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1年10月

可以试试宣德炉:读张岱《夜航船》

天柱峰茶”条,“李德裕有亲知授舒州牧,李曰:‘到郡日,天柱峰可惠三四角。’其人辄献数斤,李却之。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角,投之赞皇,阅而受之,曰:‘此茶可消酒肉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以银盒闭之,诘旦开视,其肉已化为水矣,众服其广识。”李德裕是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故“投之赞皇”是以地名指代李德裕,文人伎俩。这哪里是茶,分明是居家旅行月黑风高杀人越货毁尸灭迹之必备佳品。

中山千日酒”条,“刘玄石于中山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大醉,其家以为死。葬之。后酒家计其日,往视之,令启棺,玄石醉始醒。”天赐毒酒,一醉方休,我也想来一杯。

记事珠”条,“张说为相,有人献一珠,绀色有光。事有遗忘,玩此珠,便觉心神开悟,名曰记事珠。”竟有这等好物!我服药后记忆力一直减退,减退,再减退,估计再过两年,我能记得的就只有小学认得的那几个字了。我愿用自己所有的各种珠子来换这一粒。

钱名”条,“《通典》;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太昊氏、高阳氏渭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周谓之布;齐莒谓之刀,又曰教。与俗改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把这页拍下来,在照片上标注了这条,微信发给现在上海上大学的学生Y,说:“有次六周展你们做豆腐,你用了朱熹的《素食诗》‘种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你问我‘泉布’是什么,我告诉你指的是钱。今晚读书,正好看到这个出处。”她说:“豆哥居然还记得!”“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哈哈哈哈”。

宣铜”条,“宣德年间三殿火灾,金银铜熔作一块,堆垛如山。宣宗发内库所藏古窑器,对临其款,铸为香炉、花瓶之类,妙绝古今,传为世宝。”除了“三殿火灾”,其余都不算讹。现在家里的香炉,也有七八个,都是买香送的九块九一个的劣品。有生之年,如果能一睹、把玩或收藏一个宣德炉,那我一定是暴富了。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想起曾经和太座聊到“人生中的诱惑”这个话题,我们达成的共识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中,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价值观。之所以并没有频繁变化调整或反转,只是因为诱惑不够或不对而已。如果有人想收买我,可以试试宣德炉。可是,我有什么可值得别人收买的?

舌存齿亡”条,“常摐有疾,老子曰:‘先生疾甚,无遗教语弟子乎?’ 摐乃张其口,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软耶?’‘齿亡乎?’曰:‘亡。岂非以刚也?’常摐曰:‘天下事尽此矣!’”《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句。

少不读水浒:赵员外好大面皮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但我在和女儿同步读《水浒传》,每天一回,读完还每晚让她复述,回答我关于这一回的提问,最后有一点点讨论。十岁和四十四岁看“水浒”,所见大不同。年少时,只看得打打杀杀好不闹热,年岁至此看出性情和人生际遇,大多不过是不必如此和性之使然。虽不至于眉批、旁批密密麻麻,但也几乎页页有“温故而知新”,好不惬意。如:

少华山三位头领一番话,跳涧虎陈达就“披挂上阵,点了一百四五十个小喽啰,鸣锣擂鼓下山,望史家村去了。”结果陈达被史进活捉,白花蛇杨春和神机军师朱武二人不得不到史家村上演一出苦肉计,算史进义气,放了三人。如果朱武真是“精通阵法,广有谋略”何至于此?所以三人也就是互为猪一般的队友,实在可气,好在不离不弃,也算可贵。

庄客王四醉倒半路,被李吉摸去少华山三位头领打发的赏银和给史进的回信,因担心被史进赶出,谎称只有口信。李吉摸了银子,为三千贯赏钱又将书信报了官,结果中秋节夜晚,史进和三位头领在史家庄被官军围了。“外面都头人等,惧怕史进了得,不敢奔入庄里来捉人。”史进上梯,园墙内外对话一番,李吉道出原委,“史进下梯子,来到厅前,先叫王四,带进后园,把来一刀杀了。”王四有错,但罪不至死。“水浒”连串杀戮,由王四而始

被选入八年级语文课本的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一段,写得带声带响有颜有色,行侠仗义,大快人心。但在我看来,三拳当中,只第一拳“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有出处,算得上“行侠仗义”,余下两拳泄私忿,只为鲁达“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鲁达三拳打死了人,亡命代州雁门县,因不识字,“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人读官府悬赏一千贯捉拿自己的告示,被他前在渭州所救金翠莲老父金老汉从后“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扯离了十字路口。”救回一命。可见,认字读书可活命,续命。

金老汉姑爷赵员外买了度牒送鲁达至五台山为僧,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为鲁达剃度,“赐名智深”,鲁达这才成为了鲁智深,智真长老是给了鲁达“三颗痣”的人。赵员外好大的面皮,长老法号智真,鲁达法号智深,真真是落发齐天,一剃度就成了长老的师弟,也难怪才出家才四五个月,就破戒饮酒,醉后一闹五台山,众人大为不满也奈何不得。二闹就闹得太不像话了,才消停了三四个月就不但破戒饮酒吃肉,大醉后还将肉带回文殊院,并大打出手,长老罩不住,赵员外也只好:“坏了的金刚、亭子,赵某随即备价来修。智深任从长老发落。”金家父女和鲁达至此算是两清。后面的路,就是智真长老的四句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了。

基本上,智真长老四句偈就是《水浒传》中某十回之一,鲁/林十回的高度概括。《水浒传》中某十回除了鲁/林十回,还有宋十回、武十回和石十回等,其中尤以写武松的武十回最为出彩。

尺宅杂记

因多是每日拉拉杂杂随手锁记不成文,故博客更名为“尺宅杂记”。

白天读《水浒传》,晚上枕边书读《夜航船》。《水浒传》是才开始,《夜航船》是还没读完。有时候,一本书太厚,读了一段时间都没读完我就会想,读完了又怎样呢?

两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儿跑过来,说:“豆哥,我爸爸和她爸爸都说你像个和尚。”然后两个笑作一团。

在中学的课上,一新生说:“老生都害怕和尊敬豆总,一看到豆总来就表现得好恭顺。”我说:“大家不是尊敬我,是遵守和敬畏规则,因为我先讲规则,再讲人情。凡事不过是天理、国法和人情,‘豫则立,不豫则废’。”

和女儿一起同步读《水浒传》

今天开始,以一天一回的进度,和女儿一起同步慢慢读《水浒传》。

女儿的《水浒传》,是学堂发给五年级学生作为阅读教材的,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七年一月一版。我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十月二版。虽然出版社和版次不同,但都是一百二十回本。

我要求女儿每天先泛读一遍当天要读的那一回,标注出不认识的字后查字典注上音、义,再在页眉或页脚写三遍,然后再读一遍看看能否读懂大概意思。今晚她读到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们讨论了鲁达是个怎样的人和他打死镇关西的那三拳的描写。我们约好,每晚用半小时来讨论当天的阅读内容。

学堂小学阅读课的阅读教材是我选的。开学一个多月下来,我发现学生(包括女儿)的阅读能力与我的预期还有很大距离,所以每个年级下个学期的阅读教材,至少三分之一要重选。

我小时候,也许是没有现在小孩那么多玩的,闲得无聊就只好看书。四大名著我是在小学读的。除了《红楼梦》到现在仍旧读不下去,其他三部都读了不止一遍。记得当时家里那套《水浒传》是上中下三册,横排繁体,三本书的版心都被人用一种三角形的尖锐物刺穿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套书应该是那段历史的物证。可惜,后来被一位大我十几岁的堂哥借去,就没再还回来。

和女儿保持阅读同步

两天读了两本儿童文学类的小说,阅读量二十万字出头。

一九九一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艾菲的《女水手日记》,徐诗思译,新蕾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五月一版,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三印,十四万字。读完后用三句话给女儿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被迫独自一人乘船从英国回美国。在海上的两个月里,她经历了飓风、叛乱、审判、谋杀、被陷害等一系列事件,还被判死刑。当船传抵达美国时,她的身份已经从刚登上船的乘客,变成了船长。

迈克尔·莫波格发表于一九八二年,获得当年惠特布莱德奖(现柯斯达文学奖)银奖的《战马》,李晋译,南海出版公司二〇一六年一月一版,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三印,六万五千字。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十年前看过斯皮尔伯格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四十几岁的人读儿童文学,是要和女儿保持阅读上的同步。

想起曾经有位教语文的L老师,总是说自己什么书都读,就是不读小说。又说一本书用不着读完,读前言和前十几页大概就知道内容是什么了。我心里想恐怕读的都是鸡汤吧?!那种书,不就是看个书名就可以么?最后,有次,他又在我面前发表他的这种读书论,实在没忍住,说,L老师,书还是要一本一本读的哦。

这事不能让太座知道

今早上班路上,和太座聊天,探讨这二十年来我的成长和变化,她认为是阅读和写作,拯救了我这个蠢货没有继续恶化成一个更蠢的蠢货。很多时候,太座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都让我深感敬佩。是的,就是敬佩,尤其是在她表现得不那么有一点抠门的时候。

昨天去医院检查脊柱,医生只是说韧带受损,注意休息。今早,太座就给我发来了棘间韧带损伤的病理病因、检查诊断、饮食保健和日常护理的资料。好吧,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脊柱痛是棘间韧带损伤。

昨晚挺着腰背看了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同名科幻小说的电影《沙丘》(Dune),豆瓣五星我打了四星,豆瓣综合评分7.5。赫伯特的沙丘系列小说中,《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之子》前三部长篇构成的“伟大沙丘三部曲”,我肯定有啊。今天星期五,中小学我都没课。从车后箱的后备书箱找出《沙丘》(这事不能让太座知道)开始读。书影俱佳。

放学,到家,在停车场,太座说有一个快递,她去取,我停车。一会儿见她抱着一个纸箱和一个包裹上来,我觉得有点不妙。“取了我的快递,听你昨天讲想吃葵花籽,正准备给你买点,老板说还有一个包裹,一看是一箱你的书,葵花籽就不买了。才买了一千多的书,又买一箱,看都看不完。又是哪样书嘛?有点过分哈。”太座开始发飙。

“啊呀,这不是五折封顶嘛,加上券,五折都不到,就买了咯嘛。是好书。一套十本繁体竖排的《太平广记》。”我连忙解释,但还是心虚。

“《太平广记》你不是才买了几本闷?咋个又买嘞?”

“啊三本旧书,没头没尾的,看不过瘾,就买全套了。你不晓得,这套书好好看哦~”。

“哼!你不要逼我改你支付宝和银行卡的密码不告诉你哈。”

“不必不必,大可不必。我保证,今年不再买书了。”

“观察观察再说嘛。”太座甩了我一个白眼。

现在是晚上九点五十五分,老婆、女儿和儿子都睡了,自己一个人在客厅翻看这套《太平广记》,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好好看,好安逸哦!

和病痛共生

每个月都要去一趟医院。今天在贵黔国际总医院骨科,医生说我的脊柱痛,是由于每天坐或站的时间比较长,也或许是长期坐姿不对导致的脊柱韧带损伤。先开一管外用药,同时注意休息,瑜伽也先不要练了。

晚上表妹带孩子来玩,看了今天开的那管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说:“这和你痛风吃的止痛药成份是一样的,只不过那是胶囊,这是外用软膏。”

我问:“你的意思是,这只是缓解疼痛的,不是治疗的?”

“是的。这是治不好的,只有多注意休息。用药,能外用就不要内服,能吃药解决的就不要打针,能打针解决的就不要输液。”

好嘛。又患上一种治不好的病。

今天顺便还抽了一管静脉血查尿酸,结果出来525,比正常值208—428的最高值还要高出近一百,意味着这一个多月,试图通过小苏打和继续调整饮食习惯来降尿酸没有效果,痛风随时会复发。也没什么办法了,继续控制饮食,随时准备开始采用药物降尿酸。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人到中年,就要开始缝缝补补,慢慢接纳病痛,和病痛共生。

屠格涅夫《麻雀》的出处

周双玲老师这个学期上四、五年级的语文和阅读写作。午饭时她告诉我,根据我的阅读课说明,四年级语文课本里的《麻雀》一文出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并有删减和改写。本周,四年级阅读课开始读《猎人笔记》,但在里面并没有找到《麻雀》这篇原文;在网上查到的是出自《屠格涅夫散文诗》。

我第一反应这应该是一个版本的问题。

下午,我查了屠格涅夫作品创作的时间和中文译本的版本后,给周老师回复:

确实,《麻雀》一文,不出自《猎人笔记》,网上出于《屠格涅夫散文诗》这个说法,也不准确。

1847年,屠格涅夫发表冠以“——猎人笔记”副标题的第一个短篇《霍尔和卡里内奇》。至1851年,屠格涅夫共发表21篇“猎人笔记”。1852年,这组作品以《猎人笔记》为名在莫斯科结集出版单行本时,增加1篇(《两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编辑文集时.又收进3篇(《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车轮的响声》《活骷髅》),共25篇。

1950年和1953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耿济之译《猎人日记》和丰子恺译《猎人笔记》;1954年4月,巴金主持的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了黄裳译《猎人日记》。四年间,屠格涅夫此书出版了三个中译本。三个译本各有特点,但均忠于原著,没有对篇目作调整,《麻雀》不在其中。

199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屠格涅夫全集:世界文豪书系》十二卷本,第一卷(随笔)即为《猎人笔记》,第十卷(抒情诗、长诗、散文诗)中收有《麻雀》一篇。

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历史上各名家译本,整理出版了《屠格涅夫文集》六卷本,第一卷为《猎人笔记》,第六卷收散文诗、文论和回忆录,《麻雀》也在其中。

因此,在四年级改版前的教材和我上学期编的小学阅读框架中,《麻雀》一文出自《猎人笔记》的说法是错的。教材现已没有标注这篇课文的出处。

1878至1882年,定居法国的屠格涅夫陆续写了八十几篇散文诗,创作于1878年4月的《麻雀》便是其中一首。但这些散文诗在屠格涅夫生前并没有结集出版。所以也不能说《麻雀》出自《屠格涅夫散文诗》,因为这本散文诗集,是上个世纪国内出版社所出的屠格涅夫散文诗精选集,而非其本人自选集。

所以,我认为,《麻雀》一文,只注明原作者即可,不用特别标注出处。另外或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改编后的课文《麻雀》与原文有什么不同?哪一个版本更好?这样改变原文意旨的改编是否尊重原作?这样的改编还能将原作者视为作者吗?

出于资料和我个人认知所限,以上看法也不尽准确,或可做日常教学之参考。

李龟年的卖弄:读张岱《夜航船》

秦声楚声”条,“李龟年至岐王宅,闻琴,曰:‘此秦声。’良久,又曰:‘此楚声。’主人入问之,则前弹者陇西沉妍,后弹者扬州薛满。二妓大服。”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二妓大服,无非是自己见识不够或李龟年见多识广,李龟年作为“乐圣”,能分辨不同地方的乐曲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在这里有卖弄之嫌。

禁鼓”条,“一千一百三十声为一通,三千六百九十声为三通。更鼓三百六十挝为一通。千捶为三通。余鼓三百三十三为一通。角十二声为一叠。”读章回小说,常见两军对垒,擂鼓一通,也不知这“一通”是按时间还是按次数怎么个算法。这下明白了,“擂鼓一通”就是一千一百三十声。《曹刿论战》,“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阵前擂鼓三千六百九十声,就算连续一秒一声中间不停歇也是一个多小时,士卒精神高度紧张但又迟迟没有行动命令,自然“再而衰,三而竭”,身心疲乏,也是败因之一。

钟声”条,“晨昏撞一百单八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廿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越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共成一百八。’”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都应是黄昏一百〇八声钟。因张继是在“月落乌啼霜满天”里“对愁眠”的深秋或初冬,天黑早,所以远远传来的钟声寥落如“夜半”。

响遏行云”条,“《列子》: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青弗止,饶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这老师有手段。学生自以为已经学到所有的东西了,要走。不苦口婆心,不婆婆妈妈,你要走是吧?好!露一手绝活你看看。学生一看,好嘛,弄了半天学到的只是皮毛,请求重回师门,一辈子都乖乖的不再翘尾巴。小样,不给你点颜色看看,尾巴还翘上天了。

还好老夫有蹲坑看书的好习惯

游学中的九年级学生Wendy·张微信发来一张照片,是拍得歪东倒西一扇圆门左侧,一副对联的下联前六个字,说:“豆总,诚心求问这几个是什么字。”

“哟!去豫园了?”我回。

“是的是的。”

“有品位。”

“是吧是吧。”

“你照片里的是下联。云捧月华缀如紫贝花无数;砥平土脉胎自乌泥泾有灵。你这是在考我?”

“不敢,是诚心不知道。”

“还好老夫有蹲坑看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