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书

12月1日了。

又是年末,心中焦灼。书房的书架上已没有空余的地方,历史、社科和文学分类已是里外两层书,但看书仍是慢。

上个月翻完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等系列九本。向前翻过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顾诚《南明史》、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向后翻过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袁氏当国》和《段祺瑞政权》,原计划开始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临时转换车道去了趟“三国”。

上课之前,看书即便草蛇灰线,也还有迹可循。上课后,看什么不看什么书,全围绕课程,以求给学生丰富有趣的内容,即便如此,我也不太确定自己算不算是一位“好”老师。忝为中文教师,哪怕用尽全力只能做到一点点“好”,也就心满意足。

下周中文课,主题是“三国之对·策”,主讲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师表》和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出师表》、《观沧海》是中考必考篇目,《隆中对》、《短歌行》是高中必读篇目。作为背景和延伸,又从《隆中对》延伸出毛玠给曹操的“霸王策”、沮授给袁绍的“邺都策”、鲁肃给孙权的“江东对(榻上策)”,可见诸葛并非智冠天下,天下人,天下事,智谋之士的共识而已。

课程准备,除了翻看课本和《三国演义》、《三国志》,为了查找沮授给袁绍的原文,一晚从八点到十点半,终于在《后汉书》中找到。赤壁大战前背景,最后采用《资治通鉴》版本。课外阅读,选的是方诗铭《论三国人物》和金性尧《三国谈心录》两本中,关于关羽的三篇。希望学生们能读出我的用心——关羽这个亡命蠢货,不但玩脱了荆州,丢了性命,还导致“隆中对”策划的第一步还没走完就破灭了,也导致了蜀汉后来得不到发展。

上午,太座大人在书房翻看《资治通鉴》,问我:“中午想吃什么?”

“洋芋”,我说。

“好,我去煮面。你看这些书能解决什么问题?连中午吃什么都解决不了嘛。”她笑着说。

“解决口腹之欲,一本菜谱就可以了。但要填补精神上的空洞,还得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书才行。如果我小时候家里有这些书,断不会四十多岁了还在恶补。”

“那双十二打折就再买一套《资治通鉴》,留着卷卷看吧”,她说。

“好!”我爽快答应,心想又可以借机把购物车清空了。

无用书》上有3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