有三人死于疾病,这表明战争中有多达180万士兵死亡。”所以全书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要将权力交给那些认为自己蒙上帝召唤去打仗的人,或认为自己的正义感和秩序感是唯一有效的人,这样做非常危险

读完了《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Isaac要继续留在“三十年战争”中,以完成他的《三十年战争简史》第三版。由于在这本书里,对欧洲近现代战争之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作为仅限于在几次战役中,所以再次建议Isaac在完成《三十年战争简史》后,写一部关于古斯塔夫二世的小传。

下一步我有四个方向:

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关于人类历史,我还有太多的为什么。

回到欧洲史,继续“企鹅欧洲史”第六本《追逐荣耀:1648-1815》。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旧制度与新制度、理性与感性辩证交锋,在喧哗与骚动、变革和扩张中,欧洲一步步远离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权力的中心。

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1618年是万历四十六年,1648年是明永历二年、鲁监国三年、清顺治五年,明亡清兴。两个大陆上,欧洲一步步走向世界,而亚洲大陆上最大的帝国却一步步走向封闭。这样的东西方对比或许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我书架上近一千九百页的《剑桥中国明代史》也等待我多年了。

和Isaac一起继续留在“三十年战争”里,通过查找更多的资料丰富这场战争的细节,加深了解。

前三者不管选择哪一个,对我都是新挑战,并且Isaac似乎并不太在意我与他是否“同频”。或许这是我们这个“读书俱乐部”或是学习小组进入的新阶段,在一个大的主题下的多线索、多节奏的共存。所以我认为从今天起,我和Isaac的角色也有了新变化,我督促和推动者的成分渐渐淡化,转而成为了共同学习者。

四个方向,我要想想怎么选。

【与Isaac同行】19:I don’t want to stay afloat

风吹槐树叶摇摇摆摆,所以阳光也被迫在地上颠颠甩甩。用了快十年的建盏茶碗,放在地铁三号线茶店站B口的台阶上;从保温杯里倒了一碗早上离家前泡的都匀毛尖茶水出来,听着John Splithoff的《Marooned》,边等风把茶吹冷,边等Isaac:

Open up the amaretto

I’ll be tuning out the troubles

That are taunting me

Carving out the quiet from cacophony

Watch the sun go down

No one else for miles around

I’ll be marooned and I’m better for it

On an island in my head

……

几步远的对面树下,两个看起来年纪和我差不多的老头守着两个水果摊,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扯谈。“这就是生活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还差一分钟到十点时,Isaac出现,“那么,你带路,我们走吧。”沿着新添大道边走边聊,转入上山的小道,行人渐少,外面路上车辆的声音也隐没在登高云山森林公园里的鸟鸣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里。

“纪录片看完了吗?”Isaac问我。

“怎么可能!四季,四十多集,一集掐头去尾也有二十五分钟。”

“我看完了。一天看完的。”

“威哟。确实是一部好片子,但我现在还是记不住那个小镇和片名。”

“雷克瑟姆,又译作雷克斯汉姆。”

由此,我们在安静的盘山林路上,边走边聊足球和这部纪录片,聊一项体育运动怎样与一个小镇、一个城市共同成长,聊一百五十年的足球俱乐部历史,聊我们从未能沉浸其中、只能靠想象的足球文化和足球精神。Isaac把浓密的头发随意塞在棒球帽里,而焦灼的阳光每隔一段路就避开树荫撩骚一下我头发稀疏的头顶。

步行到山顶的海天园,后背全汗湿。今天是贵阳夏天里也难得的高温,32℃,我上一次到这里是二十多年前。Isaac找到黎庶昌、莫友芝和郑珍的塑像,我们的话题从足球转到了这“沙滩三贤”身上。“沙滩”不是沙滩,是黔北遵义县山村中一处地名;在这里莫友芝和郑珍是同学,同被称作“西南硕儒”;郑珍的表弟也是学生的黎庶昌被称作清代黔北“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派任驻日本国大臣。我们在三个塑像前聊他们的故事和诗文。“我还知道一个球员叫郑铮。”于是话题又从一百多年前黔北甚至贵州的文化高地,回到亚洲球队中日韩的比较和历史上的主要交锋与胜负,这就是Isaac在给我恶补2002年以后的亚洲足球史河国足史了。在这些领域,他是我的老师。所以我也曾给他说过,我认为“师”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职业或身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位拿了一纸证书就以为自己是“师”的人恐怕是理解不了的。

海天园是陵园,或许在我们身边游荡的魂灵们对足球并没有多大兴趣,或许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我们的话题从足球的团队精神到个人能力,到超级英雄们,就滑向了漫威世界与现实世界里黑豹的离世、美队的“政治正确”与人性的回归,“要活在真实的生活里,而不是别人的评价里,更不是去表演一种生活和状态。”Isaac说。他打开一个视频给我看,觉得一位校长在视频里大喊口号的表演“幼稚,还有点可笑。”

“这就是表演和宣传喊口号。”我说:“宣传和口号是一种有多种危害的话语,往往是一种巧言和欺骗,是一种利用多数人都有的心理和认知弱点的诡辩和诈术。因为你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所以才能觉得其因空洞、幼稚和可笑。但多数人从宣传口号得到的是振奋,所以这种学校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比无知更可怕的境地,而冷静且拥有判断力的人总是与大众格格不入。”

于是下山的路上,我们一直聊的又是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大众心理学的“乌合之众”、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个体因服从权威体制而放弃独立思考,导致道德责任缺失的“平庸之恶”,以及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

在地铁站分手后,我在微信里把《Marooned》推荐给Isaac。

When everybody’s rocking my boat
(当众人摇晃我的小船)

I don’t want to stay afloat
(我不愿随波逐流)
……

【与Isaac同行】18:朝梦想的方向前进

昨天中午Isaac发来一条B站视频,内容为一UP主喷另一视频主角“西方都是伪史”的反智言论。“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互联网上的,但看到了这个吐槽视频还是蚌埠住了。说实话感觉很低级,就应了你那句话:人类只能知道自己认知以内的东西(应该是这么说的吧)。”

我看了视频后说,他在B站十几万和在抖音一百多万的粉丝正说明了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大众的认知水平。正因为你读书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才能识破并对这种人唾弃。接着转发了一篇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狱中书简》的读书笔记给Isaac,“愚蠢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反智者无处不在。”

下午,完成Isaac的《三十年战争简史》二刷,共做了一百四十余处批注并提了三条建议,发给Isaac,约好今天面谈。

今天的话题,从Isaac的足球爱好史开始,因为他昨天说“这几天基本都投入了足球方面,收获挺大的。”说到上周四在西班牙遭遇车祸身亡的葡萄牙职业足球运动员迪奥戈·若塔,他点评了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和态度,以及各俱乐部对若塔的哀悼,表达出的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让我感到他真正成长了,开始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竞技,不仅仅是输赢,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体育除了让人体会到竞争的残酷,也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我们认为,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体育精神的一部分。借此进一步讨论了日常运动计划,能否每个月能有一次户外时间,而不是每次都在也闲书局“座谈”。商量下来,下周就去登高云山森林公园徒步。我们都已经大半年没有出去走走了。

聊了体育聊阅读和写作。我上周读完了Isaac新完成的38万字的历史小说,今天说了一些感受和看法后,他表示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尝试与AI合作写小说,因为“这只是排在历史和足球之后的第三爱好”。3万余字的《三十年战争简史》第二版,与彼得·威尔逊《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对照着,就批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Isaac将在这个学段完成第三版的大部分内容。我提议在或许完成第四版定稿后,可以考虑写华伦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这两位号称三十年战争“双雄”的人物小传,Isaac表示这也在他的计划之中。甚好。

从“野蛮其体魄”的体育,到“文明其精神”的历史,这Isaac的两大未来长期规划,就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让他从低谷一步一步走出来,踩着前人的肩膀,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我只是他的同行者,和他走在远离同龄人但只属于他自己的路上。“倘若一个人不能和他的同伴们保持同步,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鼓点。让他踩着他听到的音乐前行,不管音乐的节拍是什么,要走多远的距离。他是不是应该像苹果树或橡树那样三年五载就长大成材,这不是重要的问题。”“倘若一个人信心满怀地朝他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过上他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他会在平常的时光里获得意外的成功。他会把一些东西抛在身后,会越过一条看不见的界限;四海皆通的更加自由的新的法则会开始围绕他,在他内心建立起来;或者旧的法则会借机扩充,按照他的取向从更加自由的意义上得到新的解释,而他会享有更高的存在秩序的权力,好好生活。他把自己的生活越是简单化,宇宙的法则就越会删繁就简,孤独将不再孤独,怯懦将不再怯懦。”昨天读完了与Isaac约好共读的《瓦尔登湖》,我觉得书里的这两段话就是梭罗穿越时空给Isaac的留言。

结束今天的对谈,在旧书区淘到花城出版社1981年6月1版1印内部发行的克里夫顿•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这几天正在和女儿讨论她的暑假书单,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离开也闲书局时还带了《汉书》两册,还要一次才能将最后两册带回家,这套《汉书》就算是蚂蚁搬家完成了。

回程地铁上读《汉书·酷吏传》,苍鹰走狗之流,非人哉。每周一次与Isaac对谈,早上7:20出门,下午14:30到家,七个小时里,三个小时与Isaac交流,四个小时在往返的路上,一年下来,也能断断续续翻完一套《汉书》罢?

【与Isaac同行】17:一起看球先!

从六月五日那天开始,隔三差五我就把在“KEEP”的运动记录截图发给Isaac,因为每周见面我都会问他的运动是否已经开始。上周六,早上五点五十分,收到Isaac发来的运动后截图。终于“动起来”了。立时我神清气爽。

今天我比以往晚到了一个小时——九点五十五,约定时间的前五分钟,在转弯到也闲书局的小路上遇到迎面而来笑嘻嘻的Isaac,他比以往都来得早,“一会儿我俩刚好看下半场。为了支持世俱赛这唯一的亚洲球队我还充了个会员。”

“哪个对哪个?”我问,心里想绝对不是中国的球队。

“8/1决赛曼城对利雅得新月。”

“西亚还是中亚国家?”我听到队名里有“新月”,马上想到绿色和伊斯兰教。

Isaac说:“西亚,沙特的。”

在书局里间坐下,开始我还想边看直播边继续三十年战争和《瓦尔登湖》,然而虽然1:1战平,但曼城一直对利雅得新月展开强大攻势,几乎是将战场压制在利雅得新月的半场展开围剿,让这只世俱赛仅剩的亚洲球队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偶尔的反攻也只是给对手制造一点麻烦而已。突然利雅得新月后卫大脚解围长传中线,单刀面对三人围堵冷静变向,在禁区肋部低射穿裆守门员进球,竟然逆转颓势2:1。好吧,难得不用熬夜的直播,年龄相差30岁的一老一少一起看球先!曼城2:2将比分扳平;加时赛利雅得新月3:2再度领先;第104分钟曼城将比分再次追平;第112分钟,利雅得新月4:3再次领先并将比分锁定,最终淘汰豪门曼城,成为挺进世俱赛的首支亚洲球队。没等到我最喜欢的点球大战。

比赛结束,从激情澎湃的当下整理情绪,马上投入西班牙人的反击——四百年前从地中海经英吉利海峡到波罗的海的航线,在扬·雅各布森的带领下,敦刻尔克人突袭尼德兰船队。1621至1627年间,只有52艘尼德兰船只冒险通过了这条航线,而在1614年至1620年间,这一数字为1005艘。由此又进入Isaac《三十年战争简史》第三版的讨论和今天开始的新学段的学习目标确认、未来两年的中期规划和专业的选择以及教育与生活,再次又强调了运动的重要性——精神要文明,身体要野蛮

末了,Isaac给我安利B费,“你要看射门集锦还是助攻?”

“当然是射门。助攻是本分,一个前腰做了不是他分内的事还做成了,才是最精彩。”

好像是从上上次起,我们的碰头也有了“加时赛”——两个小时的历史和阅读写作后,再加一个小时的足球。

【与Isaac同行】15:那三个问题,已有两个得到了解答

早上七点二十出门,没有去送二娃上幼儿园,也没有去省图书馆,八点四十五分我在也闲书局门口休息区开始读Isaac新写的历史小说。手机上读文字太吃力,今天特意带上了电脑。

九点三十六分,Isaac发来最新的完整版内容,说:“要不你先看会儿。”我将这个完整版新文件替换掉正在读的不完整版后,继续读下去。

十点,书局开门的时间,也是和Isaac每次约好的见面时间。Isaac出现时,他这部用两个星期时间与AI合作创作完成的18万余字、137页的新小说,我已经读到54页。

在讨论了新小说的一些BUG后,我说:“我每年读一百多本书,最近十年读过一千五百多本书,其中有一半是小说、随笔、散文。你刚刚和AI合作完成的这第一部小说,从我作为读者的角度来看,已经超越了我读过的和接触、认识的大多数所谓的作家。这也是我为什么能一口气停不下来差不多读了一半的原因。你是否还会继续与AI合作创作新的作品?”当我对Isaac说出这些话,突然恍惚回到十几年前为媒体工作时,正在访谈一位新锐作家。

“短期内不会了,因为我觉得AI的记忆力并不好,而我的文笔也还不够好。再积累一些时间,或许会试试写一部关于欧洲史的小说。”他说。

我第一次听见有人说AI的记忆力不好,这个说法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因为AI现在已经几乎掌握了人类三千年来的所有知识,于是好奇继续追问AI的记忆力怎么个不好法。

Isaac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在新小说创作当中的创作思路、布局与节奏的把控和一些思考。
“当随着情节的推动,线索变得更多,故事变得更加复杂,人物也随之增加,比如到20个人物出场时,AI就会发生混乱,故事就开始变得一团糟。如果其中有的人物名字与历史人物重名,剧情就会变得更加不可控,AI会默认按照历史上的固定情节推动,完全不顾及现在情节的发展,完全没有创造力。多次试图纠正也不能把它扭回来。”

“哈!这不是AI得记性不好,相反是记性太好,所以只能在固定的某个人物等于某个故事的简单模式里循环。你发现了AI 的弱点,至少是国产AI的弱点,它目前只是一个能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做出推演的记忆体,但不会思考和创造。所以我相信在短期的未来,AI不会替代人类,但会使用和驾驭AI的人将会像驾驭AI一样去驾驭不会使用AI的人类。”每一次碰头,Isaac都会展示出新的变化和成长。“所以,我曾经第一次见你就提出的三个问题还记得吗?现在看来你已经能够回答第一个问题了。”

“哪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去学校?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在我看来你现在已经能够回答第一个了,因为你已经学会学习,不再需要去到一个叫‘学校’的物理空间才能学习,而是学习无处不在,自然无处不是学校了。”

“现在我还回答不了第二个问题,但能回答第三个。”Isaac笑着说。

“哦?”我眼前一亮,“说来听听。”

“我想住在一座与城市和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但有不算远离的房子里;每天有充足的时间看书和思考,在自然里散步,吃简单的食物……”

“你有没有读过《瓦尔登湖》?”我太高兴,没忍住,打断了他。

“没有。”

今天我们聊历史、聊AI、聊小说;聊有没有机会每周再增加一次运动时间,组队去和别人打比赛,Isaac还给我安利了武磊,以及重温了孙继海。直到饥肠辘辘,一看表,这次见面我们竟然聊了快三个小时。分手时约好,下周见面的话题之一就是《瓦尔登湖》。我心欢喜。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时,他就找到了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