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教育

【尺宅讲谈】关于尺宅·关于未来

一整天在家,编成将为几个孩子开课“尺宅讲谈”用的试行语文教材《尺宅摭录》两卷。

我对这几年突然出现的“大语文”概念并不赞同。因为学问有高低,“语文”无大小,并且我一直坚信,作为母语的语文,是所有学科和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基础,是第二、第三语言的天花板。如果现在是“大语文”时代,是“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时代,那等于承认之前学校教授的语文是“小语文”,是狭隘的“语文”,是功利的“语文”。

我“尺宅讲谈”自编的《尺宅摭录》语文教材,明确不以提高任何考试分数为目的,但对薄薄的语文教材,也应有包含但不限于之意。因为,一是撇开刻意教化部分,经典的存在是中性的,以“人”为核心的,不同的读法只是各有各解读而已;二是如果不做过度解读、重复训练和过度精细化纠错,教材区区内容对整个中小学九年来说,阅读量几乎可忽略不计。

虽不以提高任何考试分数为目的,但应试(应对考试)也是其中之意,不必对其妖魔化。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学业都有考试。检验一个人会不会游泳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扔进水里去扑腾。所以有问题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唯考试论,是将一次考试成绩作为终身且唯一的评判标准,而不是去接受人的成长和变化的多元、多重评估制度和价值观。

基于以上,我在教材开篇有一段【关于尺宅·关于未来】的说明:

“尺宅”在《黄庭经·内景·脾部》指眉、眼、口、鼻所在处,即人之颜面;在苏轼《赠王仲素寺丞》诗中,指并不宽敞但怡然自得之居所——尺宅足自庇,寸田有余畦;在马一浮的《树影诗自序》里“尺宅即江湖”,也指人情世故。但这里,“尺宅”只是一所小小书房的斋号。我们在这个书房里要做的,就是阅读经典,找到“我的”书的书。

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而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所到达的位置。对于经典,出于职责和敬意的阅读是没有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阅读。只有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也才会碰到将成为“我的”书的书。*而这些书,也许就可能存在于“尺宅”这个小小书房中,其中有一部分是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还有一部分是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裨益的书。我们还把一部分时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每一本书,都凝聚了前人的记忆和智慧。

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来说,只有当记忆凝聚了过去的印痕和未来的期望,只有当记忆允许人们做事时不要忘记他们想做什么,允许人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而又不停止他们所是的,允许人们是他们所是的而又不停止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记忆才真正重要。正是我们过去的记忆使我们确信,未来是值得的。因此我相信幸福不是一个结果,也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一种至少包含但不限于阅读、思考、反思、书写和表达的,“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活在当下的能力。因为“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而活在当下即是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并热爱生活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曾国藩语
*乔治·奥威尔《1984

活法、沙雕的管教,以及生活

老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而不是电话接到通知,一位几十年前的同事半年前查出前列腺癌,再查发现已经是肺癌转移,才半年人就没了。于是感慨说这人的人品不好,老婆得了癌症还在外面有个私生女,得这病也是该。我说人都是会死的,不同的只是寿命长短和死法。现在的人,得癌症的好像多了,除了环境和食品受到污染这个事实,还有一个事实就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大家的寿命的延长了,以前治不好的病现在也不会要命,以前没有的病现在也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谁都是死过好几回的人。与其去计较死法,不如每天认真想好自己的活法

突然,这个招生季从民办幼儿园到高中,都招不满甚至是招不到学生了。以前高高在上,没有分数就认钞票的WM国际学校中学部,这个假期也放低身段办起实为招生体验班的小升初夏令营来。一周在校食宿上课,费用竟然只是500元,而就是去年,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的家长交了100元的费用后,得到的也只是一个一次性杯子里的半杯饮用水而已。

除了在幸福学堂,花卷没有在其他学校上过学,她曾提出想体验一下不同学校的不同教育。我们认为这也是好事一件,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不曾想,给她报了这个夏令营后,才上了一天课,她就对老师的上课风格大为吐槽;对校长“双减只是淘汰掉那些沙雕学生”的言论大为反感,并觉得说这话的校长才是真沙雕(回家来说到这事,我当面表示支持花卷的看法);对体育课竟然是坐在教室里,而不是去外面偌大的八百米足球场上课大为不爽,并身心倍感摧残。去接花卷时,班主任一见到我就说:“你家孩子比较有个性。”我说是的,我们家尊重每一个个体。晚上,想:如果教育还是由这样沙雕的人们把持,我们宁可不上学,在家自学。因为这不是教育,是管教。不过还好有个幸福学堂。

生活就是一道深水。有人顺风顺水万事顺遂顺流而下击浪飞湍快意人生,有人沉于水底默默忍受逆来顺受,向上看,天花板上都是别人的生活。有不安于现状、不认命的,要么逆水行舟,要么拼了命向上终于抵达水面,探出头看了一眼才发现,原来以为的天花板上还有更辽远的,自己怎么努力也不可抵达的天空。才发现,原来出生胜过努力,选择胜过拼命,我和太座这样的农二代,就是水底泥沙里的生灵,只有尽量不折腾、少折腾,“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苏轼《东坡志林》),才有可能换来一点点肯定小也许美的生存空间,不过结果都是被收割。

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

从六年级到高一的师生十二人,成都、重庆游学,八号开始,十九号结束,共十二天。不能说这次游学没有欢乐的成分,但因为是带队老师,一路瞻前顾后重点在关注学生的安全和公共场合的言行,所以身心俱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一组的男生,有十二天不洗脸刷牙的,有十二天不洗澡换衣服的,有吃火锅筷子上都是饭粒菜叶就伸进锅里搅拌捞菜的,还有尿床的。从这些细节猜想他们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可能并不注重个人卫生。如果离开父母外出求学,他们会不会一个学期都不洗澡、换衣、洗脸和刷牙?这样的男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女孩子喜欢啊!

游学十二天,看书四本。

冯纪伟《佛珠》,中国现代美术出版社(香港)2011年1月2版2印。成都几天晚饭后,在青旅楼顶花园休息时闲翻一过。总阅读量第1326本。

万志英《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甲骨文”系列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1版1印,实在是一本闷书,几次差点睡着,强打精神翻完,只依稀记得一点五通神的内容。总阅读量第1327本。

王兴《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9月1版1印,在方所买的。如果和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一起服用,效果更佳。总阅读量第1328本。

重读完陈寿《三国志·魏书》第一本。只读了正史部分,裴注部分没读,还要再刷一遍。

今天学堂的开放日,给来探校的中学生和家长上了一节展示课。课后沟通环节,有家长仍然强调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全班考多少名,但不明白我这节课的“知识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有家长问这样上课能不能承诺并保证孩子离开这里(学堂)以后能够顺利融入公立学校并取得好成绩,我说我不做这样的承诺和保证。

我看着他们的焦虑和执着,甚至是走投无路的固执,替他们的孩子捏了一把汗。但闻来学,未闻往教,上学这种事和看病一样,看的都是缘分。阿图医生写过一句话:“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够活得更长。”我觉得教育亦然。因为我认为教育和医学都有一个共通性——都是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和什么都有可能的艺术——接受个体的独特性、清楚了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只有不去努力活成更好的自己,才能够找到自我并活成真正的自己。

【读书记1321】张大春《战夏阳》

不论用什么方式拣选甄别出“够资格进一步受教育的人才”或者是“够资格在国家机器中任官的人才”,都是巧立名目而已。其本质就是“在剥夺了一部分人某一机会的同时,将这机会授予另一部分人”,没什么更了不起的道理。这种剥夺和授予既属本质,就不会因为人处身封建王朝八股取士的时代,还是民主和自由竞争的时代而有所差别。考试之所以成立,本来就是为了让有限的人成为这个社会里的塔顶、塔尖,——一个不断将过剩的人口从得以分配较多社会资源的场域驱逐、淘汰的游戏。除非我们彻底不要建构一个成天到晚讲究发展、进步、竞争力、追求卓越等夸夸其谈之目标的社会,否则根本抛不开也舍不得抛开那种透过考试而建立的种种生命价值。

身陷八股制艺之学的老古人对此并非没有自觉,也正因为觉得人生不应该只有赢得考试的价值,或者不应该将赢得某次、某种考试的价值放得特别重、特别大,才会不断地在原先的考试基础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微调”,广征辟、召鸿博、开恩科,到最后还是不免于考出不适任的官,或者是不通书的人。另一方面,仿佛“检验学习成果”这件事是自证自明就可以成立的——考,并不是一个手段,而是一个目标。已经通过了考试的既得利益者也会很无奈,一定是他们发明出这样两句话的:“先考功名,再做学问。”

“先考功名,再做学问”使举办考试和参加考试的人的本来面目都露出来了,原来动机是动机,实践是实践,考试和求取知识(不论那是有用或有趣,还是无用或无趣的知识)根本可以解离。

这个解离会不会危及一个社会累积客观知识的文明进程呢?这得分两面来说:社会究竟是把“功名”当做整体文明进程的指标,还是把“学问”当做文明进程的指标?国家机器如果不断地向它的人民召唤、诱使、呼吁,不断地强调:这个社会必须透过公平的考试来评定人民的就学和就业机会,那么,不管考试的门槛降得多么低,也遑论这考试的面向变得多么多元,客观知识都只会是猎取“功名”的敲门砖。因为那个“将过剩的人口从得以分配较多社会资源的场域驱逐、淘汰”的游戏本质并没有改变。

倘若一个社会是愿意将“学问”当做整体文明进程的指标呢?对不起!截至目前为止,尚未真正出现过这样的社会。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条路没有办法“将过剩的人口从得以分配较多社会资源的场域驱逐、淘汰”。(《科名还是要的好·迎合考场价值的传奇故事》)

所以,今人风靡,古人趋鹜,看起来揭橥着新式教育,分别出许多科目,扩充起知识的领域,也推动了社会向多元竞争价值抢步而前。然而,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往往和现实如此神似,而令今者诧异不已:原来历史并未成为陈迹,它只是我们深刻的投影罢了。近一千五百年来根本没有改变或革除者,就是这从科场到官场的一端。(《从科场到官场的众生相》)

从科场到官场,汲汲的不过是权力。权力的内在有两个动力:一个是支配欲,一个是被需求欲。几千年来,中国的帝王对前者丝毫不加以掩饰,对后者却往往讳莫如深。所谓治术也者,往往就是替统治者掩饰他“被需求的渴望”而已。《书经·仲虺之诰》里所谓的:“傒于后,后来其苏。”《孟子·梁惠王下》里所谓的:“傒我后,后来其苏。”其实已经把统治者的主观渴望扭转为老百姓的主观渴望。这个转化让统治者最心动的部分是:“统治”这件事不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出于他者的意志。这个“他者”,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民,只要不显然是统治者,政治正确性就卓然成立了。(《寒食与热中·中国式治术的深层化妆》)

《战夏阳》,张大春笔记体小说“春夏秋冬”系列之二。以作者与夜访书斋的司马子长对谈(更像是代序之文)开篇,收故事十一篇。九州出版社2018年4月1版1印,15万字,定价48元。二手,三折,九成新。枕边书,两夜翻完。总阅读量第1321本

关于教育的七个问题及回答

补记:上周五(3月31日)下午,是每月一次的全体会议和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列出了几个问题让大家回答,可以现场纸笔,也可以电子文本发往校长邮箱。我在键盘上敲了18年博客,已经不太习惯用纸笔长篇答题。

第一个问题:我究竟在做什么?

我答:我正行走在“学者之路”上。这个“学者”不是通常意义上掌握有大量或专门知识的人,也不是所谓的“终身学习者”的泛学习,而是学习如何成为和成就者;学习如何成为“老师”而不是老师;学习如何成为自己,成就他人。“老师”不是老师。前者是一种状态,而后者是一个职业。“老师”的状态,是《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是《普门品》中随其意而示现的状态,而不是一个固定的个体。

第二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做?

我答:在我看来,教育和医学很像,都是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什么都有可能的艺术。这个“什么都不确定”的是其结果,我们大概知道只要这棵果树的根部还在土里,还活着,对其进行必要和必须的管理、帮助,就会挂果,但挂多少、多大、多甜,都是不确定,这是有基础和根本原则可循,即是教育的大纲,也是边界和底线;什么都有可能,这个是教育的艺术,如同春风吹过,催开各种花,如因缘际会发生某种变化,产生预料之外、甚至无法预料的结果,这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欣然。

第三个问题: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怎么做,你现在的工作中哪些是、那些不是、怎么评估?

我答:“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这个命题超过了我的认知,我先需要界定什么是“人”,然后探索和分析什么样的目的才是“以人为目的”的目的,最后,“教育”是什么?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对“教育”的认知和重新分类,分类什么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什么不是,我目前没有能力简单用几句话作出这样的判断。但我认为,世界每秒都在变化,人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不只是要向外寻找,也要向内探索。寻找世界变化的规律,探索内在的成长,最终要学习的不是变化的东西,而是要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阿基米德来到现在,如果他不上补习班补上大量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知识,他完全不能与一个高中生就理科问题展开对话,因为认知不对等。而如果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来到现在,我们讨论的,仍旧是那些话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认知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我们会失败吗,如何防止或避免失败?

我答: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不论是是成吉思汗还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失败是必然,就如同“成功”是偶然。失败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一种“错误”的存在,这即是它的“成功”。

第五个问题:学校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我答:制定并严格执行,基于普世道德水平的边界。如果一位学生来到这里,不论有没有学到“知识”,最终她或他没有成为一位具有普世道德、具备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行为个体,我认为这就是这所“学校”这个机构的失败。

第六个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天赋是什么,你擅长什么,你觉得自己适合做教师/适合现在的岗位吗?

我答: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认清自己。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第七个问题:你如何描述一名称职的教师?

我答:在这条路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师或学生。因为教师并不是一个人或某一人类群体,并不是全知全能者,有时老师是学生,有时学生也是老师,而“教师”这一状态要做的底线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者。

第八个问题:你认为作为教师该如何成长,你的建议。

我答:保持阅读、思考和写作,就如同呼吸、消化和排泄,一样重要。

【读书记1306】王小妮《上课记》

一开学就各种忙,难得有完整的时间看书。王小妮《上课记》不到12万字,但竟然一个星期才翻完,感觉和我的“教书记”很像。或许日后我的这些教书笔记也可以出一本书。

和王小妮一样,如果我们一直都是教师,就不可能诞生这些职业随笔;恰恰因为是一位转行去教书的,才对教育有了设身处地又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思考,然而从这本书出版到现在十年了,教育还是那样——

·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现实正是我们每个人造就的,现状的令人沮丧是我们人人参与的结果。

·一堂好课像一部作品,有不可操纵性,它在进行中自我定位,自动选择脉络走向,参与者互相启发互相映照。我只负责启发,不拔苗助长。我永远面对现实,相信他们在自然长大的过程中自生出判断力,谁也不比谁高明,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唯一的导师。

·很多学生认为美和真实无关,真实不能写,够书写水准的应当是美文。这肯定和以往的教材只选取虚妄美文有关,可见教材害人多深。

·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读过《安娜·卡列尼娜》?我专门在大一的课上问了,四十九人只有一人看过这本书,是个女生,再问,只看了一半。我也没完整地看过这本名著。任何一本书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明年高考试题中确定要考托尔斯泰,下届学生一定人人倒背如流。谁的作品被选中谁的厄运就来了,他会被快速败坏,变成嚼蜡。

王小妮《上课记》,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12月1版,2013年3月2印,11.3万字。定价29.8元,二手四折购入。总阅读量第1306本

读书记 | 已知、未知、新知

下午在红砖房学堂,女儿画素描一幅,我读书半本,李洁非《古史六案》读了《焚书坑儒与挟书律》、《失踪的皇帝》和《下西洋》三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奇《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说起来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但还是收获新知。

从商鞅、韩非到始皇三十四年,始皇颁布了李斯“焚书、禁书、禁言、禁学”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禁书令”和“挟书律”,某种意义上,后来两千年学术都在替始皇、李斯们放的那把火擦屁股。例如“禁学”,即只能“以吏为师”。这相当于说,教师这份工作,惟具官方身份的人可以做得,意即教育只准培养对当局政治有用的人才。这意味着教育事业严格服从国家意识形态,也意味着私学终结。先秦自孔子起私学勃兴,大量社会人才由私学造就,连韩非、李斯都是荀门弟子,没有私学勃兴便无“百家争鸣”之盛。显然,“以吏为师”等于对“百家争鸣”釜底抽薪。中国思想学术一段独特好时光就此结束,以后再不曾复还。(《焚书坑儒与挟书律》)2022年,各地教育局发文,要求民办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控制在5%以下,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正史中关于建文帝的结局信息,止于两点:其一,朱允炆被宣布的死亡及死亡方式,都不是真的;金川门献降后,他并未死于南京紫禁城宫火,被葬尸体另属别人。其二,朱允炆虽未死于宫中,但怎样逃命、去往何地以及人生最终止宿,一切皆不可知。(《失踪的皇帝》)

人们现在力图忽略或淡化郑和下西洋的“踪迹建文”原由,背后为亟愿下西洋被“正名”为明王朝的一番远大抱负,以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辈争辉,从而证明在所谓“地理大发现”上,中国不特能和欧洲争其长短,甚而居一先驱地位。这是下西洋的当代话语核心。在对“地理发现”问题加以深究前,先要明确中西之间行为的三点不同:

其一,起因不同。郑和舰队之组建与出动,根本在于政治,欧洲人闯海起因则在于寻宝发财和打破地理束缚。

其二,难易迥然。下西洋举以倾国之力哥、达、麦虽各获西、葡国王首肯与委任,经费则非支诸国库,而由私人或团体赞助,藉契约方式分割彼此权责,实际是个人与国家间的一桩买卖。

其三,规模悬殊。七下西洋每次皆近三万人,并且下西洋的整个地理空间都笼罩在伊斯兰航海光芒之下,让两位“哈只”的后人郑和统领舰队,不论是航海经验还是外交之便,都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而哥、达、麦所率人员数十至百余不等,船只少则三艘多则五艘,缺兵少药、乏粮断水,既要应对不测风云,又要抗命于残暴海盗剽悍土人,如麦哲伦即命丧南洋土著之手。

最终,哥、达、麦等所谓“地理大发现”,除了收获地理新知、打开贸易新路,重要成果还在于物种引入与传播,地球物种分布自兹大变,而下西洋无此建树,这结果的不同并不取决于动机,而在于所到为“未知”或“已知”。哥、达、麦既履以往隔绝未通之地,于是能得“新”物种;郑和舰队则于数百或上千年间阿拉伯人舟楫往来之地穿梭,故仅带回“麒麟”(长颈鹿)、乳香、胡椒之类,俱系过往已知之物。(《下西洋》)

Curry五问

Curry的信,这两年通常在教师节后一周收到,因他“以防尴尬而故意延迟”。所以上周四晚上收到他的信,颇感意外,惊喜。

拜啟: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前日與同學閒聊,說至以往學習生活,便提起黎明老師,並告知其黎明老師的博客,同學讀過後,甚為敬服,並提出了些許問題,望我代問老師。羅列如下,望不吝賜教。

一、如何看待中國的教育

二、老師認為中國同西方的差距在何處

三、如果擁有一次任意立法的機會,會立何種法案

四、如果有一次重生的機會,會選擇何種性別和國籍

五、當今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上述問題,不僅僅為同學之疑問,也實為我之疑問,如果可以,還望黎明老師能夠予以答復並給予見解。

敬請教安。

二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如果这封信不是发到电子邮箱,而是用小楷毛笔写下,我定会把信装裱起来,挂在书房。

问题问得好,所以舍不得草草答,酝酿了三天才回信。

Curry,展信佳!

惠書敬悉,遲複為歉。

綿延多日,非因偷懶,實為所提問題不但極佳,且切中當下之弊,捨不得匆匆回復。但這些問題若要回答清楚,又非我力所能及,勉力為之,恐怕也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思量再三,只能簡要而答,謬誤頗多,權助諸君飯後談資。

一、“如何看待中國的教育”這個問題,我時常也在思考:當我們談論教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這一點點思考,正好我有寫日誌的不良嗜好,零散分佈每日之絮絮叨叨外,《當我們談論教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和《作為“人”意味著什麼》可算是碎片較多處,網址後附。

二、“中國同西方的差距在何處”,這個問題非常寬泛,在我的認知範圍內,我認為以500—1000年為量尺單位,宏大敘事與微觀歷史結合來看,中國與“西方”只有不同,不存在“差距”,縱有“差距”,也是一時一世之說。兩千多年前天才成群結隊而來的軸心時代,希臘城邦、羅馬帝國、唐宋的繁盛到大航海時代的揭幕者哥倫布帶著西班牙國王寫給東方可汗的國書向西出發、開啟現代工業經濟技術爆炸的工業革命,中國與“西方”是在交替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在這個歷史的量尺上,你會發現確實如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所以我常說,歷史不是驚人的相似,而是不斷重複上演。

三、如果擁有一次任意立法的機會,我會立一個旨在保證人人皆有……(此处省略151字)我“性本愛丘山”,不過是“誤落塵網中”。

四、我是佛教徒,所以我相信有來生,而不是“重生”。來世我希望自己成為一位修行人,並且此生此世一直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盼能早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屆時,性別隨緣;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是好門,自然也無需國籍。

五、我認為當今中國最大的問題是需要更多一些的“**”。(此处省略81字)。

草率書此,言不盡意。

黎明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果然不是我的菜

下午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四张后院里拍的照片——

辣椒就还剩下这么一畦没收,白菜把几条虫喂养得丰乳肥臀脑满肠肥;桔子倒是比往年多挂了十斤八斤果,不晓得是不是日照不够,特别酸。菊花开得有点肆无忌惮,可能是因为晓得用得上它们的时候不多,大多只是被看看而已,它们不是卫玠,不怕被看。今天难得冬天里有点小阳光,晒了一院坝的内衣内裤床单被套和半躺在菜地旁台阶上的我。女儿蹲在旁边嗦螺蛳粉,滂臭,所以不让她在屋里吃;太座在哄二娃午觉。我不关心宏大叙事,我只在乎琐碎生活,因为对我来说这才是真实的。

通常,朋友圈里炫的都不是财富,是需求。越缺啥就越炫耀啥,屡试不爽。我发朋友圈为了炫什么?问自己。不过是刷个存在感。我需要朋友圈的存在感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吗?不需要。所以这条朋友圈发得纯属多余。没删它。留着做个自己其实也还是一个虚伪的人的提醒和证据。

这个周末的计划任务没有完成——《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教给十几岁的孩子人生技能》没看,因为我低估了中学第二个六周测评试卷的工作量。《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倒是翻完了。果然不是我的菜。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就是一碗充满空洞且正确的废话的教育鸡汤,走的就是畅销书的套路——三位作者以笃定的语气和姿态告诉你,我们是世界第一经济体国家的教育学博士、哲学博士和心理学硕士,我们这套方法已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和实践验证,这样就是正面管教,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先不说书中的大部分手段我在懵懂无知的这五年教学中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中,仅是书中的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反馈就很让人生疑——只有有效的声音——然而一种方法、一个理论怎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我太单纯就是有人把课堂管理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渐渐,“正面管教”开始变得像“正能量”一样在我面前失去能量。所以,《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教给十几岁的孩子人生技能》还要不要翻?还值不值得翻?

免费的代价

“爸爸,这些都好贵。我们这么穷,肯定买不起吧?!”花卷指着手机里一些知名日本手帐文具品牌的产品说。

“剔除了智商税的成分后,通常情况下,好东西都不便宜。”

“那爸爸你见过最贵的东西是什么?”

“所谓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

“为什么?这说不通啊。”

“举个例子——封控时那些送上门的,让很多人感恩戴德的,里面装着两根萝卜两棵白菜和几个土豆洋葱的蔬菜包都是免费的,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嗯……自由!那些蔬菜其实是用我们的自由换来的。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