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游学

【幸福·游学】中学篇(上)|泉州:大航海时代与海贼王

从唐朝开始,泉州就是世界主要的贸易港口,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商人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一条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形成。至宋元,以泉州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版图,甚至扩大到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广大地区……泉州,以“刺桐港”为名,成为了中世纪“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马可·波罗从泉州启程回国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和财富的倾慕与贪婪,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大航海时代开启,海盗的黄金时代到来。

582年,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本籍陕西河州军民千户世职田宗显为黔中刺史,从此建立了田氏土司延续800余年对乌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589年,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610年,穆罕默德以先知的身份作为真主的人间使者,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麦地那等地传教,创立了伊斯兰教。618 — 626年,唐高祖武德年间,穆罕默德派门徒四人来华传教,两人死后葬于泉州,就是现在伊斯兰教圣墓。

700年,唐久视元年,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711年,唐景云二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与登州(今蓬莱)、明州(宁波)和扬州成为四大通商口岸。

安史之乱后,768年,唐代宗李豫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教寺院。摩尼教在中国,因信徒将所信奉之神称为“明尊”,故又称作明教。五代十国、宋、元、明农民起义,往往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同时景德镇瓷器出口成为主要货物,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作“海上陶瓷之路”。

两汉、晋、唐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并最终在宋时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 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泊,先后攻略十余州;1120年,明教“圣公”方腊在睦州(今杭州)起义; 1121年,两支起义军分别被张叔夜和童贯镇压。元人施耐庵据此创作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1219年起,成吉思汗祖孙的三次西征,蒙古人征服了西抵多瑙河畔的大片土地,东西交通也因此畅行无阻。

1275年,经过四年的旅行,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途经敦煌,终于来到元帝国并成为忽必烈之臣。

1292年,在中国居住了17年的马可·波罗一家三人,奉忽必烈之命送阔阔真公主由泉州出航,往伊儿汗国成婚。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已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

1298年,回到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在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在狱中诞生了《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和财富的倾慕与贪婪,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 — 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开启。

1330~1339年,元朝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从泉州两次出海远航,历经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

汪大渊回国后写出《岛夷志略》一书,这本书在世界历史地理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在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记载澳大利亚后二百多年的大航海时代末期,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一大陆,400多年后,澳大利亚被纳入英国版图。

1342年左右,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塔从泉州港登陆,来到中国。他一生75,000英里的旅途,几乎走遍了当时伊斯兰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蒸汽时代到来以前,他可能是旅行路程最长的人;近代天文学家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1360年左右,朱元璋借助明教力量迅速扩张实力,并在建立明朝后,宣布明教为左道邪术全国禁止,明教彻底从历史中退出,直至1957年泉州草庵摩尼教寺被发现,庵内一尊摩尼光佛,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石雕佛像。

1375年,犹太制图家贾·克雷斯奎父子在葡萄牙绘制出当时欧洲最完备也是最准确的,足以影响之后的整个航海历史的世界海图 — “加塔兰地图”,在这张地图的指引下,葡萄牙开始了海上制霸之路,并终于1455年,罗马教皇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05年 — 1433年,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 穆斯林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领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经福州七次出使“西洋”各国,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苏门答腊、天方(麦加)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今东非肯尼亚的马林迪。

1410年,明成祖命郑和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从此马六甲不隶属暹罗,并开始从一个沼泽地的小渔村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港口,从而实现郑和掌控往来中国及南亚海洋贸易的要道 — 马六甲海峡的海外政治干预目的。

1415年,葡萄牙王子恩里克创立了航海学校和天文台并开设船坞建造船只,使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无论对葡萄牙还是对整个欧洲,航海时代每一个从事地理大发现的人,都是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1453年,法国收复除加莱以外的全部领土,标志着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结束,通往东方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英格兰内战“玫瑰战争”爆发,为了纪念这次战争,英格兰以玫瑰为国花,并把皇室徽章改为红白玫瑰;德国人古腾堡用活字印刷机第一次印刷了《圣经》,标志着西方图书批量生产的开始;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7年 日本应仁之乱,战国时代开始,织田、武田、德川等大名纷纷崛起。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愈演愈烈。

1477年,佛罗伦萨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1397—1482年)绘制世界地图,把中国和日本画在欧洲的西方,坚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1492年,数学不好的《马可.波罗游记》迷弟哥伦布,带着西班牙王室写给蒙古大汗的国书,开始他向西寻找元帝国并要说服蒙古人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一起,夹击处在二者之间穆斯林国家的远航,而此时中国已是明代中叶最为励精图治的贤君明孝宗的弘治五年。

1492年,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佩洛斯在《算盘概要》中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整数除以10的幂,勾勒出了小数点;哥伦布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加勒比海诸岛至今仍被称作“西印度群岛”。

1497年,葡萄牙贵族瓦斯科·达·伽马从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1498年,他到达印度卡利卡特,开辟了印度航路,使西欧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终于开辟成功,促进欧、亚两洲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同时也开始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1501年,达·芬奇创作传世名作《圣母玛利亚与亚恩温德》;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对西印度群岛南部大陆沿岸作了详细考察,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America,即现在所说的美洲。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1933年,德国哈勒大学将校名冠以马丁·路德,以纪念他在该校的维滕贝格校区作为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1520年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1521年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死于与当地土人的冲突。1522年,船队回到圣卢卡港,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英格兰与爱尔兰女王和法国女王,她当政期间被称为“黄金时代”,英国文学璀璨辉煌,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她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1581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拥为葡萄牙国王,此后的60年,葡萄牙失去了独立国家的地位;尼德兰北部地区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宣布独立,荷兰诞生;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的布鲁诺在巴黎宣传唯物主义和新的天文学观点,遭到法国天主教和加尔文教的围攻。

1588年,英西海战爆发,德雷克海盗船队在这次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雷克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登上海盗史上的最高峰。

1597年,朝鲜名将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以十二艘船迎击丰臣秀吉海军一百三十余艘并歼灭一半,击毙日本海贼王来岛通总,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难以超越的奇迹。1598年,中朝联军水师在露梁海战再次击败丰臣秀吉海军,李舜臣战死。300年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608年开始,徐霞客徒步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2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半个中国。他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的5月19日在2011年成为中国旅游日。

1620年,在牧师布莱斯特率领下,35名分离派清教徒和工匠 、渔民、农民及14名契约奴共102人,由英国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在登陆前,船上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制定了《五月花号公约》,此公约是美国建国的奠基和美国精神的先驱。

1623年,天主教名为尼古拉的泉州人郑芝龙与田川氏结为夫妻。

1624年,郑芝龙长子田川福松郑森出生于日本;荷兰人利用郑芝龙来执行在台湾海峡截击往马尼拉与西班牙人(当时荷兰人的主要竞争对手)通商的中式帆船的海盗任务。

1625年,郑芝龙脱离荷兰人,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

1630年,郑芝龙将6岁的长子田川福松接回泉州居住读书,并改名为郑森。

1633年,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郑芝龙在泉州重夺海上主导权,成为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

1644年,大明、大顺、大西、满清政权交替,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随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城。郑森师从江浙名儒东林党领袖之一钱谦益。

1645年,英国国会授权克伦威尔建立新军;清朝定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于大成殿奉祀孔子。多铎扬州屠城十日,史可法殉国;南明隆武帝赐郑森朱姓,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就成了朱成功。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海上马车夫”海上霸主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1675年,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牛顿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的名剧《长生殿》创作完成;东印度公司从厦门首次将中国的茶叶运回英国,五口通商后,福州又成为三大茶市之一。

1693年当加勒比海盗首领威廉·丹彼尔第一次回到伦敦后,写成《新环球航行》引起轰动;1700年,他发现了今天的澳大利亚,并绘制了完整的南太平洋地图和发表了《风论》,《风论》对大量气象规律进行了总结,成为海洋气象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在1708~1711年的环球航行中,加勒比海盗首领威廉·丹彼尔在智利附近一个荒芜人烟的岛上发现一个“野人”,这个名叫亚力山大·塞尔科克的苏格兰人就是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的原型。

1730年,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美国人哥德弗莱和英国人哈德利首次使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六分仪被发明出来前,航海辨航向需要船长长时间使用一只眼睛用直角仪观测太阳来获取数据,这就是为什么那时候的船长大多是“独眼龙”戴眼罩的主要原因。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库克还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自由之子”成员乔装成印第安人,将东印度公司340箱中国福建武夷红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的《茶税法》,从而直接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打响,最终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延伸阅读:
《马可·波罗游记》
《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
《徐霞客游记》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金庸《鹿鼎记》
汤锦台《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骆芬美《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尾田荣一郎《海贼王》

影视/音乐/游戏
日本KOEI光荣公司《大航海时代》系列游戏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
2014年史泰龙主演电影《金蝉脱壳》
OST《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

【幸福·游学】小学篇|镇远:滇楚锁钥一都会

我在幸福学堂的游学设计,始于上个学期。

一天,主管游学的副校长找到我说,要不试试做个整个学堂的游学规划?我说好啊。用了三天时间做了出来,副校长可能觉得还行,于是就此开始了游学的设计。

每个目的地的设计,都要查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资料,看一些电影,听一些相关的音乐。消化吸收了这些信息后,实地踩点,拿出游学费用、线路规划。

这实在是一个既享受,又痛苦的过程。享受是因为我能够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了解更广阔的世界;痛苦是资料很多,时间不多,要吸收消化还要产出,战战兢兢唯恐有错误知识传递给别人。

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做出来日本(京都、大阪、东京和富士山)、柬埔寨、敦煌、成都、福州、泉州、厦门、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共把条线。

镇远游学,是继2017年暑假日本三都和秋天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学堂内游学实施后的第三个设计。
感谢我那些年做过的各种工作——摄影师、撰稿人、专栏作者、杂志主编、社区工作者……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明日之学校》一书里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学习的是几张地图而不是学习世界——学的是符号而不是事实。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关于地形学的精密知识,而是要寻找并掌握自己去寻求知识的方法。

游学是前进·幸福学堂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其立意基于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在情景中开展教学和学习”,是学生个人人生历程中的一段直接体验。

5月,是前进·幸福学堂的游学季。中学和小学会根据各自的学科知识,每年都会去到不同的地方,将自己置身、浸入那里,通过眼睛去观察、耳朵去听、嘴巴去品尝、与人说话增加了解与互动,再通过他们自己的心去思考、体会、沉淀、反省,透过了解别人,更加认识自己。

我们选择每一个游学目的地,除了与课程内容的知识相关,更是一次跨学科的全面学习——为什么去?去做什么?那里与我有什么联系?我身处什么样的时空?世界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世界是怎样发展的……

所以,在前进·幸福学堂的游学设计中,每一个目的地,不论是一个村子还是一个国家、一片森林还是一个城市,在我们看来,它都曾经、现在或是未来的世界的中心,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时光薄如蝉翼
流年似水远去
一切就在昨天
一切就在眼前
镇远、贵阳
苏州、台北
东京、伦敦
……
阅万卷书遇一人
行千里路访一城
幸福游学·寻城记
一座城镇和她羽翼之下
人们百感交集的点滴记忆

幸福·游学季小学篇
【寻城记】镇远 — 滇楚锁钥一都会

镇远地理
云贵高原东,西为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北为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东北为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和大兴安岭。

582年,莫里斯一世加冕成为拜占庭帝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本籍陕西河州军民千户世职田宗显为黔中刺史,从此建立了田氏土司延续800余年对乌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

1107年,宋徽宗赵佶启用年号“大观”;“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程颐逝世;李清照在青州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中难得的安闲日子;田宗显十四世孙田佑恭以功加封贵州防御使(贵州之名始于此)。

由唐至宋,经过田氏十多代人的努力,今贵州乌江中下游地区,已均为黔中田氏政权所管辖,思州田氏土司也成为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土司之一,因而史学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思播田杨”,意为思州由田氏土司管辖,而播州为杨氏土司的天下。

1257年,忽必烈围攻鄂州;一代文宗元好问去世;田佑恭七世孙田景贤,筑㵲溪、青浪、黄平等思州三隘。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蒙古蒙哥汗全面侵宋;蒙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伊儿汗国;奥斯曼帝国的创立者和第一位埃米尔——奥斯曼一世出生;㵲溪隘被赐名“镇远州”,为镇远得名之始。

1388年,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后该建筑群成为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建筑”,并成为现今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

1402年,靖难之变朱棣称帝(明成祖),封顾成为镇远侯,镇守贵州。1410年,思州田氏土司因内乱,被镇远侯顾成讨灭。1413年,明成祖“改土归流”,贵州行省由此始

1749年,散文家方苞去世;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抄本传世,书中以三个回目的篇章,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风土民情。1819年,维多利亚女王、美国诗人惠特曼、海王星的发现者之一英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亚当斯都出生在这一年;林则徐赴任云南路过镇远,写下《镇远道中》一诗。

1849年,葡萄牙武力侵占澳门半岛;云贵总督林则徐告病还乡路过镇远,写下《相见坡》一诗和《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赋此答之》七言律诗四首。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Scott)发明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太平天国“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出走西南;贵州咸同起义苗族义军攻占镇远;

1869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丁达尔效应;瑞士生物学家Miescher发现DNA;美国西雅图建成;苏伊士运河通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日本虾夷地改称北海道;遵义教案发生,清廷命北洋水师创始人李鸿章负责查办;湘军攻占镇远;

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大罢工并获得胜利,此后每年的五月一日成为国际劳动节;美国人阿萨·坎德勒发明可口可乐;纽约港自由女神像落成;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在德国;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第一个民族工业企业青溪铁厂创建于镇远

镇远自元代起大规模设置邮驿,水、陆交通两畅,成为湘黔滇咽喉要地,又有屯兵保障,逐步形成一个“舟车辏辐,货物聚集”的“西南一大都会”。随着商贾云集,各种会馆便随之出现并最终成立“八大会馆” ;到了清朝,镇远的商业就成了“黔省一冠”。

1938年至1944年,我国设立了两个日军俘虏的管教收容地,一个在陕西省西安,另一个就是在镇远晚清镇远总兵署中衡衙门。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等称其为“和平村”,故此名沿用至今。

1986年镇远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延伸阅读
李清照《漱玉词》
吴敬梓《儒林外史》
方显《平苗纪略研究》
金庸《射雕英雄传》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美]史景迁《太平天国》
[美]杰克·威泽弗德《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幸福游学之“寻城记”(二十四城记)
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历史是什么鬼】丝绸之路、CHINA、中国茶和美国独立战争

幸福学堂下学期校内游学,中学部确定是江西(庐山、景德镇、婺源和三清山)了。5月21日,中学部本学期的福建三城(福州、泉州、厦门)游学开始之时,也是我江西踩点出发之日。

之所以是江西,源于我整个游学框架的设计中,原计划上学期的游学目的地——敦煌,对应了西域之路(清光绪三年的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第一卷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采纳,所以在此之前,并无“丝绸之路”一说)。

1275年,经过四年的旅行,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途经敦煌,终于来到元帝国并成为忽必烈之臣。

1292年,在中国居住了17年的马可·波罗一家三人,奉忽必烈之命送阔阔真公主由泉州(本学期游学目的地之一)出航,往伊儿汗国成婚。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已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 而由于景德镇瓷器出口成为主要货物,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作“海上陶瓷之路”。

1298年,回到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在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在狱中诞生了《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和财富的倾慕与贪婪,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 — 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开启。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瓷器和中国茶成为世界商品。1689年,东印度公司从厦门首次将中国的茶叶运回英国,此后英国名媛淑女们腰间都藏有一把镀金嵌玉的小钥匙,用来开启特制的茶叶箱;而能够用中国茶和精美的中国瓷器招待宾客,成为当时的英国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China也成为“中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

1773年,在美国革命之父之一的塞缪尔·亚当斯(约翰·亚当斯的堂兄)和约翰·汉考克领导下,60名“自由之子”成员,将东印度公司三船主要为中国福建武夷红茶的茶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日不落帝国”英国国会授权东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销售茶叶的《茶税法》,也由此拉开了北美独立战争序幕。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签字生效的,美国最重要立国文书之一的《独立宣言》,7月4日也成为美国的“独立日”。

“人人生而平等……” 天赋人权说是《独立宣言》中最有力量的句子,但它的起草者们同时也加入到了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当中。乔治·华盛顿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

从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开始,亚当斯、杰斐逊、林肯,一直持续到第二十三任总统哈利森,美国伟大的总统们,在一个世纪里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到189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超过1000万印第安人被屠杀。

每一个游学目的地在我的设计中,它都是世界的中心;每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联系;每一次游学,都是一次涉及历史、地理、科学、博物学、文学、戏剧、音乐等等跨学科课程。

为准备每一次游学,我都要翻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书籍、资料,看一些电影,听一些相关的音乐,实在是一个既享受,又痛苦的过程。享受是因为我能够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了解更广阔的世界;痛苦是资料很多,时间不多,要吸收消化还要产出,战战兢兢唯恐有错误知识传递给学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今天元宵节+幸福学堂开学典礼,新老学生、老师和家长挤在2楼小学部,人多,闹热。

颜群宇校长致辞、宣布开学后,小学和中学就各自分开进行家长会,我也分别在两个家长会上介绍了我设计的学堂游学规划和目的地——小学部这学期的游学目的地是镇远,中学是福建的福州、泉州和厦门三城。

我的游学设计,老精彩了,以前都没这么精彩过。在学堂,我这个文科辍学生和鬼混两年的大专肄业生,就和一个文盲差不多,能做到这样,我也算是自学成才吧?!如果我小时候能在现在学堂读书,遇到学堂的老师们,我的人生肯定会是另外一番——当我有这个愿望时,愿望就已达成——这是花卷到学堂读书的第二个学期,我到学堂的第三个学期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街头摄影】曾经“江口一景”

幸福学堂中学部游学,从梵净山下来后,到了江口县。

铜仁市江口县,安静的县城。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拆”字,感觉半个县城都要被拆掉一样。五月后,豆腐干一条街(胜利街)将是曾经的“江口一景”,如我般游客也再分不清江口与其他县城有何不同,更没有了到江口县城的理由。

林中漫步:超级女生+奔跑吧兄弟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百万人民百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正在翻新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上,刷着鲜红的标语。

即将迎来幸福学堂四月游学季,我随堂主颜和美白老师周白白往返三天(3月27—29日),到铜仁市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和梵净山踩点。一进入铜仁市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所在的万山汞矿,这些建筑和口号、标语,让我好像跳进大熊书桌抽屉里的时空穿梭机重回《寻枪》、《我11》、《孔雀》、《闯入者》那样环境里的童年生活。

实地踩点后,我们将原游学计划里万山的行程由三天缩短为一天半,重点放在矿产和历史方向,插入一点点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的元素。堂主颜原本计划安排学生们在景区内露营,但得不到景区许可,于是退而求其次想在酒店草坪上露营(我和美白老师都觉得,在酒店草坪上露营是个为露营而露营的主意),还好最终放弃。

第一晚入住景区内酒店,一夜无梦。

第二天经朱砂工业园,在江口县德旺乡梵净山流下小溪旁的农家乐午餐后,抵达梵净山印江县境内的护国禅寺山口。原计划寺宿,但寺内一圈观察下来,还是决定另寻落脚点。堂主颜觉得这体量庞大的寺院却人迹寥寥,就像是《西游记》里的小雷音寺。我觉得让人奇怪的是,目测可以容纳上百僧人的寺院,大雄宝殿前却找不到一盏可供香客燃香的灯。最后落脚在农家,并将原游学计划中梵净山行程由一天增加为两天半,重点放在自然体验。

山中农家虽只是些土豆、野菜,但也一灯昏黄,四近飘香。

第二天,主人家早起给我们做早餐和准备步行上梵净山的路餐——人手一个鸡蛋、红薯和土豆。我在院子里,老梨树正在开花,看柴鸡鸣破晓,天光初亮。

早餐后,我们三人向梵净山金顶出发。

因为修路,电瓶车只能从山门处送至景区内两公里处,区区两公里,我们觉得干脆步行算了,头天听山门处工作人员说“上山的路虽不太好走,但也就两三公里”,总共也才五公里而已嘛。堂主颜从山门处跑步上山,咻唿间消失在上山路的第二个转弯。

在我和几天前脚扭伤但仍坚持同行的,拄着一根竹杖的美白老师通过传说中的“两公里”处时,堂主颜已抵达开始登山的台阶处。当我们汗如浆出、气喘吁吁步行6公里盘山路抵达登山处坐看云起时,傻眼了——山路长6.5公里——那谁,说好的两三公里呢?而此时,距离我们从山门出发已两小时,堂主颜已跑步抵达金顶。

平时,平地,6.5公里也就个把小时。于是步行两小时后,我们感觉应该快到了吧?!接到堂主颜电话,问到滴水崖没,才知道两小时不过走了4公里而已。还好沿途的风景冲淡了我们的焦虑,一尺宽的小路在山脊上起伏,蒸腾的云雾,两个蹒跚的步行者,就像是在《林中漫步》,我们脚下似乎就是那条阿帕拉齐亚步道。

当我们在路上与四只野鸡和一只像鹦鹉一样的卡其色鸟擦脚而过,听到了好几次滴水声后,真正的滴水崖出现在眼前。崖顶插入云雾中,崖上滴下的水就像来自仙家。在崖下遇到此行上山路上唯一的路人。

转过滴水崖就是承恩寺。

终于,距从山门处出发5小时后,在山顶承恩寺里遇见等待我们多时的堂主颜。

这一路,我觉得可能登了一趟假山,倒像是参加了一个结合了超级女生+奔跑吧兄弟的真人秀节目户外拍摄——美白老师拖着伤脚竟然顽强地走完近15公里的山路,而堂主颜两小时跑步冲顶。

弥勒之眼

和幸福学堂颜群宇校长、周白白老师游学踩点梵净山。

在弥勒道场梵净山脚的小河里捞到的石头,上面有一只天然的眼睛。此刻坐在护国寺附近农家院里,喝着农家自制的绿茶,看一只野鸡三步起飞滑入林中。晚上就住在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