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拿破仑竟然成为了独裁者!”在读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的女儿喊了一嗓子,然后像是自言自语,“要开学了了。”我边从盆里把衣服拿起来抖开,用衣架撑开挂起来边想,还没开学啊。
中午,女儿问我:“暑假作业有一篇作文,让写自己在生活中有成就感的三件事。收拾房间、炸土豆这样的事可以吗?”我说:“我们家的家训是‘健康’、‘常识’和‘成就’这六个字。成就感首先是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什么让你有成就感,那就是什么。话说,你这个暑假里读完了第一千本书,这个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太座带着二娃睡午觉,女儿看书写作业,我翻7月31日从“多抓鱼”9元淘来的二手书《下乡养儿》。
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北漂夫妻带着一个不能融入社会的女儿的生活记录。絮絮叨叨,琐琐碎碎。这样的记录就像我敲日志,要觉得有用,它就有用;要觉得没用,也就没用。不过有没有用,还是记录者自己的事。看豆瓣上有人评论,说这样的内容有什么必要出书。这书2014年出过1版,2016年出过增订版,这就是答案——存在即是合理——“它呈现了文字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从小所受的写作训练,莫不已记流水账为末流,觉得好文章应该详略得当,纵横捭阖,偏偏这文章是那种事无巨细的细密文风。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流,因因相袭,环环相扣,自有它的内在逻辑和情节驱动力”(老六《附录:生活还在继续,问题层出不穷》)。
冯丽丽《下乡养儿》,新星出版社2014年5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583本。我们也是在“下乡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