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伴读记

伴读记卌二 | 小目标

明天开始,就是这个学期最后一个教学周。花卷完成了她的期末也是毕业总结,我和她商量着略作了排版上的调整,删掉一些需要现场讲解的内容后发给了主班老师。

在花卷的总结PPT中,她7个目标的第一个是“厦门大学”,这有些遥远,算是长远目标;6个短期目标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在假期结束时,她的总阅读量要达到700本。截止今天,她整个小学五年的阅读总量是652本。也就是未来两个月内要读完48本书,每个月要读完24本,每周读6本,每天0.86本。

我想让她在制定目标时,学会如何判断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成,学会将一个长期或中长期目标细化到月、周和每一天要达成的小目标,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和目标管理。这来自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这个阅读量有点大,你要不要调整一下目标或任务时间?比如把截止日期拉长到12月31日?”我问。
“我觉得还好。目标就是要去努力的方向。”

“你有没有算过要在暑假完成这个阅读目标,每天的阅读量应该达到多少?”

“没有。”

“那你算一算。”

……

“好吧,看来这个目标确实不太可能完成。那就把截止日期延长到12月31日吧,这样一个星期2本的阅读量才是一个有可能达成的目标。”

“等周二考完期末考试,你先列一份至少20本书的阅读清单吧。我们按图索骥,边读边补充。”

今天的自学课,复习了杜甫四首: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成都旧有大城和少城。少城为掌织锦官员的官署﹐因此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

伴读记卌一 | 量力而行

花卷昨天自己做了一本毕业纪念册,去办公室找我帮她打印照片,想把全班的合影贴在封面。我说办公室的油墨纸张打印机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应用于私人用途。于是今天她一个人的“城市漫步”时间除了与以往一样的逛文具店、街头漫步,新任务是还要找到一家打印店。

回到家以后,她给我展示今天购物的收获和打印的照片,还有七支比普通质量还好一点的中性笔。

“你买这么多中性笔干嘛?这一把足够我们俩用一年了。”

“是在路上遇到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他们说自己是乌当中学的高中生,街头卖笔是他们的社会实践项目。他们说如果不能把笔卖出去,就不能通过考核,完不成项目,就拿不到毕业证,上不了大学。”

“赞!我女儿真有爱心。来拥抱一个!太棒了!”我知道两个高中生是为了把笔卖出去哄小学生的说辞,“不过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买一支就好了。”

“可是一支会不会太少?再说我也没有三块钱的零钱,他们说他们也没有。”

“只要你助人的心是真诚的,一支笔所传递的爱心和十支笔的爱心,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我相信把七支笔卖给七个人的实践和收获,一定比卖给一个人的收获更多。所以你们都没有零钱,你可以请他们等一等,等你买到你喜欢的手账周边文具找回零钱后。如果他们愿意。”

比学习如何挣钱更难的,是学习如何花钱,而且是越花越多。

下午花卷的自学语文课,学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里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复习了杜甫的《绝句二首》。

常建(708—765年),字少府,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晚上补花卷学日语100天的奖励,去撸串。路过小莽子家的便利店,他妈妈告诉我:“642分,考上了一中。”贵阳市一中是贵阳应试录取分数最高的掐尖高中,没有之一。学堂的初中毕业生这次中考的最高分,比小莽子低了100分。这100分,就是应试与否的教育和教学的不同。临考前,学堂的九年级学生们还在水上基地划了一周的皮划艇,晚上烧烤,演奏演唱,开心玩乐。平时他们也正常参加学堂各类课程和活动——六周展、戏剧、音乐、期末汇演,篮球、足球、手球、飞盘……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人生。但无论怎样的价值观,都是只有“量力”才能“行远”

伴读记卌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花卷的自学课,今天是复习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边塞四诗人”,又复习了一下“初唐四杰”。

“董大,不知道什么名字,有一种说法指董庭兰,因其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董庭兰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他少年时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了乞丐。直到五十岁,方才努力读书,终有所成。所以我觉得这首诗的亮点在董大身上。太励志了。”我说。

“所以,学习这件事情真的不用太着急。是吧?!”花卷说。

“嗯。学习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或目标,知道为什么学习。”

伴读记卅九 | 强龙压制了地头蛇

中岛敦《山月记》,感觉很一般,没有传说的那么好,豆瓣评分给了两星,综合评分6.9。

《逻辑学入门:清晰思考、理性生活的88个逻辑学常识》,翻完感觉与逻辑学没什么关系(或许是因为“入门”读物的原因,再说我也不懂逻辑学),倒是88个生活中的逻辑小常识适合中学生或初初步入社会的新人们读一读。读完这本,就可以进阶读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了。

下午到家,淘到的二手《幸好,书店还在:文豪们的书店记忆》到了,几同全新,书款只是定价的四折。

花卷的自学课,今天讲了自编教材里最后一首李白的诗,《送友人》。这也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课本中篇目。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山横北郭”句,引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花卷背出孟浩然《过故人庄》。

“此地一为别”句,引出“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孤蓬万里征”句,引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背王维《使至塞上》。

“浮云游子意”句,引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背《行行重行行》。

“落日故人情”句,引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一首诗串起一串诗,温了故知了新。

表妹带娃来串门,两个大人两个小孩一起玩飞花令,大概飞了三十几轮百多首诗,强龙压制了地头蛇,我们败北。

最近三天,每天晚上熊猫老师都要来煲个把钟头电话粥。只要不是又来催我写剧本就好。

一直在想,评论功能关闭一年多,日常记录WORD就够了,如果不是敲了十几年,这个博客实在是有点多余。想关闭博客。再想想看。

伴读记卅八 | 不容易

晚饭后,表妹带娃来串门,看到桌上花卷自学课的自编教材,就闲聊了几句诗词。提到柳三变,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四眼线装《乐章集》递过去,结果她颠来倒去三下都没正确翻开。打开方式不对也不怪了,曾经的理科学霸,现在两个孩子的妈妈还能脱口而出“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看到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口就说出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不容易。

送走姑妈,弟弟安静睡下,花卷在地上摊开“唐诗地图”,我们今天继续讲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明天是自编教材的最后一首李白,《送友人》,下一位登场的,是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的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