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王维诗全集

书架上永远缺一本(套)重要的书

之前只知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少年时作,但从没想过王维现存最早的诗是哪首。读《王维诗全集》,又添新知:

一、王维的诗文集,最早是由其弟王缙整理,共十卷,收诗文四百余篇。《旧唐书·王维传》载:“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文。”和《文苑英华》卷六一一载王缙《进王维集表》:“诗笔共成十卷,今且随表奉进。”

二、现存最早的王维集为宋本两种,一为北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十卷,一为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十卷。

三、《王维诗全集》中,第一首为王维十五岁时离家赴长安,经骊山秦始皇墓所作《过始皇墓》。

四、《洛阳女儿行》中“意气骄奢剧季伦”句,“剧”字查了两个版本,都说作“戏弄”解,引李白《长干行》“拆花门前剧”为证。但我觉得应作“更甚”解,骄奢豪迈较之石崇为更甚。

家里中华书局繁体竖排二十四史不齐,想找《旧唐书》来读,没有。书架上永远缺一本(套)重要的书。总是如此。问也闲书局,说有一套,但不全,全套十六册缺第七、第八和第十这三册。王维的传在《旧唐书》卷一九〇下,应不在缺失的三册中,问不全的是否单卖,书局不肯,问是否需要代为向出版社订购。作罢。

有好多书要读,觉得时间不够。太座说那就减少点学英语的时间嘛,反正学来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就不用每天三个小时,保持一个小时就行了。也对。

中秋渐近,秋夜独坐,风中山果落,月下草虫鸣。

幸与丛桂花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第三天。小区里一树一树的桂花按时盛开,四季桂、丹桂、金桂、银桂,四大品种都有,我浸泡在这深浅不一、浓淡相间的桂花香里,于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按时发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读完了人生中第一遍《妙法莲华经》,用时半个月。想起有人说读经增长智慧,于是不管认不认识字读不读得懂,就一遍一遍读,感觉生活竟然真的慢慢变得越来越好。密法是我所还不能理解的,不过这个因为读经而变得越来越好,根据我的经验,想来一是确实于经中一句一偈有所得,再就是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所训练出来的坚韧和自律,让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做出了改变。既然认知和习惯都在不觉中发生了改变,看世界的眼光自然也会变化,看待问题或困难的角度也就开始多元起来,至少是从一直以来的自利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利他。人类能够存活至今,有一个说法就是人类有“利他”的心和行为。也许吧。

学生兼老友Z和两个娃送来“省医月饼”和茶叶。15年前,她刚大学毕业进入NGO时的导师是我,现在她的两个小孩,一个五年级,一个四年级,每周在也闲书局和我一起“讲谈”。太座觉得现在经济不好,她做园林艺术赚钱辛苦,心意领了,以后就不用如此破费。我深以为然。

枕边闲书《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之一种,感觉哪里差了点。问了AI,说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和《王维诗选》为现代简体当代权威整理本,一查,价不菲。先不管了,一天一首,慢慢读。王维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