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儿女记

老婆、女儿和儿子的成长记录

和女儿保持阅读同步

两天读了两本儿童文学类的小说,阅读量二十万字出头。

一九九一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艾菲的《女水手日记》,徐诗思译,新蕾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五月一版,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三印,十四万字。读完后用三句话给女儿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被迫独自一人乘船从英国回美国。在海上的两个月里,她经历了飓风、叛乱、审判、谋杀、被陷害等一系列事件,还被判死刑。当船传抵达美国时,她的身份已经从刚登上船的乘客,变成了船长。

迈克尔·莫波格发表于一九八二年,获得当年惠特布莱德奖(现柯斯达文学奖)银奖的《战马》,李晋译,南海出版公司二〇一六年一月一版,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三印,六万五千字。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十年前看过斯皮尔伯格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四十几岁的人读儿童文学,是要和女儿保持阅读上的同步。

想起曾经有位教语文的L老师,总是说自己什么书都读,就是不读小说。又说一本书用不着读完,读前言和前十几页大概就知道内容是什么了。我心里想恐怕读的都是鸡汤吧?!那种书,不就是看个书名就可以么?最后,有次,他又在我面前发表他的这种读书论,实在没忍住,说,L老师,书还是要一本一本读的哦。

补记女儿的游学

十七至十九日,学堂三至五年级在黔东南雷山县某村游学三天。女儿已有过多次类似这样的乡村体验,甚至有一次她全程参与了游学踩点,于是这次没有给她报名,而是鼓励她自己设计了一个两天的探索发现式游学。我作为顾问,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因为贵阳是贵州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所以我们这次游学的主题是“探索贵阳——从黑羊箐、顺元城到贵阳”。

十七、十八日这两天,走在近一百年历史,每天都在被人踩车碾的文物——贵阳城第一条公路省府路上,去乘坐一个多月前才开通的地铁二号线;从民国贵州首富“儒商”华之鸿家的大院,到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何应钦是其妹夫)故居;从老贵阳九门四阁唯一幸存者文昌阁,到贵阳城的标志性建筑甲秀楼,女儿一个人的定制游学得出的结论是——爸爸,原来从明朝隆庆三年设立贵阳府,贵阳才成为了贵阳,这个贵阳也才四百多年,真是个又古老又年轻的小城。

这两天里,除了“游”和“学”,在吃的方面,我们也有过一点“设计”,因为饮食也是一种文化——冰粉、豆腐圆子是老贵阳小吃,女儿心心念念的烤肉也放开了吃。估计多年后,这次游学留在她记忆里的只是这顿烤肉吧?!

最后,我们在万东桥花鸟市场,一人买了一把竹节折扇,作为此次游学的纪念品。到家后,我建议女儿在扇面上题几个字,写明是这次游学的纪念。扇面一面洒金一面空白,她在空白那面写了这次游学的主题、纪念和时间,落款处钤了一枚我“寻隐者不遇”的闲章。

对于这次游学的感受,她在总结里写:“这次游学我很开心。因为这次游学是我自己设计的,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干嘛就干嘛。”

叛逆与诗

上学路上,后座的女儿突然问:“什么是青春叛逆期?叛逆一定不好吗?”

“叛逆期是人生中的一件好事,它让人思考更多,也认识自己更多。但不经思考的叛逆,就是因为叛逆的叛逆就是不足取的,盲目的。”太座回答。

我说:“叛逆期是一个人自我意志和独立意识的又一次觉醒。人一生当中,这样有可能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机会并不多,所以要好好珍惜和把握。”

当女儿开始问这样的问题时,她已经开始“叛逆”了。真好。

上午第一节课下,女儿跑进我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个纸飞机。

“我把刚写的诗折了个纸飞机送给你。”

“谢谢!我可以拆开看看吗?”

“当然。”

一张作业本的横格纸,正反两面写了三首诗,我读下来觉得好棒。“这诗写得真好。折在纸飞机里可惜了,我可以就这样拆开藏在书里吗?”我问女儿。

“这是送你的,你自己决定吧。”

“你们第一节课上的是诗歌?”我问。

“不是。只是要求完成的内容我已经提前完成了,所以大家在做的时候,我无聊就写了这个。”

月辰(一)

月亮呀
你的光是那么柔和
明亮
给夜晚的小动物们
当梦的路灯

月辰(二)

世界上有很多的月亮
有一些是圆的
有一些是一颗一颗的糖果月亮
有一些是一颗一颗的小星星月亮
这些月亮
真是奇形怪状呀

月辰(三)

雾给圆月
洗了个脸
圆月
立马变成了大银盘

给女儿的诗

日复一日的日常,就算是当下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也会让人日渐麻木,而抵抗这种麻木,于我唯有记录。

我会尝试将刚刚过去的“何事惊慌”系列写成一部小说。我现在还不会写小说。也从来没有写过小说。这没有关系,人总是会时不时的突然做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比如,写诗。

女儿每周的两次日记,我接受她用写诗的方式来完成。上周,她在河边的野贤书局买了一本《孩子们的诗》,读完后,在书勒口上看到同系列还有《爸爸们的诗》《妈妈们的诗》两本,希望买回来一家人读。两天前,一家人读完这一系列的三本,女儿看到内里留有几页空白页,用于写“给孩子的诗”。

“爸爸,你会写诗吗?”女儿晚上睡觉洗漱前问我。

“没写过。但想来应该不会太难。如果想写的话,像这书里的诗,我一天或许可以写十首八首的。”

“那你写来看看!”

“好啊!”

无题

女儿戴着手套
整理她的
诗集
她是担心
诗句沾湿了手
还是担心
手汗让诗句受潮

灵感

如果
你没有灵感
那就不要写诗
女儿说
如果
你没有灵感
那就要多写
多写
就有了诗和灵感
我说

投稿

我要投稿
就把这些诗
可是爸爸
万一你被退稿了
怎么办
女儿问
那又怎样
退稿是对一位诗人
最好的回报

逃亡

肥皂弹到了
洗手池后面
爸爸
它是不想和你去
流浪
所以
逃亡

我在书里空白页,写下四首,我认为的“诗”。在女儿睡觉前。

妈妈的送命题

越是困难就越是要读书

去书店的路上女儿问:“爸爸,为什么这么多店铺都关着门?”

“因为经济不景气,大家的收入都变少了,钱就更多花在生活必须品上,不是生活所必须、急需的钱就不花或少花了。”

“为什么经济不景气我们还要去书店还要买书,把钱省下来不好吗?”

“越是困难就越是要读书。否则都不知道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

传家宝

女儿看完纸张黄旧的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繁体《常用成语故事》,问我:“这是古书吧?!”

“不是。这只是旧书。”我说。

“如果这是古书,那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了。爸爸,我们家有传家宝吗?”

“有!”

“是什么可以告诉我吗?”

“当然。不但要告诉你,以后都是你们的。”

“那是什么?”

“就是书房里那不多的几本书了。”

请严肃一点

放学路上,女儿说:“爸爸,请你以后给我们小学生上课严肃一点。”

“啊?!我哪里做得不对,你快告诉我。”我一下紧张得满脑门的汗。

“你太幽默了,文言文你这样上可以吗?一节课下来我肚子都笑痛了,都影响我上其他课了。”

“哦!好的,我下次注意,一定注意。”我松一口气。

老齐秦

“卷卷,能不能帮我换张信哲的歌?张是弓长张,信是……”

“好的,爸爸,我知道他的。但你要等我听完GAI翻唱李宗盛的这首《给自己的歌》。”

“好的。可是,你听的歌应该和其他同学不太一样吧?!”

“没关系,我不在乎。爸爸,你知道吗,我觉得《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这首歌还是老齐秦唱得好。”

邓丽君

“爸爸,我觉得南唐李煜的《虞美人》在‘经典永流传’里的几个版本,都没有邓丽君的《几多愁》这个好听。”

“邓……丽……君?几……多……愁?你在哪里知道她的?”

“爸爸,那不重要,你跑题了。”

“好吧~_~那你觉得邓丽君漂亮吗?”

“还行吧,只是,没妈妈漂亮。”

“我还听过邓丽君好多好听的歌。”

“好啊!那我们一起来唱她的歌吧!”

上学路上一路《几多愁》《漫步人生路》《我只在乎你》

妈妈的送命题

“爸爸,问你一道送命题。”花卷妈妈说。

“[苦涩][裂开]妈妈,可不可以换一道送分题?”我问。

“不行!你说,明天是什么日子?”

“啊……这……你今年的生日蛋糕吃过了,结婚纪念日不是明天,也不是花卷的生日……妈妈,我觉得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天天都是幸福快乐的好日子啊!”

“果然你心里根本没有我!是我阴历生日。”

穷爸爸

养老金

女儿:“爸爸,人要多少岁才能领养老金啊?”

我:“额……应该65岁退休时吧。”

女儿:“爸爸(严肃脸),那你一定要活到65岁啊,这样就有养老金了。”

我:“嗯!我一定会努力的。”

爱情故事

女儿:“爸爸,你知道吗,我正在写一个爱情故事。”

妈妈:“这……不太好吧?!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知道什么是爱情?”

我:“妈妈,难道你不对一个三年级学生的爱情观好奇吗?我可是非常期待啊!”

女儿:“爸爸,来!我悄悄先透露一点内容给你……”

穷爸爸

女儿嘬着手指看着最后一块炸鸡说:“我们把这一块留给穷人吧!”

“我们就是穷人啊!”我说。

“我指的是衣服都是破的穷人。”

“我身上的衣裤都是穿了五年以上,甚至十年的,也是破了补起来的。”

“好吧,爸爸,这最后一块就给你吧。你是真的穷。”

我不同意

十年来,这条贯穿小区的市政道路在导航里的路名都是“无名路”,就像那位名叫“佚名”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多产的作家一样。

昨天早上出门去学堂,突然发现这条路上有了路牌,也就是有了路名,叫“香槟路”。

“爸爸,是谁给这条路起的名字?”女儿在后座很不满。

“呃……应该是政府的某个部门。”

“真是太不像话了。要给这条路起名为什么不问问我们?我不同意他们这样做。”

“对!我们才是住在这里,和这条路有最直接关系的人。你是对的,确实应该征求我们的看法,最好是由住在这里的我们来决定这条路的名字。”

一首小诗

花环

在花环里
有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花环
这就是一个故事

女儿上了三年级

圣诞老人

【女儿的故事新编】圣诞老人为了寻找需要他帮助的人,累死在了海边。他的灵魂被一个海泡泡带上天去见玉帝。玉帝可怜圣诞老人,于是把他封为巨灵神镇守南天门。


爸爸,我觉得你应该像古人一样拥有一个字。

我有啊,是“愚直”。

什么意思呢?

就是常常会说一些愚蠢的实话,就像一条直路不会转弯,既没有风景又让自己和别人感到不愉快。

爸爸,这一点都不愚蠢。我们只有说真话才会有真心,也才会安心,才能把心里面的垃圾像电脑回收站一样常常清空。

啊,我亲爱的女儿,来抱一个吧!


改名

爸爸,我在喜马拉雅的电台里不想叫花卷,也不想叫桂香,我想改个名字。

好啊!那这次我们改一个又有文化又雅致的名字如何?

好!现在冬天桂花也不开了,那我想起一首梅花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好诗!那你准备给自己一个什么新名字呢?

嗯。我想好了,就叫“梅香”。

啊?好,吧。


诺贝尔奖

爸爸,我读完大学还要再去拿一个诺贝尔奖才行。晚饭时女儿说。

好啊,可是诺贝尔奖有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好多奖,你想要拿哪一个奖?

嗯……这个我要想想。

妈妈问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女儿说学堂的老师今天给大家看了一个电影。

嗯,老师真好,从小在学生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学生去做最好的自己。妈妈说。


《红楼梦》

花卷看《红楼梦》连环画,我问“你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吗?”她说:“知道呀!宝钗喜欢宝玉,可是宝玉喜欢黛玉。凤姐骗宝玉娶宝钗,结果黛玉死了,宝玉跑了。”我一听,没毛病。


曹刿论战

“爸爸,来我们继续过过招吧!”女儿对晚饭时的历史话题还意犹未尽,向我发出挑战。

“好啊”,我说。

“我考考你。东周时候,齐国去打鲁国,结果被弱小的鲁国用了一招错开时间打鼓的办法打败了。你说这是什么故事?”

“哦,这是’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康熙三十三年吴楚材和吴调候编的《古文观止》里也收录了这篇。”

“嗯,爸爸,你还是不错的嘛。”

6月的花卷

睡前的拥抱

睡前拥抱后,花卷对我说:“爸爸,如果你死了,我就不娶老公了。”

“为什么呢?”我问。

“这样我就每天都有时间想你,去埋葬你的地方看你了。”

一起烤蛋糕

周一(6月24日)晚上,我们打乒乓球回到家,花卷和太座烤蛋糕,我打开电脑继续工作。“爸爸,为什么你白天工作晚上到家还是在工作?”

“我努力工作,是希望以后能好好陪着你们”。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在你身边,你不来陪,却要等不知道多久的以后才来陪呢?”

我合上电脑,去和她们做蛋糕。等她吃到了新烤的蛋糕,听了故事,洗漱上床后,我打开电脑继续工作。

我不上大学

星期三(6月26日),我给六、九两个年级拍了毕业照。回家路上,花卷问我:“爸爸,我马上就上三年级了。在学堂上完高中后还需要继续上学吗?”

“通常,很多人都会选择继续上大学”,我说。

“为什么他们要上大学?”

“因为有的人高中毕业后,还没有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于是通过上大学来继续寻找;有的人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目标,于是通过大学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以使自己能够更好。”

“那我就不上大学了,因为我有自己的目标。高中毕业我和妈妈做手工皂、卖皂,和爸爸开书店,爸爸还可以炒我最喜欢的炒饭卖给在我们书店读书忘了时间的人。”

“好的,那我们现在就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了。”

心里美

周一晚饭后,一家三口去看那三棵腊梅是否已经开花。往年的这个时候,花已占枝,从树下过花香湿身。

太座大人挽着我的右手,花卷牵着我的左手,边走边聊今年是不是也要做一些腊梅手工皂

“你右手挽着自己的老婆,左手牵着别人的老婆,感觉如何?”太座突然问我。

“心里美!”我说。


上周末,一家三口在后花园橘子树旁晒太阳、喝茶、看书。

“除夕过后开学之前,我想去闭关”,我说。

“啊!为什么!”太座大人说:“你不是说要等花卷成家才去出家的吗?”

“我只是想去闭关十天而已,不是出家”,我解释。

“妈妈,你放心,我是不会结婚的。”花卷凑在太座大人耳边说。

花卷的100分作文

早上起来,树叶和小路上都结了冰。花卷在院子里玩了冰叶子后就开始写作业。

语文练习册上有一道题,让以小猴子和小乌龟为主角,写一篇作文。

花卷一边写,我一边在旁边看。一开始看到赛跑,心想不会又像龟兔赛跑那样的故事吧?!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看到猴子和乌龟的约定后,心里已经拔凉拔凉,不忍卒读,又不忍打断,于是转头回到沙发上去看书。一会儿,花卷写完拿给我就自己去做数学作业了。我读到最后,不觉一扫阴霾,哈哈大笑,吓了她一跳。

这篇作文,我给了花卷100分。

“爸爸,为什么要给我100分?”花卷问。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呀,最后的结尾,真是让人意料不到”,我说。

想起上个月在图书馆找到的那套“民国教育读本”,前言里的话仍然记忆深刻:“这些充满童心,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没有面目可憎的说教,没有指定与强迫,更没有宏大叙事的虚构与空洞,有的是母语环境中的沉静,透着自然与纯净,也透着平等和温润。” 我想,我要做的,就是要努力去维护这样的文字的美好,让花卷接受的和所浸润的教育,是人性,是自然,是常识

乌龟和猴子的赛跑

花卷(幸福学堂二年级)

在一片草地上,住着小猴子和小乌龟。有一天,他们决定举行一场跑步比赛。猴子提议:“我们回家以后练习跑步,你看可以吗?”乌龟说:“可以呀!”就这样,猴子回家以后,就把约定忘了。乌龟回家以后,和猴子一样,也把约定忘了。到了约定的那一天,猴子和乌龟都没有赢。


遇见民国老教育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那个年代,到处都是战乱、纷争、动荡与苦难,也到处都是奋起、坚守、学养与从容。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也充盈着希望。这些苦难与奋争、绝望与希望之间铸炼出的,一层层文明积淀、思想碰撞乃至烽火洗礼下的民国,留给我们的,是与今天迥然不同的趣味、胸襟与风度。

我们努力从书简文牍、故纸尘埃之中,打捞这些文明积淀之后的余音,找寻仍在我们血脉里隐隐回响着的祖辈们的风范、理想与激情。

于是,这套民国教育系列丛书应运而生。

与今天的教育相比,当年的教育格局阔大,既仰仗了传统文明之气脉,又兼受“五四”启蒙之风气,同时还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心血,兼容并蓄的大胸襟与大气度造就了今天,我们一度仰望却难以复制的精神家园。

我们选取了这个气象万千大观园的三个层面,先生授课的教材、文人发表的文章、学生书写的作文,以一个互有映照的方式为今天的孩子展现出当年,民国教育的大家园。

当年编辑老课本的。很多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叶圣陶、丰子恺、张元济……他们以极大的诚意与才力,编撰关于教育的梦想。它既保留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新时代的优美。

这些充满童心,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没有面目可憎的说教,没有指定与强迫,更没有宏大叙事的虚构与空洞,有的是母语环境中的沉静与大气,透着自然与纯净,也透着平等和温润。

当年发表老阅读的,大抵都是文士才子,思想精英。从他们的文章中,我们重温他们在情感、教育、生活琐事上的思考感悟。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股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之中孕育出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气度,冷眼与热肠,同时也是感受一个时代的文化魅力。

当年书写老作文的,也都是自然活泼,在民国教育浸润下成长的少年,从孩子们的习作里,我们看到的是童心的质朴与真诚,喜怒哀乐发于笔端,真情实感毫不矫揉。流露出的,是纯正汉语的清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文字的美好。

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所浸润的教育,是人性,是自然,是常识。他们在先生们的教诲下,时代的淬炼中,开启了对生命的敏感。

一个人,一生之中,总会有几个最重要的遇见。少年遇书,青年遇人,中年遇事。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他初看世界的眼睛,初听世界的耳朵,初次启蒙的读本,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情感,他的胸襟,可能就已定论。

作为编者,我们也并未期冀凭一套民国教育系列丛书就能扭转时下所谓教育之弊,重归教育关照人本的初心。

如果在这套书中。你能跟随大师的指引领略到中国汉字的传统底蕴,体会到这些文字里,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样的遇见当然最好,然而即便是仅仅从这套书中,我们能感受到来自我们母语,最质朴、沉静的温暖,亦足矣。

文心
二零一三年八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