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比尔·波特

再见流水账比尔

连日早晚暴雨,电闪雷鸣,这个端午假期,除了去医院探望老父就是在家看书看电影。

贵州雨水丰沛,但阳光稀少,省会“贵阳”的地名来源,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为:郡在贵山之阳故名。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里因为天无三日晴而阳光珍贵故名。

继《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后,这个星期翻完了《丝绸之路》和《寻人不遇》。至此,美国人、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比尔·波特(BillPorter)在中国旅行的七本游记我已看过四本,并对他的其他作品失去兴趣。终于受够了流水账比尔的游记风格。

看过的这四本比尔·波特游记,风格保持一致,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流水账记事,在文学价值上乏善可陈,甚至在社会价值上也远低于他的同胞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但他们的作品对中国人了解中国有很大帮助。我知道这看起来有一点讽刺意味。

我翻过一些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笔记,流水账比尔也让我看到写作的一种方式——类人类学者田野写作的……乏味和嚼劲,这有点像嚼中药里的甘草,粗糙干硬后有淡淡回甘。或许正是这一点粗糙的回甘,才让他的书在国内一直都卖得还不错——谁让这个老外比多数中国人对中国还充满好奇,知道更多一点中国的历史,还更多了一些通过旅行去探究未知的勇气呢?!

【读书笔记】纪实中国系列的审美疲劳

从道格·桑德斯《落脚城市:最终的人口大迁徙与世界未来》,到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从野岛刚的《两个故宫的离合》、比尔·波利的《少林很忙》,再到是中文名为何伟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的《江城》、《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和他太太张彤禾的《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昨天一天看完《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终于我对外国人的纪实中国系列,审美疲劳了。然而这个系列的书在我的书架上,只占到了一个小小角落。感受到我身后围绕着我的,沿着两面墙直达屋顶的书架上,那些买来还没来得及看的书,实在是两分满足、三分焦虑和五分幸福。

4年前,我没有书房,只在通风采光都不好的卧室阳台上有个书柜。实在是太想买的书,就放进收藏夹,等打折半价时入手,一本一本看得慢而细。

这4年,我有了一间自己的书房“尺宅”,于是饥渴得到了容纳的洞窟,一年买书近百本,常常是收到一批只翻了一两本,就又已收到下一批,如此下来,书架的空白渐渐被填满。

今天收到四月买的第二批书,现在书架上的书,粗粗扫一眼,竟然差不多有1/5买来还没来得及看。“双十一”前不再买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